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穿越重生
收藏  反馈 

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作者:李七郎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6-30 14:09:56

  “近前来,让为师查看下你的具体资质,再决定赐予你什么功法。”

  梁青石几乎没有任何的寒暄,便直入主题。

  温宸虽然不习惯,却也不敢迟疑,马上走进前去。接着被对方一把抓住了手腕,一股热流顺着对方的手指,迅速在其经脉流动了起来。

  “唔,确实不错!金木水火土,五种灵根俱全!又身具有太虚剑体,剑意盎然,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梁青石探查了片刻后,忽地,又轻叹了一声说道:

  “这样的良材美质,倒是让为师两难了!”

  温宸听了梁青石这话,眨了眨眼睛,面上露出疑惑之色!

  不是顶级的资质么,怎么会两难呢?

  “我原本想让你继承衣钵,修炼我的《通明一气诀》,以你五灵根的资质,修炼破境不会太难,将来修到炼虚合体也有可能。但我刚刚一试,发现你体内剑意盎然,太虚剑体非常精纯,不修剑道太可惜了!”

  梁青石也没有卖关子,耐心的解释道:

  “剑修之术是世间最强大的道法,修炼艰难,很少有人大成。可一旦大成,便威力极大,施展身剑合一,越级斩杀比自己修为高一个境界的修士也不在话下!”

  温宸一听此言,愣了一下,不由得迟疑了一下,问道:

  “师尊,难道不能两种兼修吗?”

  “的确可以兼修!”

  梁青石听了温宸的疑问,会心的一笑后,才和颜对温宸说道:

  “但是,为师可并不推荐你兼修!并且,整个蓝海都没有修士同时兼修剑道和五行功法!”

  “这是为何?”

  温宸不解。

  “因为时间!虽然,兼修集中了两类功法的长处,但人的寿元是有限的,一个境界增加一百五十年的寿元,在这有限的一百五十年里,修士要全力以赴想方设法的去破境,争取在大限来临的时候,进入下一个境界!”

  梁青石明显不赞同温宸兼修,提前警告道:

  “对于修士来说,兼修和自杀也差不了多少!兼修比单独修炼一种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不利于境界的提升,甚至你还没有修炼大成,寿元就用完了,为师记得上古时期,就有一位叫罗天娇的女修,非常的精彩绝艳,同时拥有五灵根和天灵剑体,也试图兼修,最后堪堪进入结丹期,便寿元不足,老死在自己的洞府了,非常可惜!”

  “好了,该说的为师都说了。”

  梁青石说到这里便不再介绍,捋了捋须,语气淡淡的道:

  “决定了吗?我手上有《通明一气诀》,也有昔年收集的两门顶阶剑修功法。你是打算修炼五行功法,还是选择剑修之道?”


第111章

  “这还用说嘛!当然要选择剑修之道了!”

  和过去一般, 墨瑾公子的新章节发出来之后,便在汴京市井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御街,朱骷楼茶馆。此刻正午饭之后, 小憩用茶的时候, 茶馆里座无虚席。

  坐在靠二楼楼梯扶手位置的, 一个身穿狐皮大氅, 皮肤黝黑,蜂腰猿臂的年轻男子,高声回道:

  “没听那个太上长老梁青石说么, 剑修可比那五行功法的威力强大,修炼到大成,还可以越级斩杀比自己高一境界的修士呢!男子汉, 大丈夫, 当然要选最强功法了!”

  不得不说,古今中外, 任何一个年龄段的男人,都无法抗拒强大的力量。

  “哈哈!这位兄台说的在理!我也觉得选剑修痛快啊!”

  满脸虬髯的祝老三哈哈一笑,一拍大腿附和道:

  “若是温宸学了剑修之道, 会那个什么, 身剑合一,以后随手一招岂不是就可以修士打败,那多爽快啊!”

  “哈哈!是极是极!”

  “我看未必吧!二者各有各的优缺点。那师父不是说了么,五行功法虽然和人斗法上吃亏一点, 但是容易突破瓶颈啊!而剑修之道虽然威力强大, 但修炼却不易,保险起见,温宸说不定会选则修行五行功法呢!”

  “我也觉得五行之道好, 修炼快,破境快,温宸资质那么好,说不定能很快修到飞升呢!而且,之前那个驼背老者不是说了吗,五行之道到了筑基期,就可以学习五行遁法,赶路多快多方便啊!没见那个金樊空随便一个金遁都那么快么!”

  “再快还能有那传送阵快嘛?”

  “那倒是,瞬息而至,传送阵此物,确实神奇啊!”

  “是极是极!若是咱们大宋有传送阵就好了,从汴京到大名府,一个瞬间就到了,可比车马方便多了啊!”

  明明新章节才发出来不过几个时辰的功夫,可这些平常看正经书就头疼的男人们,却都已经对里面写的各种功法,遁术和修仙者的法器,研究的极为透彻,说的头头是道,七嘴八舌的讨论,简直比她本人还要在行。

  “哈哈!也不知这墨瑾公子脑子是怎么长得,竟然能写出如此神奇的东西,尤其是这传送阵,此物,咱们就是做梦都想不出啊!”

  “就是!不光这个,还有那个须弥空间!也很神奇,居然在空间裂缝里!”

  “唉唉唉!你们说,这话本儿写的这么真,那墨瑾公子对这些修仙的事情,了解的这么透彻,他会不会就是修仙者啊!”

  终于讨论着讨论着,楼开始歪了。

  “嚯!你别说,还真有可能!你看那什么灵石,什么灵兽,还有剑修,五行功法,这要是自己没见过,编都编不出来的!”

  “我也觉着她肯定是修仙者,不然绝不可能写的这么真!”

  “刘兄说的在理!这样的人物,咱们得结交一番,坐而论道才是!”

  “不错,但似乎那墨瑾公子神秘的很,从不露面啊!”

  “那就去朱雀门小报!”

  “同去,同去!”

  ......

  “各位公子明鉴,实在不巧的很,墨瑾公子出门访友了,最近不在汴京!”

  不得不说,话本儿写的太真实了,这种情况就会隔三岔五的出现。所以,朱雀门小报处理这样的事已经非常有经验了。

  话术随口就来。

  不过,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比如此刻暴脾气的祝老三,就瞪着眼睛一脸的不信:

  “怎么可能!上次来就说墨瑾公子出门访友,不在汴京!这次还是这话!你这老头儿,分明是在糊弄洒家,莫不是看洒家好说话,沙包大的拳头吃得消吗!”

  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面对祝老三的威胁瞪眼,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大掌柜朱贵依旧保持着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和一问三不知的职业操守。

  好脾气的道:

  “这位.......壮士,老朽说的是真的,墨瑾公子是真的不在汴京。”

  “那你说,她在哪!”

  朱贵一脸真诚:

  “在哪老朽也不知道,天气冷,诸位不妨坐下来喝杯热茶消消气,若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写信给墨瑾公子,报房会代为转交的!”

  “你!”

  “算了算了,祝老三,还是写信吧!”

  ......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在一片欢乐和喧嚣之中,汴京人放完了最后一挂爆竹,吃罢了甜滋滋的汤圆,一年一度的新年佳节便到了尾声。

  这是正月十六,是汴京新年结束后的第一天,是各行各业的打工人开始上工的日子,也是汴京各家学堂开学的日子。

  卢天赐穿着一身儿浅青色的书生袍子,外面罩着一身儿雪白昂贵的狐皮袄,他是国子监祭酒卢珉老大人的大孙子,也是今年刚考入国子监的新生。

  十五六岁的卢天赐,正是青春的年纪。但大抵是家学渊源,偏偏喜欢学着那些老夫子走路时的模样儿,喜欢昂着头,脖颈后仰十五度角,走路的时候右手总是悬在腰侧虚握成拳,仿佛要随时接住从天而降的御笔朱批似的,让人担心他脖子会不会累得慌。

  卢天赐径直走进了国子监对面的苏家书坊,看到里面人头攒动,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

  垫着脚尖放眼望去,卢天赐看到许多人都捧着架子上的话本儿看。这种话本儿卢天赐知道,都是那个什么朱雀门小报上的墨瑾公子的话本儿,被书商们集印成册放在书坊里卖的,明明跟那些小报上的市井八卦一样,不过是那些下里巴人看的无聊东西,偏偏还印成了书,跟四书五经一起摆在书架上冒充高雅。

  “把这种书和圣人之言放在一所书肆,简直有辱斯文!明明就是哗众取宠的低俗糟粕!”

  卢天赐心里面对这些看墨瑾公子话本儿小说的人很不屑,从袖口抽出雪白的帕子,捂着鼻子往里走。

  他要去最里面的架子上买一本《礼记正义》,这可是是唐朝孔颖达先生奉太宗诏命编写的,对《礼记》最权威的阐释,是《五经正义》之一,对科考很有帮助的。

  不过显然,书坊里没几个人在意这些,爱看“低俗糟粕”的人很多,把书坊的过道和角落中都占满了,卢天赐挤得满头大汗,才好不容易挤到跟前,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书。

  拿着《礼记正义》,穿过这些看书人时候,卢天赐的眼中带着不屑的冷酷,心中格外的高傲。

  哼,一群凡夫俗子!

  “卢天赐!喂!卢天赐!”

  伴随着爽朗的男声,卢天赐骄傲的转过头。

  便瞧见了人高马大的同窗梁一飞,手里正捧着一一份崭新的朱雀门小报,往自己这边走来。

  望着又高又壮,比自己高两个头还要多的梁一飞,卢天赐不由嫌弃的皱了皱眉。

  这位同窗是江南盐商的小儿子,家里家资巨富,是家里送来国子监混日子的,平常不爱读书,最爱墨瑾公子的各种糟粕话本儿,在课堂上都要背着先生偷偷的读,咋咋呼呼的,很没有读书人的矜持斯文。

  卢天赐抿了抿唇,心里暗骂一声“粗俗的大脚板儿”,还是规规矩矩的拱手行礼:

  “哦,是一飞兄。”

  “哈哈!果然是你啊!天赐,你也来买墨瑾公子的话本儿啊!”

  “我没有!”

  卢天赐抱紧手里的《礼记正义》,瞥了一眼对方手里的小报,看到上面绝密,修仙的字样,顿时从做国子监祭酒的祖父那儿继承的说教毛病犯了:

  “一飞兄,你该读一读圣人的文章才是!整天看那墨瑾公子的修仙话本儿,能学到什么!”

  梁一飞也有点不爽卢天赐的高高在上:

  “修仙话本儿怎么了,看的爽快就行了,人生在世不就图个快活么!我又不用考状元!”

  听了对方的话,卢天赐眉头顿时皱的能夹死蚊子,哼了一声:

  “夏虫不可语冰,那墨瑾公子不过是哗众取宠,沽名钓誉罢了。”

  作为墨瑾公子的铁杆粉丝,梁一飞对同窗这种不屑一顾的口吻十分的反感:

  “好书就是好书!不一定读了圣人的文章就不能读话本儿了!别说国子监了,就是太学里,还有人爱看墨瑾公子的书呢!再说,你说不好书就不好了?哼!给你瞧一眼,你最推崇的那个独山居士是怎么评价墨瑾公子的。”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