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 “行,明天我们就去买。” 港城,袁家一家人经过商量,打算不去欧洲,在港城定居。 “既然是卖房子,卖给谁不是卖,为什么不能卖给我们?”袁夫人不解,他们看了几处房子,最后看中了半山坡的一栋小别墅。那里住的不是高官就是富商,很安全,如果他们也能住在这里,那是再好不过的。 “司家的人提出一个条件,谁能治好他们家老太爷,房子白送都可以。我今天去二审那里,她告诉我,司家的老太爷生了一个奇怪的病,吃不下东西,一直靠营养针维持着,已经有一年了,医生说要是再吃不下东西,恐怕活不了多久了。”袁先生叹了一口气,“司家老太爷只有一个女儿,女儿舍不得老太爷死,所以才提了这样的要求。” 袁夫人陷入沉思,“什么病会让人吃不下东西?” 袁先生摇头,“我也不知道。我让二婶帮忙引见那位司家的现任家主,不知道对方愿不愿意见面。我和二婶说了,可以给对方送一棵几十年份的人参,对方看在人参的份上,应该不会拒绝。” “司家的现任家主不是姓徐吗,你说了他是入赘的女婿,他应该不希望那位司家老太爷继续活着吧。我们的人参,对方想要?” “那位徐家主是入赘没错,不过司老太爷救过对方的命,外面传他和司老太爷情同父子,感情深厚。” “不是扮演的深情?”听过太多农夫与蛇的故事了,不怪她怀疑。 “不至于吧?”袁先生也不是很确定了。 他们焦躁地等了两天,第二天傍晚,二婶告诉他们,那位徐先生愿意接见他们。 “二婶,那位徐先生和司老太爷的感情如何?”袁先生问。 老太太听到袁先生的问题,推了推老花镜,睿智的双眼里闪过一抹沉思,“真感情有个六分吧,毕竟是救命之恩。不过再大的救命之恩,也经不过这些年的消耗。如今还愿意救治司老太爷,也是靠那救恩之恩维系着。一旦司老太爷死了,司家恐怕要变天咯!” “为什么?徐先生和司家那位女儿的感情不好吗?”袁先生好奇。 “这件事说来话长。”老太太喝了一口茶,这才慢悠悠道,“那位徐先生是大陆来的,出身大家族,带了一箱金子来的。他家境不错,长得不错,也不缺钱,按理说这样的人是不会入赘的。他也和司老太爷说了,自己已经成家,有了老婆,也有孩子,不会入赘。可那司家小姐看上了他,非他不嫁。” 老太太停了下来,又喝了一口茶水,“徐先生的老婆已经死在海里,徐先生当时才二十多岁,肯定是要再娶的,他不愿意入赘,司家老太爷说那就不入赘,让他和司小姐的第一个孩子姓司就行。”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现在外面传得的都是徐先生入赘给司家。”袁先生不解。 “因为外面的传言是司家放出去的。”老太太叹了一口气,“司小姐和她母亲一样,有宫寒的毛病,生小孩非常难。她和徐先生结婚三年,才生了现在的司小小姐,之后再也没有生过孩子。徐先生自然是不肯,他想离婚,或者像别人一样,娶二太太三太太。但是司小姐不肯,寻死觅活,司老太爷为了自己的女儿,便用救命之恩压着徐先生,不让徐先生娶二太太,也不允许徐先生在外面包养情妇。” “徐先生肯?”袁先生自己也是男人,他知道男人想要孩子的心有多强烈。 “徐先生不肯,尤其当大陆来了熟人,带着他老家的消息,得知自己家被打成黑五类,家族分崩离析,死伤无数,唯一的儿子跟着年迈的爷爷,生死不知时,徐先生就在外面养了一个情妇。情妇刚怀孕没到两个月,孩子流了,一尸两命。” “司家做的?” “谁知道呢。当时徐先生也在外面发展自己的事业,但他羽翼未丰,和司家没法比。就算是司家做的,他又能怎么办?” “徐先生就这样善罢甘休?” “他后来又养了一个,结果那情妇却是司小姐安排的,天生就不会怀孕。等徐先生知道这回事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他又换了两个情妇,可后面再也没有女人怀过他的孩子。他前几年遣散了那几个情妇,开始修身养性,似乎已经不再执着于子嗣。” “他可以让司小小姐多生几个,让其中一个跟着她姓徐。” “司小小姐长得太像她母亲了,性子泼辣,以前还经常闹到他父亲的情人那里,徐先生对这个女儿不是很喜欢。至于她的小孩,她现在确实有了小孩,一男一女,但是都姓司。司老太爷曾提出让女孩姓徐,但徐先生拒绝了。” “为什么拒绝?徐先生可以等这个孙女长大了,让她招婿啊。” 老太太摇头,“谁知道呢。” 当天晚上,袁先生和袁太太去了徐先生的房子。徐先生早些年的时候就已经从司家老宅搬出来,如今是一个人住。 徐先生今年五十五岁,保养得很好,看起来不过四十多,是一个英俊而风度翩翩的男人。 看见徐先生的那一刻,袁先生大概知道那位司小姐为什么一定要嫁给这位徐先生了。 只是,这位徐先生怎么长得和首都那位徐鹤霄先生有点像? 第244章 他的亲人 “两位请坐,喝咖啡还是喝茶?”徐照远没有起身,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袁先生和袁夫人在徐照远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我们喝茶就行。” 徐照远点点头,对一旁的佣人道,“上两杯茶。” 等佣人端了两杯茶上来,徐照远才开始说话,“你们手上有几十年份的人参?” “是,我手上有一棵五十年份的,有一棵约摸七八十年份的,今天我们都带来了,徐先生请看。”袁先生从包里拿出两个精致的盒子,在徐照远的注视下,他打开了两个盒子的盖子。徐照远从前也是大家族出来的,他知道对方对人参不陌生。 果然,下一秒就听徐照远道,“人参的品相不错。不过我眼力不行,所以还是要请专业的人验一验。两位不介意吧?” “不介意。”袁先生摇头,“但我也有要求,请专业人员在我面前验,人参不要离开我们的视线。” “行。”徐照远应下,并朝不远处招了招手。 等候在远处的医生看见徐照远的手势,提着箱子走了过来。 “这位是孙医生,一名从大陆来的老中医。”徐照远向袁先生介绍道,又和孙医生道,“麻烦您了。” 孙医生带着手套,视线一直在人参上没有移开,“不麻烦,好多年没见到年份这么高,品相这么好的人参了。能上手摸一摸,是我的荣幸。” 孙医生检查很快,不到五分钟,就得出了答案,“是真的,一棵年份在五十年左右,一棵有已经有八十多年。” 徐照远点点头,“谢谢。” “不客气。”孙医生收起自己的工具,在佣人的带领下离开。 “这两棵人参我都要了,你们开个价。”徐照远道。 “这个不急。”袁先生看了看徐照远的四周,“我有件比较重要的事情想和徐先生谈,徐先生可否让佣人离远一些。” 徐照远直直看着徐先生,在徐先生以为他不会同意的时候,他才对左右道,“你们退开一些,没有我的话,不要过来,也别让其他人靠近。” “是。”佣人们纷纷退开,一直退到百米外才停下。 “现在没有人了,袁先生要说什么?”徐照远坐直了身体,一只手悄无声息放在自己西装外口袋的位置,西装是私人订制的,口袋很大,里面装着一把枪。 袁先生没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有多危险,他端详着徐照远的脸,越看越觉得像,尤其是一双眼睛,太像了! 袁先生迟疑了一会,才道,“我也认识一位徐先生。” “哦,和我一个姓?”徐照远似笑非笑。 “对,和徐先生一个姓。我们在首都的房子就是卖给了一位年轻的徐先生,说来也奇怪,那位徐先生和您有七八分相像。”袁先生一边说话,一边观察徐照远脸上的表情,见徐照远不以为意,他诧异道,“您不感兴趣?” “世界上姓徐的人多了,何况人有相似,你和我说这些,是知道我有个老父亲和儿子在大陆?”徐照远怀疑袁先生的目的。 袁先生没有否认,“是。” “那你也应该知道,那个时候,那样的情况下,一个年迈的老人,一个几岁的孩子,想要活下去很难。袁先生从大陆来港城,想必也是受了不少苦吧?” “嗯,在那段动荡的日子,我家死了五个人。”袁先生声音喑哑。 徐照远自嘲一笑,眼睛深处是浓浓的哀痛,“所以您凭什么觉得我儿子和老父亲能坚持下来?” “抱歉。”袁先生眨了眨眼睛,“是那位袁先生和您长得太像了。我想着您姓徐,他也姓徐,又长得像,就算不是您的儿子,估计也是您的亲戚。” 徐照远苦笑,“我儿子和老父亲在钥县,距离首都上千公里。那些年出个门都难,以他们身份,是到不了首都的。” 袁先生却不死心,“真的不是亲戚吗?那位徐先生全名叫徐鹤霄——” 哐当! 徐照远猛地站起身,双目直勾勾盯着袁先生,“徐鹤霄是哪几个字?” “徐是您的徐,鹤霄是鹤上九霄的鹤霄。”袁先生嘴巴有些发干,他知道他应该猜对了,那位徐鹤霄和这位徐照远先生有亲缘关系,就是不知道是叔侄,还是父子。 “鹤霄,鹤霄,你认识的那位鹤霄多少岁了?”徐照远激动得全身颤抖,眼睛像是染了血一般,有些可怕。 “看着像是二十岁出头,不过他儿子说他爸爸已经三十多岁了。对了,去年他儿子就九岁了,今年应该是十岁,所以那位徐鹤霄先生应该是三十多岁。” “年龄也对得上——”徐照远觉得身体一软,忙用双手撑在桌上,稳住了摇摇欲坠的身体。 袁先生帮对方把倒地的椅子扶正,“您先坐下吧。” 徐照远顺势坐下,“让你见笑了。” 袁先生摇摇头,“人之常情,换作我,我未必有您表现得好。” 徐照远深呼吸了一口气,“能好好跟我说一说那位徐鹤霄先生吗?” 半个小时后,袁先生口干舌燥,喝了两口茶,“我和他们来往不多,知道的就这些了。” 徐照远嗯一声,陷入了沉思。 “那位徐先生有一位漂亮的妻子,有七个可爱的孩子,如果他真的是您的儿子,您也该安心了。”袁夫人劝道。 徐照远笑了一下,“我高兴,但我又怕空欢喜一场。何况你们说只有他们夫妻两个大人,可见我的老父亲不在世上了,我——”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48 首页 上一页 2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