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松了口气:“那就好,我也没睡太久。” 他是个爱和娘比睡觉的,早上和中午都比娘晚起一点可以,毕竟早起了也没什么好玩的,但晚起太多也不行,这也太耽误时间了。 何素素又去给他倒了杯水喝,夏天还是得多喝水比较好,汤圆跑动多爱出汗,更得补水了。 等喝完水,见孩子精神了,她布置今天的学习任务:“你待会去把识字卡31到35页的字给认了,再把26到30页的字给每个写十遍,写完就可以去玩了。” 汤圆对学习的事倒也不抗拒,笑着应好:“娘我知道了,你放心吧。” 说完他捧起娘新给装的一杯水进了房间书桌坐下,拿起识字卡翻到31页准备开始学习。 小黄摇着尾巴紧跟进去,在书桌旁趴下开始睡觉。 何素素看着这一幕满意笑了笑,也拿着水杯回房间书桌坐下,拿出稿纸开始接着写故事。 她现在还是写长篇故事居多,不再拘于当年的那一家杂志社。 这三年里她另外试着投稿给另外两家杂志社,也是以分期刊登连载故事为主的杂志,刚开始能给到千字五块钱,何素素也就轮流给这三家杂志社投稿。 另外每完结一回长篇故事后,她都会写一些两三千字的短篇故事练手。 现在写作能力提升上去了,对各种人物性格和故事类型模式也有了对应的了解,构思起来得心应手,像短篇故事这种剧情线弱更是简单,她从构思主题、内容、人物到动笔写完不用半天,投稿出去能赚到的稿费却是能达到千字七八块。 刚才和嫂子说的话也不假,政策放宽后不止做生意方便了,连带着像出版社杂志社这些文学行业也跟着回温,愿意付钱购买的人多了,相应的付给作者的稿酬也跟着增多了。 从千字五块涨到千字七八块,再到千字十块,她自身的能力的提升加上乘着时代的东风,现在稿酬已经涨到千字十八块。 也就是说她现在这么坐在书桌前写故事写一下午三千多字,能够赚到稿酬五十四块钱。 这样的收入,何素素很满意了。 就连程时知道了也忍不住笑道:“素素你现在真厉害了,我是比不上的,以后说不准就靠你养我了。” “我养你也行啊,咱俩谁跟谁啊。”何素素当时笑着应道。 其实这些年家里的开销都是用程时的津贴,她自己赚的稿费一直存着,没怎么动用过。 程时一直是个很有担当的人,当初把津贴和奖金的存着交给她来管家后,哪怕知道她能赚稿费,也一直让她自己存着,用他的钱就好了。 思绪回笼,何素素专注于笔尖倾泻而出的剧情,行云流水写了起来。 等写完后,她检查一遍确认逻辑无误且没有错别字后将文稿收了起来,意念一动调出购物系统光屏来。 前两年她赚勤劳值全靠写文章获得系统奖励,再偶尔和娘抢着备菜赚点勤劳值,当然教育汤圆也能赚到勤劳值。 自从娘回去后,午饭晚饭备菜的活再次落回她身上,加上每天教育汤圆能赚1点勤劳值,投稿出去的文章被选用也能获得勤劳值奖励,何素素再次成为勤劳值大户,攒了不少,基本上可以随心兑换购物系统里的东西。 她刷了下,先兑换了个大西瓜。 夏天吃西瓜最爽快了,她和程时爱吃,汤圆也爱吃,哪怕现在才刚入夏还早了点,何素素也打算下回去县城顺便带个西瓜回来。 接着她又翻找了下,给汤圆兑换两套夏天穿的土棉布短袖短裤,再给自己挑身豆绿色连衣裙、两件短袖上衣和一条轻薄凉爽的长裤。 程时的话常年穿橄榄绿训练服,她干脆给兑换了两件白色背心和晚上或者放假在家穿的军绿色短裤。 再是兑换点苹果和香蕉,多吃点水果总没错的。 在购物系统里兑换一堆东西后,何素素这才拿着杯子走出房间。 汤圆在完成娘的学习任务后,最开始是和小黄在客厅里玩,等外头太阳没那么大时又跑到院子去玩。 知道娘在写文章,他会克制着笑声,别笑得那么欢快,偶尔小黄汪大声了点,也会迎来小主人竖着食指在嘴边嘘一声,它立马就小声了。 何素素走出来就瞧见一孩童一小狗并肩坐在院子地上,汤圆嘀咕着不知道在说什么游戏规则,从菜地里挖出来的小堆泥土划分成好几块,小黄似懂非懂在那听着。 天边的太阳渐沉,晕开半边天的橘色霞光,她笑了笑。 五月底的时候,何素素收到之前一直投稿合作的那家杂志社寄回来的样书。 她这些年一直在这家杂志长篇故事栏目上刊登连载故事,积攒了不少读者,也可以说是忠实的读者粉丝。 正好现在文学领域重新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杂志社想要拓展出版业务,选取过往一些优秀受欢迎的长篇故事汇编出版成书售卖,何素素因为刊登的长篇故事较多且很受读者欢迎而被选中。 杂志社在和她书信商量后,签订了出版合作合同,重新挑选了她之前写的八篇长篇故事汇编成册,请人作序。 光是出版稿酬就给了三千块,这还是因为所选的故事过去曾经在杂志上刊登过。 杂志社之后有意再合作,届时何素素直接写长篇故事出书,能给的稿费包括版权费用就更高了。 作为出版福利,何素素重新给每篇故事新添一则后记。 翻看这些故事梳理剧情写后记时,就好像重回到每一段创作的时光,那时候的心境、发生的事以及自己当时过得怎么样皆浮现在心头,她可以肯定的是,自己不断在成长,越过越好。 此时何素素拆开包裹,露出里头自己第一本出版书的封面—— 水墨色的山水背景,翠绿的竹子挺拔生长,封面印着醒目的介绍“《竹林故事》名气作者何素素长篇故事倾情汇编”。 她正想翻开第一页看下。 程时从厨房走出来,笑着在她旁边坐下:“你的出版书到了?快让我一起看下。” 汤圆蹦跶着凑过来:“还有我还有我,我要看娘的第一本书,做娘的第一个读者。” 小黄跑过来趴在地上:“汪汪汪!” 何素素抬眼笑着看向他们,点点头:“好,我们一起看。” 扉页翻开,书中的每篇故事丰富精彩有始有终,书外他们的生活还在继续,平淡而又温馨。 (正文完) 第98章 番外买房记 1984年,春末夏初。 何素素写完长篇故事的结尾,看着最后一段带有点人生思考的话语恰好映证这个故事主题,很是满意。 她轻舒一口气。 何素素将所有文稿整理出来,将近二十万字的稿纸能垒到半墙高,回头还得包装好让程时帮忙提去收发室那邮寄才行。 这是她和杂志社签订的出版书文稿。 何素素在有了故事灵感并构思好故事的起承转合故事线及人物人设,将故事梗概及该故事的重要看点写出来寄给杂志社那边,编辑看中这个故事的前景,并与她签订合同,光是出版稿费就要五千块。 这绝对是笔大概费,到手后她可就是妥妥的万元户了,全靠自己一支笔赚下来的。 怀揣着这样的热情,何素素开始写作。 她还是头次写这种预计有二十万字的长篇故事,真正的小说该有的都有了,在剧情的推进上各个节点的起承转合都很重要,努力做到抛出包袱接着解包袱,勾着读者的注意力让其有兴趣一路读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时常回顾,觉得有哪些剧情不满意的就停下,放松个一天看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剧情来。 有时候灵感迸发,何素素兴奋得不行,哪怕是晚上了也还是坐在书桌前拿笔奋斗。 这在以前简直是不敢想的事,程时和汤圆知道了都觉得惊讶。 何素素是觉得,自己这会处于创作巅峰期,手感好写起来剧情也流畅,必须抓住机会赶紧写下来,不然过了这个时间点再也写不出这么好的文字了。 遣词造句稍有不同,那表达出来的意境可就差了一大截。 这是她真正意义上即将出的第一本书,何素素自然希望尽自己所能写到完美。 等到傍晚程时回来,他去厨房炒肉菜时何素素站在一旁说道:“我那小说写完了,二十万字的稿纸有点多,你明天休息的时候我们一起提到收发室邮寄吧。” 平时邮寄东西去一个人就可以了,但寄予她厚望的二十万字稿子不一样,何素素必须跟着去,亲眼看着寄出去。 程时听了惊喜:“全部写完了?恭喜恭喜,你终于可以休息下了。” 素素对这次的小说倾注了多少心思他是知道的,程时也盼着她能早日写完,这是也是真的替她高兴。“行啊,明天我们吃过早饭就拿去邮寄。” 何素素笑着应好:“下午刚写完的,是可以休息好一阵子了。” 汤圆拿着抹布在外头擦饭桌,擦完进厨房:“爹娘你们说什么呢?” 又过一年,他长高不少,整个人看起来没那么壮实了,倒是白乎乎的脸颊两侧依旧带着点肉,穿着背带裤衬得整个人很洋气。 何素素笑道:“在说娘的小说写完了,明天就可以拿去邮寄。” 汤圆听了眼睛一亮:“真的?那娘你可以休息可以陪我玩了,等有汽车去县城你带我一起去呗。” 小家伙已经不满足于只在家属院这边玩,爱极了去县城时到处逛街到处买东西,可以吃上饭店美味的肉菜还可以去电影院看电影。 因为何素素沉迷于写小说,特别是最近这个月到了故事后期收尾阶段,所有前文*埋下的伏笔都得挖出来起到推动剧情作用,可以说有点费脑了。 她连逢五逢十去县城买肉菜都是交代吴嫂子她们帮忙买回来的,所以汤圆也有一个月没去县城了。 何素素笑着点头答应:“好啊,下回去县城带你去吃好吃买好玩的看好看的电影。” 汤圆听了就差一蹦三尺高了:“好耶!娘我太爱你了!” 何素素笑着回应:“我也爱你!” 程时将煤炉灶的火关掉,好笑摇摇头:“行了,快拿碗准备吃饭。” 刚才烧好热水他就已经把碗筷烫过了,还装了三碗白米饭。 汤圆嘿嘿一笑,找补道:“爹我也爱你,这就来拿碗。” 他一手拿着一碗饭出去,何素素也拿了一碗饭端了盘菜出去,程时端了剩下两盘菜紧跟其后出去。 一家子坐在饭桌前吃饭,有说有笑的,又一天过去。 等把稿子邮寄出去,又带着汤圆去县城逛了一圈玩了一圈。吃了好吃的,顺带看了场电影,何素素开始清闲的休息生活。 赚了一大笔钱当然得好好休息一下,要不然赚钱的意义在哪里,何素素自认连着三个月写了二十万字的小说还是挺费脑累人的。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60 首页 上一页 1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