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仁看到好酒心痒难耐,打算和岳老子好好畅饮一番。 林秋不让,“今天不喝了,等会儿他还要载我和珊珊回去,万一半路上被拖拉机撞到或者跌到渠道里怎么办?” “等我们年底从鹏城回来,让他陪你喝个够!”林秋端起酒瓶把它放进房间,“爹爹,你也少喝,尤其是上班的时候。” “行,听你的。”林庭哈哈笑了两声,“那就好好吃菜!” 说着,往王珊嘴里喂了一勺蒸蛋。 五个人热热闹闹地吃完了午饭,周清翻箱倒柜地整理出来一大袋子东西,递给林秋。 “拿着,路上吃。如果那边不好过,就回来啊。”说着眼泪就落下来。 林秋拿出手绢帮她擦干眼泪,“好,你和爹爹也要注意身体啊。” “你放心,有什么事就打电话到预制厂,我不在他们也会帮我带信的。” 林庭再三叮嘱,“修仁,秋秋和珊珊就拜托你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她们,有事一定要告诉我们。” 儿行千里不仅母担忧,父亲也担忧。 王修仁郑重保证,“我肯定会好好照顾他们母女俩的,您放心。我们过两天直接从大路走,就不回来和你们辞行了。等到了那边,我就打电话到预制厂,给你们报平安,你们在屋里就别担心了。” 说到这里,大家心里都有点离别的伤感。 周清眼泪止不住,一手紧紧抱着王珊,不停地亲吻她的面颊,一手拉着林秋不停地摩挲。 林庭也红了眼眶,用力拍了拍王修仁,不再说话。 就连王珊这个小小的人儿,也委屈巴巴地依偎着外婆,小嘴不时瘪起。 “好了。我要回去了,家里还有事情没搞好。”林秋故作轻松,“姆妈也莫哭了,我一走,你还轻松一些,少了两个人给你添麻烦,你可以出去打麻将咯!” “胡说八道!你几时看到我去打麻将了?”周清轻轻叹息,“你们在身边,我累也开心。” 说完把王珊交给林秋,“东西要检点好,路上要注意安全,姆妈不图你大富大贵,只盼着你平平安安。去吧!” 王修仁跨着自行车,自行车的把手上挂着周清准备的一袋吃食,林秋抱着王珊坐到后座上。 “爹爹姆妈,我走了!”林秋向后招了招手。 “注意安全!” “一路顺风!” 周清站在门口目送女儿远去,久久不愿离开。 林庭扶着周清的背无声的安慰。 老伴老伴,到老了只有身边这人与自己作伴。
第15章 离开 到了家里,林秋把那袋吃食拿出来整理,看到袋子里藏着一个红包,红纸包的,里面包着三百块钱,背面还写着:一路平安。 林秋的眼泪大颗大颗地掉落。 她爹爹五十多岁了,为了儿女还在预制厂做事,这三百块钱不知道他要抬多少水泥板,搬多少水泥砖才攒下来。他和姆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攒下的家底几乎都贡献给了儿女,尤其是她。 无论是前世还是现在,在他们眼里,她家底薄,条件差,所以补贴更多,出钱出力,不求回报。 王修仁也感慨万分,自己是走了大运才撞上这样好的岳家。 起屋少钱,岳父主动送过来;外出打工,岳母又偷偷塞钱。这两笔钱加起来估计就是岳父一年的存款了。 自家的爹娘,对比太明显了,不提也罢。 好不容易止住了眼泪,林秋扭头看着王修仁,“不管以后我们有没有钱,都一定要好好对我爹爹姆妈。” “那肯定噻!”王修仁点点头,“以后有钱了,还要接他们出去耍,看看大城市!” “嗯!”王珊跟着点头。 林秋点点她的小脑瓜,“你这一点点大的小家伙,知道什么呀就点头。” “出去耍。” 王珊蹦出一句,惹的林秋王修仁哈哈大笑。不管未来如何,至少现在这一刻岁月静好。 最后一天,林秋把要带的东西清理了一遍,两个大行李包塞得满满当当,到时候她和王修仁一人背一个,王珊由王修仁抱着,这样才安全。 吃过晚饭,王修仁带着女儿去老屋辞行,林秋借口还有东西没收好就没有跟去。没想到,父女俩很快就回来了。 林秋看着沉默不语的王修仁猜到,他爹娘应该没说什么好话。 既然王修仁不打算说,林秋也懒得问,反正以后隔得远,眼不见为净。 一家三口,早早洗漱,上床睡觉,养精蓄锐。 第二天是个好天气。 林秋一大早就煮好面条,三人快速吃完早餐洗完碗,就准备出发了。 王修仁肩上背着一个包,手里还拎着一个包,胸前还用婴儿背带绑着王珊,林秋右手拎着那日周清准备的吃食,左手拿着一个大搪瓷茶缸,里面装着早上煮熟的一兜鸡蛋。 王修仁联系的拖拉机先把两人送到镇上镇上,然后他们再从镇上坐客车到雁城,再坐公交车到火车站。 从雁城到鹏程的火车要八个多小时,中间经过十来个站台,有大有小,算上晚点,这一趟估计要花十来个小时。 虽然现在是农历二月,出行的人没有那么多了,但火车站还是非常拥挤,上车的时候一片混乱。 王修仁比较有经验,一手拎着包,一手护着怀里的女儿,还嘱咐林秋抓着他背上行李包的带子,直接往前挤。 好不容易挤上车,找到座位,才发现王珊哭得抽抽搭搭,估计被这混乱的阵仗吓得,只不过她声音小,周围声音大,没人察觉。 林秋赶紧放下手上的东西,把王珊从王修仁胸前放下来,抱在怀里轻声哄着。 王修仁也赶紧把行李放到架子上,揉了揉被勒得发红右手和肩膀。 王珊很快就被哄好了,被泪水浸得汪汪的大眼睛好奇地看向四周。 在火车的轰隆声和汽笛声中,林秋一家的鹏漂之路正式开始。 林秋把鸡蛋和饼干拿出来当午饭,又让王修仁拿着茶缸去接水。 去接水的路走的很是艰难,过道有点空隙的地方不是坐着人就是塞着东西,王修仁怕踩到人,像只猴子一样跳来跳去,很是狼狈。 “珊珊,你看爸爸像不像一只猴子呀!”林秋指着王修仁的背影笑着对王珊说。 王珊顺着林秋指的方向,四处打量,倒是对面的大哥听到林秋的话笑了出来。 “妹子,别介意,我不是故意笑你们。”大哥着急地解释。 对面坐着一对夫妻,也是刚刚从雁城上车的。 林秋虽然不是头回出远门,心里其实慌得很,尤其是还带着女儿,偏偏王修仁还不在。 火车上本来就是鱼龙混杂的地方,不晓得好多扒手拐子藏在里面。 因此林秋只是笑了笑,没有搭话,继续逗弄女儿。 “你们上哪儿去啊?妹子。”对面的大嫂有些热情,“听口音,我们是老乡啊。我是青山桥的,你是哪里的?” “我们去城里打工。”林秋不敢太实诚,说得含糊。 “哪个城嘛?外面这么多城。”大嫂追问。 “鹏城。” 王修仁刚好打水回来,回答了大嫂。 大嫂一拍大腿激动地说:“哎呀,太巧了,我们也是去鹏城。老赵,你说,有没巧不巧?” “巧!”大哥很是赞同,“你们去鹏城哪里?” “还不晓得。”王修仁有些不好意思,去鹏城打工,却对鹏城一无所知,“第一次去,到时候看哪个地方要木工就去哪里咯!” “你也是木工?”大哥惊叹,觉得和这一家三口缘分更深,“你要是不嫌弃的话,到时候下车就和我一起走,我老表在宝安这边当包头,我也是跟着他一起做。” 王修仁刚想答应,就被林秋拉了一下衣袖,还被对面大嫂看个正着。 林秋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脸色瞬间变得通红,她赶紧抱起王珊挡住脸,谁知王珊以为妈妈和她玩,偏偏动来动去不配合。 “还是年轻妹子脸皮薄!”大嫂爽快耿直,“这有什么,出门在外,谁不多几个心眼子?” “真不好意思,大哥嫂子。我晓得你们是一片好心,只是我很少出门又带着女儿,多少有点心慌,莫见怪啊!”林秋放下女儿,连忙解释。 “你带着小娃,谨慎些是应该的。”大哥很是豪爽,直接掏出身份证,“我是赵大龙,青山镇的,这是我老婆张桂香。” “我们也不是随便遇到别人就搭话,主要是觉得和你们有缘。在去雁城的客车上,我们坐在你们后头,上了火车发现你们坐在我们对面,一问又都是去鹏城,你那口子还和我一样是同行。你们讲这缘分是不是难得?” 赵大龙一番真切的解释,把林秋的疑心打得烟消云散。林秋也不藏着掖着,也把自己一家的情况告诉赵大龙两口子,两家人还一起分享了食物,很快就熟络起来。 缘分果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让两家素不相识的人萍水相逢,迅速结下情谊,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两家人在异乡抱团取暖,相互慰藉。
第16章 鹏城 随着汽笛声响,乘务员扯着嗓子喊道:“这是终点站,不要急不要推!看好自己的行李!” 鹏城到了。 “小王,别急,坐着别动,让别人先走!毕竟你们带着孩子!”赵大龙按住准备起身的王修仁,“看好自己的东西,等下跟我一起走。 王修仁听劝,坐下,眼睛警惕地看向周围。 等车厢里的人下得差不多了,一行人才带着自己的行李下车。 改革开放以后,鹏城从小渔村变成了大城市,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人把这个地方塞得满满的。 二月,虽然不是各个工厂复工的高峰期,但整个火车站仍然挤得水泄不通。 身材魁梧的赵大龙扛着两个蛇皮袋你在前面带路,张桂香背着一个红白相间的尼龙袋跟在后面,林秋背上绑着王珊夹在中间,王修仁两手拎着行李缀在后面防止别人挤着王珊。 四个人横冲直撞挤出车站,又挤上公交车。在赵大龙的带领下,他们正式踏入了鹏城。 整个城市在大兴土木,到处都在修路,到处都在建房,叮铃哐当的声音奏响出经济腾峰的欢歌,这里的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 宽阔的街道上最多的还是自行车,小汽车在自行车的洪流中,通过急切地按着急切喇叭来彰显着自己的地位。 如果天上俯瞰这座城市的话,无数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像是为穿插着的低矮民房和街巷撑起了一片天。 林秋和王修仁跟着赵大龙拐了数不清弯还爬了好几个坡,终于到了他租的房子。 很小的单间,一张床放下就不剩什么地方了,东西全塞到床底下,没有单独的卫生间,上厕所得去外面的公厕,关键价格还不便宜。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09 首页 上一页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