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这两个妇人动了心思要给自家孩子报名,那一直站在旁边翻书的书生又冷言道:“哼,真是花言巧语!读书人不好好读书,却整日去种地?笑话!” 姜溯霜也不生气,毕竟这几天天天都能遇到类似于质疑的话,她走过去,笑眯眯问:“敢问这位兄台,是何功名?” 那人十分骄傲的扬起脸,“在下于五年前便考中秀才了?” “哦?”姜溯霜又问,“那这位秀才相公,何时考中举人呢?” 那书生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便是……便是……下次我一定……” 说着说着竟恼羞成怒,“同你有什么干系!便是入了你这书院读书便一定能考中举人吗?” “考不考的中举人我不知道,”姜溯霜故意停顿片刻,一字一句清晰道:“不过……新上任的平洲通判,今年殿试陛下亲封的状元便是我们书院出来的,不如我把他叫来,你亲自他?” 那书生瞪大了眼睛,姜溯霜却已经无暇看他了。因为,听了姜溯霜这一番话,周围还在犹豫的,仍在旁观的百姓,一拥上前将她围了个结实,争先恐后要给自家孩子报名呢! 下午回了王家,出门分头去办事的程隽安和姜溯霜吃过饭,又跟王母打了声招呼便回了自己住的小院。 姜溯霜一下子瘫倒在矮塌上,“今天真累啊,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程隽安给她倒了一杯热茶放到手边,又坐到她身边给她捏了捏肩膀,“明日书院便可以动工修建了。” “那就好,明天我教几个大娘后厨的规矩,你呢?什么安排?” “跟王时一起出夫子和学生的考题。” 姜溯霜打了个哈欠,“咱们来了有十多天了吧?” “是,若是事情顺利,一个月后便能启程回京。” “这几天就忙着书院的事情了,我饭都没好好吃,还有好多他们本地的特色菜我都没有吃到!” “明日你不是一整天都在厨房?想吃什么便叫那几个大娘做什么。” “明天……明天……”,姜溯霜越说越困,枕着程隽安的肩膀便睡了过去。 最后还是程隽安帮她宽衣,帮她擦脸洗脚,然后抱回床上睡觉。 第二天,姜溯霜满血复活,毕竟厨房可是她的主场。 王母找来的几个大娘十分热情,吃过早饭后便和她待在厨房里,一边学习后厨平日的工作,一边做出了好些本地的美食。 “唔,这竹筒饭好好吃啊!”姜溯霜捉着筷子挨个试菜,一边吃还不忘一边道:“咱们书院呢,主要是给学生们做饭,要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什么……养?什么横?”大娘一脸茫然。 姜溯霜卡了壳,换了个说法:“便是一定要做到,每个学子,每天必需有菜有肉吃,还要保证一个鸡蛋。” 其中一位大娘咂舌道:“吃这么好?” 姜溯霜严肃纠正她的说法,“不是吃得多好,而是要让他们读书的同时,把饭也吃好。每天买菜喂鸡养鸭这些不用你们来做,我自会安排旁人来做,这个王伯母会负责的。” 没错,整日在丫鬟的服侍下,每天基本没什么事干,觉得十分无聊的王母自告奋勇要帮姜溯霜管理后厨。这可帮了姜溯霜的大忙,平洲距离京城那么远,还是熟人靠谱。 “平洲这边每个月都会送一封信去京城,内容呢,就是书院的夫子学生,咱们后厨的帮工厨娘们表现得如何。表现得好就可以继续干下去,表现得不好就会被辞退,所以呢,你们要好好干!”姜溯霜筷子没停,咀嚼很快,话也不停,“还有,平时学子们吃什么咱们便吃什么,家里若是有适龄的小辈也可以送到书院来读书。” 后厨的培训难的不是做菜,是规矩。接连几天的磨合,平洲的厨娘们已经学会了一套完整的后厨运作流程。王母也已经接替了姜溯霜的大部分工作。 平洲这边的后厨以平洲口味为主,姜溯霜还教了几个其他菜,厨娘们学会了可以给学子们改善口味。 等书院的夫子,学生,后厨一切都落实的差不多的时候,城外的书院的雏形已经搭建完成。 为了加快进程,程隽安和王时找了几十个匠人干活,所以,二人决定回程的前五天,书院已堪堪有了雏形。 “若不是再不回去我娘就要亲自逮人,我还想留到书院正式开门呢!”姜溯霜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恋恋不舍。 “今年要入宫赴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程隽安将她在平洲买的一些小玩意儿也装了一个箱子,都是些竹编的手艺品。 虽说每年的中秋和除夕都有宗亲入宫参加宴会的祖制,但姜溯霜出嫁之后其实是不用参加的,去年过年她就没去,毕竟她娘跟她爹泡汤泉去了,也没去。她皇帝舅舅也没有问罪的意思。 今年要去,应当是因为,他的皇帝舅舅立淮儿为太子了,这次的宴会比之前多了一个重要的人参加,她不得不去。 于是二人紧赶慢赶,终于在中秋前回了京。 一别两月,姜溯霜还是十分想念自己的书院的小家的。 进宫赴宴,回长公主府听她娘的教训,去李府看望李学士的小孙儿,回程府逗逗可爱的程慕初,姜溯霜一直忙忙碌碌到春节前,才得了空闲,有了自自己的时间。 第101章 山高水长(完结) 时间过得很快, 一晃又到了草长莺飞的季节,姜溯霜从过完年后一直在书院里待着,哪儿都没去。 平州那边王时每个月十五号寄来书信, 说除了刚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其余的一切都好。 姜玉澜回王府过完一个年,回了书院性子沉稳了许多,每日潜心读书,还给余望星写信,说他们一定会在军营里相见的。 京城这边新一轮的招生也在年前刚刚结束,姜溯霜十分痛快的给自己放了个假。 正是用午饭的时候, 程隽安携着一身春日的清冷气息回屋, 姜溯霜自早上起就捧在手里的话本就没放下过。 “还没看完?”程隽安自进屋到放下手里的书, 又脱了外跑,到水盆边净手, 倒了一杯热茶, 期间姜溯霜一个眼神都没分给他, 最后只好忍不住出声询问。 姜溯霜的脑袋从书后探出来, 回答他的话:“刚才就看完了。” “看完了?那怎么不理我?” 姜溯霜悠悠叹了口气,“唉, 是看完了,女主角和祭酒大人也终于在一起了。” 年后,在京中颇受欢迎的话本《吾与祭酒大人不得不说的二三事》迎来第4卷 大结局, 姜溯霜还叫清池帮她下山买了一趟。 据清池描述,各大书铺围满了人,一买就是三四本, 自己好不容易才抢了一本。 每次听到祭酒大人这几个字,程隽安的脑海里就浮现出曲尚衡那张不苟言笑的脸。 “既是结局圆满, 溯溯为何唉声叹气?” 姜溯霜又悠悠的看来他一眼,“你不懂。”,看完故事之后的怅然若失,就像失去了一个一直以来陪伴自己的好朋友,更不用说这书一共四卷写了两年,虽然自己是从第2卷 大卖之后才开始看的,但她等书还是等得好苦! “我怎么不懂?我又不是……” “我就知道!”姜溯霜一下从榻上蹦起来,步步逼近他,“我就知道你肯定趁我不注意看我的话本子了!我还当程院长那么正经,只看经史子集呢!” 程隽安诡异脸红,嘴上却道:“你整天看书里那个祭酒大人,还夸书上那人的绣像有多好看,我能不去看看吗?” “你吃醋了啊?”姜溯霜凑过去哄他,“行啦,在我眼里你最好看,院长大人最好看啦!” 说完,还吧唧一口亲了他的脸颊。 “溯溯,这外头日头悬挂,还是正午呢……”,正经的程院长嘴上说着有多不合适,其实差点儿把人挤到床榻上去。 姜溯霜推开他,“好了好了,该去吃饭了。今天饭堂吃什么?” 程隽安退开半步,手却牢牢环在她腰上没松开,“香菇炖鸡,红烧茄子……” “唉,我想吃烤鸡了,你吃不吃?”,姜溯霜扒开他的手,“我以前在别院的时候,总想自己弄只鸡来烤,竹溪总拦着我,说让厨子去做,可厨子哪有我做的好吃!” “说起别院……”,姜溯霜整理好衣裳,回头问他:“我是不是还没带你去过别院?” “没有,但咱们第一次见面,便是在那里。”程隽安嘴角含笑,“当时我还当是哪家的姑娘这么凶,连茶叶蛋都砸到我身上。” 姜溯霜为自己辩解,“我原本也没想砸你的,我想砸的是赵川隐!” “说起来,川隐年前成亲,你背着我送了什么?他脸色有些古怪,回了山上也好几天没怎么跟我说话。” “我送了他一大筐茶叶蛋,叫他必须吃完!你没瞧见他自从回了山上,一口鸡蛋都没吃过了。” 姜溯霜催促他,“快走快走,带你去别院住几天!我想吃烤鸡!” 自从姜溯霜被接回长公主府,别院只剩几个老仆看守。来青松书院前她还偶尔上山小住几天,后来却是没时间回去,便一直没去过。 这次回去,看守的老仆见到她差点儿老泪纵横,跟她说她养在后院的鸡再不吃肉都老了! “莫急莫急,我这次回来,便是来烤鸡的!” 姜溯霜放个包袱的功夫,老仆就把鸡给杀了处理干净,烤架也架好了,就等她上手。 往鸡肚子里塞香料,刷油,上火烤,刷调料,刷油,如此往复。姜溯霜最享受的便是做美食的过程。 老仆知道她不喜身边有人,为她准备好东西便下去了,又说早上采了些嫩野菜,等会用麻油拌好给她送来。 程隽安在旁边插不上手,只能眼巴巴看着,姜溯霜就让他试着给鸡刷了一层油,结果笨手笨脚的,差点儿打翻罐子,被姜溯霜禁止靠近烤鸡的范围。 “溯溯。” “嗯?”姜溯霜漫不经心的翻着滋滋冒油的烤鸡,想着若是有生菜就好了,陪着吃可以解腻,奈何大晏还没有呢! “谢谢你。” “谢我什么?”,姜溯霜偏头去看跟自己坐在一起的人,他神色郑重,搞得自己也不自觉坐直了身体。 “若不是有你……书院怎会有今日这副模样?最重要的是,谢谢你能嫁给我。” 小院里,春风拂过刚抽芽的柳枝,在两人身边洒下细碎的春日光影,四周十分安静,耳边只有他温柔的声音。 姜溯霜被他的眼神看得不自在,转头又去看烤鸡,磕磕巴巴道:“谢……谢什么?不必客气……” 说着,又上手给烤鸡刷了一层蜂蜜,烤鸡滋滋冒油,很香! 很好,姜溯霜,破坏气氛的小能手! 程隽安一声轻笑在她耳边响起,随即整个人倾身过去抱住她,一抹温软擦过她的侧脸。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94 首页 上一页 9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