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流放,郡主出家。 这个故事本身够简单,也很符合时下观众的胃口。 楼欣月放着那么多可选的故事不拍,而是选这个简单到有些幼稚的故事,自然也是有自己的一番考量在里头。 本身电影在大魏就是新鲜事物。 这头一部,就要一炮打响,要老少咸宜,简单易懂。 又要在故事里头炫一下技。 电影不炫技,那不是白费力? 而且在这种萌芽阶段,抠个图,分个身,快个进,加点烟光声……后世的五毛特效,在这儿都是高科技。 还别说,这第一批观影的观众们,可不是看得如痴如醉,如入魔一般,电影都结束了,伙计们将窗帘都拉起来,场中已是光亮了许多,之前营造出的气氛已然不剩一点了。 观众们还是走不出来呢。 “啊呸!简直是衣冠禽兽!竟然为了攀高枝谋害发妻!” “花仙就不该嫁给这种人!要是嫁的是我,我定然……” “原来这世上,真的有花仙吗?回去就让人去深山里头挖上一挖,看看能不能挖个仙婴回来!” 第273章 太子西凉国太子。 就如头一回见到照相机的老百姓,会以为那照相机是能把人的魂魄摄进去一样。 这电影百分百还原的影像,再加上少许五毛特技,更是让从来没接触过的观众们惊为天人,深深拜服。 几乎一大半的人,甚至都以为这影戏里的故事,是当真地发生过一遍的。 只不过剧场主人有大神通,将这些发生过的事,留影纪录下来了。 因此哪怕电影结束,场中光亮,伙计们笑眯眯地要给观众们带路离开。 还是有好些人不肯动身。 “下一场在什么时候?” “我刚刚没看清楚,得再看看。” “对对,不是要买票?呶,这是十两银子!咱不差钱!” “这是二十两,我要接着看两场!” 伙计们听得哭笑不得。 “客官,下一场得等上半个时辰,咱们得打扫清理,要做好些准备的活儿哩!” “这后头一场,票在外头应该也是卖 完了啊。客官要再看看,怕只能再去买下两场的。” “这么长的时候,客官不妨出去吃点喝点,再玩一玩,回来再看不迟啊!” 坐在包厢里的锦衣青年也没看够。 跟着他的那一伙人同样也是。 就有侍卫凑上来问,“可要属下再去买下一场的票?” 只要金银在手,就算是下一场的票都买光了。 他们也可以高价买上啊! 锦衣青年想了想,“去买第三场的票吧。” 如那伙计所说,正好可以趁着这中间的一个半时辰,再在这小镇里吃喝逛买。 从大剧场出来,回头望了望还在门口不愿离去的那些客人们,锦衣青年不由心里琢磨。 这一场影戏精彩绝伦,十两银子的确不算多。 莫说大魏朝原本就富庶,手里有闲钱的人多了,就是在他们那边,若是教那些官商们知道了,怕不是恨不得天天手捧着银子来看这影戏! 而这一本花仙传,还只是一种而已。 在他们包厢接待的伙计们说了,再过上两月,还会有新的影戏上映呢! 这赚银子的速度,跟从天上掉银子有什么分别? 难怪这位楼乡君如此大手笔,竟是以私人之力,凭空建了这样一个人间至乐的小镇! 锦衣青年边想边逛,信步就来到了大剧场旁的书阁之中。 这书阁外观瞧着雅致,倒是中规中矩,没有标新立异,可走进去便知道大不一样了。 一侧墙上挂着一排排的字画,有横幅,也有卷轴和册页。 细看过去,却是各种人物画。 跟刚进小镇所进的那个玩器铺子一般,这里的人物画,也全都是话本中人。 他虽不是大魏国人,但身份贵重,从小就学习大魏和北戎的语言,大魏的文章典籍,自然也是博览识记。 话本子什么的,也看过不少。 话本里头的人物插画,多半是白描,得些许神韵而已。 但这里的人物画,却并非白描和写意,而是细腻到仿佛活人的工笔画。 比如这幅边塞女侠图,那千里救父的女侠,衣饰质朴,身姿刚劲如雪中寒梅。 不提女侠的长相,活脱脱就是他想像中的人物,就是那衣袖一角被磨损出的线头,都让人能体会到当时女主角心中的焦虑和形势的艰难。 他怔怔地望着这幅卷轴,足足有盏茶的工夫。 等他再去看旁的画作时,他身边的随从便麻利地将这画买下。 二百两银子的价钱,当真不算贵。 虽不是什么当朝名家所作,但这不是他们主上喜欢么? 此时锦衣青年已是逛到了另一边。 这一边却是靠墙顶天立地摆着书架。 这书架上,全都是话本! 当然,这些话本,都是精装版的,有不过巴掌大小,适合装在口袋里,闲着无事时就拿出来翻看的。 也有比寻常话本大两圈儿,字体粗黑,纸页光滑坚硬,闻起来还有淡淡黑香,封皮上用锦缎包着的……这显然是给那些上点年纪的老人们准备的。 除了艮岳散人、青萍客和孔方子的话本外,还有采莲客的。 据说采莲客与楼乡君是亲友,构思话本之时,还常在一道探讨论文。 他也看过一两本采莲客的话本。 文笔虽佳,可惜内容不大对他的胃口。 不过想想以采莲客的年纪和经历,更擅长家长里短,婚姻情爱之类的内容,倒也不奇怪。 且这位作者所写的话本,已经是同类型话本里的最高水准了。 而采莲客与楼乡君之间相惜扶助的故事,也更是令人动容。 毕竟,这大魏朝虽然繁华强盛,可有一样,却是欠缺。 锦衣青年在这间书阁里流连了约摸小半个时辰。 除了那幅边塞侠影录的主角画外,又大手笔地挑了好几套精装版的话本,这才意犹未尽地走出书阁。 这般闲逛采买一阵,也就到了饭点。 随从们早就在小镇的雅居内订好了包厢,等锦衣青年一行人坐进去的时候,桌上已经摆满了美酒佳肴。 不光有雅居内的招牌菜式,还有从其它食铺里叫来的特色美食。 锦衣青年食指大动,几乎将各样美食都尝了个遍。 而作为陪客的锦衣中年,才尝了一半,就已是力不从心,只能望着锦衣青年,暗暗叫奇。 这位贵客,乃是西凉国的太子。 西凉国是女王主政,育有两女,长女为太子。 因北荒大败,之前与西凉国交界的两城,和与本朝交界的三城,就都不得不吐了出来。 于是西凉国与本朝的商路又接通了。 因共同的敌人都是北荒,两国要交换的物产又颇为不少,西凉国女王有意同大魏交好,便遣女太子出使大魏,送上厚仪,共商两国友好通商事宜。 西凉国与本朝向来无仇无怨,如今主动修好,当今陛下自然是龙心大悦,下令鸿胪寺诸人好生安排接待。 待国宴、商议、订下盟书、私人宴请等等一番流程都已经走完。 西凉国太子又提出一个小请求。 说是她虽远在西凉,也曾经通过流传过去的经书子集、话本游记,一窥大魏风采。 尤其是有一位擅写话本的楼乡君,其话本在西凉国也是脍炙人口,几乎无人不知。 就连她那位十三四岁的小妹,一张嘴,都能说出话本里人物的口头禅。 如今来到了大魏朝,有幸觐见了大魏陛下与太子皇子等贵人,自然也想见见那位奇思妙想,蜚声西凉的楼乡君。 这不,就由着鸿胪寺派了位少卿陪着西凉国太子,来了栖云城么? 第274章 相会庆幸她不曾生在大魏朝。 其实依着大魏朝的礼法,西凉国太子是女子,这陪着太子的臣子,就该是个女官才对。 但鸿胪寺里,也没有女官呀。 可不就只能让这位中年少卿硬着头皮上了? 不过这位西凉国太子,倒是入乡随俗。 知道以女子之身出入许多场合不便,索性扮做了男子。 也是奇了。 这位西凉国太子按说已经是年近三十,放在大魏朝中,早就当了娘,孩子都快能成亲了,而这位太子却是面嫩,特别是扮成男子时,显得不过才二十出头。 而且不愧是当了十几年太子的人,无论是女装还是男装,仪态都是贵气十足,无拘无束,完全没有违合之处。 这不,来了栖云城,听说了这戏园小镇开业,就兴致勃勃地来了。 虽然陪着西凉国太子吃吃喝喝这个活儿也算是个轻松差事,但西凉国太子来栖云城自有原由,他这个少卿,自然只能尽力达成了。 看到他的一个属下冲着他点了点头,他便明白过来。 当下就笑眯眯地站起了身。 西凉国太子姚玺已经吃了个饱,眼角余光就瞥见了这位陈少卿的动作。 “陈大人?” 陈少卿笑道,“贵人想要见的乡君,已是请到了!” 大魏朝邻国不多,在鸿胪寺自然也清闲得很。 他闲暇之余,也会看那些话本子。 尤其是楼乡君开始写话本之后,他才觉得原来话本也能这般精彩纷呈,让人眼界大开,思路广博。 这些年来,楼乡君在大魏朝中的名气越来越大。 也不是没有那极喜欢话本的,想要上门拜访。 不过楼乡君却是很少与陌生人见面。 偶而见上几回,也都是有熟人引见。 据说,楼乡君有言,说是要潜心清静,好有精神去构思更多更新的故事。 他昨日已是派人上门拜访,提了西凉国太子之事。 也幸好楼乡君倒是欣然同意约见,省得他这个少卿左右为难。 姚玺霍然起身,满眼惊喜。 “啊?” “楼乡君要来?” 她离了席,正要到门口相迎,就看到守在门口的随从们纷纷行礼。 “见过楼乡君!” 这些随从们,除了几个是陈少卿带来的,余下的都是西凉国人,男女皆有。 太子姚玺是楼乡君的忠实书迷,他们这些人又何尝不是呢? 因此见了楼乡君,一个个地身板挺直,目光锃亮,行礼的声音都格外的嘹亮。 “楼乡君!” 姚玺抬眼张望,看到一位身着锦袍的女子走了进来,就忙不迭地上前,握住了对方的双手。 姚玺两眼发亮,笑容粲然。 握着对方的手,就舍不得撒开。 如果这一幕让不知道姚玺身份的人看了,没准还当这位是个登徒子呢!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82 首页 上一页 1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