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郑玉郎不打算读书科举,那郑家如今就剩下他一个,他随便进城里寻个账房之类的活计,那日子可要超过全村九成的未婚小伙啊。 但郑玉郎早就跟人说过,学业未成不会定亲。 听说镇上也不是没有殷实人家看中郑玉郎,想要招他做个赘婿,都被郑玉郎一口回绝了。 村里人都猜度着,郑玉郎这是一门心思地,想要考中秀才,再攀高枝哩! 而楼家月娘,虽然能干,可家里没有爹娘帮衬,没家势没嫁妆的,郑玉郎又哪里瞧得上呢? 娘娘庙里的娘娘保佑的姻缘,那都是互相看得差不多了,才会保佑的。 也没有说是一方瞧中了,另一方没心思,硬给撮合到一处的吧? 况且进娘娘庙拜一拜,最少也得往功德箱里放上两文钱吧? 这两文钱可不就白放了? 再加上买樱桃的,买桃子李子和篮子的钱…… 楼月娘简直是疯了呀! 来逛集市不但没挣着钱,还倒贴出去那么多! “王妹子,你这樱桃卖得怎么样啊?” 她正在心里疯狂吐糟呢,就见斜对面摆摊的妇人冯大姐朝她这边走来了。 这冯大姐却也是石盆村的姑娘,早十几年就嫁到了这临河村。 冯大姐的夫家离娘家不远,隔上十来天,倒也能回娘家一趟。 因此冯大姐和王嫂子倒是相熟的,也认得楼月娘。 王嫂子抬眼瞧着冯大姐,见她手里拎着两个见了底的大篮子,不由羡慕不已。 原来冯大姐的夫家里养了鸭群,家里孩子稍大一点就会放鸭,半个月就能捡许多的鸭蛋。 她家里再将鸭蛋制成咸蛋,不但能送到城里的商铺里,剩下的还能在家门口的集市上卖。 这咸蛋不贵,切开来就能当一道菜,所以就算是普通村民家,也有不少舍得买的。 刚刚她就看着冯大姐的摊子前就没断过客人。 这冯大姐,卖完了咸蛋,还能赶得上回家里做饭! 真真的好命! 王嫂子笑着叹了口气。 “唉!” “我这樱桃可是卖得慢,不像你家的咸蛋,咸香油亮的,在这集市上是独一份!” 冯大姐听了,越发笑得合不拢嘴。 “什么独一份,也就是在咱这集市上罢了。” “我们一家子都在伺候这些咸蛋,在集市上卖,也就是挣几个辛苦钱罢了。” 炫耀完了自家的买卖,冯大姐顺势在王嫂子身边蹲了下来。 “刚刚瞧着,楼月娘也在这儿卖粽子?怎么又走了?难道是卖不出去,回村里了?” 王嫂子朝娘娘庙那个方向呶了呶嘴。 “是去娘娘庙里拜娘娘了。” 冯大姐嘴角一撇。 “就她?还拜娘娘?娘娘都要发愁,上哪儿给她配姻缘哟!” 冯大姐话里酸味冲天。 其实也是她跟楼月娘,有那么点子心病。 她大儿子,今年十六岁了。 哪哪都好,就是个头不咋高。 但男娃子么,过几年还能再蹿一蹿的。 那会儿她也不知道楼月娘这丫头会惦记小白脸啊? 那不是就派了媒婆去楼家说亲么? 谁知却被楼丫头一口回绝了! 她家这日子,在石盆村里谁不说好? 偏偏楼月娘有眼无珠,放着好日子不过,偏要去吃苦头! 现如今她儿子也定下了亲事,她早就看不上楼月娘了。 可是看到这人,她就忍不住想笑话上几句。 王嫂子扯她一把,笑道,“快莫说嘴了!” 说楼月娘也就罢了,扯上娘娘可就不好了。 “听说你家小子下个月成亲?” 说起自家儿子成亲,冯大姐可就越发精神了。 拉着王嫂子好一顿絮叨。 眼瞅着这一说,就是两柱香的工夫过去了。 就见那楼家月娘,单手拎着篮子,脚下轻松,面带笑容地朝这边走来。 王嫂子跟冯大姐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瞪大双眼。 篮子空了! 第4章 张扬大姐你总算想通了! 王嫂子忍不住开口。 “月娘,你,你的粽子呢?” 就见楼月娘绽颜一笑,“都卖掉啦!” “啊?” “不可能!” 王嫂子和冯大姐同时开口惊呼。 冯大姐撇撇嘴,“就你那粽子,小得都不够人塞牙缝,还要卖十文一只,谁家银钱多了,烧手不成?” 王嫂子则问,“月娘莫不是降了价卖的?” 说心里话,月娘这粽子个头虽小,可包得实在好看,味道也清香甜糯。 若六七文一只,应该还是能卖出去的。 毕竟再有几日便是端午节,有钱无钱都要吃上一只来应景的。 楼欣月看着这位大姐那明显不信的模样,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袖袋。 铜钱和银角子相撞,发出美妙的脆响。 听得两位大姐眼睛都直了。 “不但没降价,还提了些价卖的。” 楼欣月笑嘻嘻地,甚至还去瞧了眼王嫂子的篮子。 “嫂子剩下这些也甭卖了,都叫我包圆了吧。” 这古代的村子里,啥好吃的都没有。 一日三餐,如果不做饭就得饿着。 就连庙会,一个月不过两次。 错过了今日,想再买些果子零食都难! 王嫂子是万没想到啊,楼家傻丫头居然要包圆自家的果子! 就在半个时辰之前,她心里还隐隐有点得意,自己好歹卖得了十来文钱,再加上下晌人应该更多,这加起来就是二十文,若是剩下小半篮子的果子,她就带回家去,留给自家人甜甜嘴。 现下月娘张嘴就要包圆,那可不是省了她半日工夫?且还能多挣上七八文钱? 这会儿回去,还能赶得上去采些野菜回来喂鸡…… 这可不是好事么! 王嫂子咧开了嘴角的同时,八卦之心也越发的急切。 “月娘,你当真提价卖的?这,这是怎么办到的?” 就看楼月娘这赚了银钱财大气粗的模样,王嫂子就知道这丫头没扯谎。 但一边的冯大姐却是酸了。 “是啊?那般小的粽子,竟还能提价?莫不是你这丫头用了什么歪门……” 楼月娘截住她的话头,“冯婶子可莫要胡说,打逛语可是会被娘娘知道的!” 她又转向王嫂子,“那些粽子,我是卖给了庙里的师傅们。” 王嫂子点点头,“是了,这卖给师傅们,谁敢起歪心呢?” 她就忍不住瞥了冯大姐一眼,这冯大姐,嘴也太坏了。 她在村子里人称王家快嘴,可她只是嘴快,又不是嘴坏,知道啥能说,啥不能说。 这冯大姐可就不成个样子了。 出嫁到临河镇上,过的光景比村子里大多数的人家好了,就抖起来了,回个娘家,恨不得下巴要扬到天上去。 冯大姐想让月娘当儿媳,那月娘推辞了就推了呗,又不是再寻不下亲家,何必这般酸言酸语呢? 见月娘得了点好处,张嘴就要泼脏水了。 冯大姐气急,“卖给庙里师傅也说不过去呀!师傅们又不是不晓得这粽子的价钱!” 楼欣月却是稳得很,笑嘻嘻地拉着王嫂子。 “王家嫂子,反正你剩下的果子我都包圆了,走,不如一道去庙里瞧瞧,我有没有扯谎!” 王嫂子也确实想知道,这楼家傻丫头是怎么做到把一篮粽子高价卖出去,便提了剩下的半篮子樱桃,跟着楼欣月往娘娘庙走去。 冯大姐见没人理睬自己,眼珠子转了几转,也赶紧跟在后头。 “哼,我倒要瞧瞧,这牛怎么就吹上天了!” 王嫂子好奇地跟着楼欣月走进娘娘庙。 这娘娘庙坐北朝南,是个二进的大院子。 因求子求姻缘灵验,此处香火旺盛,就是王嫂子当年没出嫁的时候,也曾经在议亲前来这里拜过娘娘。 但既然要拜娘娘,肯定不能空着手。 不成文的规矩,那是最少也得往功德箱里投两文钱的。 王嫂子进了庙这才想起来,就有些舍不得那两文钱。 楼欣月瞧了她一眼,已经从袖袋里取出了二十文钱,塞进她怀里。 “王嫂子,这是果子钱。” 铜钱到手,王嫂子的心情瞬间亮了。 是哦,因月娘这么一包圆,她能多卖七八文钱呢! 那拿出两文钱来,到娘娘座前拜上一拜,也是应该应分的。 毕竟,她家儿子十二岁,过不了两年,也是要说亲的。 想到这儿,她这心态就顺了,随着楼欣月进了大殿,在蒲团上拜了三拜。 一抬头,就看到娘娘神像座前的各种供奉。 那一盘子点心,一盘子果子之类的,倒是常见。 可那几只摆在神像前的小花篮,却是醒目得紧。 小花篮,正是月娘先前买来的那种巴掌大的竹篮。 此时,这小花篮的中央,摆了两束樱桃!四只桃子四只李子! 也不晓得用了什么法子,将樱桃捆扎在了一起,就成了红艳艳的樱桃花束。而这些樱桃呢,又是被洗得干干净净,花束旁是绿色的桃子和紫色的李子。 一排小粽子摆成了个圈儿,又将这些果子围在中内,暗绿色的粽子衬得这三种果子,越发的娇艳欲滴。 而粽子外围,又错落有致地插着十来朵鲜花,又零星点缀着几片碧绿的草叶。 王嫂子是村里出生,村里长大,这些山野里的花时时见着,从来也不觉得有多好看。 可这些常见的野花野草,插在这小篮子边上,瞧着就格外的雅致养眼。 忽然就给她一种这东西定然十分贵重,平头老百姓用不起的感觉。 咦!等等,这不正是她家的樱桃,地里摘的野花吗? 王嫂子张大了嘴,好半晌才算回过神来。 等到她从大殿里出来,就看到有香客向庙里师傅们问那花果小篮。 “那花果小篮可是庙里有的么?” 衣着简朴,手拿拂尘的小师傅微笑点头,“有是有,今日只剩下两个了。” 刚才那位年轻女客才拿出自家供奉的花果小篮,就被她瞧见了。 这般的供品,放在娘娘座前,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不,她就飞奔着跑去告诉了师父? 师父就叫她来问问,那花果小篮是从哪里得的。 两下里一攀谈,最后花了五钱银子,买下了另外四只花果小篮。 果然,没到半炷香的工夫,就有香客买走了两只! 一百二十文一只买来,五钱银子卖掉。 随随便便就挣了一两多银子……的香火钱。 王嫂子一直到出了娘娘庙,这才拉着楼欣月的手,啧啧有声。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82 首页 上一页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