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什么啊,五个节目,五个大合唱? 尤其第二个节目,都十几岁的孩子了,还唱的是幼儿园的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这老师也太敷衍了! 谨月看了下我们的号码牌,是21号。 这可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直到第十个节目,还稍微新鲜点,是一个八岁的孩子表演武术。 不过也不是正规的武士,应该是他爷爷或者什么人随便教的吧。 …… 等啊等,大概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主持人终于通知他们去后台准备。 谨月给孩子们化了简单的妆,然后换了衣服,灯光熄灭期间,他们快速地把板凳,玩具枪等道具拿上了舞台。 主持人的话音刚落,会场一片寂静。 幕布拉开的那一瞬间,会场如同开水锅一样沸腾了起来。 欢呼声和掌声久久不息…… 孩子们虽然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但正因为新奇,不懂,反而能发挥得更自然。 那个滑稽的斗鸡眼鬼子,翘着两根小胡子,提着两条罗圈腿的样子,让整个会场都笑翻了。 …… 十五分钟的话剧,掌声响起了八次,直到最后拉幕,大家都还沉浸在愉悦的精神体验中。 毫无意外,他们拿到了特等奖。 教育局新上任的领导,也非常高兴,连连表扬他们的创新精神。 起初,这领导也不知道这节目出自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他以为是县小学。 当他得知这一点时,就更惊讶了,指明要见凡湾小学的校长。 当谨月出现在新领导眼前时,他笑了。 “原来是你啊。” “您认识我吗?” “我是咱们县的人,当然认识啊。你真了不起,这节目排得好。” “这节目不是我排的,是我弟弟。” 正说着,苏老五已经提着幕布和灯光过来了。 “对,就是他。”谨月指了指苏老五。 领导看了看,说:“你弟弟?” “准确地说,是我孩子的叔叔。他以前是文艺兵,在部队上专门做这些的。” “领导,您好。”苏老五鞠了一躬。 “你好。小伙子不错,现在在做什么工作呢?” 苏老五低下了头。 “不瞒您说,因为前段时间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我弟弟离开部队了,暂时在家务农。”谨月说。 “有这才能,务农有点可惜了,这样吧,你留个地址,回头我问下文教局,看有没有文艺方面的工作,给你弟弟推荐一下。” 谨月在心里打了个响指,又yeah了一声。 这才是她的真实目的啊。 没想到还真行!
第268章 机会来了 这时候,胡老师和王老师也过来了。 看到教育局的一把手和谨月正聊苏老五的工作,两个人眼睛都直了。 他们互相看了一眼,赶紧走上前去。 “领导好,我们是凡湾小学的老师。我叫胡林,教语文。他叫王小峰,教数学。” 那领导笑眯眯地看着他们,说:“两名小伙子都不错啊,好好干。” 胡老师嘴上答应着,心里却直犯嘀咕:这什么意思?好好干? “他们就是今年刚分配到我们小山村的两个小青年,我们那儿条件艰苦,他们也挺不容易的。”谨月说。 王老师心里窃喜:看吧,还是校长懂得咱们的心思。 那领导拍了拍王小峰的肩膀,说:“教育行业就需要你们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青年,国家的建设也需要你们。继续努力。” 王老师:?这话也未免太官方了。 回去的当天晚上,王老师和胡老师两个都极不平衡,坐在小宿舍里,边吃着干馒头,边骂着谨月,骂着苏老五,还骂着那个领导。 都什么玩意! 胡老师狠狠地咬了一口馒头,说:“那个狗屁领导,一看就不是啥好货色,除了说几句好好干啊,不错啊,努力啊之类的,就说不出其他的了。” “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你没听到吗?陈谨月是怎么推荐苏老五的,什么部队上的文艺兵,什么专门做这些,什么在家务农,这话都是有心机的。看吧,狗屁领导一听就心领神会了。” “这话剧难道就他苏老五一个人的功劳,要不是我们俩引领孩子们去配合,他能这么顺风顺水?哦,对了,好像你还给他提了几处修改意见的吧。”胡老师将最后一点馒头塞到嘴里,边吃边说。 王老师坐在穿沿边,叹了一口气,说:“都是命吧,反正先熬着,过完年看我爸妈会不会帮我,这地方我实在待不下去了,连洗脸的水都得节省着用。” “唉,你爸妈都有人脉,你好歹还有希望,我爹妈什么忙也帮不上,我是注定要在这儿待一辈子了。”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一定会让我爸妈也帮下你的,谁让咱们是好兄弟呢。” 两个人感慨了好半天,最后无奈地躺下了。 可是躺了半天,两个人都翻来覆去睡不着,又开始忿忿不平起来。 王老师一把掀开被子,坐了起来,说:“凭什么,他苏老五懂得什么,我听班上学生说,前阵子陈谨月住院的时候,苏老五帮忙带过班,结果连拼音都认不全,平舌翘舌都分不清,这种人,凭什么能进文教局?” “唉,这世道就是这么不公平,我们寒窗苦读十几年,到头来就要在这山旮旯里浪费青春?” “我要去告他们!这文艺节目本来也要求学校组织,这本来就应该由我们俩来组织,她陈谨月凭什么把沾亲带故的外人带进来?她什么居心?” “就是,如果我们俩组织,随便组织小品,也不见得比不上他这破话剧。说实话,就是那领导没啥见识,还以为自己捡到宝了,切。” “他们对我们不仁,就休怪我们不义。接下来,就等着吧。” “你有什么计划?” 王老师冷笑一声,说:“做好本职工作呗。” 胡老师:? 而同一时间的苏老五,可开心了,他没想到自己的机会就这么轻易地来了。 他就知道,他,绝不是种地的料。 如果他能进文教局,那么,凭借他的履历,肯定不久就能被提拔,到时当个小领导也说不定。真到了那时候,他还愁窦云云不回心转意吗? 说实话,他始终不相信窦云云真的放下了。 这些天,他还是时不时地会梦到她和孩子,梦到她在等自己回去,梦到孩子在喊爸爸。 虽然发生了很不愉快的事,但他是被人陷害的啊,云云也是因为太爱他才失望过度的啊。无论如何,他们终归还是一家人啊。 苏老五规划着他们一家三口重聚的日子,越规划越兴奋,一直到后半夜还没睡着。 而另一个屋子,虽然黑灯瞎火,但里面的谨月,同样没有任何睡意。 她在想事情。 苏老太死了,苏家也就成了一盘散沙。不,其实,从苏老爹去世之后,苏家就人心涣散,除了逢年过节去老院里表下孝心,其余时间,大家都各做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要说以前,还需要维持下表面上的和谐,那现在,已经没有必要了。 除了苏老二还会照顾两个未成家的弟弟,其他几个,看到老七,冷漠地就跟陌生人一样。 也是让人震惊! 不过,她陈谨月不是那种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人。既然她答应了苏老太,她就一定会做到。 就像这次让苏老五帮忙排练节目的事,她确实有点赌的意思。 不过还真赌赢了。 当教育局领导提起文教局的事时,她也看到了胡老师和王老师当时的表情。 作为校长,她当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从他们被分配来的第一天,那掩饰不住的失望的眼神中,她就知道,他们并不愿意待着这儿,只是被迫无奈。 没有谁愿意在这穷山沟生活,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们,这也是人之常情。 要不是她自己实在抽不出身来代课,她都想找机会把他们俩介绍到镇上的小学。 其实她一直希望自家村的孩子们考上大学,然后回村子当老师。 苏慎作为第一届学生,她打算先从她动员起。 苏老五的工作暂时算是有了着落,接下来她就得为他物色合适的媳妇了。 他成了家,生活也就有了重心与盼头,那样,她也就放心了。 想到成家,谨月又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事。 本来经历了那场意外后,她打算和苏主任结婚的,没想到却遭到了孩子们的反对。 苏主任是个理性又温和的人,因为这个,他主动说先不领证,等孩子们什么时候接受,再什么时候领。 但两个没有婚约的人,关系方面总有点让人不自在,总感觉想那种没有绳子的风筝,轻飘飘地没个主心骨。 在这方面,她还是偏传统的。 可是,该怎么办呢?
第269章 彻夜无眠 元旦过后,谨月突然收到一封信,打开一看,是余冷写来的。 她说她们已经毕业了,也都顺利地找到了各自的轨道。她说胡楠回了自己的家乡,做老师去了,赵晓婕在他们学校附近找了个诊所当护士,张云一如既往地换男朋友如衣服,还有朱雁,回老家那边的医院实习去了。 而她,在C城找到了一封与医学无关的工作。 为什么要去C城呢?因为她男朋友是那儿的人。 余冷连画了一个大笑脸。 他们已经毕业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曾经,她们住在一个宿舍,如今,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人生就是这样,在一个路口都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走过一段路,然后又分道扬镳,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 如此往复。 谨月继续往下看。余冷说,C城什么都好,就是饮食太辣,第一次去外面吃饭,店老板都会问她要微辣还是中辣,还是特辣。 她说微辣,结果她的小命差点都被辣没了,她男朋友却被逗得哈哈大笑,太可恶了。 吸取了经验教训的她,以后每次去外面吃饭,她都是直接说,不要辣,一点都不要。 这个C城,谨月还是熟悉的。前世的她,就在那个地方追求着所谓的梦想,结果梦想没追求到,倒是把命都搭上了。 要说现在的她对那个城市还有什么感情?说不上来,就是那种似曾相识,但感情已经没那么深的感觉吧。换作以前,她的思绪估计又得乱飘一阵子。 不过,怀念好吃的火锅倒是真的。 看完后,谨月合上信,没想到,第一页信的背面还有一段文字。 谨月惊喜地大喊了一声,原来,这余冷还真给她寄火锅底料来了。 她说,谨月是北方的人,她记得她比较能吃辣,冬天来了,特意寄上几袋火锅料,让她尝尝。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6 首页 上一页 1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