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才有了老夫人亲去留仙县,待见到徐秀越,只看相貌便知这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老夫人知道徐秀越如今管辖着几座县城,便暗暗留心她的政绩如何。 待一切调查清楚,才回了府城,将一切告知知府大人。 起初知府大人是不信的,待老夫人将那换女的贴身嬷嬷带到知府大人面前让他亲自审问,知府大人才不得不信。 然而,徐秀越的女儿身还是让知府大人出口否决,甚至因为之前在徐秀越面前接连受挫而更为恼火。 老夫人与知府大人一起生活了几十年,自然知道他要面子的脾性。 在亲生女儿手中受挫,更会让他觉得威严扫地。 老夫人也不急,因为她早就知道九皇子的存在。 当初徐秀越以静妃的身份介绍九皇子,她便猜出来了,因为南阳城刘家嫁入京城的,只有静妃一个。 但老夫人此时也不敢提前透露消息,生怕坏了徐秋越的事,她只经常跟知府大人提起她在刘学新的所见所闻,告诉知府大人,徐秀越是一个怎样的县令。 当然期间也免不了拍一拍知府大人的马屁,说徐秀越即使长在乡下,也有这样的能力,都是随了知府大人。 知府大人的态度因此缓和了不少。 直到九皇子的消息不胫而走,老夫人知道机会来了,才以此为借口劝解知府大人退任让与徐秀越。 她知道自己这个女儿不凡,且心有大志,而他们已经老了,与其将府城让与其他人,还不如给自己的亲生女儿,也算做这几十年不闻不问的补偿。 知府大人其实心中已经动摇,只不过还端着老父亲的姿态,不愿让步,因此才有了前两封态度强硬的信。 老夫人又是耐心劝告,徐秀越不是他们嫁入王家的女儿,也不知自己的身份,他们更没有照顾过她一天,他如此强硬,待相认那一天,又如何面对亲生女儿? 知府大人态度慢慢软化,才有了第三封信。 徐秀越才明白这件事的大致由来 而她能白得一座府城,是因为她得了一个最了解知府大人的说客。 或许,知府大人匆匆离开,也不只是心情不佳,也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她?
第133章 府城中, 对于徐秀越的入驻大部分都持反对态度,可想而知,当初知府大人, 也是偷偷做出的决定。 他们反对的原因, 一则是徐秀越是外来户,直接吃掉了他们等着分的蛋糕,另一个就是她为女子,自古哪有女子掌权的。 知府大人因此办了一场认亲宴, 众人才知道,徐秀越原来是知府大人的亲生女儿。 古人对血统十分看重, 虽说也没有女儿继位的道理,但多少比纯粹的外来户多了几分站住脚的道理。 之后徐秀越仙人弟子的来历传的满城风雨,世家们或许不信,但百姓们却当成了茶余饭后的闲谈,谈的多了, 知道的便多了,再加上三人成虎的效应,相信的人便多了起来。 徐秀越这才渐渐得到了府城百姓的承认。 百姓们的想法很简单, 知府大人年纪大了,又没有儿子, 不传给亲生女儿, 难道要传给个不认识的人吗? 要是普通女儿, 那是有违伦常, 毕竟没有女子掌权的, 但徐秀越是谁?那是仙人弟子, 还是早就打下半个府城的人物,能一样吗? 不过就算如此, 也有反对的人认为,别说徐秀越只是仙人弟子,就算她是个仙女,也还是个女的,女的就该在家相夫教子!而不是跟男人一样争权夺势! 徐秀越对这样的评价不以为意,她只要在府城有一部分人支持就够了。 若是全城反对,她的阻力太大,但只要有一部分人说她好,那些说她不好的人,便不敢轻举妄动,也不容易煽动叛乱。 她只需要一定的时间,掌握武力、权利,之后,不论他们再怎么反对,也不过是蚍蜉撼树,动不得她了。 徐秀越的军队开始接替原府城的士兵进行守卫工作,虽说有了知府大人的全力支持,却也遇到了不小的阻碍。 当初的杀子之仇让知府大人与武将军已经成了不死不休的仇敌,幸而知府大人早先与武将军有嫌隙之时便买通了一位副将,毒杀武将军之后才掌握了兵权。 而然副将刚掌握权利不久,徐秀越与何安正的到来却让他受到了权利的冲击。 军队的交接并不顺利,何安正想与这位刘姓副将商议,十次里有八次都见不到人,剩下的两次,刘副将也是顾左右而言他。 徐秀越已经三日没有见到知府大人了,据老夫人说,知府大人卸任后有些心情不愉,她便让小厮们给大人找了几本棋谱研究。 徐秀越也不想打扰知府大人的退休生活,再说,她刚接手府城,若是遇事就要求助知府大人,那她还是赶紧打包回家吧。 这事情好办也不好办,若要接手,徐秀越一纸令下,何安正就能名正言顺的接管大营,怕就怕会激化矛 盾。 武将军身死,知府大人报了仇,但武将军背后的势力知府大人还没有肃清,而知府大人所利用的刘副将,其背后也有一批人支持。 弄得不好,仇人的仇人就是朋友,武将军与刘副将背后之人联手,怕是会引起府城动乱。 徐秀越思考良久之后,让何安正办了场接风宴,席中宴请的都是府城中的大小武将。 内容就是吃肉喝酒吹牛,重点让何安正跟几个其他副将打好关系,当然,也不会冷落了刘副将,只是若是刘副将不给面子,也就不关他事了。 这样的宴席办了几场,何安正又在城中寻摸了些好兵器请几个副将看过,总之就是先关系融洽了,再去找刘副将谈事。 这一次,刘副将果然没有避而不见,两人交谈之后,虽说没有兄弟相称,至少也没有兵戎相见,而军队的交接也开始有序进行。 甚至刘副将对待何安正的态度,也从高高在上变成了有些迁就讨好。 事实就是这样,刘副将先前让权利眯了眼,要知道不用他这个副将,有的是人能用,除非他能反叛成功上位。 不过当初徐秀越兵丁只有几千的时候,他们就打不过,何况如今带了一万五千人? 于是,在何安正的心理攻势下,刘副将怂了。 一旦军队完成交接,徐秀越便放了心,而在此时,林家忽然给她递上了拜帖。 这还是府城第一家给她递出拜帖的世家,徐秀越明白,要不是林修为早就是她的人了,林家可能也会处于观望状态。 徐秀越不会因为当初林家没有投效便迁怒,毕竟当时的她手中只有一个山下的小县城,而这次林家率先与她接触,也是表明了支持态度,给了她一个接触府城世家的机会。 徐秀越本想设宴接待林家家主,以表重视,老夫人却劝道: “你这么做,是看在林修为的面子上,虽说做足了脸面,却过于正式,如今林家家主态度不明,若是宴席间谈起事情,有了分歧,恐没有回旋的余地。” 徐秀越这才发觉自己考虑不足,她习惯了就事论事,习惯了公事公办,却忘记了从古至今,他们这个国家,都讲究个人情世故。 老夫人出身大家,又当了几十年的官家夫人,自然对这种交际的事情更懂些,徐秀越便虚心求教。 “林家子嗣众多,因此孩子也多,不如就由我办一场赏花宴,请林家的少爷小姐们去流苏园中赏花。 你再给林家家主下一封帖子,就说流苏园中的景致甚好,近日家中柳叶酒启封,请林家家中前来赴宴。” 徐秀越觉得这样做倒也显得亲近,毕竟林修为是她的左膀右臂,对待林家,自然要拿出自己人的态度。 帖子发出去,林家欣然前往,徐秀越也才见到了这位略带华发的林家家主。 他与林修为长得有五分相似,不过气质上却迥然不同。 林修为时常带笑,瞧着便平易近人,而林家主或许因着常居高位,面色更为严肃一些。 两人寒暄过后入座,一男一女,也不熟悉,没什么可聊的,徐秀越只好谈起了林修为在县里的功绩,一顿乱夸。 林家主面上自然是与有荣焉,待徐秀越夸完,才叹了口气道: “我这儿子,好似天生就有一双火眼,凡是他瞧上的生意,必能做成,凡是他觉得不可为的,做了便是刚开始有起色,最终也会惨淡收场。 当初大人还未发迹之时,鹤宁便与我提过大人,奈何在下不敢用全族赌一个未知,却又深知鹤宁的眼光必然与众不同,这才给与鹤宁半数家财,分了家。 现在想来,当真是在下鼠目寸光了。” 林家主说这些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为当初没有坚定的选择徐秀越而道歉,另一个则是说明,当初他也是给了半数家财作为徐秀越启动资金的。 徐秀越自然不会因为当初的事情怪罪,毕竟那个时候,她自己连当县令的想法都没有呢。 徐秀越也是这时候才知道,原来林修为那时候就谋划着要扶持她,甚至要来了半数家财。 林家主第一个递上拜帖,也是为了试探徐秀越的态度,见他提起当年之事,徐秀越也没有任何愠怒,便放了心。 徐秀越则是道:“说起来,当初县中封闭,还是多亏了有林家主送信,我们才好了解四处形势。” “哪里,这都是在下应当做的。” “我也是初来乍到,不知道府城之中,可有我需要注意的世家?” 既然已经联络好感情,都是自己人了,徐秀越就问起了正题。 她已经在老夫人口中了解了一些府城的势力划分,但林家主是个商人,商人眼中的世界,跟老夫人与知府大人眼中的势力,或许又有不同。 林家主略作思忖之后,才道: “要说势力,武将军背靠妻族吴家,吴家虽说没有出过什么大官,却也是三代以内都有在朝中任职,只不过如今前朝覆灭,他们又没有出过极有影响力的人物,倒也不足为据。” 这却与老夫人的介绍不同,老夫人说过,虽然如今没了朝廷,吴家影响力骤减,但吴家在府城盘踞多年,吴家子弟因着出身官宦人家,在府城各种小缺中任职。 有些比较小的职位,或是远的亲戚,他们也无法完全根除,这样的人物虽小,关键时候给你一下,也防不胜防。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63 首页 上一页 1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