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琅支支吾吾,看向傅文钰的目光中带着畏惧。 “你,你你……” 正在这个时候,一道惊呼声响起,“慕,慕大人!” “还有胡大人!” 慕大人,胡大人? 听到这两个熟悉的名字,傅文钰连忙转头朝门口望去,然后就发现慕知州果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门口,他的旁边还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柳州知州胡不奇。 啊这…… 傅文钰突然有些尴尬。 刚刚反击陈琅的时候,他理直气壮,气势高昂,许多话都是脱口而出。但如今却发现当事人之一就站在门口,顿时就有些不自在。 好在他很快便调整思绪,上前行礼,“学生见过慕大人,见过胡大人。” 慕知州点点头。 而胡不奇则打量着慌乱的陈琅,以及表情镇定的傅文钰,然后笑道:“文钰,我刚才和慕大人就在隔壁,听说你先后向刘举人以及慕大人请教学问,可为何我却不曾看过你的文章啊?你莫不是觉得我学问不够?” 他这话一说,在场的许多人都面露震惊之色。 就连慕知州也惊讶地看着两人。 因为胡知州的语气太过平常、太过熟络了,就好像他跟傅文钰是好友一样。证据就是最后面的那句‘你莫不是觉得我学问不够’,连一点怪罪的含义都没有。 要知道他与慕知州一样,都是一州之长啊。 傅文钰也有些惊讶。 好在他在温泉山庄的时候,的确见过胡知州几次,而且两人还一起玩过游戏。所以此时仍然镇定地回道:“大人恕罪。” “待回去柳州,我定上门唠叨。” “哈哈哈哈……” 胡不奇笑了起来,“不错,这才是做学问的态度。想当年我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也是不耻下问,不懂就问。别人说点闲话,那是别人心术不正,而不是向人请教不对,毕竟孔夫子都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 “你们也应如此,不必拘泥于什么。” 他看向慕知州道:“我与慕大人,都乐见你们榜上有名啊。” 慕知州点头,然后看着一屋子的秀才道:“胡大人言之有理,躲在家里读书,并不会让你们有大长进。读书要多看、多问。” “是以我与胡大人商议,将在柳州及江州相邻之处,建一座书院。届时会请两地的进士及举人担任夫子,你们皆可入学。” 建书院,请进士和举人担任夫子! 这消息一出,在场的所有秀才们都沸腾了。 直到慕知州和胡知州离去许久,大家都还在兴奋地交流着,就连傅文钰也觉得异常地惊喜和意外,期待那座书院落成的那一天。 至于在听完两位知州的话后就瘫软在地,明白自己完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不见的陈琅,已经没有人关注他了。 然后新书院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两州,最后傅文钰听说连安州也参与进来了。三位知州商量来商量去,选择了一处离温泉山庄不远的地方。 与之伴随的,是陈琅嫉妒之下说的那些话,听过的人纷纷与他割袍断义。而他与邛家的婚事,自然也是取消了。 大家纷纷议论他‘小人之心’、‘心术不正’、‘嫉妒成性’、‘面目丑陋’等等。 当然这些都与傅文钰无关,他正潜心读书。
第138章 一眨眼, 月余时间过去了。 在这段时间里,傅文钰及其他柳州的秀才们,先后从江州返回。而后三州共建书院以及陈琅的小人行径,便在柳州传扬开来。 但与其他人或是骚动, 或是私底下议论纷纷相比, 傅文钰就显得淡定许多。他对目前柳州读书人关心的这两件事都不感兴趣,而是在家闭门读书, 努力消化、吸收着这次江州之行的所得, 增进自己的学问。 完了还抽空去京城,因为京城游乐园要开业了。 京城游乐园开业的时间是中秋,因为家里如今没有什么事, 所以傅文钰是和母亲以及妹妹一起去的。不仅是他们,同行的还有傅家村的武术队、话剧队等, 跟周氏及傅蓉去游玩不同,这些人会在游乐园里工作一段时间。 为了不沦为乐籍,他们都是农忙的时候耕地,农闲的时候出来挣钱。 几年过去,傅家村已经很不一样了。 在以前,它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村庄, 不管是人还是房子,都和柳州境内其他村子亦或者天下的村子并没有明显的不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辛苦一年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但现在, 傅家村里只要愿意吃苦,不偷奸耍滑的人, 都能在武术队, 话剧队、周氏做绒花材料的工坊、或者温泉山庄和游乐园里找到适合自己差事。 尤其是温泉山庄和游乐园那边, 几乎是来者不拒。比如招呼客人、洗菜做饭、在舞台上走动扮演路人、亦或者是躲在鬼屋特地布置出来的空隙里装鬼吓人等等。无论是哪一份工作,都能让他们一个月攒下几百文, 亦或者更多。 所以如今的傅家村基本上是家家建新房,日日有肉吃。 附近的村子都极为羡慕。 也因此,傅家村的年轻人行情看涨。 在同去京城的路上,某次女眷们聚在一处说话,傅氏一族的某位婶娘便道:“……我那小儿子文书的亲事定下了,春丰媳妇给介绍了一个城里的姑娘,那姑娘人好模样也好,家里在柳州城有一间铺子呢。” “这要是放在以前,这样的儿媳妇我想都不敢想啊。” 那位婶娘感慨,“亲家母还说他们是疼爱女儿的人家,所以等女儿出嫁要给十两银子的嫁妆。我听了之后心里很高兴,但也觉得心疼,因为聘礼不能落下啊,于是也咬牙说那我们家也给十两银子的聘礼。” “这下可好,为了不让大儿媳妇有意见,我又给他们小两口补了八两,这一碗水总得端平不是。好在我就两个儿子,还出得起。” 她这话说完,其他几个年纪差不多的也说话了。 给她介绍了个城里姑娘做小儿子媳妇的春丰婶田氏道:“是得一碗水端平,我们家心荷明年出嫁,我也跟亲家说了,这些年心荷的工钱都给她带上,而且我们还再贴一些。如今我们傅家村家家户户都有差事,家里和睦了,差事才做得好。” 有人笑了一声,“这话在理。” “春铜家的事你们都知道了吧,他媳妇文氏向来都是嘴上没把门的,之前我们一起去温泉山庄那边当差,一个月包吃住还有五百文呢,但她爱说客人的闲话,所以一个月都没满,管事就让她不要再去了。” “就这样,她还在家里唠唠叨叨,抱怨这抱怨那,天天跟儿子媳妇吵架。如今他们家啊,就只有春桐才有差事,其他人都被她带累了。” 其他人纷纷附和。 “做活肯定得挑脾气好的。” “家里和睦的。” 接下来一群人还说起了村里的年轻一辈。 这个说某某家的孩子和谁谁家的成亲了,那个说自己娘家、亲戚家想跟傅家村结亲,问谁家有合适的姑娘,村里人谁还没娶媳妇。 然后一群人说着说着,便说到了傅文钰。 大家看向了周氏,好奇问道:“文钰他娘,你们家打算娶个什么样的儿媳妇啊?文钰今年十九了吧,可相看好了人家?” 周氏浅浅地笑着,“那孩子说等乡试之后再说。” 乡试之后啊…… 得到这样的回答,大家便不再追问了。 要是放在以前,恐怕在场的人里,会有人起做媒的心思。但在温泉山庄和游乐园建成之后,大家便没有了这个想法。 不但没有了想法,连以前偶尔会有的酸话都不说了。 因为大家都非常明白,如今的好日子是傅文钰带来的,所以村里的大部分人都盼着他好。谁要是敢说句不好的,都会被人驳斥。 而且随着大家兜里的钱越来越多,村里的年轻人成亲时间也越来越晚。以前十五六岁就成亲,现在往往要到了十七八岁才开始相看。 中间空着的两三年里,让他们多多挣钱。 因为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条件越好,越能和好人家看对眼。尤其是自己能攒下家底的年轻人,那些丈母娘们都喜欢得很呢。 所以与其在孩子十五六岁的时候,花二两银子给他娶一个没有嫁妆、而且还没有什么见识的媳妇。还不如等到他十七八岁,再花十两娶一个有十两嫁妆、在娘家被精心教养的媳妇。女儿亦是如此,有嫁妆的女儿和没有嫁妆的女儿,嫁的人家是不一样的。 村民们都能想明白的道理,周氏也是明白的。 如今傅文钰十九岁、傅蓉十四岁。 傅蓉不必多说,她尚未及笄呢,离出嫁还早得很。而傅文钰虽然已经十九了,但他正准备明年考乡试,若是乡试过了后年还会考进士。 所以他也不急。 …… 傅文钰并不知道自己险些面临催婚,若是知道了恐怕要吓一跳。因为他的这部分思维还停留在现代,并不觉得十九岁就应该成亲了。 如今的他,正在指导武术队和话剧队的表演。 武术队成立于他写《重生之藏宝图》这篇话本的时候,那是他来到古代的第二年,此后随着武侠风的淡去,武术队经历过低谷,但一直都没有解散。因为他们的成员,与话剧队有了一定的重合,两者相辅相成。 而话剧队经久不衰。 或许傅文钰指导他们排练的话剧更贴近现代的小品,没有那么多的文绉绉对话,所以这种演绎方式一经推出后便广受好评。《骗术集》系列每次演出都能吸引很多百姓,哪怕目不识丁的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因此这次京城的游乐园开业,傅文钰干脆把他们都带上了。为此他还写了两篇《骗术集》话本,一篇叫做《治病钱》,另一篇则是《合伙》。 《治病钱》这篇话本,傅文钰在写的时候参考了现代的早期‘电诈’骗术。 具体的情况是张三郎某次外出做生意的时候,家里突然来了一个人,那人一脸焦急地说张三郎病重,快要不行了,让他们快点带钱去给他治病。那人为了取信张家人,还说出了张家以及张三郎的一些事。 并且拿出了张三郎的东西作为信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9 首页 上一页 1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