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说的什么话, 女儿每天都想着父皇,只是担心父皇公务太忙不敢打扰。”姜梨撒娇道。 皇帝拿她没有办法,无奈的对二皇子道:“你看看你看看, 还是朕的不是了。” 二皇子看着他们父女温馨亲密的样子, 只是笑笑,没有答话。 姜梨的父皇作为帝王可以说是勤政爱民,在子女们面前也是一位严厉又不是慈爱的副词。姜梨因为是嫡女,还是皇帝登基后第一个出生的孩子, 因此更受宠爱一些。 对于皇子们来说,皇帝教导太子无疑是付出了最多的心血, 但其他皇子也被皇帝握着手练过字拉过弓的。只是作为皇帝总幻想着自己的子女就算不是一母同胞的也能相亲相爱, 亲密无间,却不想其中的利益冲突就算是同母所生的皇子难免反目, 更何况背靠不同阵营的各位皇子。 因此看到姜梨交谈时对二皇子语气亲热, 二皇子反应却始终淡淡的, 皇帝心里生出了几分不满。 “凌儿, 如果无事就先退下吧,趁着现在时间尚早去看看你母妃,陪她用个午膳。” 二皇子听到话一愣,他本以为父皇今日会留他一起用午膳,没想到父皇却开口要赶他走。姜凌侧头看向姜梨,心里默默把这笔账记载了姜梨头上。 “是父皇,儿臣知道了。”姜凌说完就退了出去。 眼看姜凌一走,姜梨连忙把带来的点心端到皇帝面前。 “父皇快尝尝,今天的点心说新研究出来的,女儿一尝觉得好吃就赶紧带来想给您尝尝。”说完就捏起一块点心。 皇帝看着女儿迫不及待将心爱之物分享给自己的模样,心中熨帖。 “嗯,果然不错。”皇帝说道。 姜梨看到父皇认可自己的品味,更高兴了,笑眼弯弯还带着几分小得意。 “女儿就知道父皇会喜欢的。” 皇帝看着天真的小女儿,抬手爱怜的摸摸她的头。 姜梨像是单纯好奇一样,随口问道:“父皇,刚才您跟二哥都在聊什么啊,气氛怪严肃的。” 皇帝手一顿,“也没聊什么,就是聊到了冯将军。” “是在北疆大胜敌军的冯将军?”姜梨也来了兴致。 “对。”皇帝点点头。 冯将军是二皇子的姨丈,刚刚在北疆打了大胜仗。二皇子自然是要多在皇帝面前提几句,多刷刷存在感,让皇帝知道二皇子母家不都是无能纨绔,也是有拿得出手的亲戚的。 “梨儿也知道冯将军?”皇帝问。 “当然知道了。”姜梨点头,“冯将军带兵勇猛又善谋略,带领镇北军将敌人打得落荒而逃的故事女儿也听过很多的。” “哈哈哈哈,梨儿也听过啊。”北疆的捷报是这段时间最令皇帝开怀的消息,连带着二皇子母子在皇帝面前也受到了优待。 “上京城里哪还有人没听过冯将军的事情,父皇也太看不起女儿了。”姜梨继续道,“不光是上京城里传的那些事情,女儿还知道很多其他事情。” “哦,你还知道什么?”皇帝好奇问道。 “女儿知道的可多了。”姜梨抬起下巴一脸骄傲,“女儿还知道这位冯将军很是深情,妻子过世十余年都未曾再娶,一个人将冯家小姐拉扯长大。” “哦,这你都是听谁说的?”皇帝问。 “贵妃娘娘啊。”姜梨答的理所当然,“贵妃娘娘常和冯家小姐通信,还会给女儿讲一些北疆的风土人情,有时也会提起冯将军家的事情。贵妃娘娘说冯夫人在世时冯将军对她温柔体贴,冯夫人去世冯将军也未曾再娶,是所有女子都想要嫁的完美夫婿。” “完美夫婿?!”皇帝眯眯眼睛。 “对啊。”姜梨一派天真的点头,“女儿也希望将来嫁的夫婿能有这般。” 听到姜梨的话皇帝原本阴沉的表情缓和了下来,柔声对姜梨道:“梨儿是公主,你的夫婿自然要一心一意的对待你。如果他敢怠慢于你,父皇决不轻饶他。” “父皇对我真好。”姜梨靠在皇帝肩膀上,心里默默吐槽着皇帝的双标——听到自己的妃子想要一心一意的丈夫就满脸不悦,换成女儿就觉得理所当然没问题了。 李贵妃本以为娘家亲戚立了战功皇上怎么也要抬举自己和儿子一番,结果接连等了几天,都没等到皇上来自己宫里的消息。 李贵妃不明白哪里出了错,思量一番决定去皇后那边谈谈风声。 李贵妃去的时候姜梨也在。听到宫人传话说李贵妃来拜见,皇后收敛了面对姜梨时脸上柔软的笑容,又变回了端庄得体的皇后。 李贵妃恭恭敬敬的向皇后行礼,起身后看到姜梨亲热的说道:“梨儿也在啊。真好,女儿就是比儿子贴心,常常能陪在身边说说体己话,妾身的女儿如果也还在就好了。” 李贵妃这话一出,宫内气氛立马冷了下来。 李贵妃眼见目的答道,马上装作一副后悔的样子。“皇后娘娘您看,妾身又提了不该提的话了。” 姜梨刚要开口,外面传话说皇帝来了。姜梨只能咽下都到嘴边的话,陪着皇后出宫迎接。 李贵妃一听皇帝不去看自己却来了皇后这儿,心里更气了,想着今天一定要扳回一城。 皇帝见到李贵妃也在时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点点头,随口问了句:“李贵妃今日怎么看着精神不太好。” 李贵妃一听这话马上来了精神,做出悲痛状,说道:“回皇上,妾身看着公主跟皇后娘娘母女相依的样子想起自己没福气的女儿,一时悲从中来,这才有些失态。” 听到她的话皇帝脸色一变,“不是说了不要再提。” “是是是,是妾身的错,妾身不该在公主面前提起的,妾身知罪。”李贵妃做惶恐状。 “贵妃娘娘。”姜梨起身想要把事情解释清楚,“当年筝儿的事情……” “好了。”皇帝开口打断了姜梨。 姜梨转过头看着皇帝,满眼委屈。“父皇,真的不是女儿……” 原主因为李贵妃女儿的死总觉得有所亏欠,平日对李贵妃总会多加忍让。可在姜梨看来,那并不是原主的责任。 “好了好了,父皇都知道,父皇知道不是梨儿的错。”皇帝轻声安慰道。 姜梨捏着手帕擦了擦眼角的泪,余光扫到满脸淡定从容的皇后。感受到姜梨目光的皇后微微颔首,似乎是在告诉女儿不用担心。 看到皇后的反应,姜梨把心又放回了肚子里。出身不算显赫却能在夫君登基后稳坐皇后之位,把持后宫权柄,皇后当然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不会任由自己的女儿蒙受不白之冤的。 “李贵妃,筝儿为什么会死,你不是最清楚的吗?”皇帝着看向李贵妃,眼神冰冷。 李贵妃慌乱的低下头,不安的绞着手帕,心里开始后悔今天提起往事。往日提到时皇帝都会表现出怜惜之情,怎么今天就不管用了呢。 “陛下您说的什么意思,妾身不懂。” “你不懂?”皇帝冷笑,“你喂筝儿吃下花生酥的时候,不是明知道有什么后果才做的么。” “陛下!”李贵妃瞪大眼睛,满脸的不敢置信。 当年李贵妃先于皇后有孕,以为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皇帝登基后第一位出生的皇子或者皇女,沾上这个好兆头让皇上高看自己。没想到皇后先一步早产生下姜梨,而李贵妃则在二十多天后才生下位公主。 既不是皇帝登基后第一个出生的孩子,还不是心心念念的皇子,李贵妃对女儿就远不如对儿子上心。好在皇帝对小公主还不错,时常会来看望,原主也喜欢和年龄相仿的妹妹一起玩儿。 为了能让皇上多来自己宫里,李贵妃今天说小公主身体不舒服,明天说小公主想父皇想的哭啼不止,把女儿当成了争宠的工具。 那一天,原主来李贵妃宫里找妹妹玩儿,两人甩开了宫女们要去“探险”。她们拉着手走到了皇宫最偏僻的宫殿,好奇的看着眼前陌生的一切。 后来…… 原主看到倒在地上呼吸急促的妹妹慌了手脚,等她找到人回来时妹妹已经没了气息。 李贵妃哭的歇斯底里,指责原主故意害死妹妹,原主也认为妹妹的死与自己有关,心存愧疚,这些年对李贵妃都是格外忍让。 现在原主变成了姜梨,姜梨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劲。当时筝儿的症状像是过敏引起的呼吸困难,而她们当时去的宫殿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连里面的树都是皇宫里常见的,没什么可以引起过敏的物品。 这些年原主因为筝儿的死背负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今天李贵妃又把筝儿的事情拿出来说,姜梨忍不住想要为原主辩解几句。 听皇上的意思,筝儿的死因当年早已经调查清楚,而且看样子是李贵妃自己一手导致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当年没有直接说清楚。 “陛下,妾身不明白您说的是什么。”李贵妃还在狡辩。 “你明知道筝儿不能吃花生,却哄着她吃了五六块花生酥,就是用筝儿生病做借口让朕去你宫里。只是你没想到筝儿没禀报你就跟梨儿出去了,导致她发病时未能受到及时救治,小小年纪就去了。”皇帝冷哼一声,“当年服侍筝儿的宫女早就把事情都交代了。朕本欲让你受到惩罚,是皇后替你求情,说你想见朕用错了办法罢了,还说筝儿去了做母亲的是最痛心的,不仅没处罚你还升了你的位分。结果呢,朕看你压根一点都不伤心,筝儿活着的时候你就只想利用她,她死了你就要再伤害梨儿。” “陛下!”李贵妃跪倒在地。 这些年李贵妃时不时就要在皇后和姜梨面前提起筝儿,看她们因此忍让的样子心中畅快不已。本以为这个招数可以一直用下去,却不知皇后什么都知道,只是故意纵容李贵妃,看着李贵妃一次次的自作聪明,直到消耗掉皇帝最后一点耐心。 皇帝亲自下令李贵妃在自己宫中禁足思过,如果不是沾了冯将军即将回京的光,恐怕还要有更严厉的处罚。 皇帝和李贵妃离开后,皇后拉着姜梨的手教导她:“当年筝儿死后就算你父皇降罪李贵妃,李贵妃装装可怜忏悔一番,时间久了你父皇多半会原谅她。现在她自己耗尽了你父皇怜悯之心,你父皇虽不会重罚她,但心里已经认定了李贵妃心思歹毒,任谁都挽回不了了。” “有时候啊,不要太在意一时的得失。”
第54章 被夺走气运的公主(三) ◎大哥你还真圣父◎ 李贵妃被禁足在宫里也不许其他人去探望。二皇子向皇帝求情反受到一顿训斥, 转头又来皇后这里打探消息。 皇后怎么会痛快给他回答,就只是摇头,让二皇子自己去问李贵妃, 还说李贵妃这次错的离谱, 谁求情都没有效果。 二皇子急得不行, 不知道事因就找不到应对措施。眼见其他办法都没有效果, 二皇子干脆想办法偷偷见到了李贵妃, 直接问个清楚。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7 首页 上一页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