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慧东说话那是一贯的直白。 “他家里没老人了,你嫁过去就要轻松不少,不然,他一个男的,指望他伺候老人?哼,到时候还不是都扔到你身上?” “没亲戚怕什么?没亲戚就走咱们这边的亲戚,咱家亲戚多啊,你要是怕不热闹,就叫他上门!” 屠慧东大嗓门嚷嚷:“咱们这个条件,找个上门女婿也不算什么吧?” 余小姨赶紧拦住屠慧东:“没有,不需要上门,就简简单单的两个人成个家就行了。” 屠慧东嘴上虽然不饶人,但心里是最护短的一个。 她想找上门女婿,也是怕余小姨被欺负。 不过乔玉也在旁边说了:“向老板那个人有手艺,做生意是不愁的,但也不是那种油嘴滑舌的人,小姨跟他谈了这么久,也是认可了才跟家里说的。” 乔玉还挺怕屠慧东这个“上门女婿”的想法,回头弄得人下不来台。 赶紧委婉劝了一下。 可令乔玉没想到的是,向成强上门来的时候,竟然对“上门女婿”这件事一点儿都不介意。 本来屠慧东只是开个玩笑,顺带试探一下。 没想到向成强思考了两分钟后,欣然表示同意:“也没什么吧,要是你们不放心桂香跟我一块儿,那我上门也是可以的。” 这话一出,别说乔玉了,连屠慧东都惊了一下。 “小向,说出口的话可是要算数的,你要是觉得随便说说糊弄过去,那我们可是不同意的。”余来富皱眉道。 但向成强却很坦然:“我是真的觉得无所谓。” 向成强说:“我们家亲戚一直挺少的,尤其我爸没了之后,那会儿我还小,我妈带着我,本来想求我爷爷奶奶大伯和姑姑他们帮衬一下的,但人家不仅不帮忙,甚至还打着我爸没给老人尽孝的名义,把我爸盖的房子也抢走了。” “我们心里是有怨气的,但是我妈带着我不容易,还是希望人家能帮衬帮衬,只能硬生生忍了下这个口气。” “我爸刚没那两年,我妈年年都叫我上门拜年,但是年年人家都装家里没人。” 向成强说着说着,有些不好意思:“不是故意把自己说得惨兮兮的,但当时就是那样,我拎着东西站在雪地里,他们家烟囱还往外冒烟呢,但就是怎么敲门都没人应。” “院子里还停着自行车。” “第三年我就不去了,我爸那边的亲戚也就算是断根儿了。” “至于我妈这边……一开始还走动,我姥姥姥爷帮衬了我们不少,但是我舅舅舅妈他们不情愿。” “后来就是只要我姥姥姥爷帮衬我们,舅舅舅妈就要把他们赶出去,慢慢的,我妈也不上门了,只逢年过节还叫我过去走动走动。” “等我妈生病之后,我姥姥姥爷过世了,那边也就断了亲。” 向成强虽然是笑着说的,但是在场的人听着却只觉得眼睛酸酸的。 “所以,”向成强看着家长一般的屠慧东和余来富说道,“我是真心觉得不在乎上门不上门。” 向成强说:“没遇到桂香之前,我以为别人家可能也这样,但桂香跟我说了,你们家以前难事儿也挺多,但是一家人齐心协力,从没抛下过谁。” “我是打心眼里喜欢这样的家人,这样的亲戚。” 向成强看了看因为余小姨而聚起来的满满一大屋子人,说:“自打我记事起,我就没这么热闹过。” “小时候因为我爸妈没有钱,就是去到爷爷奶奶家,也总是冷冷清清的,不受人欢迎。”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冷板凳是什么滋味了,就是那种你坐多久都暖不起来的地方,而更多时候,也等不到你坐暖了,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赶你出去的滋味。” 向成强的声音也渐渐哽咽起来:“有了桂香,我才觉得我也有个家了……不然,这世上就只剩我一个人了。” 他的话让在场的人无一不动容的。 余来富扶起他来:“男儿有泪不轻弹,都过去了,往后你就把这里当你自己的家!” “什么上门不上门的,咱不提,但你跟桂香成家了,你就是我们家的人了!” 屠慧东更是用力拍着向成强的肩膀说:“以后有啥事儿就来家,大哥大嫂给你们做主!” 余来庆和冯柯敏也笑道:“二哥二嫂没大哥大嫂这么厉害,但是能保证你来家里总有热茶热饭热板凳,想住多久住多久!” 这话不是作假。 冯柯敏的父母也在场呢,一开始他们俩被接来的时候还觉得有些惭愧和不自在。 一把年纪了,身体也不好,还要住到女儿家里,担心女婿嫌弃。 但这么些年住下来,女儿女婿给他们看病吃药一点儿不带犹豫的。 不止女婿不嫌弃,女婿的兄弟嫂子也从来没有白眼,反而还跟亲生儿女一样照看老人、敬重老人。 两个老人以长辈身份安抚向成强:“这一家是个有德之家,有德之家必有余庆,家里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越过越热闹的。” 向成强忍住哽咽,用力点头:“嗯!” …… 十月份,余小姨在县里结婚了。 买房装修、书店开业、结婚,都赶在一起了。 当天在县里简单摆了酒,只请了最亲近的人做见证。 第二天在镇上摆酒,请了相熟的万家人、柴爱花、英子、辉子妈庆子妈和姚家村的一众熟人。 第三天,在屠慧东的强烈要求下,直接在村里摆起了流水席。 屠慧东掏了两百块,直接买了一整头猪,然后请了几个村里的大婶,从早做到晚。 那饭菜就真跟流水一样,不停得上。 全村老少都来道喜、喝喜酒。 屠慧东抓着喜糖一把一把地洒,特别大声地说:“我妹子跟我妹夫这就叫天作之合!都说好事多磨,他们俩的苦日子过去了!现在就要过上最好的日子了!” 那些下作的人,只配在阴沟里嫉妒他们的幸福。 第888章 大晚上的,就想这一口 婚后,向成强果然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虽然他跟余小姨在县城都有房子,但是向成强还是买了一辆摩托车,时常载着余小姨回枫桥镇来。 有时候住在青杨给余小姨在姚家村买的那栋房子里。 有时候住在小芦沟村,余来富和屠慧东出钱给余小姨盖的二层小楼里。 乔玉在新厂也给余小姨留了一间宿舍,他们俩要是愿意,也能住厂里。 余小姨自己都说:“结婚之后过得太快活了!” 余小姨自己不会骑摩托车,但向成强会。 只要余小姨说一句想回村里,向成强就能骑车带她回来。 余小姨打小就是家里被忽视的老幺女儿,那会儿长辈和哥姐都忙,根本顾不上她。 她自己也很少跟别人提要求。 而现在不同了,哪怕她大晚上的要吃糖炒栗子,向成强也能出去给她买。 买不着,也会记得第二天去买,晚上店里关了门之后给余小姨带回去。 余小姨是个很腼腆很细心的人,天气一冷,就担心乔玉有没有换被褥。 冬天的衣服有没有提前拿出来。 现在通信也不方便,余小姨就时常想要回去看看:“明天要降温了,今天得给乔玉把厚被子找出来。” 就这种小事,向成强也不介意,一听余小姨说要走,他立马就出发。 这下别说是乔玉了,就连屠慧东那样的大嗓门都对向成强说不出个不好来。 结婚不过三个月,乔玉眼睁睁地看着余小姨脸圆了一圈。 对此,余小姨很是羞涩:“他每天去市场上买新鲜的肉……最新鲜的一定是留给我的。” “我吃腻了牛肉面,他就给做红烧牛肉、炖牛肉、炒牛肉……还在家里给我做烤串。” 余小姨三十好几了,说起婚姻来,脸上还是一片青涩的娇羞,像个情窦初开的小女生。 屠慧东特别喜欢逗她,时常问些余小姨跟向成强两人相处的细节。 每次都把余小姨给说的脸上通红。 弄得余小红都有点看不下去了,好几次说屠慧东来着:“妈!你怎么老问这些,小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话了!” 屠慧东等她:“问问怎么了?问问是为她好!” 余小红哪里懂这个。 还是冯柯敏悄悄拉过余小红,跟余小红说:“你小姑那个性子容易被人糊弄被人骗,你妈是看着你小姑父面上好,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怕你小姑又遇到什么不好说的事儿,自己打落牙齿和血吞。” 屠慧东每次故意开那些有点带颜色的玩笑,都是在确认余小姨是真的遇到了良人。 冯柯敏解释过后,余小红才懂,顿时闹了个大红脸。 “那……那也不能这么问吧?” 这也太直白了。 冯柯敏笑道:“就得这么问!” “凭你小姑那个性子,你妈声音但凡小一分,你小姑都能把话给咽肚子里。” 余小红一想,还真是。 余小姨第一段婚姻那么久,愣是没透露任何一个字。 想来屠慧东心里也是后悔的。 因为离得近,余小姨肯定是来找过屠慧东的,或许还隐晦地问过一些夫妻之间的问题。 只是那时候屠慧东怎么都没能想到世上还有这样的事儿,有时候顾着照顾老人、照顾孩子,一大家子人,回答的时候或许就敷衍了些。 倒是余小姨后面就再也没敢问出口。 所以这回屠慧东是说什么都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她心里高兴呢。 每次看到余小姨红着脸喊她“嫂子!”,一副实在是说不出口的娇羞模样,她心里就高兴。 总算这回遇到了个正常人。 这样的测试没持续多久。 果然人遇到了对的人,那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余小姨结婚三个月,突然有一天就特别想吃烤鸭。 向成强去饭店买了回来,但余小姨非但不吃,反而还哭了:“不是这个味儿!不是这个味儿!” 向成强又赶紧去外面买别家的。 可一连买了三家,都不是余小姨要的味道。 向成强没办法了,问了余小姨说以前的烤鸭都是乔玉买回来的,连夜骑摩托载着余小姨到了新厂这边。 他俩大半夜的来,把门卫老头都吓一跳。 打着手电筒带他们来找乔玉,乔玉倒是没睡,还在视察夜班的情况。 但是对两人突然找上门来,还是很惊讶。 “你们大晚上骑车跑这么一二十公里,就为了吃个烤鸭?” 饶是乔玉,都觉得这小姨父也太宠溺小姨了吧? 再一个,乔玉也很不解——余小姨以前不是这样的人啊? 余小姨的性格多少还是跟乔玉青杨的亲妈有些像的。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38 首页 上一页 5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