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笑疯了,所有老师都发自内心喜悦无比聚在一起问具体情况。 陈老师充满期待的问:“黎想分数第几?能进冬令营吗?” 人就是这样,一山更望一山高,得了省一就期望她去冬令营。 校长愣了一下,道:“忘记问了,等我再问问教育局。” 主要他没有想过一中学生有一天还能进冬令营。 众老师眼巴巴地看着他和他的红色电话。 “对,就是黎想同学,我们学校的,也是我们市唯一的省一。”校长骄傲的说。 “好,麻烦您那边查一下。要是黎想同学进了冬令营也是我们市的光荣不是?而且我们可以提前多给她辅导辅导,对吧?” 挂了电话,校长无奈道:“教育局那边也不知道,他们只收到了得获奖的名单,等有消息告诉我。” “行了,你们都去忙去吧,我这边一有消息就过来告诉你们。但是黎想同学其他科目也不能放松,如果我们努力,说不定高考她能得市状元,甚至省状元呢?” 有老师竖起大拇指,道:“校长,你比我们敢想!市状元想想就算了,还省状元,你觉得以我们的教学水平能教出省状元吗?” 他们要是教育水平厉害,还窝在这么一个又穷又破的小县城吗?呵呵,校长这是飘了啊。 校长眼一瞪,佯怒道:“你们不会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吗?肉送到你们嘴边了,你们都不知道吃,那能怪谁?” “好了,快去好好备课,争取让我们一中别再垫底了。” 出了校长办公室,有老师羡慕道:“杨老师,你运气可真好,教出黎想这么一个好学生,前途无量啊。” 杨老师谦虚道:“各位老师谬赞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帮多少忙,都是黎想同学自己智商高,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我们有些不懂的还要反过来咨询她呢。” “哎呀,看我这记性,我还有点事情要找校长,你们先走吧。” 杨老师找校长是为了黎想跳级。 校长讶异道:“她想跳到高三,那不就是读半年就要高考了?她成绩跟得上吗?还不如明年开年直接插到高二看一看效果再说。” 杨老师苦笑道:“我也是这么跟他说的,可是黎想同学坚决的说,她高中的课本已经自学完成了,她不想浪费时间再读几年高中,而且她说她已经十八岁了,比班里人都大,和同龄人一起读书更好。” “我劝说不了,就拿了上个月高三的月考卷子让她做,她的分数也是全校第一。” 校长沉吟了一会,道:“那就下个月让她和高三生一起月考和期末考试,如果仍旧能够保持全校第一,那开年就让她上高三。” 杨老师松了一口气,他好怕说服不了校长,黎想那边闹情绪,成绩下降就得不偿失了。 也幸好这次数学竞赛考得好,校长高兴。 事情敲定后,杨老师就去班里告诉了黎想这个好消息。 黎想大喜过望,忙道谢。本来她还打算如果这次学校不同意,她就等去了冬令营,拿到IMO好成绩再和学校谈判。 她实在不想浪费时间在基础学习上了,如今华夏还在遭受欺辱,她要尽快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杨老师无奈地笑道:“也就是你,要是别人我可不去说,没有谁跳级跳得这么快的。对了,你学习也要注意休息,注意锻炼身体。我看你这段时间黑眼圈严重的很,是不是经常偷偷地看书?” 黎想调皮一笑,道:“老师你放心,我每天肯定睡够八个小时,早上起来也都围着操场要跑上四五圈呢。” 原主给她打下的好身体底子,她可不会糟蹋了,否则工作后有的苦吃的。她最注重的就是劳逸结合。 不过这段时间为了跳级,她也逼了自己一把,把高二高三的教科书都学了一遍。 然后发现了自己穿越的一个好处:她的记忆力竟然比她前世变得更好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可以说是真正的过目不忘了。 这个发现让她欣喜若狂,这表示她的脑袋可以学习更多东西了。 第二天上课杨老师笑道:“今天又要表扬黎想同学了。” 作者有话说: 同学们:被学霸支配得瑟瑟发抖! 作者君:被高冷的读者们支配得瑟瑟发抖!
第9章 刘大伟调皮地喊道:“老班,你哪天没有表扬黎想同学啊?要是你哪天没有表扬,我们还觉得不习惯了呐,是不是啊,同学们?” 八班的学生也是调皮,跟着附和道:“是。” 有同学大声道:“老班,快说,学霸又做了什么为校争光的事了?作为同班同学,我们自豪得很。” 教室里气氛立即热烈起来,连冯槿、黄茴也不得不承认,因为黎想她们人缘都好了些,连家长都说和全校第一一个班,学习风气肯定很好,很多人就爱屋及乌了。虽然有些不爽,但也不可能和那么多人做对,只能痛并快乐着。 杨老师拿起一张报纸,笑盈盈道:“就是这个,恭喜黎想同学的文章被省日报录用,就刊登在这期上,同学们传阅看看。” “哇,这么厉害啊,快给我看看。” “《我想成为航母工程师》题目直接表明目的,原来这是学霸未来的目标啊。文章看得我热血澎湃,动人心弦啊。” “而且造航母理想好伟大啊,我们国家一定要多造一些,免得受米帝的欺负。” “是啊,七月份货轮事件,简直快把我气炸了。” “对,对,我也是,我恨不得自己是个天才,赶快为国家做贡献,提高科研实力。可惜我是个蠢才,不过我准备高考报军校。” “我考不上大学也准备去当兵。” 同学们说的货轮事件是今年七月份发生的。 当时华夏驶向中东的货轮被米帝以载有制造化学武器的前体化学品为由,要求华夏政府立即采取禁止措施,否则要制裁华夏。 接着米国派遣舰船、飞机威胁货船,后来更是要求华夏允许米方登船检查,还向该船计划停靠港口所在国施加压力,阻止进港卸货。 而实际上该船运往中东的集装箱主要是文具、五金和机械零件。 米帝却不依不饶,不顾国际法准则,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侵犯华夏国家主权,实行霸权主义。 黎想看到新闻的时候,其实还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米国竟然也有这么牛逼的时候? 当年上课学历史说华夏有上百年落后于西方,很多同学都不相信,觉得即便再弱也不会弱到哪里去,结果她回到九十年代发现竟然是真的。 她越发的想快点上大学,多学点知识了,和她的经验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正想着,有同学过来问她有关文章的问题,她买新的一一致答。 其实文章和竞赛都是为了解决退学危机的。 写文章如果被录用了,名声传出去了,学校就不敢随意处置她了。当然写这个文章,她取巧了,蹭了货轮事件的热度。不过她也是真心诚意希望成为航母工程师的。 而她前世是省状元,奥数得到过金牌,现在复制一遍道路应该不难。有了奖项,即便学校开除了她,她也能找到学校上学。 双头并进,终于不用害怕退学了,而且手里有钱,也解决了温饱和学费问题,这样她就可以全心思的投入学业了。 那边黎想被众人包围着,这边报纸终于传到冯槿手中,她看着报纸上面写着六湖县六湖一中高一八班黎想的铅字,有些怔然,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会她的心情竟然很平静,没有了任何嫉妒的情绪。也许当对手远超于你,而你拍马都追不上的时候,这种情绪就完全起不来了。 黄茴也叹了一口气,道:“我们差得太远了。” 想起先前用20块钱来陷害黎想的时候,她都觉得好笑,黎想现在光拿奖金都拿到手软,听说她可能会进冬令营,奖金更是要过千了吧。 难怪人家不把她放在眼里,就这智商再来十个她们,也斗不过她啊。她和她们这群人压根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她服了,输得心服口服了。 *** 黎想是没有想到文章事件和数学奥赛一起比她想象中发酵得还厉害。 她得到了市领导的接见和鼓励,并又给她发了奖金,这下子她彻底放下心来,即便密斯王想报复,她也不怕了。 校长全程陪同,看着领导重视,心里越发得意,在了解她家里贫困的时候,大手一挥给她免了高中的学费,并每个月发放三十块的生活费。 另外所有高一八班的老师们也获得了丰厚的奖励。 这么多钱几乎赶得上老师的待遇了,有人得了红眼病,嘀咕学校太优待黎想了。 校长知道后,在大会上毫不客气地怼道:“知道市一中给她什么条件吗?只要她去市一中立即发两千块奖金,每个月给五十块钱的生活费,期中期末考试只要在年级前三名,就发一百块钱。” “并承诺只要得到省级以上的奖项,在报纸刊物上发表文章,学校也会另外给丰厚的奖励。” “要是你,你早就去了吧?可是黎想呢,人家就是品格高尚,知道吗,她直接拒绝了一中校长,说她是我们六湖一中培养出来的,老师同学给了她很多帮助,她不会离开六湖一中,她的母校就是六湖一中。” “可实际上呢?同事们,我们只是给她免了一半的学杂费,她还受到了排挤和不公正的谣言,不是她自己厉害,你们扪心问一问,会站在哪一边呢?” 密斯王是他们同事,还后台过硬,冯槿家是县城有名商家,人脉广,关系也多。 对比黎想穷乡僻壤出来的学生,谁会放在眼里?要不是她如此厉害,只怕早就被欺辱得退学了。 校长不知道在书中原主就是被欺负得学习一落三丈,然后抓住季燚当救命稻草,被季家人发现后,直接通知了黎父,然后被带回去嫁人,开始了悲惨的一生。 “黎想同学如此信任我们,有人在做什么?想把她赶走!同事们,你们想一辈子垫底,我却不愿意,我想我们六湖一中成为优秀的学校。想拖后腿的,你们可以另谋高就!” 见校长和其他老师异常愤怒,说话的人不敢再说了,否则就要惹众怒了。校长最后一锤定音:“我们虽然比不上市一中财大气粗,可是对于一个好孩子,我们也不能薄待了。以后再有黎想同学这样的学生,我们就按照这个规矩奖励,你们的孩子也不例外。” “所以与其嫉妒黎想,还不如自己好好努力,向杨老师学习培养好学生,要么就回家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和黎想一样优秀。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散会。” 老师们统一了思想,学生们呢?他们只有羡慕和仰望,这可是人家实实在在学出来的,比不得啊。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78 首页 上一页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