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村长看了一眼自家这位不争气的侄子,沉声道:“这位是赵勇军同志,接下来这段时间要住在咱们村里,负责苏老板在咱们村买下的那块地的监督工作。村里其他人家都没有空房,人口也多,住着不方便,所以我就安排赵同志过来你这里住了。这事我已经跟你哥嫂们说了,到时候他们负责把一日三餐送过来,餐饮费归你哥嫂们,住宿费等会儿给你。” “可我啥都没准备……” “准备啥?人家赵同志自己带了被窝褥子,只要把你没主人那屋收拾出来就行。” 这话一说,赖老三眼睛一亮,正想说我那屋里都跟狗窝似的没法住人时,那俩平日里从来就没给他个笑脸的亲嫂子笑吟吟地过来了,说道:“老三你不用担心,以后你这几个屋的卫生就都归我跟大嫂负责了,包括平时的一日三餐也都我们管!” 说着,两个人在客气同赵勇军找了声招呼后,便一个拿着抹布,一个拿着笤帚的,利落地进屋开始大扫除了。 赖老三都快四十岁的人了,俩嫂子更是到了在家看孙子孙女的年纪,由她们两个负责日常卫生和提供一日三餐的工作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既能给她们俩一份赚外快的机会,也能避免男女关系问题。 就是赵勇军稍微有些不适应自己的事情不自己做,反而还要别人帮忙负责这件事,但想起来之前苏盼就施工质量问题,要他一定得把好关的叮嘱,赵勇军也觉得自己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还是得专注在施工上面。 赵勇军想着,看向一旁的赖老三,客套地说道:“赖同志,听说你也是施工队的一员?那真是太好了,等明天正式施工了,我们正好能一起去工地,我也能见识见识咱们村里同志们的力气有多大!” 早都选好了偷懒地点的赖老三:“……” 救救我救救我救救我! …… 没有任何拒绝的机会,赖老三就这样迎来了赵勇军这位一看就不好惹,并且对工作要求极高,见不得任何人偷奸耍滑的严格“室友”的到来。 可以说,赵勇军的出现,让赖老三的好日子彻底到头不说,还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早上被习惯了拉练的赵勇军拉着跑步锻炼,白天干活也被对方盯得死死的,没有半点偷懒的机会,哪怕是晚上,向来爱干净的赵勇军都得要求他也跟着刷牙洗脸洗脚。 赖老三感觉自己这辈子就没这么累过,每天看向赵勇军的眼神里都充满了控诉!当然了,这样的控诉目光只需要对方回看他一眼,就会立刻缩回去,赖老三本人也会立刻埋头苦干,怂得不行。 而事实上,赵勇军的感受和赖老三是差不多的。 ——他也是从来没见过比赖老三还能赖叽的人! 对于赵勇军和赖老三这因同住而凑到一起的哥俩之间,因生活习性不同而产生的毛病,并以赵勇军单方面压制赖老三的过程结果,苏盼也有所耳闻,毕竟赵勇军每礼拜都会接军军过去村里住几天,而军军每次回来都会提到“懒叔叔”的事。 从村里的懒汉变成孩子嘴里的“懒叔叔”,本还挺喜欢军军这小孩儿的赖老三只觉得更郁闷了。 然而,就在赖老三继续被单方面压制到不得不抹着一把辛酸泪,继续吭哧吭哧打地基的时候,他和赵勇军两个人是怎么也想不到的是—— 在上辈子从未见过的他们两个人的未来,已经随着无意中看到的那只振翅的蝴蝶的出现,而跟着发生了改变…… …… 那么,还不知道自己在无意中又当了回“蝴蝶”的苏盼在做什么呢? 苏盼:谢邀,人在学校,正在挨训。 由于一整个寒假都在忙,没有时间预习功课,在新学期开始后的第一次随堂小测中,苏盼就这样从老师们眼中的成绩优异的三好学生,变成了惨遭滑铁卢,成绩一下子就从优秀变成了中游部队。 可问题是,随堂小测的内容,好多都还没学过啊! 苏盼自认为自己已经够勤奋的了,但架不住当下岁月的学习氛围实在太强!周围同学也都实在太能卷了!她不过“荒废”了一个寒假而已,这刚开学一个月的成绩就比上学期落后了十几名,这简直…… “简直是糟糕!” 许教授是贸易经济系的专业教授,她本来因苏盼是班里年纪最大的学生而对她十分关注,并希望校园里能出现更多像苏盼这样以社会人士身份,积极学习并考上大学的人出现,所以对她之前优秀的成绩也是十分肯定、欣喜。 可才过了一个寒假,苏盼的成绩就落后到了系排名的中游,这不是糟糕是什么? 看着手里的成绩单,许教授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从明天开始,下课后就过来我这里,我亲自给你补课!” 苏盼:“……” …… 再好学的学生也不一定会爱上补课,尤其是对于苏盼这样并不是真好学,只是觉得知识珍贵,所以不舍得不学的人而言,大班哄的补课还能接受,但一对一的补课形势,就实在…… 望着苏盼出发去许教授家补课的背影,并没能看出其中沉重的郑小娟对着旁边的瘦猴儿由衷感慨了一句:“盼盼姐真的是太努力了,我要向她学习!” 说着,郑小娟也没理会一旁正想问她对结婚想法的瘦猴儿的回答,拿起桌上的书就开始大声朗读起来,似乎是想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对苏盼已经这么优秀却仍然努力的行为的崇拜。 对于郑小娟无比认真的态度,瘦猴儿只能咽下刚想说的话,以及对苏盼那个极其疲惫的背影所产生的的疑惑——你真的确定她是自愿的? 算了,难得糊涂。 只要她开心就好。 看着郑小娟大声朗读着课文,比从前多了些沉稳的样子,瘦猴儿嘴上不说,心里却无比感谢苏盼对郑小娟和王红星两个人的照顾与教导。 从前,她们俩都像是没人管的野丫头,被生活所迫到只能将自己看作是个男人那样,过不安稳的生活和人们的白眼,还要帮着他们俩看摊儿、进货,整个人看上去永远是灰突突的,带着疲惫神情的样子,从来就没有过安逸的时候。 而在此刻。 瘦猴儿看着郑小娟用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神态坐在自己身边,流畅地读着从前他们都认不得几个字的课文的样子,真想让时间留在这一刻,或是让未来每天都能这样去过。 会有这么一天吗? 一定会有的。 一定。 瘦猴儿下定决心要让郑小娟每天都过上和现在,甚至是比现在还要更美好的生活后,自然就不愿意再浪费时间了,没用沈惊蛰催促,就开始满荔枝巷来回跑,试图在这里买间用来迁户口的房子,也能离苏盼和学校近一些。 日子就这样在各自的忙碌中一天又一天地过去。 转眼,又是一年夏天。
第56章 伴随着夏天的到来, 苏盼在经历了又半个学期的课外补习后,终于让自己的成绩也随着这夏日的天气一起得到了提高。 不过,比起新鲜出炉的学期末考试排名, 和终于不用再和许教授补课的消息比起来, 更能让苏盼感到兴奋的事, 还得是关于工厂即将竣工的消息。 工厂马上就能建好了, 连着苏盼之前在机械厂里订的专门压冷面的机器也即将到交付的时间,最多也就半个月, 一切就都能到位,她也终于能够实现自己针对烤冷面行业, 也就是对源头进行原材料垄断的想法了! 苏盼:“京市里随便一个厂子里的工人就够养活一个烤冷面摊的, 所以只要咱们把名声打出去, 就不愁没人来进货, 所以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想办法来宣传烤冷面,让大家知道并喜欢吃烤冷面。” “但有一个问题。” 赵勇军一针见血道:“现在基本上没人知道这烤冷面是什么,大家对未知的东西总是很难鼓起勇气尝试, 自然不会觉得自己能靠卖没听过也没见过的烤冷面赚到钱。所以,想要宣传的话,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对于“怎样才能让烤冷面火遍全京市”这一问题,苏盼早就想好了该怎么做—— 她指了指被放在厂房院区里, 那六辆由她专门找人焊出来的“倒骑驴”道:“想要让人知道烤冷面是什么,就得先出现在人们面前。这几辆‘倒骑驴’是我专门找人改造出来的, 最适合也最方便做街边烤冷面的工具。” 苏盼:“所以, 等过阵子厂房正式建好, 再把机器进来后,咱们俩就当先头兵, 骑着这倒骑驴去市面上卖烤冷面!” 赵勇军:“???” …… 不怪赵勇军大惊小怪,而是在当下这年头,除了真缺钱的,和真敢抛头露面的以外,哪怕是还在农村里土里刨食的农村人对于推着车去街上做生意这事,也都是宁可吃糠咽菜,也绝不干这种明明能赚很多钱的“下九流”的事情。 从前人们对投机倒把行为的严打,和那十年间对做生意这种会被扣上姓“资”帽子等行为的打压,让太多人都对做生意这种资本主义行为产生了极大的阴影与抵触,对做生意赚到钱的人也是羡慕嫉妒的同时,又都不愿意模仿学习,反而带着些鄙夷的态度,觉得这是见不得光的事情。 上辈子曾在知青点待了十年,比谁都清楚那期间人人自危气氛的苏盼也差不多是这样一个心态,那时候她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推个小车,支个小摊做生意赚钱,明明那时候的她已经饿得快要吃不上饭了,却还是在长达多年的精神打压下恐于如此,以至于错失太多机会。 面对有着和上辈子自己那样心理的赵勇军的疑惑不解,苏盼也没有多做解释,她认为对像赵勇军这样的同志,实际行动远要比口头解释来得更令人信服—— 于是乎,在一周后的京市街头出现了一辆在这地界难得一见的,还是用来卖一种从来没听过的小吃的“倒骑驴”餐车—— 苏盼请人改造的“倒骑驴”远比盛行在冬省的那种要更便捷先进,颇有种后世早餐车的风格,是更适用于在街头摆摊卖小吃的造型。 这样独一份的造型十分扎眼但也十分吸引人。 尤其是苏盼带着赵勇军摆摊的地方是她精挑细选出来的京市最大的居民区附近。不远处又有工厂又有学校,是潜在客人最多的地方,尤其是她来的时间早,正好在早高峰的范围。附近上班、上学的都会路过这辆从来没见过的“倒骑驴”车子,见时间还早,自然忍不住过来凑热闹。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9 首页 上一页 5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