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此刻已经完全忘记,自己原本也是可以一直待在京城的,是她自己选择不要,飞向远方的。 人就是这样啊,不管怎么选,最后都会有些后悔的。
第463章 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也不留辫子 她猜的倒是也没错,朱祁钰确实是挺想远在京城的那一个爹,两个娘的,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温暖,也就把思念冲的少了一些了。 至于朱祁铭,和他的亲亲王妃,这会儿正为辽东雪灾忙的焦头烂额,哪里还有空思念自家爹娘? 辽东情况恶劣,大雪早压垮了汉人移民的好些房屋,这些房屋,本来就是树枝搭起来的,倒是不心疼。 就是,人家没地方住了啊,这么冷的天没地住怎么行? 朱祁铭见不得大伙受苦,让人把行军的帐篷都给拿了出来给大家睡一晚,然后架柴火熬了米粥,并承诺让士兵们再帮他们把屋子搭起来。 “今日是过年,乐容姐姐,要不咱们把府里包的饺子,还有肉都拿出来,给大家暖暖身子吧。” 这过年,就得有个过年的样子嘛。 好在大哥早料到辽东艰苦,早早便给他来信让去采购好物资,天冷也不会坏,倒是刚好能救急。 “好。”陈乐容没有意见,即刻便让人去安排了,她犹豫道:“女真那边,也有不少难民,咱们要不要?” 也接济一下,顺便收买人心嘛。 “不管。”朱祁铭淡淡地道:“他们既然没有求过来,那就是不需要,咱们巴巴送过去做什么?” 别人求着你,你帮忙,那叫恩情。 别人没开口,你那就叫上赶着,人家才不会感激你,指不定啊,背后还嘲笑你是个大冤种呢。 这边米粥和烤肉还有饺子的香味飘出了老远,还有汉人百姓的说笑声,可把那些女真族的给馋坏了。 倒不是说,他们首领没救济,只是吃得多好肯定是没有的,比如,这饺子他们就是没吃过的。 首领们虽然暗骂朱祁铭过分,可是也不敢说什么。 毕竟,他们还想朱祁铭帮他们救济自己的族人的嘛,怎么好口出狂言,到时候把人给得罪了呢? 什么? 让他们自己救济? 开什么玩笑,有大冤种在此,怎么还能自己掏钱呢? 这不,李满住就满脸堆笑,跑来向朱祁铭借物资了,语气极其谦卑,还不忘说了好些奉承话。 无非就是天朝王爷,菩萨心肠,最是看不得子民受苦受难了,所以,给点东西不过分吧? “你说的倒是有理。”朱祁铭笑道:“本来是应该给你的,可是你既然说你们是我大明的子民。” “那为何你的服饰和发饰,都与我大明的子民不同呢?” “你看那凡察,头发就和我们一样,他的子民就和我们一块儿吃酒喝肉,至于你还是算了吧,啊。” “你和你的族人,都不愿意蓄发移服,可我还让你在辽东住着,已然是十分仁慈了,你就别那么贪心了,再贪心,那就是得寸进尺了。” 想白吃白喝,还不办事,这天底下有那么好的事? 李满住:“……营王殿下,这祖宗的衣裳和头发岂能换,您这……您这不是为难用么?” 开玩笑,都蓄大明发型,穿大明的衣裳的话,那他们女真族还造什么反,这跟灭族有什么区别? “我为难你?”朱祁铭翘着二郎腿,故意提高了声音:“人家凡察怎么没有说我为难他?” “都是女真,怎么,就你高贵,那么高贵你改姓李做什么,还那么清高,我既不要你们的马,也不要你们粮,让你们换个头发换个衣裳而已。” “你们瞧瞧人家凡察,蓄发后多俊,立马多了好几个老婆,再看看你,那辫子跟猪尾巴似的好看吗?” “总之,本王把话放这,想要粮和肉就得换衣裳,就得把辫子给本王剪了,不然就自己洗洗睡吧。” 说罢,朱祁铭也不管他咋想,自顾自地去叮嘱士兵怎么安置自家灾民,更不看李满住如锅底色的脸。 猪尾巴? 营王说他的辫子,是猪尾巴? 他懂什么,这是他们对萨满的信仰啊。 其实,女真族人之所以留辫子,则是有两个原因,最开始的时候,女真人其实也不留辫子的。 到了金太宗的时候,才下旨意要求所有女真人开始留辫子,这其实是从实用性去考虑的。 游牧民族经常骑马,如果像汉人男子那样束发的话,头发很容易凌乱,并且遮挡住视线。 戴帽子呢,又比较容易出汗,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发型的问世,而且萨满教认为发辫生于人的顶部。 此地与天穹是最为接近的,也是人的灵魂之所在,所以发辫为满族和他们先人所珍视,这就是原始的“天穹观。” 可如今,他们还是女真族,还没有发展成为庞大的满族呢,辽东严寒,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在部分女真部落里,还是有奶便是娘,所以朱祁铭想拉拢几个部落站他这边,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对像李满住这种,已经有了反抗意识的人,拉拢是没的,只能手起刀落给解决了。 至此以后,李满住和凡察的梁子也就这么结下来了。 说好的同气连枝,结果你先跑去讨好人家还把辫子剪了? 凡察也很郁闷啊,他可是猛哥帖木儿的弟弟,女真妃的亲叔叔,他不听大明的,听你的? 再说了,剪个头发怎么了,他大哥那支把头发早剪了,绫罗绸缎也穿上了,连金贵的盐都实现自由了,听话就有好东西拿,为什么不剪呢? 朱祁锦见三弟在辽东的情况,一切都按预想的去了,这心里也就舒服多了,只要部落有纷争。 李满住就不会成什么气候,等他跟各部落的矛盾不能调和的时候,那就是他的死期到了。 “父皇还没回信吗?” 他抬头看向郑忠,年也过了,是不是也该回来了? “回殿下,没呢。”郑忠轻声道:“只是焦指挥使拿了秘信来,奴婢见殿下忙,便没有呈给殿下,殿下现在可要看?” 朱祁锦点点头,郑忠便连忙把东西给递了上去,信是封了蜜腊的,除了写信的看信的以外,别人都是不能打开的。 锦儿打开信一看,脸色更不好看了,可忽而又是一叹,然后便把信烧了,郑忠死死地低着头,不敢看那纸一眼。 他当然知道,信上是陛下的行踪,这知道的多,那就死得快。 他还想多活个几年呢,所以还是少知道些吧。
第464章 隔辈亲 交趾。 朱瞻基和景舒俩人并排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看着街道的环境,眼里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景舒轻声笑道。 “这街道干净得很,商人来往如梭,每两条街便有一个学堂,朗朗读书声,衙役们也没有懒散的神色。” “还有专门除虫的工人,走了这么久的道了,也没遇到收保护费的,看来,祁钰把此地治理得很好。” 虽说房屋老旧了些,街边的小贩们穿的差了些,却胜在干净,百姓眼里有对未来的希望。 这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嗯,是不错。”朱瞻基也点头道:“进交趾这地界这么久,也没见有人闹事,衙门的官员判案也算是公正。” “最主要的是,提起这小子,大家大都是夸赞,倒没几个人说他不好,咱们没白疼他。” 说儿子不怎么样的,都是那种没正事干的小流氓,他们说的话,并没有什么参考的价值。 毕竟对这种人来说,你让他干活他都觉得是你虐待他,必须要光给钱,让他享福才是好人。 “把们字去掉,那孩子是我疼着长大的,有你什么关系?”景舒感叹道:“哎,这都三年没见着祁钰了,也不知道他长高了没有。” 这孩子打小的时候起,那就是个软糯的小天使,才刚会走路,就会摇摇晃晃地讨她的喜欢了。 几个孩子里面,最叫人省心的就是他了。 “他走的时候,都二十一的岁数了,还长高呢?”朱瞻基乐呵道:“还是见济这孩子有看头,听老三说这孩子生的可好看。” 对,他这次来除了看儿子把封地治理得如何以外。 还要顺道把朱见济给接回京,陪着皇长孙读书、培养感情,让下一代的兄弟情更加坚定。 “是是是,我说错了,那就长壮了。”景舒笑道:“济儿自然是好看的,他爹娘都生的好看,孩子自然好看。” 杭氏和朱祁钰那模样,生出来的孩子不好看,那才叫有鬼了。 两口子很快便来到滇王府,凭借着皇帝的令牌。 王府无人敢拦,一边让人去叫王妃,一边让人去军营找王爷。 朱瞻基直接问道:“你们世子呢,在哪儿上课,带朕去看看。” 王府的长史葛源听见皇帝来了,急得鞋子都差点跑掉了。 见真是陛下和娘娘,更是扑通一声跪了下去问安。 那声音,景舒光听着都疼啊。 “不必行此大礼。”朱瞻基温和道:“带朕去看世子。” 滇王府确实华贵典雅,雕梁画栋,可这些都是死物,是朝廷为他建的,还有黎氏留下来的,算不得什么。 朱瞻基和景舒一路走过去,也没见王府有多少奢靡的东西,可见他在封地并没有奢侈享受。 朱见济上课的地方是在前殿,一间四面通风的大屋子,只放了一张桌子,而胡子花白的老先生,正在教他读论语。 因为只有他这么一个学生,所以他想偷懒也没找到机会,小脸蛋上满是不乐意的模样。 景舒一看就乐了,忍不住笑道:“这孩子的性子,和他爹爹小时候一个样,都是不怎么爱读书的。” 不过,长大了就好多了。 听到动静,先生停止了教学,在朱瞻基和长史的示意下,无声地行过礼后,便退到了一边。 他也没机会给世子讲这是他的谁,他该怎么叫。 朱见济缓缓地走到两人面前,瞪着大眼睛,歪着小脑袋,打量了两人一会儿,才试探性地行礼。 “皇祖父、皇祖母?孙儿给皇祖父、皇祖母问安。” 景舒和朱瞻基对视了一眼,暗叹有些神奇,这孩子不到一岁,就到了交趾,怎么还认得他们两个呢。 “哟,真聪明。”朱瞻基弯腰,把孙子抱了起来,逗道:“告诉祖父,你是怎么认出祖父和祖母的?” 难不成,是看了画像? 不应该啊,老二的丹青水平,他也是知道的,没那么好,不可能画那么传神让孩子认的。 “您长的和三叔一样。”朱见济乖乖地道:“孙儿从未见过,和三叔如此相像之人。” “再看王府的下人们,对您比对爹还要恭敬好多,年纪也是对的上,孙儿心里便有些数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87 首页 上一页 2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