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光听了,深以为然:“还是姐姐聪明。” 目送二人离去的背影,师徒俩对视一眼,同步摇头—— 阿光这是被吃死喽! 且说二人回宫后,大部分时间都窝在寝宫里。 帝后新婚,自然不会有扫兴之人来打扰。 两人都是这般年纪,刚开了头,哪里还忍得住,日日都在探索发现。 到了回门这天,两人身后跟了好长一队,师母跟华之见了直摇头。 “这许多东西,我们怎么可能带得回去!” 阿光一听,这还了得,上前拉着师母的袖子来回晃:“这些都是我准备送给大家的礼物,如今我人回不去,师母跟阿姊连礼物都不愿帮我带回去吗?” “要是这样,大家肯定会以为我出一趟门就忘了她们,就都不喜欢我了!” 夷光缠人,这一闹起来,师母跟夷棠都受不住,到最后也只能妥协。 天知道,她们可是来无影去无踪的高手,如今却要跟土财主衣锦还乡似的招摇过市,这一路还不知会遇上多少不长眼的人呢! 可阿光铁了心,她们师徒俩还能怎么办呢,只能依他咯。
第84章 送走师母跟阿姊, 夷光很是低落了几日,齐微见状,便拉上他一起去巡视京营。 “姐姐可是准备出兵?” 燕皇北逃, 合州还在秦王手上,夷光觉得姐姐总是要解决她们的, 故而有此一问。 不料姐姐摇头否认, 为他解释道:“南北战乱多年, 如今第一要务是让百姓休养生息, 至于合州,不必出兵便能收回。” 姐姐如此自信, 夷光很是好奇:“不知姐姐打算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呢?” 跟着姐姐,夷光也读了不少兵书,虽不至于身怀统帅三军之才,但多少也能听懂姐姐在这方面的想法和布置。 齐微一向有意培养夷光,见他好学,自然愿意将自己那些想法掰开揉碎教给他。 “日前我已下旨各州减税三年,为了鼓励百姓积极开荒, 新开的荒地直接免税三年。只要百姓勤劳肯干,日子便有奔头。 “那合州被三州环绕,只要不与其通商, 再加上眼见周围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即便秦王再厉害,也挡不住所有人想过好日子, 到时候必定有人反她,主动来降, 咱们坐等即可。” “姐姐此举,必定造福天下。” 夷光感叹, 从前他路见不平,不过小善,姐姐这样心怀百姓,才是大善呀。 感受到阿光充满敬意的目光,齐微摇头道:“如此一来,国库收入必定不多,咱们养的士兵不少,只能另寻他法解决。” “姐姐必定有法子!”夷光先替姐姐成竹在胸。 阿光总是如此相信自己,齐微嘴角上扬道:“确有一法。” “姐姐快讲与我听罢。”夷光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拉着姐姐的袖子左右摇晃,催她快讲。 “如今无战事,将士们训练便不用像以往那般频繁,多出的时间可用来垦地畜牧,如此便能自给自足,朝廷再加以补贴,她们的日子还是会比寻常百姓强上许多。” “此法甚妙!” 赞叹之余,夷光尚有疑问:“只是将士们若不善此道,该如何是好?” 能想到这一层,说明阿光已经开始学会往更远处看,很是不错。 齐微不禁朝他赞许点头,然后解释道:“先前我让人出海带回来的番薯和土豆你都见过了,这两样既饱肚子,又好养活,最适合她们种,到时候朝廷统一向她们提供良种,还会统一收购。至于畜牧,那是她们改善伙食的指望,我会派老道之人向她们传授经验,有心自然就能做好。” 想想杂交水稻,齐微就不由叹息,现在的百姓连吃饱饭都是问题,番薯和土豆至少能填饱肚子,还是先活下去最要紧。 之后还得多找些这方面的人才,支持她们研究实验,一次次努力,相信总能变得更好。 夷光听完,忍不住感叹道:“姐姐思量如此周全,阿光佩服!” 齐微笑道:“吾之所愿,惟愿天下人都有饭吃、有衣穿、有书可读。” 毕竟齐微来处人人平等,她自己从不觉得出身皇室就高人一等,更不希望自己成为别人悲剧的源头,即便现实如此,她还是想要尽己所能,在大家的心里种下“明天会更好”的种子。 第一次听到这种话的夷光却是楞了,姐姐的愿望竟如此宏大,让他感觉自己瞬间变得好渺小。 可不知为何,他就是觉得姐姐能行! “我相信姐姐终有一日定能实现这些愿望!” 对上阿光坚定的目光,齐微握着他的手道:“吾与阿光共勉。” 一瞬间,夷光恍惚觉得自己肩上多了副沉甸甸的担子。 怕什么!夷光挺起胸膛,有姐姐跟他一起哩。 接下来,齐微又跟夷光解释了什么叫做试点。 “原来姐姐此去京营,并不是为了练兵,而是准备将京营当作试点呀。”夷光一脸的恍然大悟。 齐微点头道:“咱们先在京营试行,等效果一出来,只怕人人都争先恐后呢。” “是呀,这么好的事情大家当然都抢着干啦!” 对此,夷光很有信心,他早就被姐姐描绘的那些画面给说服了,一想到人人称赞姐姐的场面,他就觉得美滋滋。 齐微有意锻炼夷光,于是便将此事交予他主管。 此事传出,最先有意见的不是军营那些人,反而是有名张姓御史直接在早朝弹劾君后。 “……后宫不得干政,君后理当以身作则,岂可抛头露面,与军营里那些下等士兵为伍!” 真是好臭的一双精神缠足! 之前齐微拒纳后宫,独尊夷光,本以为自己的态度已经表现得够明确了,没想到还有人敢打阿光的主意。 这是打着没了阿光其他人就能上位的主意,她们以为夷族与世隔绝,阿光便任由宰割么? 这些人哪里是在排除异己,分明是在挑战她啊。 齐微沉声道:“君后主管此事,乃朕亲自任命,能否干政,朕说了不算,你说的才算?” 面对质问,张御史挺直脊背,一派铁骨铮铮的模样:“陛下,祖制如此,后宫不得干政。” 文武之间一向彼此看不惯,更何况张御史言语之间如此看不起夷光,自有那些曾经与夷光并肩作战的同袍替他不平—— “张御史此言差矣,君后伴陛下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难道还没资格主管京营事务么?”一位曾与夷光并肩攻城的乡主站出来为夷光说话。 其余武将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臣附议。” 齐微冷眼看向张御史:“你方才口口声声称军中士兵为下等,难道你便是上等么?若无你口中这些下等士兵卖命攻城,焉能有你今日立于朝堂之上的安稳日子?” 此人既然敢出头,齐微就不会手软,自然要杀鸡儆猴。 “臣绝无此意!”见局势不利于己,张御史已心生退意。 然而不等她服软,齐微就先一步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张御史以下犯上,德不配位,杖一百,罢职不叙。” “陛下……” 见有人想要出列求情,玉和率先站出来道:“陛下英明,张渠诋毁君后,身为御史却立身不正,合该免职不用。” 有玉和带头,众臣无论愿或不愿,都齐呼“陛下英明”。 下朝后,夷光得知此事,也没放在心上。 姐姐说了,他既做了君后,自然有与他利益相冲的人看不惯他,然而那又怎样,只要姐姐心里有他,他的地位就稳如磐石。 这些人,不过跳梁小丑,蹦跶得越欢,死得越快。 他的精力都放在姐姐身上,姐姐需要他做什么,他就定会一往无前,无人能挡。 眼看夷光渐渐上手,齐微便放他去做,自己也将精力放在了登基后的第一次科举上。 先前她治理南方五州时已举办过乡试,这五州只需要常规派下考官即可,余下的西北顺州和东北庆州文风虽然不盛,她还是决定派下玉和跟苏瑾,只要底子打好了,以后按规矩就很方便了。 至于京城所在的泰州,自然由她亲自挑选人手,虽有京学,但在里面上学的都是权贵之女、官宦之后,还是得多建几所书院,发掘更多人才。 玉和跟苏瑾都明白齐微的想法,各自在顺州和庆州兴办州学,然后向富商募捐,又建了两三所书院,如此就算是贫家女,想念书的也都能有个去处,只要成绩好,免费不是问题! 学子们得了消息,纷纷前往州学以及各书院参加入学考试,好不热闹。 盖因齐微之前在青州选出的那批人如今都在朝堂上有了一席之地,在天下学子眼中,这些人便是她们未来的模样。 不过一年时间,整个大齐便焕发生机,地里满是能填饱肚子的土豆和番薯,只要是勤劳肯干的人家,没有一个不丰收。 这些粮食都有朝廷收购,百姓们留下口粮,多余的便拿去换了钱,欢欢喜喜地屯年货。 就是可惜这东西不能连种,朝廷早就提前跟百姓打好招呼,若有人不听劝,损失都得自己担着。 百姓都是看天吃饭的,哪有那个底气去冒险,更何况这一年来朝廷说的话都兑现,大家自然愿意相信朝廷。 说起这些,所有百姓最感谢的便是如今的皇帝,从她登基之后,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还有那有造化的人家,女儿争气考了科举,过了殿试当了官,一家子都改换门庭啦。 如今书院建的越来越多,即便没那个能力考科举,许多人家也愿意送孩子去读书,说不得就能找个城里的活儿干,到时不用再辛辛苦苦在地里刨食,多好哇! 过年了,人人脸上都带着笑容,齐微跟夷光也终于从忙碌中解脱出来。 终于能好好地放个假啦! 夷族不兴过年,齐微也不想过年了还见大臣,干脆拉着夷光去行宫过年,好好享受一下二人世界。 虽然这不合规矩,但无论是朝臣还是内侍,都没人出口劝说——她们这位陛下可是个说一不二的主儿,这一年来破的例掰着手指头都数不完,可没有一件事是没办好的。 所以说,陛下说什么便是什么吧。 这行宫自然不是齐微花钱建的,有那钱,她早就花完了。 这行宫本是一处天然的温泉,乃一富商所有。燕皇听说之后,便让人给那富商罗织了罪名,下狱抄家,最后着人将这里修成行宫,冬日便来这里享受。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9 首页 上一页 8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