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您就不必担心了,”李时居沉声解释,“我听哥哥说过,很糊弄,拍一拍衣袖,就算搜过了。” 云氏抚了抚额头,站起身,又坐下去。 换作往昔,她必然不会同意李时居入国子监再考科举,可今日也不知为何,她觉得女儿句句话说得都很有道理,叫她想不出反驳的话来。 李时居也察觉到了巧舌如簧的加成,眼见云氏正在动摇,忙跟着添把火,“娘,您难道相信那些锦衣卫所说,武德侯结党营私吗?您难道不想让爹爹和哥哥早点全须全尾地回来,咱们一家,过上从前那样和和美美的日子吗?” 云氏眼泪掉下来,点头道:“想。” “那您就相信我,”李时居压下涌动的心潮,平静说道,“我一定会走上朝堂,查清父亲和兄长是因何入狱,如果是清白的,您放心,我一定将他们带回家。” 云氏定定望着自己唯一的女儿。 家中出事后,她觉得女儿变了,变得性情沉稳,能扛大事了,短短一个多月,不仅处理了家中的债务问题,还化解李四一家子上门要钱的窘迫,并背着她考上了国子监,像个儿郎一样,当得起全家主心骨的位置。 或许让她放手一搏,反能为大厦将倾的侯爵府带来一线生机。 “好,我相信你。”云氏拉住了李时居的手,将她手中放绣活的竹筐放到一边,“娘相信你,就算没办法将你父兄带回来也没关系,只要你能平平安安的,倘若哪天事发,大不了娘就把这府邸卖了,带着你回老家种田去。” 李时居成功地被逗笑,她反握住云氏的手,有力道:“是啊,天大地大,咱们娘俩儿一定能活得有滋有味!” 从云氏房中出来,她喘了口气,忙独自一人走到廊下。 方才同云氏说起李慎和李时维时,脑中系统音忽然嗡地一声响起,得亏她演技尚佳,才维持住脸上淡然的神情。 不过害怕云氏发现端倪,她还是一直憋到了现在,才快速地点开眼前光幕。 任务栏中,弹出了一行【特殊任务】。 后面还跟了“长期”两个加红加粗的大字。 深吸口气点进去,只见详情页写道—— 【特殊任务】如竹苞矣,如松茂矣(长期) 目标:找回哥哥,治好父亲,振兴李家。 奖励:合欢香(永不失效) 当然,“合欢香”这三个字,也是加红加粗的。 李时居挠了挠额角,咬住嘴唇,才忍住没爆发出一声无能狂怒的苦笑。 这位系统同志,可真他爹的,是个人才! 她已立志女扮男装不婚不育入国子监考科举,为系统君的伟大立意而奋斗终身。 ——这玩意,到底能让她用在什么地方,用在哪个人身上啊?
第11章 公主 小满后,天明得早了,散过朝,陈定川刚从奉天门出来,长空就已大亮。 乘辇回府。俯身下轿的时候,能看见匾额上“川庐”两个大字,那是他出宫不久后,给府邸拟的名字。 原先直白的“三皇子府”登时平添风雅,引起京中文人雅士的一片称赞,后来大哥陈定夷和二哥陈定南也跟着学样,大皇子府和二皇子府外分别挂起了“夷园”和“南筑”的牌匾。 只不过川庐虽沾了风雅的名头,却比不上夷园富丽,南筑辉煌。 川庐甚至有点儿可怜,位置偏远,厅、堂各七间,门屋三间,京中不少三品以上官员的私宅,都比这个气派。 陈定川并不在意,他素来不喜在身边留太多人,何况日日散朝后,他大多时间在大皇子府和翰林院逗留,有时夜深了才回到川庐,简单休息一晚,又要赶第二日的早朝。 正门上只有一个随侍,绕过其貌不扬的影壁,方见里面别有洞天。 花厅外绿树成荫,小园幽径,连廊依着假山石拾级而上,建得别致精巧,一直连到后面的两层楼阁,楼廊交叠,露台上设着高几和盆景,从下仰望,有一种重峦叠翠的美感。 东边厢房便是他日常起居之所,极宽阔的一间屋子,用雕花洞门隔成两半。外面正中一座屏风,旁边摆了博古架和长桌案,是他处理公务之处。 临窗还放了一排笋凳禅椅,此刻福清公主陈音华正坐在窗下,对着外头明丽的春光,看手中的一卷《探花笔记》。 “音华。” 陈定川踏过门槛,叹了口气,这个妹妹今日又是一身男儿打扮,显然是从宫中偷溜出来的。 “三哥这儿不欢迎我?”陈音华将《探花笔记》扔回案上,挑眉看他。 当今唯一的公主,霍贵妃之女,整个皇室的掌上明珠,自然看得极重。 只是她自小就被溺爱坏了,不像寻常姑娘家,对琴棋书画乃至女红礼仪一概不屑一顾,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如前朝某位率军镇守娘子关的公主一样,威武霸气,驰骋沙场,最好以身殉国,以军礼葬。 不过大邾时下国泰民安,公主的向往固然美好,可霍贵妃却对此事头痛得紧。 宫中诸人都迫于她的甜言蜜语,只要哄上一哄,就连明煦帝也对此无可奈何,遂撂了张令牌给她,准许公主乔装外出行走,并命侍从暗中守卫她安全。 眼下她踏进川庐的行踪,只怕已被霍贵妃知晓。 而陈定川,是早早打定了主意,只专注眼前事,绝不参与后宫与前朝的那些争夺与算计。 他垂下眸子,温声道:“川庐鄙陋,来之前应通传一声,我好叫人打扫打扫。” 陈音华脸上露出笑意,摆摆手道:“我不在意那些。三哥,听说国子监就快要启学了,就算你不准我去参加白衣试……旁听,旁听总是可以的吧?” 公主的醉翁之意不在酒,陈定川抬起眼帘瞧她,“你是想听课,还是想去学武?” 陈音华一脸坦然,眨巴着大眼睛,企图用真心打动,“都想。” 见对面那人毫无反应,她挣扎着补上一句,“三哥要是不同意,我就去求父皇。” 陈定川心如磐石,“就算父皇答应,只怕你的学问入国子监最初级的学堂,也会觉得吃力。” 陈音华抬了抬下巴,“我可以学。” “行。”陈定川现在只想把这尊大佛送出川庐,“启学后有一场候补考,你也来参加,若是能进内班,我便亲自为你打开国子监的大门。” “一言为定!”陈音华笑嘻嘻地走出厢房,花园里回荡着她的语声,“我这就买书去。” 虽然霍宜年和蔺文柏这几日都在京郊踏青,不过她也知道父皇暗中派了保护的人手,因此大咧咧地一个人踏出川庐,径自往长宁大街上去了。 大邾如今休养生息鼓励商贸,京城商贾云集,街上富庶繁华,金绮珠玉堆如山积,欢呼酣饮日暮不休。 抬头一望,酒幡旌旗掩映着斜倚在楼阁边揽客的美人,再往前走,左手是诸色杂卖,右手是烟馆戏园。 陈音华吃了天香酒楼新上的羊角葱参炒核桃肉,品了长丰斋时兴的蜜饯金橙子泡茶,人也飘飘然,眼花缭乱,没有霍宜年这个表兄跟着,早就把买书一事抛在脑后。 只不过再好玩的闹市,也有逛乏了的时候。 暮色四合,她走到一家茶肆里歇脚,忽然就看见旁边医馆里有一道眼熟的身影。 ——正是当日在天香酒楼上遇见的李姓公子。 如果没看走眼,上半程在川庐的书桌上,陈音华依稀记得瞧见了本写到一半的奏章,那李时居后面,还跟着俊秀生三个大字。 - 俊秀的李时居此刻刚从薛瑄处出来。 通过《探花笔记》赚的银钱,李时居按照约定分了一半给了薛瑄。 随后他便在城中购入一套小院,从客栈搬出来,以方便日常出行。 翰林馆选结束,这一科的三百余名进士中,仅有几十人留京,剩下两百余人则外派任官。 薛瑄按照原书剧情,入选了翰林院庶吉士。 这段时日李时居研读《大邾遍略》,对庶吉士这个职位有了初步了解。 它不能算是正式官职,甚至没有品级,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试用期,待一段时间过后,只要没犯下重大错误,便能稳稳当当从正七品职位踏上仕途。 只不过云御史对薛探花还是抱着看不上的态度,云瑶虽跟家里据理力争,奈何她老爹下了禁足令,严防死守,就连让小丫头鸿雁传书的路子都给掐断了。 薛瑄官场得意,情场失意,白日里尚能穿戴整齐去翰林院办差,一到夜间就把自己喝得烂醉如泥。 李时居对此爱莫能助,她记得原书中让薛瑄振作起来的正是哥哥李时维,而且即便有兄弟陪伴,薛瑄的情伤也得大半年才能自愈。 想到李时维,李时居又有点伤感。 在原书中,除了戏份不多的三皇子陈定川,这位哥哥当真是比男主薛瑄还有魅力的一个人物,不少读者都将他们二人评为本书的朱砂痣与白月光。 人长得又高又俊,学问也得皇帝赞赏,先入宫做皇子伴读,后任御前行走。 整本书中,他都致力于扶植一个可受李家掌控的皇子夺嫡,搅弄得朝堂风云不得安宁。 虽然最后他支持的大皇子中道崩殂,但也给亦敌亦友的三皇子提供了上位渠道,结局算得上完满。 李时居穿过来后,也觉得这位哥哥不错,即便每天在家的时间很少,但是每回遇上好吃好喝的,总不会忘记给妹妹带一份。 因此他消失的这段日子,李时居还挺想他的。只是一个多月过去了,京城内外却始终没有李时维的消息。 接到那个特殊任务,加上有了巧舌如簧的加持,有一回她光明正大地戴上幕篱,以武德候府千金的名义去了北镇抚司。 然而锦衣卫却毫不松口,坚决不准她入内。 李时居也算好话说尽,还卖惨道:“听闻我爹爹病重,我和娘亲茶饭不思,也不知他老人家是否好转……” 抹了抹泪,她又说,“天气越来越热了,也不知道我爹在北镇抚司能否吃好睡好,我带了些夏衣和吃食,能否请锦衣卫大哥代为转交?” 那位锦衣卫犹豫片刻,还拉了个级别更高的商量了两句。 就在李时居以为能有进展时,他却走过来,冷冰冰道:“不行。” 然后不容分说地请她离开府衙。 李时居感到很无力,巧舌如簧似乎不如那天说服云氏时好用了。 ……或许,这就是技能备注中所谓的“初级”吗? 摇了摇头,她将注意力转回道医师利索的打包动作上。 芦苇纸里包着的,是给云氏调理身子用的人参养荣丸。 走出医馆,街边站了个人,似乎正在等她。 面上笑容持重,手中还举着把泥金扇子,故作风雅地轻轻摇着。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9 首页 上一页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