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要说“可是”,马佳氏笑着打断:“亲家太太好眼力,这套家具极为难得,买的时候花了足足五千两银子。就算现在拿到当铺典卖,也能卖上三千两呢。” 三、三千两! 真当她是土包子,不知道黑漆螺钿家具的价格吗? 就算是全新的,江南最时兴的样式,这样一套家具也不会超过一千两银子。 张嘴就是三千两,她怎么不去抢! 不过话又说回来,完颜罗察的仕途还捏在郭络罗家手里,就算马佳氏说这套家具值一万两,他们家砸锅卖铁也得把银子给凑上。 那拉氏咬着后槽牙说好,吩咐乌雅氏拿银子来,交给郭络罗氏。 乌雅氏心疼银子,推说三千两太多,需要时日筹措,打算蒙混过去,等马佳氏走了,再找郭络罗氏好好算一算这笔账。 马佳氏到底是外人,不好过多插手完颜家的内务,笑着与那拉氏唠了一会儿家常,便起身告辞。 完颜照喝了肉粥,又喝了一碗汤药,正躺在床上发汗,这时门帘撩开,完颜熙跑进来告诉她,马佳氏要走。 “姐姐,不能让大舅母就这样离开!”完颜照一着急,竟然出了一身热汗,“你现在过去,就说、说我病重,请大舅母过来看看我。” 妇人出门一趟不容易,若这回搭不上郭络罗家,以后再想找机会就难了。 完颜熙眨眨眼:“你让我撒谎?” “你撒个谎,我保证你以后天天有肉粥喝。”完颜照也眨眨眼。 完颜熙舔了一下嘴唇,转身跑出门去。 门外很快响起脚步声,此时完颜照已经用手把脸和脑门搓得通红发热,所以马佳氏摸她额头的时候,手都颤了一下。 她刚要吩咐人去请郎中,手被完颜照握住了,听她虚弱道:“大舅母,照儿想外祖母了。” 完颜照刚出生,完颜家大爷便撒手去了,郭络罗氏孀居再没踏出过完颜府的大门,完颜照根本没见过她的外祖母。 确切地说,三个孩子里,只有完颜照没见过外祖母。 不过这话倒是提醒了马佳氏,她拉着完颜照的小手,对郭络罗氏道:“亲家太太和二奶奶都是黑了心肠的,这孩子病得厉害,得请太医诊治。这样吧,我带她回去,兴许还能保住一条小命。” 郭络罗氏此时早慌得没了主意,听马佳氏这样说,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当即给完颜照穿戴好,裹了自己的旧斗篷,把她抱上了马佳氏的车。 天又下起了大雪,完颜熙追着马车一直跑到大门口,她大声喊完颜照:“照儿,别忘了你答应我的。” 完颜照撩开车帘,迎着风雪朝完颜熙大声喊:“我记得,永远记得!” 最近宫里有流言传出,说十四阿哥生在子夜,本就不祥,偏那夜无数扫把星下凡,更是不祥中的不祥。 永和宫还因此走了水,烧坏了宫女们住的厢房,十四阿哥简直就是扫把星本星。 不过谣言很快不攻自破,原因很简单,皇上疼爱十四阿哥。 皇上都不在意十四阿哥是不是扫把星,别人舌头再长,也不敢乱说。 由于皇上疼爱十四阿哥,这些日子去永和宫格外频繁,就算德妃不愿意让宜妃伺候,宜妃也不敢不去永和宫点卯。 好容易熬到德妃出月子,皇贵妃又查出流言的出处是翊坤宫。皇上倒是没有额外惩罚宜妃,只是让德妃坐满双月子,也就是卧床休养两个月。 结果德妃的双月子还没做完,宜妃先冻病了。 永和宫在东六宫,而翊坤宫在西六宫,顶风冒雪日日往返于两座宫殿之间,铁人也受不住啊。 宜妃只是偶感风寒,为了引起皇上的重视,故意弄出大阵仗,好像快要病死了似的,召娘家人入宫侍疾。 又怕动静太小,不但召了自己的娘家人,还召了族中有头有脸的命妇进宫来说话。 其中就包括她的堂婶,也就是完颜照的外祖母钮祜禄氏。 “这小姑娘是谁家的孩子?模样可真标志。柳眉杏眼,粉鬓桃腮,长大了肯定是个大美人。”宜妃倚在床上问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不想蹚浑水,把三个儿媳都留在了家中。听说别人都带了晚辈入宫,钮祜禄氏也不好干巴巴一个人来,思来想去便把完颜照带在了身边。 此时完颜照身上的寒症已经全好了,幸运地没有留下病根。按理说该将她送回完颜府,偏她长了一张巧嘴,莺歌儿似的把钮祜禄氏哄得整日乐呵呵的。 马佳氏瞧着好,便与钮祜禄氏商量,想留完颜照多住一段时日。 钮祜禄氏自然没意见,马佳氏又亲自去了一趟完颜府,把这事跟自家小姑子和亲家太太说了。郭络罗氏求之不得,那拉氏领教过马佳氏的厉害,也不敢有异议。 倒是在马佳氏走后,那拉氏叫来二奶奶乌雅氏,让她赶紧把欠着的三千两银子给长房送去。 乌雅氏心疼银子,那拉氏叹息着道:“当初老爷耗尽家财也要给大爷娶一个郭络罗家的女儿回来,就是想攀附上三旗,为家中子弟谋前程。只可惜大爷是个短命的,娶回来的郭络罗氏也是个锯了嘴的葫芦,没有半点用处。” 其实也不是全无用处,完颜罗察能在礼部任职,全靠郭络罗氏阿玛的举荐。 可那拉氏并没把这份功劳算在长媳身上,只当是她克死长子,郭络罗家给完颜家的补偿。接受起来理直气壮,还不耽误他们算计郭络罗氏的嫁妆,为完颜罗察上下打点。 吃着人家的饭,骂着人家的娘。 “如今照儿入了亲家太太的眼,我瞧着马佳氏也挺喜欢她。照儿呢,随了大爷和大奶奶的优点,模样标致,嘴也甜,将来没准儿能配一个郭络罗家的庶子,再攀上上三旗的高枝。以后你见着大奶奶,也该敬着点。”那拉氏深谋远虑道。 乌雅氏不服气:“郭络罗家虽是上三旗,家中也只出了一个尚书,从一品,官阶只比二爷高了两级,况且年事已高。咱们家二爷正值壮年,是礼部最年轻的侍郎,不久的将来咱们完颜家自己就是高枝,太太何苦用热脸贴亲家的冷屁股呢?” 那拉氏冷哼一声:“这你就不知道了,皇上倚重上三旗,对咱们下五旗没什么好感。二爷若想再进一步,少不了郭络罗家的支持。再说郭络罗家不光有尚书,还出了一个宠妃呢,你忘了?” 提到宠妃,乌雅氏更不服气了:“大奶奶的堂姐是宜妃,我堂姐还是德妃呢,听说德妃又生了一个小阿哥,皇上喜欢得紧。” 德妃确实能生,可四妃是有排序的。 惠宜德荣,宜妃最年轻,却排在皇长子的生母惠妃之后。除了得宠,有儿子傍身之外,与她有一个被抬进上三旗的堂叔不无关系。 而这个堂叔,正是大奶奶郭络罗氏的阿玛。 宜妃都要仰仗她的堂叔,完颜家又怎能放弃攀附的机会? 那拉氏所料不错,宜妃之所以在一众小辈中把完颜照单拎出来夸奖,除了完颜照的外形确实出挑,还有向钮祜禄氏示好的意思。 作者有话说: 顾倾:她们想利用你攀龙附凤。 完颜照:姐自己就是龙凤。
第9章 进宫 钮祜禄氏领着完颜照给宜妃行礼,宜妃叫起赐座,钮祜禄氏谢恩坐下,让完颜照自报家门。 三岁的小姑娘端端正正给宜妃行了一个福礼,一板一眼道:“臣女复姓完颜,单字名照,是户部尚书郭络罗巴泰的外孙女。臣女给宜妃娘娘请安,宜妃娘娘吉祥。” 根本没提完颜家。 “复姓完颜?哪个完颜?”宜妃有点诧异,钮祜禄氏竟然没带亲孙女,而是带了外孙女进宫。 外命妇进宫一趟不容易,得了机会肯定要带自家小辈来长见识,带外孙女的情况,宜妃也是头一回见。 宜妃只记得堂叔家只有三个嫡子,并无嫡女,这个完颜家的小姑娘算是哪门子外孙女啊。 钮祜禄氏笑着解释:“这孩子是婉柔的小女儿。” 宜妃记起来了,婉柔是钮祜禄氏的庶女,一直养在钮祜禄氏身边,她没进宫之前,与婉柔的关系也很不错。 细看这孩子,还真有点像婉柔。 这时有宫女在门外禀报:“娘娘,五阿哥和九阿哥过来给娘娘请安。” 宜妃将目光从完颜照脸上移开,笑着自嘲:“婉柔真好福气,生了这么一个标志的闺女,不像本宫,生的都是阿哥,没有闺女的命。” 众人跟着笑,说母凭子贵,还是娘娘的命好。 说笑声中,九阿哥当先走进来给宜妃请安,正好听见宜妃说的最后一句话,凑趣道:“额娘想要个女儿还不简单,眼前不就有个现成的?我瞧着这个小格格与额娘有几分像,额娘把她收下做义女,也算儿女双全了。” 九阿哥不说众人都没注意到,就算注意到了也不敢说。 他这一说,众人都说像。 宜妃也是越看越像,她笑着问自己的额娘像不像,额娘也说像。 宜妃有心抬举婉柔,顺便拉近与钮祜禄氏的关系,问完颜照愿不愿意,完颜照看向带她来的钮祜禄氏。 见钮祜禄氏朝她点头,完颜照这才说愿意,当即跪下给宜妃磕头。 按理说,皇上的妃嫔是不能随便收义女的,可架不住宜妃得宠,她都这样说了,别人心知不妥,也无人敢提醒。 宜妃久居后宫,当然知道宫里的规矩,她不过随口一说,赏赐点东西,根本做不得数。 宜妃吩咐人取来一套赤金的长命锁给完颜照戴上,让五阿哥和九阿哥带她在宫里转转。 这一转不要紧,直接转去了永和宫。 宜妃最近一个多月都在永和宫照顾德妃,五阿哥和九阿哥没少往永和宫跑,跑着跑着就跑顺了路,带着完颜照一路说说笑笑来到永和宫。 永和宫里的奴才瞧见九阿哥没有一个不头疼的,每回九阿哥过来玩,御膳房送来的糕点至少没一半。 吃完了糕点,还嚷着要吃水果。冬天的水果都是从南方运来的,分给永和宫的本来就不多,分到那一点还不够九阿哥塞牙缝的。 “九阿哥,皇上在里头呢。”门口当值的太监吓唬道。 九阿哥刚才还在给完颜照介绍,说永和宫的糕点如何好吃,水果如何新鲜,听说汗阿玛在,拉着完颜照就往外跑。 倒是五阿哥年纪大些,更懂事,他伸手拦住九阿哥:“汗阿玛在,咱们来了,怎么也要进去请个安。” 九阿哥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你要去便去,别说我来过。” 忽然汗阿玛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吓得九阿哥腿抖,差点跪在地上:“谁在外边鬼鬼祟祟的?” 门口当值的不敢欺君:“回皇上的话,是五阿哥、九阿哥和一个……小格格。” 怎么还有个小格格?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1 首页 上一页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