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整,太和门开,胤禛跟在三阿哥胤祉身后,缓步朝着太和殿(也叫金銮殿)走去。 胤禛的心突然安定了下来,有什么好查的呢? 得天之幸,他拥有了听见别人心声的奇异能力,若是崔雪满如同他一样,有些奇异的能力也无可厚非。 更何况,崔雪满是他的格格,再过四个月就会为他诞下小阿哥或者小格格。 这丫头心思澄澈而明媚,脑子里还尽是一些天马行空的念头。 既然如此,又何必查的太清楚? 至少目前看来,牛痘,水泥,都是利国利民的东西。 胤禛心情稍好,便又思考起崔雪满提到的牛痘,若真有用…… 下午四点,胤禛准时“下班”,直奔听雪院而来。 而崔雪满也如同昨晚上想的那样,不经意间提起大阿哥和二格格要去庄子上种痘的事情。 胤禛心里莞尔,十分配合她表演地“嗯”了一声,一副专注倾听的姿态。 于是崔雪满就惊喜交加地把她发现牛痘的事情说了出来。 惊在种了牛痘就会和得了天花一样发热、长红疹。 喜在种了牛痘之后的症状并不同于天花那么凶险。 崔雪满还把自己庄子上的数据拿出来,包括她在内,一共五十人种了牛痘,都有天花的症状,但如今身体都十分健康。 最重要的是,种了牛痘的人,就不会再感染天花! 胤禛即便听过一次,此时再听也不由心潮澎湃。 天花,但凡出现必定带走人命的疫病,若牛痘真的可行…… 胤禛当即就吩咐苏培盛带着钱去买上三百个以上的“志愿者”种牛痘,行与不行,试试便知。 崔雪满喜笑颜开,心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她立刻讲笑话一样把泥瓦匠的事情给说了。 胤禛眼底笑意渐浓,也立即叫人去查看水泥。 崔雪满只觉得大功告成,心里一阵欢欣鼓舞,哎呀呀,四爷原来这么相信她? 桥豆麻袋(ちょっと待って),怎么有种四爷色令智昏的感觉? 崔雪满眼神微妙地看了胤禛一眼,胤禛眼含笑意回望。 崔雪满:……啊,本姑奶奶这无与伦比的、该死的魅力~ 胤禛:……噗! 胤禛一口茶直接喷了出来,幸好他及时转了个方向,无辜被喷的茶水全喷到了地上。 崔雪满惊呆了。 “爷,这是怎么了?茶水太烫了?” “无事,无事。” 胤禛摆摆手,心说自己还是功夫不到家,怎么能笑出来呢? 也怪这丫头的心声……格外有趣! 当天晚上就寝时,崔雪满被胤禛又亲又摸,那啥火焚身,偏偏又不能那啥,燥了大半夜才睡着。 牛痘需要较长的时间验证,水泥却只需要两三天。 在胤禛确认水泥的造价、可塑性、坚硬性等优点后,立马就着手写折子了。 不过在上折子之前,胤禛却是先来了听雪院。 “水泥一事,爷恐怕不能把功劳算在你身上。” 崔雪满听了也没啥,身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区区做好事不留名而已啦! “爷不必介怀,只要爷记得雪满儿就是!” 胤禛点点头,心说他肯定会好好记着,这等利国利民的事情,怎么可能会忘记? 第二天,胤禛便上了折子,给康熙帝演示了一番水泥的坚硬度。 康熙帝龙颜大悦,尤其是亲自花了三天从无到有的把水泥造了出来后。 胤禛被夸了一通,赏赐也是一大波,最后,还领了一个差事—— 奉命修建一条从京城直达塞外科尔沁的水泥路。 胤禛顿时忙的脚不沾地。 每天早出晚归,也都是睡在前院,九月初时更是直接和施工队一起走,路修到哪里,他人就在哪里。 而胤禛一走,四贝勒府便关起了门过日子。 福晋禁足思过抄经一条龙,不用去请安。 宋氏终生监禁小佛堂,也出不来晃荡。 李氏春风得意,天天逛小花园,时不时还要找一找侍妾们的麻烦…… 崔雪满就数着日子安心养胎。 九月中旬时,康熙帝整备人马,巡幸塞外。 也就是说,胤禛在前面修路,康熙帝在后面赶路…… 啧啧啧,崔雪满觉得,得亏清朝是月亮头,不然四爷肯定要头秃啊! 随着时间流逝,她的肚子也越来越大,崔雪满挥舞鞭子也吃力起来。 稳婆和奶嬷嬷们已经住进了听雪院,产房也安排好了,兰溪每天都会去检查一次。 十一月月底,康熙帝呼啦啦地又回了京城。 整个队伍都是人仰马翻的,要知道,这时候的交通工具是马啊!康熙帝可以坐马车,但其他人是骑马,大冬天冷风呼呼地吹…… 虽然水泥路好走,可马儿累,骑马的人又累又冷,简直遭罪。 胤禛回京的那天,崔雪满挺着大肚子和福晋等人一起在门口迎接四爷。 当她看着四爷有些干燥的嘴唇,顿时心疼坏了,哎,皇子们也是骑马,北风如刀,四爷的颜值都下降了! 胤禛抬脚进门,脸色波澜不惊。 他看了一眼静若姝女、温婉柔和的崔雪满,心里感慨,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都进去吧。最近事情多,家宴就不必摆了。” 期待着利用这次家宴解禁的福晋垂下眼帘。 李氏也不太高兴,她还想揽下操办家宴的事情呢! 崔雪满心里很满意,她都快要生了,什么家宴不家宴的,给人创造害她的机会吗? 胤禛大步流星走在前面。 他心想:几月不见,福晋还算安分,过了年便放她出来吧。 李氏成了侧福晋之后,倒是有点飘了,看来要冷落冷落她。 崔雪满……一如既往地很有警惕心,值得表扬。
第22章 东曦既驾 四爷回府后,崔雪满的生活有了一点点的变化。 每日晚膳都有四爷相陪。 嗯,李氏使出浑身解数,想把四爷抢到她的陶然院去,都没成功。 崔雪满也很无语,四爷就是喜欢来听雪院吃饭,她能有啥办法? 李氏这个病急乱投医的,不知道听了谁的谗言,竟然特意去找福晋,说她怀着孕还要霸占四爷巴拉巴拉…… 然后,李氏着重表示,崔雪满这个行为不行,福晋,咱俩一起去宫里向德妃娘娘告状吧! 福晋差点没被气死,连端茶送客这种委婉动作都没做,直接起身把李氏赶出了如意堂。 笑死!她要敢答应,四爷说不定让她一辈子禁足如意堂! 这事儿,崔雪满当笑话听了,胤禛却直接叫李氏好好在陶然院绣花读书,别出来乱晃。 咳,禁足的委婉用语。 对此,崔雪满不得不说,四爷干得漂亮! 时间过得飞快,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听雪院的人就开始了提心吊胆的日子。 崔雪满也是提心吊胆的,这时间其实算是足月了,但,肚子一直没动静。 孩子不出来,崔雪满也没办法,只能每天早起都嘀咕一遍“想卸货”。 十二月二十一日,冬至,宫中摆宴。 胤禛带着福晋、李氏(侧福晋可以进宫)、大阿哥、三阿哥、二格格天没亮就进了宫。 今日的寒风依旧冷冽,中午时却罕见地出了太阳,阳光洒在红墙琉璃瓦上,交相辉映。 康熙帝坐在御座上,打眼一扫就是排排坐的十几个儿子。 胤禛本来正在和太子说着话,却见苏培盛在不远处挤眉弄眼、晃晃悠悠。 他眉头一皱,心中有些猜测,急忙别了太子爷,走了过去。 “怎么了?” 苏培盛笑得跟一朵花儿似的,喜气洋洋地拱手道:“主子爷,府上的库嬷嬷来报,说是纳兰格格今儿辰时发动,午时三刻平安生下了一个小阿哥!奴才恭喜主子爷!” 胤禛闻言笑起来,“好!回去再赏你!” 他脸上的喜色根本掩藏不住,太子爷见他回来,就随口问了一句:“你那奴才来禀报了什么喜事?” 胤禛笑着道:“府上的格格生了个小阿哥,过两日洗三、满月时摆酒二哥请赏脸啊!” 太子爷闻言也笑起来,“你府上子嗣确实少了些,如今又添一个小阿哥,好事!来,二哥陪你喝一杯!” 胤禛刚要举起酒杯,就听御座上的康熙道:“胤礽,胤禛,你们两个在说什么?朕可是少见老四你这么笑。” 太子爷放下酒杯,起身道:“回汗阿玛,方才四弟的奴才来报,四弟府上添了一个小阿哥,四弟高兴,儿臣便说要陪他喝一杯。” 康熙帝看向胤禛,“喜事临门,是该喝一杯。” 说完便不再关注,转头却是低声吩咐梁九功去查一查,看看里头有没有什么猫腻。 毕竟恰巧就生在冬至这天…… 康熙帝似乎没了兴趣,其他人却是相互对视一眼。 嗯,既然汗阿玛都说该喝一杯…… 直郡王领着几个兄弟纷纷来找胤禛喝酒,张口就是恭喜老四,来来来,喝一杯。 好在太子爷和十三阿哥都帮忙挡了挡酒,不然,胤禛恐怕是晚宴不到便要醉倒。 黄昏时分,康熙帝便得了消息,四贝勒府上的格格是足月生产,辰时发动,午时三刻生产,太医去诊了脉,母子平安。 康熙帝眉目舒展开来。 他捋了捋须,扫视了一番冬至的热闹景象,想起上午时的阳光,心道:宫烛奔忙下玉除,晨曦拂掠丽储胥,不如就叫弘曦好了。 “梁九功,把各家的小阿哥整理个名单报上来,朕一道儿赐名。” 于是,就在崔雪满生完孩子的第三天,也就是洗三当天,赐名旨意下来了。 梁九功亲自来四贝勒府传旨,康熙帝也图省事,把十几个孙子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梁九功先念太子爷家的,然后是直郡王家的,紧接着三阿哥、四爷、五阿哥…… 值得一提的是,本来该一家一家去传旨的,梁九功却是就在四贝勒府把旨意给传了。 这行为吧…… 崔雪满咂咂嘴,就像是别的小阿哥之所以有名字,全是沾了四贝勒府的小阿哥的光一样。 四爷非常惨的被架起来烤,当天被几个兄弟轮流灌酒,第二天爬都爬不起来。 嗯,说回正题,如今四贝勒府一共有四个小主子。 二格格今年七岁,李氏所出,四爷为她取名尼楚贺。 大阿哥今年五岁,福晋所出,前年康熙赐名:弘晖。 二阿哥早夭,李氏所出。 三阿哥今年两岁,李氏所出,康熙赐名:弘昀。 四阿哥刚出生三天,崔雪满所出,康熙赐名:弘曦。 嗯,怎么说呢,崔雪满这波要吹老康啊!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4 首页 上一页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