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里并没有林阿姨儿子喜欢的那种西瓜太郎和小青蛙的文具,都是一些普通的,不过这里有多功能文具盒,还有那种底部画着九九乘法口诀的铁皮文具盒。 商店里卖三十一个,批发价才十块,只是随便买一点人家不给批,零售价和批发价相差有点大,几乎差了三分之一的价格。 铁皮盒商店里八块十块钱,这里批发价也才一两块,还有很多塑料文具盒,橡皮,本子,水彩笔价格也都很便宜。 “怎么没买?”孟厚德看孟玉兰空手出来。 孟玉兰笑着说:“下次再来买,先去吃饭。” 孟厚德:“兰宝,下次真的还来啊?这些都不知道能不能卖掉呢。” 孟玉兰自己心里也不是很有底气,但是不能在孟厚德面前表现出来,要不然孟厚德肯定打退堂鼓,“卖得掉的,到时候试试就知道了。” 孟厚德点头:“行吧,我看这些东西看着确实不错,要是城里卖不掉,我拿去乡下试试,不够老家都是请人写春联,很少出去买。” 孟玉兰:“这几年老家发展也挺好的,大家可能也用腻了那种自己写的春联,没人买那是因为老家卖的春联看着都不怎么样,还不如去请人写呢,但你看我们在这买的这些春联,还有年画,款式图样都好看,拿回去说不定大家都抢着要。” 孟厚德心念一动:“说的也是,要不这样,老家这些天都在赶集,我回去一趟,卖卖看。” “不急,回老家路上就得折腾三个小时看,一来一回,太费劲了,我们先在市区摆摊试试。” 虽然乡下也是个市场,但是他们手上也就这些货,等到真的卖完了,再去进货的时候,再去乡下也不吃,又或者,城里真的卖不掉,再考虑乡下。 两人在商贸城门口的小店点了两碗大排饭。 小店生意不错,这时候虽然已经过了正经的午饭时间,店里还是坐的满满的,两人进去的时候刚好有人离开,才空出位置来。 老板的动作麻利,米饭是现成的,只要加工一下大排就行,很快就把两碗大排饭端了上来。 汁水浓厚的大排,酱香味十足,从锅里捞出来,热乎乎的,盖在白花花的米饭上,再淋上一勺汤汁,洒上一点点芝麻和葱花,加上一块煎鸡蛋,简直叫人垂涎三尺。 酥脆的外皮,咬下去能够内里却是松软的,还有肉的汁水,加上特制的酱汁,咸香甜酥,咬一口大排再扒一口米饭,满满一口,这种满足,简直无法形容。 两人虽然不是很饿,但是很快就把一碗饭给吃完了。 还有两小碗赠送的紫菜汤,上面飘着紫菜和蛋花,喝下去味道很鲜美。 这样一份饭才三块钱。 吃完之后,孟厚德摸了摸肚子,“好了,吃饱了,现在回去不?” “回去吧。”孟玉兰本来还想去四区看看,但是今天已经花了将近六百块,手上的钱不多了,就先不买别的了。 她也急着回去把这些货整理一下,要是时间来得及,今晚就能去摆摊小试一下。 她心里已经有几个想好的摆摊地址。 一个是海市大学旁边的教职工家属院门口,还有公安局家属院门口,那一块汇聚了水利局家属院和邮政局家属院,基本上机关单位的家属区都在那。 这时候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双职工,住在这一块的家里条件都不错,家里吃的用的都很讲究。
第10章 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三点了。 两人回来刚进院子,就引起了注意。 孟厚德拿着一个这么大的袋子,一看就装了很多东西,而孟玉兰身上穿着新衣服,新潮又洋气。 大家难免会多看几眼。 但是父女俩没在意这些目光,快步回了家,在楼下刚巧碰到带着孩子出门的林阿姨。 这个林阿姨在这院子里,是孟玉兰唯一有好感的人。 她不到三十岁,打扮时髦又洋气,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性格泼辣直爽,丈夫姓马,在外地跑物流,平时是个很低调的人,但是孟玉兰知道,这两年,她丈夫在外赚了不少钱,单看她穿的衣服,还有她给孩子买文具的豪爽,就能看出来。 孟玉兰有时候没饭吃,林阿姨看到她会给她几个包子,说是买多了吃不完。 去年过年,她看孟玉兰一个人在家过年,还让儿子给她送了一碗红烧肉。 这些恩惠,孟玉兰记得。 而且她的儿子马小宝,生的可爱,就像是年画里的娃娃,她看着也喜欢。 “林阿姨。” “诶,刚回来啊,小宝,叫叔叔和姐姐。”林阿姨对孟玉兰很热情,但她看不上孟厚德这个没责任的男人,当初自己惹了事去坐牢了,孟玉兰和她妈相依为命受了很多苦。 所以林阿姨没正眼看孟厚德,但是对儿子的教育还是到位的,不能因为自己讨厌就让儿子也跟着没礼貌。 马小宝有些害羞,奶声奶气地喊了一声:“叔叔,姐姐。” 孟玉兰朝他笑了笑,“小宝真乖。” 孟厚德看着马小宝也很喜欢,他只有一个女儿,之前还想要个儿子呢,要不是计划生育,当初他和梁如梦就生二胎了。 他在口袋里掏了掏,没有糖,要不然就给马小宝了。 孟玉兰:“林阿姨这是去哪?” “我家小宝吵着要吃辣猪脚,我带他去买。” 孟玉兰:“刚刚我回来的时候,在路口看到有推车在卖,你现在过去应该还在。” “好嘞。”林阿姨牵着儿子走了。 孟厚德看着两人的背影,小声说:“这孩子挺可爱的,跟你小时候一样,白白胖胖的。” 孟玉兰想到自己小时候,她看过照片,确实很白,但是没有多胖,只是比她现在看起来要肉乎,照片里的她额头上还点着一颗红红的痣,看着就像是电视里观音菩萨旁边的童子,机灵又漂亮。 上楼之后又碰到住在对面的邓家两姐弟,姐姐十来岁,刚上初中,弟弟五岁多,姐姐牵着弟弟,看到孟玉兰和孟厚德也不打招呼,姐姐盯着孟玉兰身上的衣服,弟弟就看着孟厚德手上的袋子。 孟厚德记得前几年这两小孩看到自己都是叔叔叔叔叫的可热情了,他当时总让他们到家里来看电视,吃糖。 那时候邓家还没电视,他们家电视机买的早,这邻居们都来他家看。 现在这两姐弟见了他们,话都不说一句了。 孟厚德虽然不想事,但是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小孩子这样,肯定都是大人教的。 孟玉兰拿出钥匙开门,喊了一声:“爸,进屋了。” 孟厚德应了一声,走进门,把袋子往旁边一放,孟玉兰啪的关上门,挡住了那两姐弟的视线。 提了一路,孟厚德早就累了,活动了一下筋骨,就在椅子上坐下,他刚想说让孟玉兰给自己倒杯水,他又渴又累,但是抬头还没说话,就看到孟玉兰把袋子打开,已经开始整理起来了。 “现在就要弄出来吗?” “对,时间还早,一会儿我拿一些去路口摆摊卖卖看。” 孟玉兰现在很有赚钱的热情。 孟厚德有些惊讶,看着她说:“兰宝,不急吧,这还刚到家,都没喘口气,喝口水先歇会儿。” 孟玉兰摇头,“我不累,一会儿天都黑了,就不好出去了。” 孟厚德挠挠头,站起来去倒了一杯水自己喝了一杯,又给孟玉兰倒了一杯,“喝点水,我来弄吧,你说要怎么弄。” 孟玉兰接过杯子,没急着喝,条理清晰地说:“每样对联拿个十对,福字也拿十个,其他的都各拿五个就行,今天先去试试,不拿多了,等会儿路上我再把价格给定下来。” 孟厚德:“行。” 看到孟厚德做的没错,孟玉兰才缓缓喝了一口水,她又想到点什么,在家里翻翻找找。 “找到了。”她从柜子里拿出来一块床单,这是很久前用旧了的,一会儿摆摊用得上。 孟厚德:“现在都快五点了,我们今天去哪?” 孟玉兰:“今天先就近找个地方,在商场门口的街边摆吧,今天太晚了,就不去太远的地方了,商场门口的人流量也挺多。” “去那啊?”孟厚德有些迟疑,“那是不是会遇到很多熟人。” 这年头摆摊的人还是少,有正经工作的人,都看不上那些做小生意和摆摊卖货的,背地里都说是二流子,就算国家已政策已经变了,大伙儿还是觉得有个正经工作比较香。 孟厚德爱面子,认识的人也多,要是被熟人看到,到时候上来打招呼,他得多尴尬。 “碰到熟人怎么了,还能照顾生意,要是碰到了,你就喊人家买,便宜点卖给人家。”孟玉兰摆出无所谓的态度,她知道孟厚德心里在想什么。 孟厚德看女儿这么执着,心里虽然不太情愿,到嘴边的那句要不换个地方,还是没说出口。 孟玉兰找了个行李包,把东西往里面一装,再把床单也带上,“好了,东西准备好了,我们走吧,早点去,卖的好就早点回来吃饭。” “等等。”孟厚德又急忙喝了一杯水,“走吧。” 其实孟玉兰心里也在打鼓。 她也担心自己这次摆摊会无功而返,又或者收益比预期要差很远。 可能是经历了一世,她的想法要变得复杂许多。 她前世辍学之后去了广市,在那走了很多弯路,后来又去了深圳,在那个经济腾飞的年代,深圳是发展最快的地方,她当时做了几个月服务员,也跟人合伙开过店,上过当被骗过钱,经历了很多次低谷,后来就遇到了陆舒临。 陆舒临是香港来的富商,家族在香港就很了不得,来了大陆做生意,很多人都巴结他。 孟玉兰当时的老板就想巴结陆舒临,于是叫来孟玉兰作伴。 当时别人都以为是陆舒临一眼看中了她,她就轻轻松松地嫁进了陆家,做了豪门富太太。 但实际上呢。 她自己也用了不少心思,她并不是个单纯简单的女人,为了让陆舒临决定娶她,她做了很多努力。 嫁给陆舒临就是想要过上好日子。 可是现实往往和想象不同。 陆舒临是喜欢她没错,但是他对她的喜欢,很浅薄,他只是把她当成金丝雀,她嫁过去,就像是住进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笼子。 一入豪门就变得身不由己,不仅要讨好陆家老太太和陆舒临的姐妹们,还要讨好继子,她慢慢迷失了自己,谁也看不上她。 就连后来她自己亲生的儿子,也觉得她是个没用的女人,空有一张脸,不配站在陆舒临身边。 等她终于累了,不想在这个家待下去的时候,她等到了陆舒临送来的离婚协议书。 …… 这一世她回来的不早也不晚,她还有机会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8 首页 上一页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