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讲的时候,她非常有定力。 那些理论知识其实是很高深枯燥的,跟上学者们的思维都不容易,其他工作人员都听得抓耳挠腮,愁眉苦脸,祝慈竟然还能偶尔提出些明显思考过的问题。 别人羡慕地问她是怎么做到的,祝慈只能举了举自己做过的笔记。 其实是因为系统课程中有相关的部分,她重启了自习室,晚上回家会额外再学一会儿。 就这样,在每天跟着剧组一起做前期筹备工作的过程中,祝慈心里言柒的形象也越发丰满。 9月底,孙怀英那边的工作人员告知了她一个消息:广电和文化/部有意选送《沪商》代表今年的中国内地参选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 听到这个消息,祝慈百感交集。 近百年来,世界电影中心一直都是美国好莱坞,这也让奥斯卡金像奖的国际影响力远超欧洲三大电影节,在全世界都备受瞩目。 可是归根结底,奥斯卡还是美国的国内奖,基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因素,奥斯卡不可能将奖杯颁发给任何一部中国内地电影,很无奈,但这就是事实。 而文化/部的态度也很耐人寻味,从二三十年前刻意挑选符合评委“口味”的电影,到近十年来不再迎合,而是选择更具影响力、能体现中国电影发展水平的片子。 祝慈压根就没有把奥斯卡作为自己的终极奋斗目标,对她而言,《沪商》选送奥斯卡这个消息,更大的意义在于,官方认可她的电影可以代表国家走出国门。 这种更高意义的褒奖,无疑给了她源源不断的动力。 祝慈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尽她最大的努力,改良行业生态,为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取得话语权做出一点贡献,《沪商》算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过了十几天,广电正式下文,营销号趁势联动,#《沪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奥斯卡#直接被送上热一。 广场上,网友们都在热烈讨论。 “一点都不意外,这可是戛纳获奖的片子,论深度,今年没有电影能比得上《沪商》吧。” “害,可惜价值观跟那些老白男严重不符,估计是拿不到提名的。” “可惜什么,我们又不是在追求他们的赏识,这么多年了,谁还不知道谁啊,自信一点,《沪商》好不好不需要由他们评判。” “美国人根本理解不了我们的含蓄美,他们只会觉得无趣。” “就算拿到提名,咱们国家也不会去出那个公关费用的,这钱留着修路不好吗。” “说的也是,孙导那么大年纪了,《沪商》上映那段时间都没怎么看他出来活动过,再大老远跑到美国去喝酒,想想也不现实。” “我倒是没想那么多,就是为祝慈感到高兴,其实《灵气复苏》那年也应该选送的,至今无人超越的票房,不知道为什么却选了《黎明之前》,各方面都平平无奇。” “摸不透上面的想法,不过我慈又多了一份排面,开心!” …… 祝慈在今年可谓是大出风头,从5月到10月,热搜和新闻头条就没断过,各平台粉丝数都迎来激增。 现在,所有明星中,她的关注数是不分年龄段和性别的断层第一。 趁着这个热度,祝慈的新戏也正式官宣。 “@电影再造生命:当人类像机器一样可以被‘定制生产’的时候,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导演@计卫英,领衔主演@祝慈,敬请期待!” 官微还很用心地翻出来了十年前《宫阙》开机时的宣传微博,来了个梦幻联动。 “@电影再造生命:十年之后再度携手,合作愉快[比心]//@电影宫阙:……” 很快,这个新开的官方号下聚集了一群闻讯赶来的网友。 “哇哇!我慈终于要进组了吗!” “看样子是科幻题材啊……挠头,这位姐的选片标准一直都蛮出人意料的。” “冷到北极圈的题材,救命,不会扑吧!” “怎么还没拍就开始唱衰?你慈姐打脸的时候还少吗?这个流程可真是太熟悉了,拍之前各种踩,等播出来效果好了你们就不知道藏哪儿去了。” “计卫英,好熟悉的名字。” “啊啊啊!是《宫阙》的导演!是我慈第一部 电影的导演!竟然十年了!” “那个时候慈还是个六番小配角吧,现在已经是计导的大女主了,好奇妙的缘分。” “我记得!我就是姜芜入坑的!不要提醒我的年纪啊!” “13岁的小小慈第一次出现在大银幕上就惊艳到我了,水灵灵的,格外漂亮,那个时候我就说她以后肯定会红,没想到23岁的慈已经是大大大明星了,好感慨。” “计卫英不是擅长古装题材嘛,这一下子跳到科幻,画风变得太大了,别水土不服。” “相信你慈的眼光,她这么谨慎的人,这个本子肯定有过人之处。” “咳咳,据业内人脉透露,这次的投资不亚于《灵气复苏》,投资人们冲着祝慈的扛戏能力都抢着要投,不是大公司连汤都喝不上,尽管放心吧。” ……
第145章 算上在计卫英邀请祝慈之前就已经开展的美术设计工作, 《再造生命》从立项到正式开机,一共经过了近两年的筹备。 计卫英并非理工科出身,之前的电影作品大部分也都是以连贯紧凑的情节和暗黑奢靡的美学风格而出名, 塑造强有力的情绪拉扯才是她的舒适区。 现在她突然间要尝试科幻题材, 哪怕有祝慈这个票房保障在, 一部分网友还是持怀疑态度, 并不看好。 剧组的工作人员们也听说了网上的言论,不过组里的气氛还好, 因为他们亲自参与了搭建电影框架的过程,也见证过导演、编剧还有祝慈这个主演的认真态度,现在就差填充血肉, 他们信心十足。 但凡是在这行工作过三年以上的从业人员, 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辨别经验, 尤其是辗转过品质相差比较大的剧组的人, 更能看出主创团队之间的不同。 有的剧组从管理上来说就是一团乱麻,小团体各自为政, 为了一丁点蝇头小利互相使绊子,根本没把心思放在戏上。 有的剧组话语权被外行和资本把控着, 剧本一天一个样,临时加戏改词都是常有的事,主角自带编剧,只想着自己人设讨喜, 完全不考虑整体。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幕后工作人员都见多了,其实一部戏靠不靠谱, 从开机第一天就能看得出来。 如果遇上派系林立、乌烟瘴气的剧组,大家会默契地缄口不言,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好打工人的本分,结束了走人便是。 可是干这行的,谁能没有一点热爱和初心呢。 抢着加入名导+知名演员组合的剧组,有时候也不只是为了履历好看,而是这样的组大概率会专心创作故事,污糟事儿少一些。 《再造生命》剧组成立后,所有人都是亲身体会计卫英是如何一点点把世界观磨出来的,大到一个政权的统治逻辑,小到一台机器的运转,都经过了无数次讨论。 平心而论,用这样认真的态度做出来的电影,它的下限至多只是中等,绝不可能到烂片的程度。 更何况他们还在良好的激励机制下集思广益,将剧本打磨了一遍又一遍,全剧组都怀揣着满满的干劲,想要把它做好。 如果能完完整整按照导演的设想,把那个迷幻瑰丽的世界搬上大银幕,该是多么令人自豪的一项成就。 就在祝慈带着行李进组之后,五大刊之一H-Q今年的十月正刊开始发售。 自从祝慈拿下戛纳影后,这几个月来五大顶级女刊都在抢着请她上单人封面,内页还为她空出四个版面的采访。 更别提“金九银十”这样具有特殊意义的月份,杂志方是默认留给祝慈的,除非她拒绝,否则轮不到其他女星。 刷完五大刊封面后,祝慈对这方面一直可有可无,这次会同意H-Q的邀请,也是想借此契机梳理一下自己的心境,和关心她的人们分享人生的新阶段。 H-Q对这段采访自然是很有诚意的,不光提供了足够的文字版面,还精心录制了视频版本。 官微卡着祝慈生日的点发出了采访视频,不到半小时便顶上了热门,有效观看人数破10W+。 点开视频,弹幕密密麻麻,差点看不清祝慈的脸。 祝慈接受采访时穿着的正是这期封面的那身西装,白衬衫领口微微散开,袖口挽到小臂,露出漂亮的线条,再加上两根细细的皮质背带,洒脱随性,气场全开。 [啊啊啊慈姐鲨我!想做姐姐的狗!] [地球离了祝慈不能转!帅到我腿软!] [这姐们儿现在撩人是真有一套,信手拈来啊,有种明天就要收购H-Q的大佬范儿。] 记者小姐姐采访过祝慈多次,算是比较熟悉,所以整个采访氛围有点和朋友闲聊的感觉。 “小慈今年毕业了,还有继续深造的打算吗?” “当然要好好享受不用做学生的日子。”祝慈笑了一下,说道:“开玩笑的,如果未来我在表演上遇到瓶颈,觉得以目前所学无法突破,可能会考虑再度回归校园。现在的话,我想把这几年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当中,多产出一些作品。” “获得戛纳影后这项荣誉,会给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什么不一样的变化吗?” 祝慈很诚恳地说道:“变化就是,现在人人都把我当大熊猫看。” 对面的记者小姐姐没忍住笑出了声,弹幕也飘过一串“哈哈哈”。 “刚开始会有一点小小的自得,晚上睡觉前都会夸夸自己,怎么这么厉害。”祝慈狡黠地眨了眨眼睛,“但是那种满足感褪去之后,我想明白一件事,这个奖杯承认的是我在《沪商》中的表演,是一个过去时,它并不代表我在表演这条路上会畅通无阻地走下去。” 记者小姐姐惊讶地说:“怎么会呢?你的实力那么强。” 祝慈摊开手,无奈道:“表演并不是小说里的修炼功法,级别越高本领越大,我觉得是演员的一种灵性状态,不进则退。如果我迷失在戛纳影后带来的鲜花掌声里,很快就会失去这份敏锐的感知。如果拍出一个平庸的角色,到那时,大家只会感叹伤仲永,曾经的荣誉会瞬间化作难堪。” [我慈真的是人间清醒……如果是我,这会儿还美得找不着北呢!] [我知道你们为什么会说她有强大的人格了,这姐是有点风骨在身上的。] [学霸不会因为上次的成绩沾沾自喜,人家早就瞄准下一次考试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8 首页 上一页 1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