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不闹大这件事怎么能解开?” 她安慰地拍了拍弟弟瘦削的肩膀:“难不成我真要留在家里和她比谁的口舌厉害吗?那样就算我争赢了又有什么用?“ 要解决这件事最大的困难不是她后娘的阻挠,而是她爸不愿意把这件事情闹大,毁了两个儿子的名声不说,还要让村里人都知道他家里两个孩子不合。 人嘛,总是要面子。 纵使这种事情村子里的人早早都知道清楚,可他作为一个父亲,还是希望能够看见家里的子女们都和睦相处。 宋知玉就是看透了这点,所以半点都没有停留,拎着东西就往外跑。要真有什么疏漏,问起来她也有话好说,她刚下车都没歇一趟,听说了这件事就急的不得了,走投无路了才跑到村长这边求救。 有什么不对吗? 顶多被说上几句年轻人不顶事,做事还是容易糊涂。 以前的她可能还在乎,现在的宋知玉对这种不痛不痒的话早就半点都不放在心上。要有多的空来考虑,还不如去想想明天怎么把这两块布给换成钱呢。 这布当时其实只是她灵机一动给换回来的,能够蹭来周盈那条线才是重要,再加上能在家里给自己站稳一点脚跟,这布的作用已经超过了她最开始买它时所要发挥的价值。 接下来,就要看看是把它给卖了还是换给别人。 宋知玉脑子转的飞快,寻找着上辈子存下来的有用信息,面上还要保持着悲伤与无措。一直到回到宋家后,面对着惊怒的后妈和她满脸茫然还在阶梯她弟剥毛豆的老爸宋育金,她都是一句话不说,全凭妇联的婶子们开口。 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火力全开的婶子们那里是宋育金能扛得住的,你一眼我一语的,震慑力极大,很快就被带出了几句实话。 “是是是,我本来也不觉得我家老二是这样的人。” “马上要高三,是我没考虑清楚。” “不过……不过这件事……” 他吞吞吐吐地,还没说出来下文呢,王丽光就坐不住了。 宋知书在家里可不是没有解释过,宋学亮表面上不认,私下里早就把事情和她交代地一清二楚。再这么下去,她儿子干的事情,非得被拱出来不可。 推到宋知书身上,顶多是算他偷偷私会小姑娘。 算到她儿子身上,那就是故意坑兄长,还没担当,故意骗人小姑娘。现在可还是有流氓罪这种东西的,要是真的被抓进去吃官司,那她儿子还能有什么未来。 “搅家精,都是嫁出去的人了,还要回来霍霍家里。” 她嘴里不干不净地叫骂着,拎着扫帚就冲了上来准备打人。 宋知玉的反应也爽快。 惊叫一声,扯过她弟,直接顺势往地上一摔。 看起来就像是真的被打到了,慌乱逃窜摔倒在地上。 实际上被他姐一拉一拽跟在摔了一跤,还没能爬起来就被抹了两把灰在脸上的宋知书:“…………” 姐姐去城里之后,好像变得厉害了很多。 作者有话说: 百度查到:九年义务教育是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在2006年国家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本文开始的时间是1992年,按照女主的年龄来说,是有可能遇上的。但措施实施最开始的时候,一定不是普遍性的全体区域实施,女主在的地区,又是农村。那种自立,由周边村落自己建造的学校,是非常有可能没有跟上这个措施的。 到了女主弟弟这边,才会着手描写义务教育方面的信息。 自由设定,各个地区都有不同,各位勿怪。
第13章 ◎商议◎ “哎呦,这是干什么?” “你怎么还能打人呢?” “当我们这些人都不在吗?” …… 王丽光动手的速度太快,对在场的人来说,都有点猝不及防。毕竟谁也没想到,那么多人都在,结果她还敢说打就打。 挨了一下后,旁边的人立刻就围上来了。 王丽光也没准备继续打,她打完那一下就开始往地上坐着嚎哭。嘴里念叨着什么出嫁的姑娘还要来霍霍家里,她是对她不好了,还是没让姑奶奶满足,这么一闹腾他们老宋家的脸都丢光了等等。 吵架的时候,总是记忆最好的时候。 她开口闭口,连当年刚嫁进来没生孩子前宋ᴶˢᴳ育金偷着给俩孩子煮鸡蛋的事情都喊出来,一个就是闹,四个字就是为了浑水摸鱼。 把场面闹浑了,闹大了,总会有人为了平息事态出来和稀泥。 以前,这个人就是宋知玉她爸宋育金。 宋育金这个人,不能说他坏。敦厚老实,对儿女也不错,赚了钱或者买了点吃的,有时候也会偷着给宋知玉他们姐弟俩塞一点。可他到底已经是别人的丈夫和爸,遇到了什么事,使得他们家里不得不争锋相对起来时,他就会开始和稀泥。 家庭和睦,宋家面子,就成了最大。 想起以前因王丽光撒泼打滚让她们姐弟俩不得不退让出去的那些事,宋知玉捂着脸哭泣,另一只手却借着搀扶弟弟起来的机会,在他腰间软肉上掐了一把。 宋知书茫然地抬眼,看着他姐哭着对他爸道: “我知道您疼家光他们,可我和知书也是你的儿女啊。他现在是高三,马上就要高考,我当年答应过我妈,一定会带着我弟好好学习。要是让这种事毁了我弟的话,我没脸下去见我妈啊……” 王丽光哭,她也哭。 积累了几十年与敌方作战的经验后,宋知玉已经充分吸收了其中的精髓,并精准利用自己的身份。 不仅要哭,还要哭得哀切,哭得有道理。 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他们受了委屈。 宋知书还在心疼他姐的眼泪珠子一颗接一颗地往下掉,正待爬起来劝呢,就发现自己刚被掐过的衣兜里多了点什么东西。 伸手一摸,毛毛糙糙的。 拿出来往脸上随手一擦,他立刻也跟着开始掉泪。 一小块切开的生姜! 他姐从哪儿整来的? 你嚎我哭的,宋育金当场呆立在那边,不知道先劝哪个才好。而宋知书的老师,就是这个时候被拉过来的。 “这是怎么了?” “林老师。 “ 小地方的高中就几个老师,从高一到高三,那都是通用的。宋知玉瞧了两眼就认出来是谁,当年也是教她语文的,姓林,是个挺斯文的男老师。 这会儿戴着个眼睛,被两个婶子拉过来,手上的粉笔灰都没来得及擦掉。 “宋知玉?“ 此时他左右瞧了瞧,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之前不是都已经和你们说好了吗?这件事既然双方都没有再继续追查下去的意思,就暂且按停。两位同学都暂且回家休息一个星期,之后再来上学。” “你们要是觉得学校判的不对,大可以正大光明的说出来,何必又私下里闹事?” 学校判过了? 判了什么? 宋知玉看向她弟,收获了一张茫然无措的小白脸,再看看她爹,一张茫然无措的老黑脸。 好家伙。 这是一家子都没算计在里面啊? “林老师,学校真的是这么说的吗?”宋知玉先声夺人,仗着自己和老师认识,直接就冲了过去,“不是说不让我弟读书了吗?为了遮掩这件事,非要他们快点结婚?我不是说我们不想付责任,要是事情真是我弟干的,我让他跪着去人小姑娘家里求婚,可这事明明和我弟没有关系啊。” “没有关系?” 林老师也懵了。 他看向站在角落里不声不响,脸上还带着眼泪,看起来分外可怜的宋知书同学。 “宋知书,我之前找你的时候,你为什么没有否认这件事?” 宋知书满脸委屈,这回是真的,半点都不是装出来的。 “我想说,但我爸他们说这事和别人小姑娘的名声有关系。我认了还能双方一起合力把这件事给盖过去,我要是不认,到时候事情闹大了,重一点可能会闹出来人命,轻一点到时候我也没有办法考大学了。“ 这话当然是王丽光说出来的。 乍一看说的也很有道理,可真的认了,难道他就能好好读大学了吗? 他认下来之后,损害最严重的就是他这个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无辜人。 宋知玉给了她弟一个等着,以后有你好看的眼神,转头坚定地看向林老师:“老师,我觉得这件事已经闹得我都不清楚是怎么样的了。知书是我弟弟,但我也不会偏听偏信,看到了他给我的证据就信他,所以……咱们还是去公安局吧。” “使不得!” 这话一出,上来阻拦的有好几个。 包括后面被拉来的林老师,都不愿意把事情闹得那么大。他们学校正准备搬迁呢,后面还要招收不少新老师,他们这些老的教师按照道理应该是往上升一升的。可现在是新社会,不能光靠资历就晋升,还要看这一年带的学生怎么样。 到底是多年的老师,平平常常那也能升。 可要是因为这个事情闹大了,连公安都来了,那他到时候还怎么升职? “宋知玉同学,你要是有更加详细的信息和证据,都可以提供给我。学校会发出绝对公正的处罚,这种事情涉及小姑娘的名誉,没必要闹得那么大。” “是啊是啊,这要是闹出来,那得多难听啊。” “闹大了也不适合你弟弟他们学习啊。” …… 左一言右一句的,愣是把激昂的宋知玉给拉了回来。 宋知玉要的就是他们阻拦。 她擦了一把眼泪:“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我就暂且先不去找公安了。但我记得学校那边,应该是装了一个摄像头的吧?还有这个本子上,提到了很多次他们俩晚上出去散布,我弟最后一次确实是在家里,没有什么人给他作证,但前几次总是能够调查的。” 她就不信,她弟那么背,次次都一个人在家里。 高三可是有晚自修的! 她说的有理有据,在场人商量了一下,也决定就按照她这个办法来做。林老师回学校查监控加调查,妇联的其他婶子们呢,就当做公证人,到下次查出个什么来时,再过来一起协同结案。 协同结案这个词还是宋知玉提出来的,妇联的婶子们念叨了两遍,觉得这个词又合适又威风,听着很像是一回事咧。 他们正准备出门呢,突然听见一声像是什么东西跌下去踩碎了瓦片的声音。 再探头一看,就看见一个背着书包的身影仓惶的从窗户旁边冲了出去。 “宋家光?” 这还没到放学的时间点呢,他怎么跑回家了?
第14章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7 首页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