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的种种消息如雨后春笋一般源源不断的传完楚南,让秦父意外的是其中有一些竟是之前因为楚南和京中关系紧张,与楚南王府拉开关系的旧识,甚至还有转了几个弯才与楚南王府扯上关系的清流和世家。 秦父看完以后,就直接让人请了秦佑宁和楚淮舟一起到书房。 其实蜀中的事情早在七皇子一行人离开后就结束了,不过秦佑宁惦记着七皇子带走的东西,又多留了一段时间,然后带着七皇子还不容易搜刮来的东西回了楚南,至于秦佑宁的二哥秦睿并没有回来,而是去了紧邻蜀中的房陵,那里都是达官贵人的流放之地。 楚淮舟最近也很忙,他现在已经不用跟着秦父了,却被秦父扔到了军营中锻炼,倒是没有让他上战场的意思,更多的是处理粮草,负责后勤方面,对于军队而言,后勤的事情也是重中之重。 今日好不容易秦佑宁和楚淮舟都能休息下,两个人也许久未能好好说话,正准备一起出门,却被秦父给喊了过来。 秦父可不管自己是不是打扰了女儿和未来的女婿,他把这段时间收到的信件交给了两人:“你们看看。” 秦佑宁和楚淮舟也不多言,翻看了起来,他们都没有先看内容,而是先看了落款,在心中大致有数后,才分开看起了信的内容。 其实都是大同小异,大部分消息秦佑宁已经通过京中安排的人手知道了,可是有一些朝堂上的消息,却是他们很难探查到的,如今在这些信中也补全了。 信都不算长,内容对照后也能确定有八成是真的,只是看完以后楚淮舟陷入了沉默。 秦佑宁仔细把信收好,思索了下说道:“这些世家中,竟还有赵家的姻亲。” 那些勋贵会示好,秦佑宁一点都不奇怪,清流的话,不管是为了自身还是为了天下百姓和朝廷,除了那种死脑筋的,另择明主也是正常,可是赵家的姻亲?难道是有什么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 秦父说道:“不过是两头下注罢了。” 秦佑宁点了下头:“怕是京中又出了什么事情,才使得这些人如此。” 秦父沉思了下说道:“计划可能要提前了。” 秦佑宁和楚淮舟都诧异地看向了秦父。 秦父看出的东西远比秦佑宁和楚淮舟更多:“张皇后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秦佑宁顿时明白过来:“太元帝这是把自己算计进去了。” 秦父说道:“太元帝是想将计就计处理掉张皇后一脉的人,他是成功了,却也忽略了一点人心,本朝才建立不足二十年,如今朝堂上还有不少参与过推翻前朝的臣子,甚至也有不少这些臣子的后人,张皇后……逼宫是破釜沉舟一搏,又何尝不是给太元帝下了圈套呢?” 人心浮动。 在很多人看来,当初张皇后等人已经把太元帝逼到了那般地步,距离成功只差一步。 若是张皇后准备地再充足一些呢?既然七皇子登基,他们是没有活路的,何不像张皇后那般,只要他们准备的更充足一些,吸取张皇后的经验,那么是不是就能成功了。 秦佑宁微微垂眸,说道:“不愧是和太元帝一起打下江山的人。” 哪怕张皇后有诸多缺点,也做了许多蠢事,可是在某些事情上却不能小瞧了:“张皇后真的不知道那是陷阱吗?说不得只是将计就计,毕竟她已经没有希望了。” 楚淮舟忽然说道:“既然我们能知道太元帝身体的情况,那些世家呢?世家在宫中也不是毫无势力的。” 这么久过去了,既然于公公能发现蹊跷的地方,其他人不可能发现不了,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在皇宫那样的地方,张皇后又没有了,太元帝为了限制赵贵妃,是让赵贵妃和几个妃嫔一起管理后宫的,如此下来难免会人心不稳出现不少问题。 秦父点了下头,说道:“确实是有这样的可能,而且太元帝如今太急了。” 秦佑宁沉默了会说道:“父亲,朝廷好像一直没有下让你继承祖父王位的旨意。” 秦父也想到了这点:“朝堂上如今都在似真似假的争夺太子之位。” 楚淮舟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若是这样的争执,更该安抚好楚南。除非……” 剩下的话他没有说,而是和秦佑宁交换了一个眼神,秦佑宁很自然的接了下去:“除非太元帝有意利用楚南来除掉六皇子。” 比如谁能解决掉楚南王府,那就立谁为太子,以这样的名义让六皇子和七皇子出京,兵分两路的话,六皇子的支持着和赵家为六皇子安排的人手定会跟在六皇子身边,太元帝再暗中让七皇子回京,到时候立七皇子为太子,甚至直接让七皇子登基,六皇子一时间也赶不回来。 只是这样的办法有些过于无赖,而且六皇子一系的人真的会甘心吗?这和逼着六皇子造反有什么差别。 秦佑宁冷声说道:“或者六皇子和那些人根本没有回京的机会,一劳永逸不仅解决了六皇子和世家的人,还能把脏水泼到我们身上,或者不直接说六皇子的死因,只要引导着往楚南想就足够了。” 虽说虎毒不食子,可是以他们对太元帝的了解,这话是不适合他的。 秦父心中已经有了计划,说道:“楚南的事情先交给你,我要去豫章一趟,亲迎五皇子来楚南。” 秦佑宁闻言说道:“父亲,还是我去吧。” 秦父既然是私下去的,肯定不能带太多人,而这样去也是有风险的,秦佑宁是不愿意让父亲冒险,毕竟父亲才是整个楚南的主心骨。 楚淮舟也是说道:“我去……” 秦父打断了他们的话,说道:“只有我去,才有足够的份量,如果五皇子不来楚南,或者在这期间出了什么意外,那我们就少了‘大义’。” 大义这两个字,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只是前朝才覆灭,新朝建立不过是二十年,百姓其实是厌恶战乱的,如果楚南王府没有“大义”,恐怕很难得到民心。 民心很重要,起码对于楚南王府而言,民心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元帝当初能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民心所向。 秦父说道:“楚南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二人,我去了,五皇子才能相信楚南王府的诚意,才能相信楚南王府没有不臣之心,起码在五皇子活着的时候,不会有。” 秦佑宁听懂了父亲的意思,正色道:“父亲放心,我会守好楚南。” 其实如今楚南也并没什么大事,只是秦父离开,秦家大哥、二哥和小弟也都不在,楚南不能没有人镇守,而秦佑宁虽然是女子,在楚南军中、百姓和官员中也是有声望的,虽然她现在出现在人前的时候都是以面具覆盖半张脸,可她的身份也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秦佑宁是秦家嫡女,哪怕秦佑宁什么都不做,只要她站在这里,守在楚南,就能让所有人安心。 第063章 京中突变 第六十三章 秦父离开的事情只有几个心腹知道, 他们有些是不赞同的,毕竟秦父的安危影响的是整个楚南的局势,甚至提议直接请了五皇子到楚南, 只是被秦父拒绝了,他说服了自己的心腹,暗中带着人离开了楚南。 楚南虽然名义上还是归朝廷管,却早已成形了自己处理政务的习惯,说是小朝廷也不为过了。 秦佑宁上辈子也帮着父亲处理过政务,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就适应了处理政务的事情。 其实不管是从京中得的消息,还是秦父和心腹的分析,他们都觉赵贵妃和六皇子不可能在近期动手, 他们更多的是要防备太元帝以太子之位为诱饵,拿楚南王府做棋子, 泼了楚南王府的脏水。 秦佑宁等人更多防备的也是这些, 所以当秦佑宁收到陈氏顾不得暴露加急送来的消息时, 也是一愣。 赵贵妃动手了,最后虽然失败了, 却和上一次不一样, 有传言太元帝受伤昏迷, 会这般推测最大的证据就是太元帝并没有清算赵家和六皇子一系的人, 贤妃更是多次不顾礼数请了家人入宫。 哪怕有内阁大臣出来, 说是已经见过太元帝, 并且得了太元帝的命令,出来主持朝政,后宫也是由贤妃代为管理, 而且封锁城门,不允许任何人随意出城。 可是不管朝堂还是后宫, 都人心不安乱成了一团。 陈氏这些年也不是白干的,而且她的人很多是底层的百姓,比如倾脚工,这些人都是收集运输粪便,他们需要挨家挨户收集了粪便,然后运送到城外的村子里贩卖,也能赚不少钱。 开始封城的时候,这些倾脚工也是不允许进出的,可是很快京城中的卫生就出现了问题,就连皇宫中的人也是要吃喝拉撒的,后来特许这些人严查后每日在固定的时辰进出。 陈氏正是利用这个机会把消息送出来的。 哪怕陈氏的人快马加鞭,可是秦佑宁收到消息的时候也延迟了许多。 秦佑宁当即召集了秦父的所有亲信,把这个消息说了,开始商讨下面的计划。 楚淮舟同样在列,只是他没有随意开口。 秦佑宁在这些人还在商量的时候,已经下了决断:“派人马上把这个消息送给我父亲和大哥。” “是。” 秦佑宁的话刚落,就有人下去安排。 有人蹙眉说道:“姑娘可能确定这个消息的真伪?而且从京城到楚南,哪怕日夜兼程最少也需要十日,这十日虽不算长,可局势瞬息万变……” 秦佑宁听懂了这个人话中的担忧:“不管是真是假,这个消息必须让父亲知道。” 这样的决定并无问题,哪怕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也不再反对。 秦佑宁沉声说道:“谁都不要轻举妄动,此时一动不如一静。” 在如今特殊的时期,楚南王府更该沉住气,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师出有名的。 秦佑宁心中还有个想法,等到秦父回来,她准备私下入京一次,他们离得太远,消息传来也应对不急,错失了良机,陈氏虽然很稳妥,可是有些事情上她也不好做决定的。 而京城之中,太元帝在事发七日后才再次上朝,他看起来精神还算不错,却也肉眼可见的苍老了许多,不过他的出现倒是让躁动的人心重新安稳了下来。 哪怕太元帝有诸多糊涂的事情,可不得不说,作为开国皇帝,他的威信还是在的。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8 首页 上一页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