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皇上膝下也就三皇子有资格上位,早晚都得立,群臣自然也不会说什么。 但是,弘文帝要他上书议论的可不是立储三皇子,而是想要禅让皇位给晋王。 父传子,叫继承,弘文帝和晋王是兄弟,自然不存在继承一说,只能说是让位。 “是,臣明白,只是皇上这样做,会不会引起群臣震动?” “试试看吧,继任之君的事,总是要摆出来谈的,就当早点给他们透露一点吧,省得到时候有些人不安分。” “臣已经死了一个儿子,不想再出这样的事。” 闻言,董相沉默了,这是在敲打他,同时也在暗指朝中其他人。 就最近这段时间,董嫔的频频出声,已经让朝中有不少人动了心思。 后宫中可不光只有董嫔一个妃子,还有很多,而这些妃子背后,都站着朝臣,这些妃子的举动,又何尝不是朝臣的意思? 赵王的事还没完呢,这些人又要开始闹腾,弘文帝有所担心也很正常。 毕竟,前面赵王突然的被人算计,这是还没找出幕后之人。 董相一开始虽然也有想过可能是万福郡主,但是随着万福郡主的一些表态,他觉得这里面肯定还有别的事。 “臣明白了。” …… 次日,早朝,董相出列,提出立储之事。 群臣纷纷附议,储君是国家的未来,已经拖延了这么久,现在三个皇子,一废一死,就只剩下最后一个了,还是赶紧立下来为好,免得到时候又出什么幺蛾子。 文嵩韬此时却眸子低垂,他可是知道一些事的。 董相此时站出来提立储,就三皇子那个背景,他也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董家这是要行动了啊。 不过下一刻,就听董相提出了,昨日弘文帝所说的,身份合理同有益未来发展到底那个更好的论调。 这话一出,群臣都是一愣,低垂着眸子的文嵩韬,震惊的抬头。 先是看了董相一眼,随即有看了上位坐着的弘文帝,只见弘文帝面色如常。 他心里明白了,这肯定是弘文帝授意的。 只是他想不明白,董相为何会同意,而且还甘愿做这个先锋? “诸位都知晓三皇子的生母董嫔,出自董家,于情于理,董某都应当推举三皇子。” “可是,三皇子尚在年幼,现如今东洲的情况,也不如咱们看到的那么美好。” “北楚就不说了,那是死敌,但是南疆呢?” “上一次他们铩羽而归,心里会甘心吗?” “国与国之间的平衡,诸位心里都很清楚,以前南疆强势,我东洲可有摒弃前嫌同北楚和解联盟来震慑。” “那么今日我东洲之强盛,北楚和南疆以及西戎,他们会不会也上演这么一出?” 这话倒是一点不假,国与国之间,真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是会做出很多让人想不到的决定。 现如今东洲这么强大,西戎已经残了,只能暂时的依附东洲,现在东洲不对他们动手,那只不过是还需要用得着他们。 当东洲用不上他们的时候,西戎还会留下来吗? 西戎这个水仙投诚的,东洲都会一直容忍下去,那么北楚这个死敌呢? 以及南疆这个唯一能同东洲掰手腕的呢? 当面临灭国之危的时候,谁敢保证北楚、南疆、西戎不会摒弃前嫌? “所以,董某最近一直都在想,东洲想要继续,想要一统天下,将来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君主。” 当他说出一统天下这话的时候,群臣的呼吸都有些急促。 是啊,现如今东洲的情况如此好,当年平衡的四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倾斜,如此千载难逢的时机,东洲必须把握住。 或许这是唯一能统一天下的契机。 “董相说得极是,陛下臣也觉得这是东洲千载难逢的机会,未来的继任之君,需要慎重考量。”
第756章 ;稳了 此时站出来的事一个朝中勋贵。 可是坚定不移的保皇派,但是这可不是保皇上,而是指的皇族。 只要皇家还在,他们这些勋贵的荣华富贵就不会断。 而且,东洲已经有许多年没有过大型的战役了,当年建国时候的勋贵,已经覆灭得七七八八。 勋贵集团在不断缩水,已经隐隐有被文官倾轧的势头,如此时候,他们需要战役来提升勋贵的重要性。 只要有战役,那就有军功,就有可能出现全新的勋贵,这些可都是勋贵团体的新鲜血液。 所以,这继任之君必须得强势,得敢打仗才行。 三皇子确实身份合理,但是现如今就是一个小屁孩,他能扛得起这大旗吗? “皇上,臣也觉得董相说得不错,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又一武将站出来了。 那一句一统天下,可是让武将们血脉都在沸腾。 想要一统天下,就得打仗,只要打仗,他们就能立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整天闲着没事干来早朝上站台,听着文官们嘚嘚一大段乱七八糟的东西。 高台之上的弘文帝,此时也是目光灼灼。 “董相这个考虑非常不错,是老成谋国之言。” “一统天下,是过往东洲每一任帝皇的夙愿,同样也是朕的毕生愿望。” “可是朕子嗣单薄,现在也就三皇子可选,但他还年幼,恐怕难以当得起这大任。” “诸位臣公,这可如何是好?” 此时的弘文帝心里高兴坏了,原本以为今天会有很多人反对。 没曾想董相来了一句一统天下,就将勋贵和武将们全都拉到了一起。 仔细想想,就东洲目前的情况,好好发展,铺铺路,确实有可能成就一统天下的霸业。 没想到还来了个意外惊喜。 说实话,弘文帝并没有想到这些,他就一心想要让位,然后自己去享清福。 “陛下,臣有一个人选。” 此时一个武将站了出来。 “哦?说说看。” 可那武将却有些不敢,支支吾吾半天拱手道;“臣先请皇上恕罪,臣觉得晋王殿下就很合适。” “放肆。” “大胆。” 第一句是弘文帝的暴喝,后面的则是来自那些文臣。 虽然弘文帝很对这个武将的聪明头脑高兴,能提出晋王这很好,但是作为皇上他还是得装装样子不是? 不然会让人看出他的心思,那可不行。 “臣,知道这样不对,但是要说对外来发展好,臣觉得非晋王殿下莫属。” “其一,晋王殿下近年来南征北战,为东洲立下赫赫战功,不管是南疆还是北楚,都被他打得抬不起头来,这是威慑。” “其二便是未来的晋王妃,万福郡主,诸位应该都很清楚万福郡主为我东洲做出的贡献,民间仕林谁敬重?” 当他说出万福郡主的时候,原本还有义愤填膺的文臣们,神色都是一僵。 怎么给这杀神忘记了,她下个月就要嫁入晋王府了。 现在有人选择晋王,他们要是反对,让这杀神知道了,那还得了? 前面赵王派系的事,可还历历在目。 “皇上,臣觉得周将军说得也不无道理,您与晋王殿下都是先帝血脉,此事关系到东洲的未来,咱们不得不慎重。” “臣也支持晋王。” 又一个勋贵站出来了,他一出来,立马紧跟其后的就是诸多武将。 “你们……” 弘文帝装出一副朕很生气的模样,但是心里却笑开了花。 没想到一下子就能得到这么多勋贵和武将的支持,很好啊,朕也很支持,再来一点人啊。 这样朕才好做出无奈妥协的模样。 想着他的目光就飘向了文臣阵营,你们这些家伙怎么一个个都不站出来? 似乎是接收到了他的目光,一直没有表态的文嵩韬站了出来。 一见他出来,弘文帝心里狂喜。 “皇上,老臣有话说。” “嗯,文爱卿但说无妨。” 弘文帝此时装出一副总算有救命稻草的样子。 群臣可都很清楚,文嵩韬就是弘文帝手底下的第一号支持者。 同时在文官中的地位也非常高。 “先说董相的提议,臣觉得很好,董相的考虑非常周到,也发人深省。” “对于储君如何定立,规矩古已有之,是好是坏,纵观历史,诸位也能窥见一二。” “所以,咱们东洲太祖,当年就说过,储君不一定非要是嫡出,主要看重才能,只有这样才能让东洲越来越好。” “陛下子嗣稀薄,您与晋王殿下同为先帝血脉,都有发展东洲的使命和责任,古之圣贤,能禅让,为何咱们不能?” “东洲需要一个文治武功都不俗的人来继任,这样东洲才能更好,甚至一统。” “若只是拘泥于规矩,将东洲的未来置于何地?” “臣,支持晋王殿下。” 说罢,他重重跪下以头抢地。 而刚才还一脸期待的弘文帝,就好像被刀子扎心一样,瞪大双眼,指着文嵩韬,气得是面色铁青。 当然这一切都是装的,心里指不定笑成什么样呢。 而同样错愕的还有那些文臣,他们是真没想到文相此时会站出来支持晋王。 不过他刚才的那些话,也还是让不少心里有了一些松动。 而且万福郡主他们可惹不起,晋王也很厉害,现在有这么多人支持,若是这时候站跳出来反对,怕是会招惹上不少人。 但是不站出来反对,弘文帝能放过他们吗? 这一迟疑,就造成了冷场。 一个反对的人都没有,全都是支持的。 弘文帝面上很受伤,心里乐开花。 “诸位也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吗?” 群臣低头,心里默默念叨起来。 陛下不是咱们不支持您,只是不敢啊。 过了许久都没有人说话,弘文帝面色一败,整个人的气势都弱了下去。 无奈的摆了摆手道;“好,好好,既然你们如此,朕也没什么好说的。” “王德传旨,下月晋王大婚之后,朕便禅位晋王。” 他话落下,王德也跟着演戏,噗通跪下。 “陛下不可啊。” 而下方的大臣,原本还有些摇摆的人,见到皇上都说出这样的话了,这是不打算争夺,那他们还撑着做什么? 谁做皇帝不是做,跟他们好像也没多大关系。 “陛下英明。” 武将们一开口,那些文官也不得不跟着跪下高呼,陛下英明。
第757章 ;兴奋的皇上 这个消息也迅速传开,董嫔正在接受一众妃嫔们的奉承,当这个消息传来,所有人都傻眼了。 尤其是的董嫔更是猛的站起身来。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75 首页 上一页 46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