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经验,痛失购买motola关键设备机遇,这件事也被船舶人耿耿于怀许多年。 时夏对此也毫不知情,此时她正和高主任坐车前往福州造船厂,一路上乖乖接受高主任的数落呢。 “小时,不是我说你,下次再碰到这种事情,可真别太冲动了。”高主任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叹了口气道,“你还年轻,不懂人心险恶,更要学会保护自己。” 时夏乖乖点头。 虽说拿到那7000美元之后,时夏就第一时间跟董工做了报备,但也确实如高主任所说,这笔钱最好碰都别碰一下。 更何况,motola那边心眼也是坏得很。 签完协议后,对方就现出原形,拿着5000美元现金直接找到董工,张嘴就来。 “董先生,这是我们之前答应给时小姐的酬劳,感谢她帮我们从中牵线,麻烦您帮我转交给她。” 这副用完就扔的架势实在令人胆寒。笔趣阁 也多亏时夏啥都跟组织报备过了,董工那边人品也过硬,不然真容易惹麻烦。 因此,面对高主任的指点,时夏虚心受教。 又想到新的任务,她好奇问道:“高老师,你们这次去日国考察,决定引进新技术,按道理来说是好事啊,福州造船厂为什么会不答应?” 高主任叹了口气,“具体情况要到了才好说,不过福州造船厂的这位冯厂长,也算是大名鼎鼎了。” 时夏挑眉。 等到下车到达福州,在福州造船厂接待人员的接送下来到造船厂,时夏才算是见识到了这位冯厂长的“大名鼎鼎”。 前来接他们的是福州造船厂的技术特派员焦工,是两年前部里派下去的技术人员。 按道理来说,像焦工这种技术专家,在厂里应该是颇为受人尊敬的。 可依时夏来看,倒好像并不如此啊。 由于他们来的时候已经接近8点钟,大家都还没吃饭,福州造船厂的几位领导便准备了一桌便饭待客。 说是待客,其实也就是在食堂的小单间里摆上一桌,菜都是食堂里剩下来的备菜,让师傅专门炒了一份。 这年头都是这样的,也没什么好挑的。 一阵寒暄后,大家上桌就餐。 冯厂长率先站起来,向高主任他们这边示意道:“小高,这么多年没见,我老冯以茶代酒,好好敬你一杯!” 要说第一眼见着冯厂长的时候,时夏是有些惊讶的。 这个有着黝黑皮肤、粗糙双手、精瘦身躯的小老头,似乎是更像一位饱经风霜的农民,而不会是这样一家有着近万名员工的大型船厂的厂长。 然而,任何一个对冯厂长有些许了解的人,都会肃然起敬。 十岁出头就参加红军,冯厂长曾经是革命队伍里的“红小鬼”。 他爬过雪山,走过草地,杀过鬼子,参加过内战,去过朝鲜。 战争结束后,组织派他到福州造船厂参加工作,他也义不容辞,一干就是几十年。 这些年来,他在厂里有着极高的威望,是福州造船厂的定海神针。 面对这样一位革命前辈,高主任连忙站起,“冯老,您太客气了,该是我敬您才对。” 旁边的副厂长笑呵呵凑趣:“冯厂长平时被家里管得严,一年到头都喝不上几口酒,高主任莫见怪。” 高主任客气道:“应该的,应该的,我也不喝酒。” 焦工也开口:“就是,老高这大老远也不是来喝酒的,是来干正事的。” 此话一出,场面立即冷下来。 看着焦工一脸单纯憨厚的样子,时夏心里忍不住为他点蜡。 您这也太憨了。 副厂长连忙打圆场:“吃饭,吃饭,今天菜不错。” 冯厂长从军多年,即使后来在地方上待了这么久,也依然留有部队作风,向来是个直来直往的脾气。 此时谈及“正事”,他脾气似乎也上来了,“行吧,大家这么着急,吃饭也不是不可以谈工作,小高你大老远跑厂里来,有啥正事儿就直说。” 高主任额头上汗都要滴下来,“不急,冯老,咱吃完饭再说也来得及。” “哼!”冯厂长重重哼了声,若有所指道,“就怕你不急,有些人急!” 又憨又直的焦工马上反应过来,“冯厂长,您这是话里有话啊。” “我有话又怎么滴!”冯厂长眼珠子转了转,一张黑脸便耷拉下来。 焦工鼻子上的眼镜都要气歪了,忍了忍道:“您对我有意见是小事,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上就行,高主任大老远从帝都赶来,为的不就是引进技术日国技术的事情,这于国家、于船厂都是有利的…” “有利!”冯厂长突然拍桌子骂道,“放你的狗屁!你就是书读傻了!” 焦工也拍案而起,旁边人拦都没拦住。 “我焦某人也没啥好怕的,于公于私,我都问心无愧,这新技术还就必须得引进!” “引你个头!”冯厂长张口就来,指着焦工的鼻子开骂,“年初去了趟鬼子那儿,回来就忘记自己姓啥了?想把我们船厂整成鬼子样儿,拿鬼子那套来糊弄我,呸!鬼子便宜是那么好占的?我还就不信,咱们华国人自己造不了大船!” 焦工气得话都要说不明白了,“不可理喻!我那是想移植日国船厂的“壳舾涂一体化”生产设计模式!什么叫鬼子那套!” 冯厂长唾沫星子喷得更加厉害,“照搬日国模式,我就问你,你咋不改名叫焦太郎?” 如此激烈的骂战,突然蹦出一句焦太郎。 正在观战的时夏一时没忍住,被呛了个正着,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声。 这下,骂战倒是停了。 连吵得一张老脸红里透黑的冯厂长都忍不住看过来。 这闺女,不会是被我老冯吓的吧?
第159章 整机吊装 一场有些惊心动魄的饭局,在两方劝和下,颇有些不欢而散的架势。 和高主任他们一起把焦工架走,才硬生生拦下两个吵得意犹未尽的人。 一路上,焦工抱着高主任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老高,我心里苦啊。”焦工悲从中来,活生生像个被人抛弃的怨男,“想当初刚来福州造船厂的时候,我和冯厂长那是志同道合,他别提对我有多照顾了,现在倒好,每天看我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高主任安慰性地拍拍焦工的肩膀,随后又有些嫌弃地把他的脑袋推开。 焦工继续控诉:“哇…就连他孙子玩过家家都喊打倒焦太郎!” 这实在是太令人伤心了。 好不容易把人送回家,高主任才重新和时夏说起此事。 “冯厂长今天这是先发制人啊。”高主任叹口气。 时夏点点头。 一个带领福州造船厂从百废待兴走到今天,有着几十年的管理经验的领导者,光有一副火爆脾气是完全不够的。 见面第一天,正事还没谈,就在饭桌上吵了起来,这是在表明态度。 六机部的面子,他冯厂长可以不给。 你们来硬的,没用! 这就是领袖式人物在地方国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带来的利与弊了。 面对艰巨任务,他可以带领全体工人攻坚克难创造奇迹。 但面对不认可的安排,他也是敢跟上级叫板的。 对于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也只能做做思想工作了。 “就是这工作不好做啊。” 两人都叹气。 其实,福州造船厂全体职工干部如此抵触全面引进日国新技术和生产模式,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一场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开启了华国近代屈辱史。 福州造船厂中很多工人都出自船工世家,来自以前的福州船政,对引进日国技术有着天然的抗拒心理。 另一方面,早在六十年代,造船厂自行研制万匹柴油机时,就曾经因为国产化问题爆发过矛盾。 当时,一部分人鼓吹“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论调,也有人主张向国外购买万匹柴油机的技术专利。 但面对外国专利商提出的一大堆苛刻条件,例如生产出的柴油机必须全部贴上外国商标,每年生产柴油机的数量必须汇报,产品不得支援第三世界国家等等,大家表现出强烈的抗议。 工人们坚决抵制,冯厂长也顶住压力,带领工人们和技术人员展开攻关,历时几年,成功试制8820匹马力的低速柴油机,打了个翻身仗。 有此事在前,如今重提引进日国模式,福州造船厂自是不答应。 而接下来几天,高主任他们在厂里四处碰壁,也正说明了福州造船厂的坚定决心。 面对油盐不进的冯厂长,高主任觉得这思想工作要是再做下去,说不定自己都得被搞策反。 时夏跟着高主任去磨了几次,眼看这样没用,便每天厚着脸皮在船厂东逛西逛。 对于职工们来说,虽说一开始大家对时夏抱有敌意,认为她和焦工他们是一伙的,都不太搭理她。 但没过多久,看这小姑娘既不多嘴,也不碍事,就乖乖巧巧站在旁边,时不时还能帮上点儿忙,这种隔阂就马上消失了。 再加上她一句句“大哥大姐”、“大叔婶子”喊得亲香,倒是成为几人中人缘最好的那一位。 甚至还有大爷好心劝她“回头是岸”。 “小时丫头,你年纪还小,没见识过洋鬼子的坏,每多用一分他们的技术,咱们自己的话语权就少一分,听大爷的,别跟着那几个憨货瞎搞,我还就不信,日国人能弄出来的,咱自己搞不出来。” 时夏不由露出微笑:“您说得对,我现在都不跟着他们啦,自己在船厂参观一下。” 大爷欣慰道:“这就对了,你要感兴趣就多逛逛,咱们厂里现在正在给一万四千多吨的远洋轮研制万匹马力柴油机,壮观着哩。” “万匹机?”时夏感兴趣问。 大爷十分热情地给她科普:“是啊,已经在造机车间试验完工了,马上就要吊到码头上安装了。” 时夏十分捧场:“我还没见过万吨远洋巨轮的船壳呢,可以去码头看看吗?” “这有啥不可以的,等下我带你去。”大爷十分爽快。 于是,抛下还在苦苦找机会做思想工作的高主任,时夏跑去码头参观万吨巨轮。 看一次还没看够,第二天又跑了一趟。 这一次,却刚好撞见了躲过来的冯厂长。 大概是被高主任他们给磨烦了,冯厂长偷偷溜到码头这边来视察工作,和一名技术人员围着图纸蹲在地上讨论。 时夏好奇走过去,没发出声响。 咦?这是在讨论万匹马力柴油机的安装问题。 一台万匹马力柴油机大概有一座三层楼的房子那么大,重达三百多吨,是一个庞然大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2 首页 上一页 9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