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你好,我想问一下……” “叫我‘灵子’就好,还想吃点什么?” 毕灵仍旧没有要回答问题的意思,而是直接递上信笺样式的菜单。 斜阳餐厅主打传统江南菜式,很合杜柠的口味,既然来了,就好好吃顿饭吧。杜柠点了一份熏鱼、莼菜羹,还有冰糖芡实。比较特别的是,最后这道甜点的名字边画了个小小的“闪电”,难道,是特别推荐的意思? 没过多久,毕灵就端着杜柠的菜款款走来,她的脸上表情也不会很多,但就是看着比百悟要亲切得多。 熏鱼是一道此地常见的凉菜,先腌渍,再炸,而后又过一遍酱汁。这些步骤使得鱼肉口感鲜甜、外酥里嫩、鲜香入味。 莼菜羹也算是一种江南家常菜,作为“水八仙”中的代表,口感清爽滑嫩,相传乾隆每到江南,必以莼菜调羹食用。杜柠小时候,外公常会烹制这道佳肴,并告诉她:“这叫‘皇帝菜’,我们柠柠吃了它,会变得更加聪明……” 或许,美食的意义不止在食物本身,还有与之相联的记忆和情感。 这家餐厅的食材都很新鲜,对于调味的把控也恰到好处,可以助人暂时忘却疲惫与烦恼。下面,该轮到冰糖芡实了,这也是寄予了杜柠最多期待的菜品…… “我的妈呀!” 抱着极大的信任,舀起一大勺送进嘴里,杜柠后悔莫及——这道糖水,甜到她面目都扭曲了。看来菜单上的“小闪电”,可能代表的是“吃饭有风险,选它需谨慎。” 吃完饭后,杜柠走出餐厅,却看见有个熟悉的身影闪过: 那是百悟教练?他还没走吗?应该,是自己看错了吧…… *** 回家后,杜柠只急切地想要找到向春所说的那篇日记,期待那会是解开当下谜团的关键: “据说,日出后的两个小时,和日落前一样,也是一天中的黄金时刻。 小时候学画,老师提过有幅名作就叫《蓝色清晨》。一百多年前,画里的那个早晨,和今天的一样么?运河上笼罩蓝色的雾霭,朝阳穿透雾气照亮了河边的建筑,也照亮了他。 我以为那会是一段多么特别的际遇,比如我路遇危险,你出手相救; 或是我发现了被困树梢的小猫,替它求助,你冒着危险攀上去; 也可能只消安静地在我身旁坐下,我们互相浅笑着点头问候…… 然而都没有,清晨光线甚好,你迎面向我跑来,又刚好穿了一件我喜欢的白色无袖帽衫,心动竟是这样简单。 我们没有交谈,我甚至不确定你有没有看到我,心中却莫名笃定地相信:我们终会相识。 在这个蓝色的清晨,我偶遇了十八年来的第一场心动,你是我十八岁的礼物。” 这显然不像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杜柠无奈地关闭了向春的邮箱,谨慎地取消了弹出的“是否保存密码”选项。 这篇名为“初见”的日记看上去就是一篇纯情的少女心事,如果将杜柠的年龄回拨至向春的年纪,或许她还能有些共鸣;只是放到了现在,即使她可以理解对方的心绪,看是读着读着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之前她也改编了不少才子佳人的戏码,反倒弄得自己有些麻木了。 借着日记中的寥寥数语以及近期的沟通,杜柠基本可以猜到: 向春寄予深情的对象,除了百悟还能有谁? 方才在他怀中,趁着日头未落,杜柠观察了一下他的脸:五官俊朗、睫毛好长,下颚线可以用来削苹果。结合向春日记里提到的“清晨”,杜柠发现:一天中光线最好的两段“黄金时刻”,都快被这小子占尽了,也不知是不是他连出门都算准时机,以便散发魅力。 尽管之前有些过节,但今天确实是百悟帮了自己,要不是他刚好出现在河边,后果不堪设想。近距离接触后,杜柠总觉得他看上去有些面熟,可就连擅长记人脸的杜柠,也记不起与此人有何渊源。 眼看着思绪越飘越远,杜柠赶紧屏息凝神,试着重新专注起来。 “运河”、“身旁坐下”、“树梢”、“跑来”…… 深夜果真适合思考,这篇日记看似无甚有用的信息,经过细节的拼凑,杜柠找到了熟悉的感觉。 S城的运河步道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在一年多以前,这种植树栽花,配置长椅,且为市民修建专业跑道的沿河步道还不多。本市想以此地曾作为整体规划中的试点,率先向公众开放。 那时候“明国城”刚建成,正是热闹的时候,看来向春初次遇到百悟的地点,就是这斜阳餐厅附近的步道。 或许向春口中还没做完的事,也与他有关。 ---- 谢谢你来看我的故事~
第7章 前传:初见你蓝色清晨③ 杜柠的书架上,正好有一本彩图版的《山海经》。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也有了一种“买了就是看了”的思想,不太有耐心坐下来好好翻开一本纸质书,读一读。 尽管是冲着“鱼妇”来看书的,但等她找到了这个词条,再看一眼那略显狰狞的配图,杜柠还是猛地抽了一下,赶快把书给合上了。她是真的没办法将可爱的向春与这样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就算腿部麻痹、起斑块的感觉相当不好受,她还是坚信:向春是无辜的。 一来是杜柠对她有感情滤镜,同时也能从向春的言语间感受到:她对自己的处境知之甚少。就算她像汤老板说的那样,想要寻找“宿主”,应该也是无意识或者被迫的。 为此,杜柠选择继续冒险。恰好明天是周末,她打算在太阳西下前就去找找向春。 “我总是在夜里遇到向春,但不等于,她只在夜里出现。” 而这次,杜柠也学乖了,她有意绕过运河步道,打算先去斜阳餐厅吃顿饭来“防身”,再去寻找向春的声音。周末的餐厅,人气十足,好在杜柠又获得了吧台的位置。 “我要来一份特色鱼汤,还要红烧大鳊鱼、酥炸小黄鱼……再加一个清蒸白鱼和银鱼炒蛋。” 保险起见,杜柠点了不少鱼类菜品,只求等下与向春细聊时别再出岔子;就算点多了吃不完,也可以打包带过去。毕灵对此倒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也就汤老板一副大惊小怪的模样: “怪怪,木小姐,你和鱼有仇啊?它们怎么得罪你啦?” “汤老板,能不能和我说说……” 只要他能给自己多透露点信息,杜柠也不介意对方怎么称呼自己了。她一边说着,一边鬼鬼祟祟回头看了眼毕灵小姐,对方正忙着,短时间内不会过来阻止他们这场交流:safe! “你是想问鱼汤的事吧?我家这道菜,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喝到的……我猜,你最近一定遇到了不少奇怪的情况,是吧?” 汤老板边说边瞄了一眼青花书灯,黯淡无光时,它看着就是个普通的瓷制器皿。杜柠想起来:上次遇险时,店里这盏书灯的火焰明亮而稳定,待她喝过了鱼汤,其中的光点也顺势熄灭——这里头,一定大有名堂。 “是的,汤老板你是怎么……” “哎,莫急莫急,我知道你有很多问题,这就说来话长了。” “那您,可不可以长话短说?” “你应该听过‘平行宇宙’的概念吧?我们这颗蓝色星球,在浩瀚星系间,不比那沧海一粟。” “汤老板,上次您那‘鱼妇’的话题还没讲完呢,怎么又说起新话题了……” “哎,莫急莫急,在地球之外,还存在着多样的生命体系,按各自的秩序运行,互不打扰,但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 “意外?” 杜柠屏息凝神,热切地等待汤老板进入正题;没想到,毕灵正好端着杜柠的“全鱼宴”过来了: “意外……个头!没看那有客人等着结账么?再搁这儿胡言乱语小心我让你出意外!” 说罢,扭头给了杜柠一个美美的微笑,还嘱咐她吃的时候当心鱼刺。毕灵太好看了,感觉她做什么都可以被原谅;可汤老板,你到底能不能有点老板的样子啊? 向春到底去了哪里? 她为什么偏偏选中了杜柠?鱼鳞状的青绿斑块又是怎么回事? 汤老板之前提到了“肉身消散”,是否说明向春虽然还在,但正处于“消散”的过程中? 现在想来,杜柠眼前的这盆鱼汤,或许是一味解药。 重点是:汤老板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 这些,杜柠全都没来得及问呢!她有点崩溃,但也无计可施,只得化悲愤为食欲,大口吃鱼: 以前特别瘦的时候,好多人都劝她多吃点;稍微吃胖了一些,别人又开始吐槽杜柠的身材。她不记得自己曾多少次面临这种矛盾的局面,也不清楚到底该听哪个方向传来的建议;但此刻的杜柠,越来越不愿活在其他人的眼光里,她很清楚自己该朝哪儿去,寻找谁的声音。 *** 城中的运河步道建设得日趋完善,像“明国城”里斜阳餐厅附近的这段,据说古时候是个驿站,往来之客舟车劳顿,便会选在此处歇脚。 杜柠有点吃撑了,到这边散散步,正好当作饭后消食。行至河边向外凸出的观景平台,她轻轻倚着石质护栏,隔着岸边丰茂的芦苇静静看货船流动,秋季的风有些凉,却能提神醒脑。 “这儿风景真好。” 杜柠保持着方才的姿势,继续听风看船,对于向春的出现,她已经不意外了。 “你还好么?我查到你说的那篇日记了。” 之前,向春就说过,当她的意识融进杜柠体内时,是可以借着对方的眼睛看世界的。杜柠只需展示用手机拍下的邮件内容,知春便可以看到那篇名为“初见”的日记,顺势看到当初的那个自己。 这一次,向春的回复来得很慢,按正常的阅读速度,看完这样简洁的篇幅不需要太多时间。杜柠不确定向春在这段真空的时间里,是断了线,还是愣了神,但她不想打扰。 “杜老师,谢谢您。” “没事儿,这些内容可以帮你想起些什么吗?” 向春能提供的信息依旧不多,但她想起日记中的场景,就发生在这段运河步道。 当时步道刚对市民开放不久,正是新鲜的时候,整个“明国城”朝气蓬勃。当时斜阳餐厅的位置还是个咖啡厅;离河更近的区域,之前有个工业风装修的酒吧,倒闭后至今闲置着,远看像那种废弃的厂房。 “杜老师,我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要不,您再帮我看看剩下的那些日记吧,但这次,不用再来告诉我了。” “你别担心,我们都在想办法,我还能为你做些什么不?” “我很想爸爸妈妈,还有很多人……也很想……他……”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6 首页 上一页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