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秦来娣不放心,还是每天抽空去崔家看一眼,见老五婶大便通了,口不干不苦了,精神也渐渐好起来,这才放心。 其实黄疸这病说好治也好治,说难治也难治,因为变证太多了,拖久了就会小病转成大病,甚至有生命危险。一连几天,等崔五婶脸色慢慢退掉青黑,黑便消失,就差不多了。 中途怕崔家人不放心,她又让他们去市立医院检查了一下,确认肚子里没长啥东西,秦来娣更加有种手到擒来的感觉。 *** 这天,祖孙仨刚准备做中饭,忽然听见崔老五的声音:“婶子在家吗?” 秦来娣以为是老五婶病情出了啥变故,赶紧从灶房跑出来,“在呢,咋啦老五叔?” “嘿嘿没事没事,这是我家老二下河捞的鱼,给你们尝尝鲜。”手里拎着两条巴掌大的野生鲫鱼,还活蹦乱跳的呢。 “老五甭客气,留着给你媳妇补身体要紧。”秦桂花也眼馋啊,但人家里还有病人呢,她不能要。 “没事儿,捞了三尾呢,给娃他娘留了一尾,她一个人也吃不下多少。”说着把鱼放下就走,生怕她们不要。 秦桂花追出去已经看不见他的背影,只能拎起鱼看了看,鱼鳞亮闪闪的,鱼鳃也很新鲜,但五里屯是山区,很多年都没吃过鱼,她也不会弄啊。 “奶,我来做吧,咱们炖个当归鲫鱼汤。”鲫鱼刺多肉少,炖豆腐倒是香,红烧了也不错,清蒸更鲜,但这几种做法都需要多种调料的辅助,现在家里是要啥啥没有。 当归是她前几天刚从山里挖到的,正好晒得半干,小萝卜似的裹着一层黄皮,闻着还有股中药材的清香。切大片放清水里煮上,再拍两块姜,一会儿厨房就飘出当归独特的香味儿,趁着这空档又贴了一圈玉米饼子,等当归熟透再把处理干净的鲫鱼放进去,一会儿汤就变成了咕噜咕噜的奶白色。 这可是秦来娣重生回来这么长时间,第一次沾到荤腥,口水都快决堤了。以前一身病,老贺头这不让她吃,那不让她尝,生怕影响血糖血脂,现在倒是啥病也没了,就是多了个馋病。 祖孙仨正准备开饭,门口忽然进来个二十出头的女人,鹅蛋脸,大眼睛,本来是挺漂亮的,但颧骨略高,显得普通了一些。 “奶正准备吃饭呐?那我来得可真巧。” 秦桂花和盼娣直接懒得搭理,转过身子不看她。来娣当然知道,这就是她亲亲的二姐秦友娣,嫁在隔壁生产队的队长家,好几间青砖大瓦房,壮劳力又多,日子过得不错。 “奶生我气啦?哎呀,我也是家里忙,抽不开身,这不就把送粮的事儿忘了嘛。”她嬉皮笑脸的凑过来,挽住秦桂花的手。 原来,两个月前,家里揭不开锅了,能借的也都借遍了,老太太就让人带话给隔壁队,让友娣给送二十斤粮食回来,不白吃,算借她的,等年底分了粮就给还回去。结果这死妮子,话是收到了,愣是没送粮过来。 这事别说老太太气,就连盼娣也皱着鼻子,“哼,我不跟二姐说话。” “哟,小丫头还有脾气呢,俩月不见你倒是长高不少,眼睛看着也有神了。” 鱼肝油补充得还算及时,虽然身高还追不上同龄人,但明显长高了。 “哼,要是都像你心里只有婆家不管娘家人死活,咱早就饿死了!” 秦友娣讪讪的笑笑,“嘿嘿,是不是来娣给配的药啊?我在村里都听说了,说我家老三用一碗野菜汤就治好了一个绝症病人,听说还是崔五婶对吗?哎哟,那崔五婶的病情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啊,就是在熬日子了……你们是不知道,现在外面都在传咱三妹是小神医呢!” 当初给母猪接生的消息她也是听说的,但不信,毕竟自家妹妹有几斤几两她能不知道?可最近这野菜汤治病的事,大家都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连老三那天说的每一句话都被人学了个十成十,刚才进村她还亲眼看见崔五婶精神抖擞地在村口晒太阳呢! “老三你说你可真能藏着掖着啊,以前咋不见你表现表现呢?” 秦来娣面无表情。她其实从小就不太喜欢二姐,大姐淳厚善良,总是包揽所有的家务,小小年纪就能跟着奶奶挣工分,而二姐却是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外加一个比泥鳅还滑的货。 小时候,姐妹四个要是有个啥好东西,她总是能想方设法把大姐和小老四那一份哄走,奶奶发现了要揍她,她还能梗着脖子说是她们主动给的。 就这样,男孩脾气打抱不平的秦来娣,最看不惯的就是她,姐俩没少干架。但上辈子奶奶去世,大姐疯了后,就只有这个讨厌的二姐给她写信,打电话,寄东西,虽然她从来都是不回不收,绝不给她从自己身上捞好处的机会。 就是她被赵海洋赶走后,也是头发花白的二姐拄着拐杖上门替她闹,还说大不了跟她回农村,她儿子孝顺,绝对能给她一口吃的……更别说奶奶生病那几年,都是她和二姐夫拉着平板车送医院,每次一住十天半月,也都是她出钱出力。 想到这儿,来娣也装不下去了,一把搂住她,“哼,咱们家最没良心的就是二姐。” “嘿,你这死丫头,我咋没良心了我,你们吃鱼都不叫我,还好意思……”也不用谁招呼,自个儿拿了碗筷就开始挑鱼肚子上肉最厚那块。 废话,她专门挑这个点儿饿着回来,可不就是冲这顿午饭嘛! 秦桂花白她一眼,“闭死你的嘴!” 友娣的脸皮那叫一个刀枪不入,不仅毫无波澜还催着来娣赶紧讲讲结婚的事。最近附近几个村子最大的新闻都围绕老三,关于她结婚和医术了得几乎是平分吃瓜界天下。 听说对方是个技术员,她一边羡慕一边酸溜溜,等再听到对方父母在北大荒,顿时又忧心忡忡,反正是既怕老三过不好,又怕老三过太好。 “呸,你那点小心思打量谁不知道呢,趁早给老娘收起来。” 友娣跟牛大刚结婚三年,前年刚生下一个儿子,再加嘴巴厉害,在婆家过得那叫一个如鱼得水,所以大家也不像担心爱兰一样问她在婆家的事儿,反正只要问,听到的要么是她又跟尖酸妯娌干架并成功占领高地,要么是刻薄小姑子被她治得服服帖帖的成功案例。 吃完饭,秦友娣将里里外外都巡视一遍,最后发现啥好东西也没有,只能将目光投在麻袋码成的小山上,“奶说这是你上山采的药,快帮我看看,有没有我们能吃上的,带点回去也馋馋我妯娌。” 秦来娣满头黑线。 “你说这么些药,一时半会儿也吃不完,要不卖到药材收购站去?” “我可是听说了,小心别被红袖章抓到,也不算投机倒把,咱们村还有偷着卖鸡蛋卖菜的呢,我公爹不也睁只眼闭只眼。” 秦来娣这俩月也一直在琢磨赚钱的事,还真跑收购站去问过两次,可人家要的都是人参天麻这些值钱的,她起早贪黑找了俩月愣是人参须须都没找到一根。至于她在山上采这些纯野生的普通草药,大都是营养不良的歪瓜裂枣,品相比人工种植的差远了,人压根不收。 秦友娣倒是不管她咋想,又自顾自的说,“我们队上有个小丫头,脑子可真活,一开始偷偷去卖鸡蛋鸭蛋,自家的不够卖,还会从社员手里收,从中赚差价,后来别人都学她那么搞,你猜她又怎么着?” “她居然把鸡蛋鸭蛋腌成咸蛋,专门拿到城里机关大院去卖,又赚了一笔,你说她这脑袋咋长的?” 秦来娣却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个主意。 于是,接下来半个月,大家就见秦来娣更忙了,既要养猪,又要采药,还在院里烟熏火燎的又是炒又是腌的忙到大半夜。 终于,忙活到国庆节后,来娣挑了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再次进城。 在村口搭拖拉机,幸好这个点儿只有一名年轻小伙子跟她一路。小伙子戴着一副金属边框的眼镜,显得很斯文,自从分到五里屯知青点后,大家只知道他叫廖四眼,全名却没人在意。 毕竟,每年分下来的知青不少,这些城里年轻人干农活是一窍不通,甚至还有装病的偷鸡摸狗的,结果年底还得跟社员们一起分粮食,所以社员跟知青之间仿佛有一条天然鸿沟似的。 来娣却是个例外,她性格泼闯,又对啥都好奇,总找他们问东问西,一来二去也能打入“敌人”内部。 譬如眼前这个小廖知青她就知道,他们家是海城的,父亲是无线电厂的包装工人,他本来马上就能顶替父亲工作了,但因为不忍心妹妹下乡吃苦,所以主动把岗位让给妹妹……从六六年到现在七三年,已经在五里屯待了整整七年。 以前,虽然知道廖知青的身世,但没往心里去,此时却忽然想起个事——老贺也是无线电厂的,他和廖家人会不会就是同事? 那可就要好好唠一唠了!
第15章 炮制药材 “廖大哥也上县里?” 廖志贤本来正双目无神的发着呆,冷不防她会搭理自己,顿时有点受宠若惊。 毕竟,他是大队上最不起眼的四眼,连孩子都欺负的四眼,五米之外人畜不分还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四眼知青啊,而秦来娣可是整个大队最漂亮的姑娘,不仅漂亮,现在还成了能起死回生的风云人物。 其实,他也不是生来就不爱说话的,以前视力好的时候也是中学文学社骨干,也曾激扬青春挥斥方遒,可自从前几年眼睛忽然近视,人也就慢慢自卑下来。 看他结结巴巴,秦来娣就笑了笑,“廖大哥今天进城是有什么事要办吗?” “没没,我去公社……哦,有,有事。” 秦来娣再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有事还是没事,于是干脆岔开话题,引着他聊了一些村里的趣事,以及海城的新鲜事,一来二去廖志贤也放开了,虽然眼睛还不敢看她,但说话流利很多。 “我听,听人说,你结婚了,对象也是海城的?” 何止是听说,村里老娘们私下打赌,小辣椒什么时候会后悔跟技术员离婚呢。 哦,准确来说,是技术员啥时候跟她离。 他因为眼睛不好,干的活也跟妇女们一样,听到的八卦不少,但他不是嘴碎子,从不会往外说。 来娣相信他的人品,于是把贺连生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挑着能说的部分。 谁知廖知青听着听着,忽然喃喃自语,“我爸他们厂去年新来了一位技术员,也是转业的残疾军人,听说以前在部队是多次立功的连长。” 来娣故作惊讶,“哎呀,廖叔叔在哪个厂,我对象是海城无线二厂的。” 廖志贤一拍大腿,“我爸妈也是。” 有了这层关系,俩人聊天仿佛更亲热了一些,有种老乡见老乡的亲切感。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9 首页 上一页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