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昨天忙于和郭云琛的助理商讨荣昌版面一事,连当日例行的神雕侠侣的八千字连载,都只写了一半。 幸好老友梁公子开了新书—— 只是,按照他的预估,昨日销量不减已是万幸,没想到还比平时多销了二成! 原来根源在这儿! 兄弟影业老板真情演绎朱丽叶一角! 一想到人高马大的裴远洋,演一个娇弱的千金小姐,戴着假发,穿着蕾丝裙—— 他就忍不住—— 哈哈哈—— 不枉他当初特意看名字录了朱旭!日出东方不就是明? 果然明了! …… 郭云琛保持着自幼养成的良好作息,早起先沿着太平山的山路跑上半个钟,回来以后冲个凉,佣人已经将早饭摆好。 家里人虽然多,年轻一点的都搬出去住了,成了家的也另外置了业,只在周末,会携家带口的回来聚一次餐。 他和几个长辈也吃不到一起去,自幼就在西方留学的他,更习惯西式早点。 两片土司面包,一杯牛奶,再加煎蛋培根,和蔬菜沙拉,丰富又有营养,却被长辈们诟病,怎及得上中式的小笼包配白粥! 次数多了,他干脆在小餐厅独自用餐,不往大餐厅去了。 六人位的餐桌,丰盛的早点摆了半张桌,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成年男性来说,份量刚刚好。 郭云琛不紧不慢的吃着,确保每一口都细嚼慢咽,富贵久了的人家,都开始在养生上做文章,郭家也不例外。 餐桌习惯是自幼养成的,郭云琛还记得,小时候,几个侄子调皮,坐不住,吃的又快,为此手掌心不知挨了多少次打! 他其实也想快点吃完,和侄子们一起出去玩,堂哥们却总是告诉他,他是长辈,要做出一个榜样来——毕竟,每到过年,侄子们都要给他磕头的。 其中有几个侄子,比他年龄还大。 总之,大家差不多年纪,他是活得最累的那一个! 他很早就出国读书,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吃过饭,郭云琛穿上黑色西装外套,从佣人手里接过公文包,向外走去。 他刚刚踏进大厅,就碰到了大伯一行。 年过六十的大伯郭振业依然一头乌发,精神抖擞,身边跟着大堂哥郭云鹰并几个精明能干的助手,全部西装革履,看到他,立刻停下了脚步。 郭云琛马上趋前问好:“大伯早,大堂哥早。” 郭振业点了点头,和蔼的问道:“阿琛啊,听说你新片又赔了?” 郭云琛下意识的看向了大堂哥,后者直接仰头看天—— 果然,又被卖了! 郭云琛只得点头承认:“是,大概是剧本的问题,我正在——” 不待他说完,大伯就打断他道:“是不是钱不够了?叫你大堂哥从总公司给你拔!” 一旁的大堂哥直接掏出一本空白支票薄递了过来:“用完再找我拿。” 郭云琛苦笑,大伯根本不在乎他做了什么,只会给他打钱,打钱,打钱! 他摆手道:“赔的不是很多,公司帐上还很充裕。” 大伯再次老话重谈:“你啊,就不愿意帮家里做事,非要自己出去闯!” 郭云琛笑道:“堂哥们都那么能干,一个比一个会赚钱,总要有人会花钱,我就当那个败家仔好了。” 一句话说的大伯和堂哥一起笑了起来,“哪里轮得到你败家!出来这么久,车都不换一辆,你看看杉仔,买了几辆新车了!” 杉仔全名郭志杉,是大堂哥的小儿子,平日里很得宠爱,大手大脚惯了,钱总是不够花,偶尔也会跑他这里打打秋风。 目送大伯离开,郭云琛刚要抬脚,二伯郭振邦也出来了,许是听到了大伯的声音,二伯直接开口道:“阿琛,你大伯给了多少?二伯直接翻倍。” 话音未落,三伯郭振国带着几个随从,从另一边的楼梯走下,边走边笑道:“不是说好了,阿琛交给我吗?缺钱就和三伯说,不要麻烦你大伯二伯了!” 郭云琛心中叹气,真不该多吃那碗燕麦粥的,他老老实实的和两位伯伯打了招呼,再三表示自己不缺钱,这才被两位长辈放过。 幸好四伯郭振世出差了,不然今天还得有一轮。 说起父辈们的名字,也是一番典故。 爷爷生大伯的时候,刚开始创业,大伯就叫郭振业,喻意振兴家业。 到了二伯,生意渐渐发达,便起名郭振邦,振兴城邦。 然后是三伯,郭振国,四伯,郭振世,分别是振兴国家和世界。 到了他爹这里,直接就振兴宇宙了! 郭云琛暗暗摇头,振不振兴宇宙,他是不知道,人倒是环游宇宙去了,自他出生,见到父母的次数,十个手指都数不满,这也是几位伯伯额外看顾他的主要原因。 二伯三伯又拉着他劝了一通,无非是家族生意这么大,十几个堂哥分一分,每个人还都挂了几个总经理的头衔,何必非要搞一个娱乐小公司。 二位长辈很隐晦的表示,喜欢哪个女明星,就直接追,不用搞个电影公司这么迂回。 是的,这就是他最郁闷的地方。 他明明是真的喜欢拍摄电影,也是真的想搞一番事业出来,可在长辈们眼中,他就是为了某个女明星! 还追了几年都没追到手! 总算送走两位长辈,郭云琛下意识的松了松领带——太累了,应付长辈,比做生意还累的多! 等他终于走出大厅,司机荣伯已经把车开到了大宅前——这又是一重优待,荣伯为郭家服务三十年,才被配到他身边——年轻司机,长辈们都不放心! 凡此种种,郭云琛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被区别对待。 谁让他年龄小,偏偏辈份又高呢! 荣伯开车不快,却很稳,郭云琛上车以后,会闭目养个神,在脑中把今日要做的事情,先过一遍。 昨天在明报上登了征求剧本的启示,他又花钱和邮政部门打好了招呼:凡是投递荣昌的信件,全部加急送过来。 想必,到了公司,就能看到一堆剧本了! 郭云琛心中不免有些期待。 ----
第39章 财大气粗郭老板(二更) 正如他被大伯打断时所言,前几部电影连续亏本,经公司团队分析后,判断问题还是出在了剧本上。 郭云琛因在欧美求学的关系,先是在英国的皇家大剧院看了几出莎翁经典。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相对于这些名气大,悲剧色彩浓郁的歌剧,他更喜欢喜剧风格的仲夏夜之梦和威尼斯商人。 对于歌剧,他还算喜欢,但称不上狂热。 直到他到了美国的百老汇—— 吉普赛,音乐之声,窈窕淑女……他可以一口气不重复的说出二十几部剧名! 他在百老汇住了整整半年,当时百老汇所有的热门剧,郭云琛都看了不止一遍,也是第一次知道了歌舞剧的概念。 然后,沉迷百老汇的他,被朋友拉去看了一场新上映的歌舞片《雨中情》——欢快的音乐,活泼的舞蹈,再加上演员们华丽的装扮,他看的目炫神迷,至此一发不可收拾,彻底迷上了美国的歌舞片! 雨中情,明星的诞生,国王与我,红男绿女……每一部他都如数家珍! 回国后,他立志要拍出中国的歌舞片! 只是,他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美国的歌舞片,其实是在百老汇的歌舞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多歌舞片,直接就采用了百老汇的热门剧目。 更是有诸多能歌善舞的,百老汇歌舞剧演员,成为歌舞片的群演,这才是美国歌舞片中,那些震撼人心的群歌群舞大场面的基础。 移植到中国后,能歌善舞的演员,就比较难找,少了一群整齐划一边唱边跳的背景演员,歌舞片的魅力,瞬间削减了一多半! 再加上流行乐刚刚兴起不久,老派的中产阶级,更喜欢国粹京剧,或其他戏曲类表演,这就导致了他的歌舞片,始终无法竞争过裴氏兄弟的黄梅调电影。 连续三个标准的美式歌舞剧的剧本,都没有拍摄出想要的效果,这让他不由思考起来,也许,放弃歌舞片的模式,注重于故事本身,更能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郭云琛上次翻阅的红楼二尤剧本,就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不采用黄梅调,也不用歌舞片的模式,只是普普通通的白话电影,是现在公司最主要的拍摄项目。 本来陈师兄的伦敦佳人,也是不错的改编对象,可惜—— 同时,他开出了高额悬赏,全港征求优质剧本,希望能够收罗到一些精彩之作。 “琛少,到公司了。” 郭云琛睁开双眼,荣伯已经停下了车子,几个年轻助手早已经等候在了办公楼前,车子刚一停稳,就有人上前为他打开车门。 郭云琛顺手把公文包递给了其中一个助手,随口问道:“收到多少剧本了?” 助手抱着他的公文包,难掩兴奋:“一百五十六封信了!这还只是今天一早上!” 听到这个数目,郭云琛也精神一振,“走!我们去会议室!” 在几个西装笔挺的助手的簇拥下,郭云琛到了小会议室中,会议室中间的长桌上,堆积着小山一样的信件。 郭云琛当仁不让的往主位上一坐,吩咐道:“就按昨天的分工,开始吧!” 三个助手,加上他,一共四人,组了一条流水线出来: 一名助手负责拆信,并简单阅读,语句不通者,直接筛掉; 经过了初选的剧本,接下来,会送到郭云琛手中,他大致看一遍,再把剧本细分为可堪大用者,可改进者,以及,废稿。 他倒没有妄想一次就筛选出来一本绝世好剧本,只要有一两本,稍稍修改就能派上用场的,郭云琛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分级以后,剧本到了下一个助手手中,他的工作,主要是针对第二档,可改进者。 他负责写出修改意见,以及勉励话语,毕竟,今天的小树苗,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参天大树,提前投资,只需要付出几行字,还是很划算的。 最后一位助手,主要工作是回信,回信也分为两类:第一类,通知被划入了第一档次的剧本的作者们,剧本已经初步过稿,会否采用,请等待后续通知。 第二类,是把可改进剧本的修改意见邮寄回去,并登记在册,看日后会否真的有所改进。 这是郭云琛的意思,哪怕一直不过稿,只要对方有一颗想要上进的心,荣昌就会一直和对方保持联系。 三位助手,都是郭云琛高薪聘请的,港大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处理起这些简单的文字工作,可以说驾轻就熟。 整个流程,积压最多的,反倒是郭云琛。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76 首页 上一页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