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点现在只余下五个人了,而且最能吃的陆许山已经走了,其他人的饭量不算特别大。 换回来的菜吃着着实有些费劲儿。 而且今年大家没拿野菜过来,还考虑到存放的问题,多数都是萝卜、豆角这些干菜。 其他人瞧见都有些怕了。 这两年不似刚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再叫她们这么吃,可真受不住。 见宋满冬犹豫,便有人提议,“不然咱们直接做成泡菜卖吧。” “实话说,俺这不是给俺自己买的,是俺妯娌托俺买的。” “我这边儿也是,我儿子朋友吃了说好吃,叫他带点儿回去。” 陆陆续续的声音响起,宋满冬这才知道,在自己去云南的时候,泡菜和酸豆角又在公社掀起来了一阵浪潮。 头一年她做的时候,大队上的人普遍都换了酸豆角,也没把这东西放在心上。 但今年,多数人换的是泡菜,酸溜溜的口感叫人一下子爱上了。 而且这泡菜里加了糖,也算是奢侈品了,拿出来待客不丢面。 大家也愿意拿出来。 于是泡菜便先一步从河东大队传到了东风公社。 河东大队的人觉得这是新鲜东西,可东风公社的许多人记忆却是一下子被唤醒了。 曾经也有一个夏日,他们呷了一口酒,吃着这样的泡菜,亦或是在闷热的午后,打开坛子,崔爽清凉的泡菜叫他们精神一阵,畅快的不行。 这泡菜是曾经在公社卖过的,他们可熟悉极了。 当下便忍不住怂恿起来,发动自己在河东大队的亲朋好友,叫他们做泡菜来卖。 只如此一来,当初举报陈家明的陈小婶儿,又被拉出来痛骂了一番。 宋满冬了解过情况之后,便点了头,应下大家的请求,“不过要等上几日,我先找大队上把手续办了。” 他们大队开食品厂不是说开就能开的,得去公社政府一趟,过了明路。 宋满冬自己卖是不大可能得,虽说今年黑市的管控更松,而且隐隐有开放及时的消息传出来。 但她可不会冒着风险去赌那些。 如今她有河东大队这样坚强的后盾,何必去挑战那些事情呢? 而且树大招风,公社食品厂有她的仇人,林厂长也看她不顺眼,若是她一个人来做,指不定会给她是什么板子呢。 倒不如跟河东大队合作,他们在如何也得有顾虑。 张大队长同她一拍即合,当即去了公社找到领导说明情况。 东风公社的领导对河东大队的情况也熟悉,对宋满冬更熟悉,“要是你来,那我肯定放心。” 怀安县离这里不愿,供销社里又经常摆着宋满冬做的吃食,加之宋县长的追求,这两年她可是出了大风头。 不过在批条之前,他又避开张大队长问宋满冬,“其实我也想找你,只是最近迎接新县长没顾得上。” “宋同志,咱们公社的食品厂正好要缓解,不知道你有没有意向?” 这位领导直言道,“只要你去,厂长的位置肯定是你的。” 一方面是因为宋满冬的能力,不管是鸡蛋糕还是什么糕,宋满冬只要做一两个,就能把食品厂给盘活了。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满冬跟宋县长的传闻,旁人听个新鲜事儿就过去了,但只有她们这些在政府里工作人的最清楚,宋满冬跟宋县长的关系有多亲密。 这两年常常因为宋满冬帮着河东大队呢。 如今宋县长高升,他们对宋满冬客气点儿也是应该的。 宋满冬婉拒了。 要是从前,或许她会考虑一下空降过去,打压唐忠路之类的,但现在她有了别的追求。 比起做这种报仇的小事儿,她更想带着河东大队食品加工厂走到更高的位置,叫河东大队的人过上好日子。 再说,到公社食品厂免不了勾心斗角,她如今可不想这么费劲儿了,指不定有哪个漏网之余,将她的心血毁的一干二净。 还是到河东大队选些知根知底的人更叫她省心。 出来后打听了公社食品厂的情况,宋满冬有些恍惚。 公社食品厂前两年就有落败的迹象,而在她威胁厂长,不叫厂长将鸡蛋糕交给唐忠路之后,更加剧了这点。 林厂长也是个狠人,知道跟东风公社食品厂无法交好之后,直接把他们食品厂的产品发了过来,抢占了原本的空间。 第一食品厂的名头可不是虚的。 除了宋满冬做的几样吃食,还有旁的师傅做的,摆在供销社的柜台上,直把人挑花了眼。 哪里还会去看公社食品厂产出来的那些旧东西。 也就偶尔几位老人还会揣着情怀去买,可供销社便从利益的角度考虑,下架的公社食品厂的东西。 唐忠路原先还能将自家食品厂的东西推到省城、推到外地。 可如今是一点儿也行不通了。 旁人都更倾向于选择第一食品厂的东西,不管是从味道还是价格来说,都是最合适的,同样,也是最好卖的。 听完全部之后,宋满冬感慨了也就将这件事搁下了。 她还有旁的要忙的事情。 只是觉得曾经叫河东大队的人头疼的食品厂,瞧起来竟然如此渺小。 从公社过了明路,宋满冬便召集人手,开始做泡菜。 泡菜调味由她动手,切菜就得仰仗其他人了,不然她一人可做不错来。 宋满冬优先挑选的事刀工好的人。 几轮比试后,宋满冬调了人留下,这才仔细去记下人名。 最叫她意外的是其中一人——枣花。 宋满冬对她印象挺深的。 当年柿饼交给了王喜娟和平男,而她俩也不负众望,这两年都成功的撑了下来。 唯独枣花,宋满冬觉得她优柔寡断,心思摇摆不定,没有对她投医过多关注。 可今日再看她,竟有些不一样了。 不过她不会以旧时的眼光来看枣花,而是重新打量起这个乖顺的姑娘。 泡菜顺利入缸,宋满冬也在这段时日观察着大家。 顺便剔除掉了几个自己觉得不合适的人。 她瞧着枣花越看越顺眼,回来后便向方宛她们仔细打听了,这次啊知道枣花是被姚娉婷拽着去学习的。 这姑娘不声不响的,学起来竟是不属于平男和王喜娟,唯独叫人遗憾的事当初她书没读完,不然说不定能读个高中呢。 也不知是姚娉婷哪里说动了枣花。 结了婚生了孩子的枣花,竟是在家里硬气了起来,当家做主了。 宋满冬听完这些,更对枣花刮目相看。 待最后一坛子泡菜做好。 她便开始准备起了再次招人。 这回就是为了准备出红薯之后的红薯干了。 红薯干之后她还有旁的打算,不出意外的话,至少能做四个月,做到过年。 至于工资,今年也是提前说好了,先按工分结,等年底看情况,若是收益还行,明年就按钱结。 九月初,大队上的人便都忙碌了起来。 这一轮招工人数众多,也不能像宋满冬上次那样随着她的想法挑选了。 宋满冬点名了几个队长,又叫方宛和王希娜她们一块儿来帮忙,出了正式的书面文件,才开始筛选。 而这几个队长里,便有枣花和平男。 王喜娟若是来,应该也在的,不过她怀了孕,如今正大着肚子,也就不方便过来了。 叫她遗憾的不行。 宋满冬宽慰了她。 她们今年只是试试水,若是顺利的话,明年还会再扩招的。 会像怀安县食品厂那样,不停的招人,叫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事情起初进行的还算顺利。 河东大队的人如今也都不似从前那样乱成一团了。 但没想到问题反过来出在了知青这里。 宋满冬正盯着大家从洗手、挽袖子到切菜,忽的听见外面一阵吵闹声。 跟着枣花鞭炮拉进来,“宋知青,新来的知青闹起来了,你快来看看吧。” 宋满冬想了想,“你帮我盯着这边。” 又叫来试工的人继续,才快步朝发生嘈杂的地方走去。 从前她最怕麻烦了,遇见这事侍寝都多的远远地,没想到现在竟是要的出面来处理了。 宋满冬想着,倒没太烦心。 这都是预料之中的情况,不出问题才奇怪。 唯独没有算到的事知青这边。 如今已经是下乡活动的第四年,而头一年下乡的知青还没有要回去的迹象,大家也不似一开始那么单纯的以为下乡是件好事儿了。 这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城的“流放”。 糟糕的条件,没有期限的时间,叫她们心底都惶惶不定,也不会天真的想着干点儿什么大事儿了。 按理来说,她们应该安安分分的跟着前面的人干活吃饭就行。 怎么会闹起来呢? 宋满冬这么想着,挑开帘子,走近了屋里。 看见里面的情况便是一愣。 方宛站在前头,王希娜捂着脸躲在方宛身后。 赵胜男离开之后,王希娜消沉了一阵,但很快就振作起来,发誓要考到比赵胜男更好的学校。 她振作起来,又是不属于赵胜男那样的强人,做事也是在前头冲锋陷阵,怎么会躲在方宛身后? 宋满冬又看了方宛古怪的脸色,才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你来的正好!”说话的女知青冲到了宋满冬前面,“招工的条件是你说的对不对?” 宋满冬点着头。 女知青义愤填膺道,“你们这些老知青抱团欺负我们!” “要不平等对待,要不然你们食品厂就别办了。” “抱团?”宋满冬觉得这词有点儿新鲜。 这食品厂她唯一提前招进来的就是王希娜,要王希娜帮她看账。 算账的事情教给别人她可不放心。 至于其他人,方宛她们都有正式的工作,可不用来这边抢活。 方宛抬升道,“她跟方新红条件差不多,我叫方新红留下了。” 宋满冬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这决定没问题。” “哪里没问题了?”女知青不满,“凭什么我俩一样就得她留下我走?” “你们这不公平!” 宋满冬这会儿算是明白王希娜为什么躲在后面了。 恐怕是从这个知青身上桥进了从警的自己。 但她这个选择确实是有理有据的。 “若是你比方新红优秀,留下的自然是你。”宋满冬解释道,“而你们一样,我选择留下她,是因为方新红已经在河东大队待了一年,她已经在这里学到了许多农民应当具有的品质。 而且我们对她的情况知根知底。”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86 首页 上一页 18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