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是宋同志吧?季教授联系我们帮忙购买的洗衣机和缝纫机今天正好拉回来,回头给您送家里去。” 没想到他们效率这么快。 宋时夏真心实意感激他们, “谢谢,你们辛苦了。” 家里脏衣服堆了小半堆,她终于等到了洗衣机。 负责人笑呵呵摆手:“不辛苦,都是顺手的事。” 冯婶上车后亲自介绍了宋时夏,大家对她很好奇,这可是嫁给季教授的姑娘!大家的聊天话题充满善意,没有因为宋时夏从乡下来就贬低嘲讽,看来还是正常人多一点。 这种闲聊活动她虽然不怎么热络,但是也不排斥。 下车前,跟司机约好回去的时间地点大家就各自分开了。 冯婶要去侄子家,宋时夏表示要去一趟邮局,俩人约好两点在百货商场见面。 从学校来城区坐了两个小时的汽车,已经11点钟了,宋时夏肚子空空。 她租了间民房,一天八分钱,屋里只有一张木床和一张桌子,她把给老家寄的东西掏出来摆在床上,又把要卖的水果全都装在周转箱摆在地上。 去邮局给家里寄完钱和东西,宋时夏找了一家饭店准备吃个午饭。 她去了一家店铺装潢老旧但招牌写着老字号的面馆。别看店里装修不行,过几年这里是拆迁区,老板妥妥变拆一代。 宋时夏进店点了一份麻酱面,面竟然是按两卖,一毛三一两。 她点了二两面,满满当当一大碗手擀面浇着一层麻酱,撒着切碎的葱花。 看卖相似乎没什么特色,是简单的麻酱拌面,可芝麻的香味却一个劲儿往鼻子里钻。 宋时夏迫不及待拿筷子品尝,手工擀面弹牙筋道,独特调制的麻酱醇香回甘,不到十分钟就吃完了比自己脑袋都大的一碗面。 吃完才察觉自己的吃相有点不太雅观,好在店主是一对老年人,没有注意到她。 宋时夏揉着胃,不愧是老字号招牌,这种隐藏在居民楼或巷子里的美食名不虚传。 付完钱,她暗暗记下这家店的名字,下次还要来吃。 她上辈子私人厨师都是米其林餐厅退休的三星厨师,世界美食全吃过。今天却在这家小面馆吃得狼吞虎咽像是饿了几顿的难民。 还不到12点,趁着时间还早,宋时夏在菜市场门口租了一块摊位,给了隔壁摊子卖菜老太太五分钱让她帮忙看着地盘。 过了好一会儿,她找蹬三轮的师傅把她要卖的几筐水果拉了过来。 她付完钱顺手给了对方两颗苹果。 “师傅,您别嫌弃。” 师傅不肯收:“不行,太贵重了,这么新鲜的水果我都舍不得买。” 宋时夏劝说:“拿着吧,这都是我从外面批发进回来的水果,比咱们这便宜。” 三轮车师傅推辞不过,小心翼翼把水果揣进车头的口袋里。
第13章 饱满多汁的草莓 宋时夏的水果摊子很快迎来客人, 原因无它,现在市场上水果种类很少,想吃点不一样的水果有钱都买不到。 来了个老太太拎着菜篮子蹲在宋时夏面前挑挑选选。 “姑娘,你这水果怎么买?” “五角钱一斤,每人只卖三斤。” 老太太瞪圆了眼睛,音量都不自觉抬高。 “五角钱?!猪肉九毛钱,一斤白糖八毛钱,你这水果都抵得上糖价肉价了。” 宋时夏耐心解释,“阿婆,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你看我这水果新不新鲜吧?” 她也故意抬高音量:“这些都是从园子里才摘出来的新鲜水果,我就卖这一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我不了解行情在家随便种了些,剩下的要留着自己自己家的人吃。” 老太太话音没落,有个胳肢窝夹着公文包的男人挤进来。 “草莓能尝一个吗?” 宋时夏给他拿了一个。 “没打药,放心吃。” 男人尝了一口草莓,立马从兜里掏钱。 “给我来五斤草莓。” 宋时夏摇头:“每个人限购三斤,我的水果都是尝过才拿出来卖,你试了也应该知道水果味道不错吧?” 男人急着送礼:“三斤就三斤吧,给我装上。” 宋时夏掏出提前买的食品袋给他称好三斤草莓,这电子秤是她空间的东西。 男人拎着草莓离开,老太太还是不敢相信有人会舍得花五角钱买水果。 她劝说道:“阿婆,您要是怀疑的话也尝一个草莓呗。”老太太一看就是本地人,在花钱方面不会吝啬。 老太太半信半疑,接过宋时夏递给她的草莓。 她尝了一口,顿时表情大变样,这草莓怎么能甜得跟糖水似的! 从老太太大声询问水果价格卖五角钱的时候,周边就围了几个看热闹的人。 老太太还想再吃一颗,宋时夏看着她似笑非笑。 “给…给我称一斤草莓。” 老太太看向樱桃。 “你这樱桃个头这么大甜不甜啊?” 宋时夏给她称着草莓:“樱桃你也可以尝两个。” 老太太尝了两个,立马又变了脸色。老天爷,这樱桃咋也这么甜! “樱桃给我称半斤吧,算了称一斤。” 老太太不死心。 “李子酸嘛?” “我提前两天摘的,可能有点酸,放两天比较好吃。” 老太太想到家里怀孕喜欢吃酸的儿媳。儿子跟着人在外头做生意,上个月寄回来了一千块钱,不就是买三斤水果,说不定以后想买都吃不到了。 她咬咬牙下定决心:“那成,再给我来一斤李子。” 众人眼睁睁看着老太太只尝了两口就从质疑到付钱。要不是老太太经常在菜市场买菜混了脸熟,大家都要怀疑她是不是托了。 “这水果有那么好吃吗?五角钱都能吃顿好的了。” 老太太想到甜如蜜的草莓,嘴里不由得分泌口水,她不甘心就自己一个人花高价买这些水果。 “试试不就知道了,这姑娘看着面生,说不定真的只卖这一次,机不可失啊。” 有人被老太太煽动,家里算是小有资产的家庭。 “我来试试。” 这年轻人也是试吃了一颗樱桃跟一颗草莓,入嘴就瞪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 “这也太甜了!草莓比糖水都甜!” “有那么夸张吗?还能比糖水甜,我看你是对人家姑娘有意思吧?” 年轻人立马红着脸反驳。 “去去去,你们爱信不信,老板给我称两斤草莓,一斤樱桃。” 有人见这么贵的水果连续三个人都在买,说不定真的好吃。 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菜市场的人都知道门口有个卖水果的年轻姑娘,卖的水果又贵又好吃。 不少人慕名赶来的时候,水果已经卖的差不多了。 “只剩下凤梨了,凤梨按个卖,一块钱一个。” “姑娘,你咋还涨价?” 宋时夏无奈解释:“凤梨按斤卖吃亏的是你们。” 女人红着脸退后。 宋时夏不到两点就把水果卖得一干二净,她隔壁卖菜的老太太沾了她的光卖完了菜。 老太太觍着脸:“姑娘,你明儿还来卖水果吗?我帮你把摊子看着。” 没买到水果的人竖起耳朵。 宋时夏笑着摇头, “不卖了,家里只种了这些果子,大家有缘再见。” 原本还观望的人闻言后悔不已,他们为什么非要等呢!还以为这姑娘卖不出去就会降价,谁知道来了一批又一批人,她们连讲价的机会都没有。 首都最不缺的就是舍得在吃穿上面花钱的人,她们不买有的是人买。 老太太回家碰到邻居,大家都是一个胡同里的街坊,便招呼邻居吃了一颗草莓。 邻居吃完震惊不已,忙追着问她是在哪买的草莓。这个季节市面上的草莓不仅个头小,吃起来还酸得不行。 “菜市场门口,一个年轻小姑娘摆摊,你赶紧去,去晚了就没有了。” 老太太的邻居急匆匆赶来,草莓已经卖完了,只剩下枇杷跟凤梨。 一听水果五毛钱一斤,凤梨还要一块钱一个,邻居顿时有些后悔。 还不等她犹豫多久,又有客人来买了一斤枇杷。眼看就要被人买完了,她急急忙忙忍痛买了剩下的枇杷和一颗凤梨。 买完她才想起来尝尝枇杷到底甜不甜,她直接当面剥开一颗金黄圆润的枇杷,看卖相确实不错。 枇杷入口,汁水的甜味直接沁入心里,比草莓还要甜。 邻居觉得这钱花值了,虽然贵也不是吃不起。 她赶忙问道:“姑娘,你下次啥时候来卖水果?” 宋时夏还是标准回答:“家里只种了这么多,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是夏天来卖葡萄和西瓜吧。” 邻居遗憾的同时再次庆幸自己没有犹豫。 宋时夏找了三轮师傅帮忙把周转箱拉到临时租的房子,把箱子全都收进空间。 她拿出来卖的水果各五十斤,一共卖了十种水果,赚了250块钱。 除去租房租车和摊位费以及让客人免费品尝的数量,大概俩小时净赚了255块钱。 为了避免被人看见,租房子很必要。 宋时夏回到租的房子,把东西收拾好准备离开。 这家房子的主人只有一个怀孕的孕妇和女儿,据说男人是电工不常回家。 宋时夏递给小女孩一颗苹果。 “我走了,房间已经恢复原样,谢谢你和你妈妈愿意让我租一天房子。” 她租房的借口是自己从外地过来寻亲,不敢住外面,所以在她家借住一天。 这时候住旅馆很麻烦,她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因为季惟清的身份被特殊关照,要是被季惟清知道不好解释。 季学崖回到家,桌上洗了一盘鲜红欲滴的草莓。 他探头看向厨房:“这是哪买的草莓,个头这么大呢。” 韩蓉手上忙个不停:“今天单位有个女同事的丈夫过来帮忙请产假给带的草莓,我看着还不错就收下了。” 季学崖不赞同:“请假就请假,你收东西做什么?” 韩蓉瞥了他一眼:“人家上门拜访带的礼物,我不收他会怎么想?何况只送了草莓,干部就在家里呢,我能犯错误吗?” 季学崖神情这才缓和, “这些年轻人不知道从哪学到的这一套,还好是草莓,不然得狠狠批评。” 韩蓉拿起一颗草莓堵住丈夫的嘴。 “吃吧你,这草莓我都有点舍不得吃,阳阳和源源肯定很喜欢。” 季学崖砸吧嘴,这草莓可真甜啊,他又拿了一颗草莓, “下次再给他们买点就是了,瞧你小气吧啦的样子。” 韩蓉懒得搭理他,“你一把年纪的老头还嘴馋。”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5 首页 上一页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