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培养学子灵活的头脑。 但算术课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类似知识的孩子来说,无异于撕伞行为。 在辅导课业方面,皇子公主都有自己的老师,他们实在想不通的,就自己去找老师。 横竖这俩如今也算是皇宫里面唯二的幼崽,很是金贵。 “陛下迟迟不与禹越两朝谈判,可是心中早有想法?”何靳珅先是开口问。 虽然接触时间不算长,但他们明白,赵瑾绝对不是优柔寡断之人。 赵瑾闻言,目光顿了一瞬,不知在想着些什么。 半晌,她缓缓道:“两位爱卿可曾想过有朝一日可以统一天下的画面?” 她问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于是她的太傅和丞相齐齐陷入了错愕之中。 “陛、陛下?” 赵瑾说出这句话,并非是一时冲动。 从她重生成为武朝的嫡长公主那一刻,她就不得不适应这个朝代的全新的规则,人命可以很贵,也可以很贱。 但作为上位者,她是幸运的。 早在她几岁时,作为实力最为强盛的武、禹、越三朝之间就时有冲突,但这么多年来确实彼此也相互掣肘着,直到武朝现出衰微之势,禹越两朝秉持着共同的利益选择联手。 战争一旦开始不可能就此消失,赵瑾弄出来的新武器兴许在十年甚至二十几年内都会让其他国家忌惮。 也就是说,未来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她是安稳的。 但赵瑾也清楚,那些用于战场上的炮弹,肯定会有人研究。 与其等着战争再度来临,不如趁此机会,将其他国家收入囊中。 一统天下。 这样雄图壮志,远远不是一个女子应该提出来的。 但眼前的人,又如何能与普通女子放在一起比。 在漫长的沉默中,两名臣子对视一眼,随后齐齐跪下,双手作揖朝着上面的女帝道:“臣愿竭尽全力助陛下完成千秋伟业。” 至此,朝堂上很快就出现了不愿议和的声音。 当然,这一切与赵瑾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作为君王,最不缺的就是她的传声筒。 即便谁都知道太傅几人是她的心腹,说出来的话即便不是赵瑾指使,但起码也得是站在她的立场上。 在朝廷上关于议和与否这一话题的争论中,又一批武器被秘密运往前线。 之后又过几日,女帝敲定心思:与越朝议和,转而攻打禹朝。 谁都知道,禹朝是最开始攻打武朝的那个,越朝是后来加入进来的,武朝这么一出,好像也有道理。 尤其是如今禹朝内部也有问题,之前被俘后又全须全尾回去的三王子可不是什么小羔羊,他作为与朝下一任君王的有力竞争者,在遭受了这样的侮辱后又被自己的父王和兄弟们背刺,如今几波势力之间暗流涌动,不知道多精彩。 禹朝的君王刚刚失去盟友没多久,又转而被武朝针对,风水轮流转,他们的君臣和百姓简直就是慌了神。 然而如今对于武朝的将士来说,才是真正的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时候。 攻破第一座城时,按照赵瑾的命令,城中妇孺不得伤害,且要安顿好。 降者不杀。 战争不可能没有鲜血和死亡。 但心慈手软最终害死的只会是自己。 赵瑾的目的,不是让禹朝灭国,而是让禹朝成为武朝的一部分。 所以如今宣扬武朝君主良善的活又开始了。 军队入城,之后驻扎,管束原住民,但并不掠夺禹朝民众一丝一毫,旨在让他们明白,归顺武朝并不会让他们的生活发生太大的变化。 对比禹朝军队不顾百姓的逃窜,再看看武朝军队入城后的举动,显而易见的区别。 在与禹朝开战期间,武朝与越朝的议和也在进行中。 根据礼尚往来的原则,赵瑾要了两座城池。 而越朝那边派来的使臣俨然没有上一次出现在武朝的那样趾高气扬,即便是这样的要求也不得不赔着笑脸,咬碎了一口牙也得点头。 赵瑾召了他们的阿缇公主入宫陪着一起聊,但阿缇在宸王府显然过得很滋润,因为赵景舟的缘故,即便宸王夫妇再不满意这个儿媳,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 何况赵景舟如今与赵瑾走得近,赵瑾之前甚至还为了禹朝的公主出头,她不介意,其他人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 越朝的使臣确实找机会与阿缇公主独处了,至于说了什么,赵瑾的暗卫也一一告诉她。 在皇宫里面,基本没什么秘密可以瞒得过她。 赵景舟一直站在赵瑾身边,神色焦急,似乎格外担心自己好不容易娶上的世子妃就这样被人三言两语又给糊弄过去了。 赵瑾不仅不急,甚至还有心思喝了一杯牛乳茶。 这饮物如今可算是在京城大街小巷的火,赵瑾喝上不出奇,甚至这还是宫里的御厨专门学了来给她做的。 味道和外面买的一模一样。 赵景舟看着她的德行,觉得比自己的小世子妃还要不靠谱,结果就是这样一个女子,轻而易举弄得其他两个大国落荒而逃。 于是他当机立断:“陛下,牛乳茶还有吗,臣想为臣的世子妃讨一杯。” 十六岁的阿缇公主,还是喜欢甜食的姑娘。 赵瑾大方,吩咐下去:“给宸王府多送点,指明朕是送给阿缇公主喝的,其他人顺带的。” 赵景舟:“……” 他的好姑姑。 然后当晚阿缇公主就毫不犹豫出卖母国,道使臣给了她毒药,让她找机会毒害陛下。 赵瑾并不意外。 但小姑娘毕竟很可爱,赵瑾一高兴,赏赐就像不要钱似的赐给宸王府。 宸王简直莫名其妙。 想看看这个妹妹脑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她打的又是什么主意。 五月初,禹朝大王病重,几个王子之间明争暗斗,被武朝攻破的城池一座又接着一座。 但离着最后一步还差得远。 但对于在武朝境内的百姓来说,他们的朝廷强大,自然安居乐业。 在这种情况,在当皇帝之后不可避免的流程终于在这时候来了。 “陛下为国操劳,尽心尽力,臣等折服,但陛下登基至今已经半年,后宫依旧空荡荡,实在有所不妥,臣提议陛下召天下适龄男子入宫选秀。” 新提升的御史将这话说得正气十足,赵瑾身为皇帝都不免有些沉默。 不知道她皇兄以前是怎么过来的。 赵瑾正想开口说句什么,结果太傅这时候也站出来道:“禀陛下,臣附议,陛下为国日夜操劳,后宫确实该添人了,虽陛下为女子,但亦是一朝之君王,臣相信皇夫定会识大体,体谅陛下一番苦心的。” 下面的臣子在听了这句话之后,走出来几个附议的,但是他们眼中期待的眼神实在是难以忽视。 脑子里估计已经在盘算族中有没有美少年了。 赵瑾:“……” 还真难为这群大老爷们这么费尽心思给她“着想”。 沉默片刻,赵瑾缓缓开口:“诸位爱卿有心了,朕确实有心往后宫添些人。” 这句话一出,朝臣更兴奋了。 然后赵瑾:“不过对比男子,朕觉得选秀还是直接选女子为好。” ? 朝臣沉默片刻,反应过来后瞪大眼睛。 女子? 这不就是磨镜吗? 这和龙阳之好有什么区别? 两个女人怎么生孩子? 他们还等着父凭子贵呢! 作者有话说:
第172章 他回来了 在赵瑾说出自己的后宫要添女人时, 朝臣第一时间是觉得荒谬。 但之后转念一想,她在金銮殿上说出这句话,该不会是认真的吧? 放在别人身上, 从前那些皇帝要是敢在朝堂上说自己要纳男妃, 那么下面的臣子能戳着皇帝的背脊骂到他放弃这个想法为止。 这放在女帝纳女妃也是同一个道理。 太傅眼皮子一跳,随后扑通第一个跪下:“陛下万万不可啊!” 太傅之后,下面的臣子就像是下饺子一样一个个跪下了。 “陛下三思!” 赵瑾看着下面的盛况,上一次这样跪,还是打战的事。 好歹也算是国家大事。 这会儿, 就是后宫了。 真是一个两个盐吃多了。 闲的。 太傅说:“臣请陛下为社稷着想, 为皇室开枝散叶, 纳……女妃, 万万不可。” 御史也开口:“陛下, 此举有损皇室威望, 亦有损我武朝威望, 恳请陛下三思。” “臣附议。” “……” 赵瑾倒是听着,自古以来, 一个皇帝想要在身边留什么人,大多就算是臣子反对也没用。 顶多不在明面上做就是了。 赵瑾不太着急, 好整以暇地看着她的好大臣们。 “近日处理政务挺累的, 战事还在继续,既然诸位爱卿觉得这女妃不能纳, 选秀这件事就先不提了。” 她甚至没有给他们再说什么废话的机会,一说完,在她这里, 这件事就是结束了。 下朝后, 赵瑾吩咐了李公公两句, 然后紧接着悦娱楼最出名的两位姑娘就被召进宫伴驾了。 听到消息后的诸位臣子:“!” 完蛋。 原本纷纷想着在战场的皇夫迟些回来或者干脆不要回来的人顿时换了想法。 再不回来,后宫还得了? 陛下如今就连太皇太后的话都不见得会听,更不要说是其他人了,太后身为嫂子,哪里会将手伸到赵瑾的后宫? 唯一稍微能管住她的人,估计就只有长公主的生父,她会顾忌些。 赵瑾根本不管她的臣子死活,自己没事就窝在御花园看姑娘们的曼妙舞姿,甚至还将从前就在宫里养着的舞娘们也叫上了。 这样一顿下来,众人才意识到,赵瑾她是真的想纳女妃啊! 就算一开始是假的,这样一套下来,假的也要成真了! 于是不断有人开始想着要将他们的君王引回正道。 太傅少傅还有少保几个是被推出来的天选之子。 因为这几位曾经都是赵瑾的老师,就算是恼怒,陛下也不至于将人给嘎了。 赵瑾当然不会对几位老师动怒。 她甚至还赐座,上茶,再与他们细细说。 “……” 这一顿给他们整不会了。 “陛下,臣等今日入宫是想劝谏陛下,”还是杜少保先开口了,“陛下如今还年轻,喜欢新鲜的很正常,但久久留连舞姬,终究不是正道。” 这句话算是含蓄的。 赵瑾还是公主的时候,杜少保看见她这个学生的时候,都是晦气的多。 但如今赵瑾坐在龙椅上,她不是诸位臣子以及先帝按照从前的法子培养起来的君主,朝堂的规矩对她的束缚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没有。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74 首页 上一页 16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