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几句,杏儿出去了。 “家玉。” 沈氏看沈家玉也要出去,她喊了一声。 “咋了,娘。” 沈家玉又回身坐下。 “家玉,以后杏儿给你买什么,你就高高兴兴的收下,别再说那些话了。” 沈氏觉得还是要教一下闺女。 “娘,我这不是怕杏儿花冤枉钱吗,她也大了,该给她攒嫁妆了,我要那些做啥啊,她不给我买,少花点,就能多存点钱,以后她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沈家玉小声的说着。 “什么叫冤枉钱?给你买个小首饰就是冤枉钱?你不配戴?原来在家做姑娘的时候我就教过你,到了赵家以后,学的越来越小家子气。” “杏儿心疼你,给你买了首饰,不管值钱不值钱,那是她的心意,你高兴的收下,天天戴着,杏儿看着你戴心里高兴,觉得她付出的都有了价值。” “杏儿是个心里有数的人,比你有数多了,从她开始卖包子,家里的日子好过了,她买吃的,喝的,用的,我知道,你就算是不说,你心里也是心疼的。” “刚开始杏儿说每个人每天都要吃个鸡蛋,你就不肯,只给杏儿和我吃,你觉得你不用吃,你是给家里节省。” “可日子不是你节省一个鸡蛋就能过好的,你不吃,不仅仅的节省,而是因为你觉得你不配吃,可家玉,有什么不配的呢?” “你是我闺女,是杏儿的娘,你不配,谁配呢!” “你觉得杏儿花钱大手大脚的,可杏儿只是为了她自己吗?她是想这个家过的好一些。” “我老了,我还有几年好活?杏儿是想给我吃好的,穿暖的,起码在以后的日子里让我过的好,那样我就算去了,她也没有遗憾。” “你是她的娘,她也想让你过的好,让你觉得这一辈子值得。” “可人这一辈子,怎么才算过得好呢?” “你天天能吃的香,穿的暖,开开心心的,就是好日子,她希望你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而不是仔细,有钱也不舍得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攒起来。” “攒起来做什么呢?留给杏儿用?给她攒嫁妆?你担心杏儿不能赚钱,不能把她的日子过好吗?” “那你真的不用担心,她会用最大努力把日子过好,你攒钱,她并不高兴,你过的好,她才会开心。” “别说为了以后,谁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呢?杏儿如果在鬼王林出不来了,那有什么以后?说不定咱们三个现在都埋土里了。” “就是因为有了那样的经历,杏儿知道人生无常,今日不知明日事,所以她要活着的每天都过的好。” “她让咱们吃好,穿暖,她要盖大房子,她是为了自己吗?也是,她是为了让自己过好,当然,她更是为了咱们这个家,让咱们过好。” “杏儿现在每日去镇子上,见的多了,接触的人多了,她的眼界开阔了,她懂的更多了,可是她的心意从来没变。” “家玉,杏儿从始至终只有一个心意,那就是让她,让家人过好日子,这份心意难得,你要明白,也要珍惜,以后她再给你买什么,你高高兴兴收下就好。” 沈氏一句一句慢慢的说着,她知道闺女是为了杏儿着想,她知道闺女的心都在杏儿身上,可是她也希望她的闺女能过好,她也是娘。 沈家玉听着她娘一句一句的说,她娘好久没这样和她说过这样的话了,她想起她原来在家里的时候,她娘对她也是失望,但没有那样失望,她嫁到赵家以后,成了人家的媳妇,回娘家少了,接触的都是赵家人。 她的丈夫对她挺好的,可公婆和妯娌对她一般,公婆告诉她,嫁了人就要安生,本分的过日子。 她长的好看,所以对于穿戴方面,公婆让她注意些,不要穿的明艳,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会惹人闲话。 她出嫁时娘当了手术室给她准备的那些衣服,布料,被婆婆和妯娌拿走,给她粗布穿,首饰也不让戴,若不是她娘看她穿那些的衣裳回去,过后上门过一次,说了一些话,她的首饰怕是也要被拿走。 她的性子越来越软,什么都听婆婆的,婆婆和妯娌告诉她,什么都要紧着家里的男人,女人放在最后,然后是婆婆,是嫂子,她是最末的,所以除了干活,什么都轮不着她,让她觉得,好的,她都是不配的。 现在她也不是觉得她不配吧,而是把自己放在最后,她觉得她是为了孩子好,可现在她娘这样和她一说,她觉得她错了,娘说的是对的,她应该改变。 “娘,我知道了,我记住了。” 沈家玉低头,她的眼圈有些红,这一刻她深深的明白,对她好的人只有她的闺女和她的娘,她们都是希望她好,给她最好的,赵家的那些人告诉她的,都是错的。 “好,你去吧。” 沈氏点头,让闺女出去了,这个闺女虽然软弱,但是她能听得进去话,顺从也有顺从的好,现在杏儿管家,闺女顺从,这样挺好。
第154章 :生辰 沈家玉出了门,往厨房去了,而沈氏又默默的在屋内坐了一会儿,等要吃晚饭她才出去。 杏儿不知道姥姥和自己的娘说了啥,反正沈家玉吃晚饭的时候看她的眼神比平时更柔和,不过不管说了啥,应该都是好话。 崔大娘和刘长生回去了,杏儿这边也早早休息了,杏儿发现到了这里以后真的是早睡早起,不这样也没办法,没有手机,电脑,没有娱乐,你只能早早睡觉。 刘长生起的很早,他起床以后去厨房煮起了鸡蛋,杏儿说让他们过去吃早饭,他知道杏儿也煮了鸡蛋,可是杏儿煮的和他煮的是不一样的。 崔氏于他,是娘,是,崔氏不是他的亲娘,小时候他喊崔氏都是喊姨娘的,可生恩养恩是一样的,崔氏对他,和亲娘是一样的,所以他对崔氏有感恩,也有真切的感情。 每年崔氏生辰,他都会煮鸡蛋给崔氏,以前不和杏儿家一起吃饭的时候,他都会去买些菜回来,母子二人吃好一些。 今年也不例外,鸡蛋是一定要煮的,以后每年他也要给他娘煮鸡蛋。 崔氏起来洗漱好,看着刘长生煮的鸡蛋,她眼内目光柔和,每一年她都说她不过生日,不让长生费事,可是长生年年都不会忘,都会亲自起来给她煮鸡蛋。 这孩子是个知道感恩的人。 “娘,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刘长生看到崔氏,把崔氏扶到上座,然后他跪下给崔氏磕头祝寿,给了崔氏他买的生辰礼,是一根银簪子,不是实心的,实心的太贵,现在家里要盖房,他没那么多钱,但这簪子样式不错。 “好,好,长生,你快起来。” 崔氏眼睛有些红,把刘长生扶了起来,接过去簪子,戴在了头上,这是她儿子的心意,她很欢喜。 母子两个吃完了鸡蛋,去了杏儿家。 杏儿家里摆好了早饭,小米粥,一盆煮鸡蛋,另外还有几个菜。 杏儿看看崔大娘头上的银簪子,她笑了。 吃过早饭,众人开始给崔大娘拜寿,当然,杏儿她们是不用跪的,说吉祥话就好。 杏儿给了她买的银耳钉,崔大娘很高兴的收下了。 沈家玉给的是一套衣裳,薛婶子送的是两条帕子,春花送的她自己做的鞋,秀菊送的是她自己做的一件衣裳,她们都是送的自己做的,崔大娘也特别高兴的收下了。 “大娘,大娘,还有我,这是我娘教我写的。” 小老虎拿了一张纸,上面写的寿字,他不会写,是薛婶子拿着他的手一笔一笔写的。 “好,好,小老虎真厉害,大娘收下了,大娘很喜欢。” 崔大娘很高兴,抱起了小老虎亲了一口。 小老虎有些脸红,但大娘今天过生日,她最大,再说,大娘喜欢他的礼物,他也高兴。 沈家玉看着崔氏,今天如果过生日的是她,那她会像崔氏一样吗? 众人给她送礼物,她应该也会很开心,但是她会推辞,觉得让大家破费了,会不好意思,还会有些惶恐,想着以后别人过生辰,那她该怎么还回去。 可今天崔氏不是这样做的,大家送东西给她,她高高兴兴的收下,称赞一番,作为送礼物的人,大家心里也都高兴,觉得自己送对了。 再则崔氏今天穿的是新衣裳,头上的簪子也是第一次戴,应该是长生新给她买的。 崔氏能高高兴兴接受儿子买的礼物,那她为什么不接受杏儿买的呢? 原来真的像她娘说的那样,不是她替人着想,觉得为人节省了,别人就会高兴的。 沈家玉这一刻能理解她娘了,她觉得她以后也要这样,不能辜负别人的心意,特别是她闺女的。 今天那银耳钉她没戴,因为今天是崔氏的生辰,她不能抢崔氏的风头,等明日开始,她天天戴着,杏儿一定会高兴的。 杏儿看沈家玉坐在那里不知道在想什么,但眼内和脸上都是笑容,应该是想到开心的事了。 娘开心就好。 杏儿领着春花和秀菊去厨房准备食材了,该买的东西昨天都买好了,今个不用去镇子上现买。 杏儿没让沈家玉进厨房,让她陪着崔大娘说话,今个长辈都不用干活。 大概上午十点左右,小老虎来厨房喊杏儿,说家里来人了,杏儿出了厨房,看到姚氏,吴月英已经进了院子,她们身后各跟着一个婆子,一个丫鬟,另外还有车夫,不过马车停在大门外,所以车夫没进院子。 沈家玉有些拘谨,和崔大娘一起把人让进了屋内。 沈氏同姚氏和吴月英打了个招呼,在主位上坐了下来,她是长辈,又是自己家,所以她得坐主位,姚氏坐的上座,吴月英坐在她旁边。 杏儿领着春花给倒了茶,端了两盘点心。 这点心一盘是杏儿坐的玫瑰花糕,一盘是薛婶子做的雪片红豆糕,两盘点心都造型精美,味道也好,吴月英尝了一下,有些惊喜的对杏儿点头,杏儿做点心这个手艺真是没得说。 姚氏也吃了块点心,觉得满意,只是这茶,真的太一般了,是陈茶,一点清香气都没有,这么好的点心,这么次的茶,杏儿这丫头真是的,怎么就不买点好茶呢,不行,下次自己再来,要带点好茶来,省得吃这次茶。 姚氏心里想着,她都没觉得她下意识的下次还想来。 姚氏和吴月英拿出了她们的礼物,吴月英准备的是一个银镯子,镯子是实心的,算是贵重。 姚氏准备是一匹布料,也是不错的,本来开始她想给了簪子或者是镯子,空心的那种,可知道儿媳妇送的镯子,还是实心的,她就换成了布料。 崔大娘说了两句太贵重了,然后看吴月英说的心实,她收下,表示了感激。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8 首页 上一页 1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