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担心皇帝,她是担心自己堂弟。 若皇帝驾崩,朝中各势力自有一番恶斗。没有皇帝支持,也不知道堂弟是否能够胜出。 他若胜出还罢,若没能胜出,只怕堂弟性命危矣。 这让她怎能不担心呢? 谢靖萱双目微阖, 暗自祈祷上苍垂帘。 十九皇子凝视着她的身影, 轻轻叹一口气。 —— 眼见着皇帝的手无力垂下, 众人不敢大意。 几个太医先后上前确认其心跳、脉搏、鼻息,纷纷得出相同的结论:“皇上驾崩了!” 谢廷安面色凝重:“当真?各位太医可不要胡说八道。” 众太医忙道:“谢督主明鉴,这种事情焉能作假?” 谢廷安似是仍不相信,亲自上前探其鼻息。 自古医道不分家,他少时在道观长大,也通晓一些医术,知道皇帝已经亡故。 这一天终于到来,说一点都不称意,那肯定是假的。只是现在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皇帝驾崩,兹事体大。 当前最首要的便是继任者的人选,其次才是大行皇帝的后事。 可惜,皇帝子嗣虽多,但是先太子年初宫变失败自杀,那次谋逆牵连进去好几个皇子。这半年又陆陆续续有好几个被发落,更别提早年皇帝还曾一日内连杀二子了。 如今剩下的皇子里,或是秉性弱,或是年纪小,都难当大任。 谢廷安面带悲色,沉声说道:“想来方才皇上知道自己即将崩逝,特意交代了几句话。” 一位姓方的太医大着胆子问:“皇上有口谕?” “当然。” 一听皇帝有口谕,众人便忙不迭跪下聆听。 谢廷安却道:“皇上的口谕,事关重大,得当着重臣的面宣读。” 众人互相交换一个眼神,隐约猜到大概和新帝的人选有关。 这不是他们小小太医可以干涉的。 这个夜晚,并不平静。 先是皇帝晕倒,后是安王作乱,随后皇帝驾崩。 此时已接近卯时,快到上早朝的时候了。 皇帝已经辍朝许久,但是仍有重臣接到入宫指令。 然而等待他们的并不是突然勤勉的皇帝,而是皇帝驾崩的消息。 听闻皇帝驾崩,众臣自是免不了一通哭泣,其面上的悲伤,丝毫不亚于其父母至亲离世。 “皇上临终前,有几句遗言交代。”谢廷安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众臣的哭泣。 梅老大人拱一拱手,第一个开口:“敢问谢督主,皇上有何口谕?” “皇上临终之际,要百官辅佐十九皇子,开创太平盛世。” 谢廷安话一出口,现场静默了一瞬。 十九皇子? 皇帝子嗣虽多,可十九皇子仿佛是个隐形人,平日里很少被提及。 祝大人冷哼一声:“谢督主,你说皇上口谕传位于十九皇子,有何凭证?” “凭证?”谢廷安神色淡淡,“皇上的亲笔密令算不算?” 其实皇帝驾崩时,哪有什么密令?但他想要,那就会有。 他在皇帝身边多年,拿出一道密令易如反掌。 谢廷安又道:“这段时日,皇上感觉龙体欠安,曾提到立储一事。诸皇子中,唯有十九皇子赵蔚年纪稍长,人品端方,可继承大统。” 一拿出皇帝密令,反对之声便少了许多。连朝中清流也无法反驳。 何况,在没被皇帝发落的皇子中,十九皇子确实年纪最长,已满十七。虽然出身低微,身体虚弱,但年长这一点始终算是一个优势。 其余皇子里,当然也不乏势大的,但早年被皇帝一通发落,难有抗衡之力。 二十二皇子生母是萧贵妃,倒是身份尊贵。可惜生母被软禁,他自己年纪也小,掀不起任何波澜。 于是,一直隐形人一般的十九皇子赵蔚就这样成了新帝。 皇位过渡得还算平稳。 皇帝驾崩,这是国丧。 江明薇这些天心神不宁,听到钟声才知道皇帝驾崩一事,不由地心慌几分。 她也看过一些史书,知道历来这种时候,最容易出乱子。 他可千万不要有事。 江明薇令府上众人都换上素净衣裳。她心烦意乱,只能低声诵读佛经,试图缓解焦虑情绪。 “夫人。”纪管家大步走过来,“公子派人递消息。” “什么消息?他怎么说?”江明薇连忙询问。 “公子说,一切都好,夫人不必担忧。” 听到“一切都好”四个字,江明薇悄然松一口气,小声道:“那就好,那就好。” 尽管不知道现在情况怎样,但这句“一切都好”无疑令她放心不少。 也不枉她这几天一直潜心礼佛了。 皇帝驾崩之后,除了要守国孝,京中百姓最关心的便是继任者了。 江明薇也不例外。 待听说是十九皇子继位,她微微一惊,轻声问绿云:“十九皇子?谢姐姐是不是就是在十九皇子府上当差?” “好像是。”绿云皱一皱眉,“我也记不清了,我去问问纪管家。” 她一溜烟跑走,不多时,纪管家就再次出现在江明薇跟前。 尽管不合时宜,纪管家眸中还是隐约带着笑意:“夫人记得不差,咱们家大小姐是在十九皇子,不对,是在新帝跟前当差,极受重视。” “嗯。”江明薇轻轻颔首。 十九皇子继位,这是谢止想看到的结果吗? 但愿一切如他所想。 天降皇位,十九皇子赵蔚反而是最冷静的那一个。 面对兴德宫一片恭贺声,他只轻轻叹一口气,做了皇帝,恐怕姐姐在他跟前更拘谨了呢。 不过能当皇帝,谁不想当呢? 大行皇帝在位四十一年,曾经励精图治,也曾昏聩暴虐,关于他的谥号,朝中自有一番争论。 国不可一日无君,十九皇子赵蔚在大行皇帝灵柩前继位,大赦天下。 帝王崩逝,是大丧,一切丧仪皆有定制。 上至嗣皇帝,下至朝臣,皆忙碌异常。 待丧礼结束,新帝登基,已是新年。 新帝仁慈,善待先帝诸妃嫔,包括萧贵妃与那个差点承幸的宫女。 被软禁一段时日后,萧贵妃早没了当年的心气,老老实实谢恩,不敢有丝毫不敬。 这一段时日里,江明薇都没能见到谢廷安,只是零星听到一些消息。 有好有坏,让人不免担忧。 老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谢廷安在朝中树敌极多,新帝真的能容得下他么? 可惜偏偏这种时候,江明薇打听不到消息,也帮不上任何忙。 她只能每日诵经,祈求得到上天的帮助。 江明薇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 新帝继位,形势稍稳,便有人上书弹劾谢廷安与罗玉真人。 先帝之死虽是源于突发疾病,但他生前受奸人蒙蔽,沉迷丹药,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所谓的“奸人”自然就是谢廷安与妖道罗玉了。 先帝宠信他们,新帝未必能够容忍。 新帝赵蔚颇有一些为难,他自己很清楚,他能在诸皇子中脱颖而出,并不是他有多优秀,而是他有谢督主的支持。 但是太多朝臣攻讦,他毫无表示,未免伤群臣的心。 思来想去,赵蔚委婉询问谢廷安的意见。 “臣愿听皇上发落。”谢廷安倒是极好说话,“只是臣有一事,想请皇上做主。” 赵蔚正自为难,听到后半句,登时精神一震:“何事?谢督主请讲。” “臣想请皇上,重查当年谢家一案。” 赵蔚一怔,继而点头:“好。” 谢家之事,他亦有耳闻。若是能为谢家平反,那姐姐大概也会开心一些? 但是如果谢家平反了,姐姐恢复身份,是不是就不会留在宫中了? 年轻的皇帝感觉自己有一些轻微的头疼。 谢廷安并不知道皇帝的复杂心理。只要重审谢家旧事,他就能翻案。 毕竟关于当年之事的证据,他早就准备好了。 只是先帝后来年老昏聩,刚愎自用,断不可能承认自己有错,他才一直拖延到新帝登基。 在重查谢家旧事之前,新帝先似模似样回应先帝受奸人蛊惑一事。 可惜朝臣口中的“妖道”罗玉真人在先帝病重之前就已闭关,待新帝登基之后,他早已不见踪影。 对此,众说纷纭。 有说他闻讯逃走了,有说他白日飞升了,还有人说他随着先帝一同驾鹤西去…… 各种说法都传得有鼻子有眼。 新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寻找罗玉真人。 而这个时候,一向仙风道骨的罗玉真人早恢复成了邋遢老道的模样,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道观中懒洋洋的晒太阳。 至于京中闹成什么模样,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新帝继位之后,追封了几个早逝的兄弟,后又下旨彻查当年谢家旧事。 听到这个消息,谢靖萱立刻红了眼眶。 十年了,谢家终于可以平反了么?
第44章 后事 皇帝下令之后, 重审谢家一事很快提上日程。 此案虽已过去十年,但皇帝开口,又有确凿证据,为谢家翻案并非难事。 江明薇听到这个消息, 心中感慨万千。 当年谢家成年男子惨死, 女眷和男童没为宫奴。死去的人无法再活转过来, 但至少可以留个清白的名声。 这天傍晚, 江明薇正在房中取暖, 忽听一阵敲门声。 “是谁?” “是我。”谢廷安的声音骤然在门外响起。 江明薇心中一喜, 快步行至门口,打开房门, 果真看见谢廷安。 外面雪还在下着,他发顶落着几片雪花。房中热风拂面,雪花顷刻间便融化了。 “你回来啦?”看见他, 江明薇脸上登时流露出笑意,“快进来,我给你倒杯热茶喝。” “嗯。”谢廷安随她入内,目光掠过桌案。 看到一半的书、冒着腾腾热气的茶盏…… 空气中萦绕着淡淡的香气。 江明薇抬手倒了一杯茶递给他:“你今天有空啦?这次在家待多久?” 先帝驾崩之后,他回来次数很少。每次匆匆回来, 又匆匆离去,连过年都是如此。生辰那日,更是没出现。 谢廷安接过茶盏,目露歉然之色:“用过晚膳就走。” “哦。”江明薇情绪不自觉低落一些,“好吧,那我去吩咐厨房多做点菜。” 她起身要前去厨房, 被谢廷安拉住手。他低声道:“我吩咐过了, 坐着, 咱们说会儿话。” 江明薇重新坐下,任他握着手,并未抽出。 定了定神,她轻声询问:“我听说,现在在重审谢家的事情?” “嗯。”谢廷安喝一口热茶,放下茶盏,“是在查,证据我也都放出去了。再过几天,就能沉冤昭雪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5 首页 上一页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