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梦到他必须得在二十岁生辰前成亲,成婚后还必须得夫妻俩在一处,不然要遭,因此便打算寻个好日子,去求圣上给他赐婚。 今年赐婚,明年成亲,时间刚好。 云铮忍着气又看了一眼信,信写完送来得一阵子,今日怕是媳妇儿已经定下了。 “啪——!” 真是越看越气,信纸被拍到桌上,“去给我拿纸笔过来!” 他得写信好好问问,祖母是不是叫哪个江湖骗子给骗了? “将军,老夫人要给您娶妻啊?” 副将楚毅瞪着俩亮闪闪的大眼睛凑上前去问云铮,他跟云铮一块儿回来的,刚刚听云铮在这儿骂骂咧咧半天才算是听明白。 将军要娶妻了! 多大的事儿啊,待会儿他就去跟弟兄们传扬传扬! “一边儿去!” 云铮烦着呢,祖母也真是老糊涂了,就京城里头他见过的那些姑娘,连笑都得拿扇子遮着嘴,来了庭州不得把人吓死? “娶妻多好啊将军,弟兄们想娶还娶不上呢。您看老曾上个月成的亲,如今穿的那鞋都比咱们的软和。” 楚毅说的老曾,是军中一名校尉,上个月刚成的亲,媳妇儿是庭州城内一家酒馆的掌柜。 他们轮休时,时常去吃酒的地方,一来二去不知二人何时看对眼儿了,真把弟兄们羡慕坏了。 军队驻守庭州城,并不限制将士们跟当地女子成亲。只有一条,得双方都看对眼儿了才行,若是有欺男霸女,强逼人成亲的,自有军法伺候。 不过饶是如此,普通将士们大多驻守城外军营,等闲并不能进城,这接触不到,自然也就无从说什么成不成亲了,所以大家才如此羡慕有媳妇儿的。 云铮听了只冷哼,“好什么好,你光看那鞋了,真没出息。蛮子还没赶跑呢,就想着媳妇儿孩子热炕头了是吧?” 再说了,他可知道,那成了亲就得受人管,不说远的,就说他家中大伯父,喝酒多了也不许,吃肉多了也不许,连说个脏字儿都得被大伯母训一通。 他云铮现在是西北的狼,娶了媳妇儿,说不定就得当狗了,还是吃菜的狗。 还是圣上赐婚,也不能给人送走,忒烦人! 云小将军急得抓耳挠腮,当天晚上打了三套拳才睡着。 ——京城,定国公府。 “母亲,这赐婚的崔家三姑娘,儿媳让人打听过了,听说是个好性儿的,长得也顶漂亮。” 老夫人手上转着佛珠,转了一圈才开口,“圣上亲自挑的人家,自然是好的。老大媳妇儿,聘礼的事儿你多上点心,别委屈了人家姑娘。” “是,母亲放心。” 方氏回话时,忍不住多看了一眼老夫人手上的佛珠手串,她记着前些日子,母亲还没有这个习惯的。 “还有事儿?” 方氏回过神,摇了摇头。 “没事儿母亲,我再去核点一遍聘礼。” 方氏心里其实有疑问,或者说全府上下都有疑问。 那就是老夫人为何要这么急着给铮哥儿娶妻? 只不过,她也不敢真去问婆母。 方氏走后,老夫人闭上眼睛,又转起佛珠念起了经。 佛祖保佑,保佑她的孙儿平安到老。
第3章 出发庭州 贞定七年,二月初五。 崔琳琅起床这会儿,日头还未起来,外头依旧还是白茫茫的一片。 站着由丫鬟穿好大氅后,早膳还未用,崔琳琅就直接去了母亲院子。 “娘,我听爹说,您好些天都没睡好觉了?” 这一年里头,崔琳琅是眼见着母亲瘦了不少,一开始还好些,她要出嫁,要忙的事儿有不少,母亲日日忙碌,反倒没空去想以后的事儿了。 但过了年,婚期越来越近,母亲也越发忧虑起来。 “你爹也真是,在你跟前胡说什么?娘好着呢,还有一个月你就出嫁了,要带的东西多,难免忙乱,娘会好好顾着自个儿的身子,你别忧心。” 李氏看着长大了一岁,出落得越发漂亮的女儿,心里是一千个一万个不舍,可不舍也没法子。 如今只盼着女儿到了庭州,也能过得好好儿的。 她这些日子也看了不少书,都说那边天高地阔的,规矩不像京城这般,又想到嫁到庭州没有公婆,又没有妯娌,日子许是比京城更舒心也未可知。 崔琳琅点头,转而又说起嫁妆的事儿,娘忙起来,许就不会那样多思多想了。 “娘,女儿觉得,这一路过去千里之遥,东西带多了路上不便,行李还得少些。” “可……你的嫁妆如何能少?” 轻车简从的道理李氏也懂得,可是女儿的嫁妆摆在那里,是如何也少不得的。 光崔家公中给的嫁妆,都比份例定好的厚上不少,老夫人念及孙女儿远嫁,还拿出了不少体己。 再有这是圣上赐婚,不久前还以太后和皇后的名头,赐了不少东西,说是给姑娘的添妆。 “娘,御赐的嫁妆,自然是减不得。家中给我的嫁妆却可变一变,依我看,好些东西带着不便,不如换成银两银票,陪嫁的衣裳也不必太多,直接带布匹。 另外,庭州偏远苦寒,怕是缺医少药,依我看,还得多带些药材才是。” 说完这些,崔琳琅调皮一笑,拉着母亲的手道:“还有就是,母亲多给我带些零嘴儿吃食,要好存放的,要是我想家了还能尝尝家里的味道,特别是母亲您做的盐渍梅子。” 李氏一听这个就笑了,“知道你喜欢那梅子,去年青梅熟了就做了不少存着呢!娘都给你带上。” “留点儿吧,爹和哥哥们也喜欢吃。” “不给,他们一颗也没有,全给我们阿留。” 李氏立即叫人来给自己梳妆,刚才她听了女儿的话,觉得十分有理,带那些七七八八场面上的东西,不如都换成银票,还有金银。 手里有银钱,怎么都不慌。 药材也不可少,女儿说得没错,庭州缺医少药,带上药材,以后能有大用。 崔琳琅看母亲风风火火走了,心下也放心不少,不过她想着,走之前,还得找点儿事让母亲在她走后继续忙着,不然闲下来就会想她,忧思太多,就会生病,这可不好。 除了跟母亲说的那些,崔琳琅还准备了不少书籍,大多是农书,医书还有特意遣人去买的专写西北风俗的书。 不过这一类书还是少,崔琳琅看了几本,也没看出所以然来。一个地方到底如何,还得要自个儿的脚去走。 一个月转眼就过,婚期定在三月十六,大婚那天,崔琳琅需得从崔家去到云家,之后无需拜堂,第二天便出发去庭州。 这一去,路上至少得两个月。 吉时一到,崔琳琅就得拜别父母,这一走不知何日才能归家。 盖着盖头她看不见,却能听见。家里人好似都在哭。 崔琳琅心下叹了口气,大哥哭得最大声,待会背她出门,可别摔了她。 她缓缓起身,泪珠却砸在了地上。 等到趴在大哥背上时,崔琳琅忍不住嘱咐道:“大哥,你赶紧娶个媳妇儿吧,娶媳妇儿有好些事要忙,让娘忙起来了,就顾不上念叨我了。” 崔琳琅的哥哥崔知节哭得路都快看不清了,听见妹妹说什么都点头。 “好,明天就娶,你别操心。” 崔琳琅将头靠在哥哥肩上,没说话。 没有新郎官儿在,大婚也简要了许多,但云家的热闹可一分没减。云老夫人自觉委屈了崔琳琅,所以办得比之前两个孙子的大婚还要隆重不少。 等一切归于寂静,已然过了子时。崔琳琅自己掀了盖头,打量着身处的这间屋子。 看到小小的书架旁边,还放着一个老大的兵器架子,上边儿有几杆长枪还有刀剑,她就知道了这间屋子,肯定就是云铮日常住的地方了。 “春樱,你让大家都歇下吧,今儿就别守夜了,晚上睡个好觉,咱们明日还得赶路。” 崔琳琅出嫁,一共带了四个丫鬟,春樱,夏蝉,秋果和冬梅。她们四个都是打小儿就跟着她的,从她出生,母亲便让她们跟着自己了。 明日一早,她与云家人见过之后,就得出发往庭州去了。 此次去庭州,圣上体恤路途遥远,特意派了御林军护送。云家这边儿,为了表示重视,也特意让云铮的弟弟,护送她这位嫂子一块儿去庭州。 许是今儿白日里累了,所以就算今夜换了新地方,崔琳琅也一夜好眠,早上还是春樱叫醒的她。 出嫁前,她便打听过云家,知道云家跟崔家一般,也有三房,云铮的父亲行三。 只不过…… 云铮父亲当年也同云铮一般,镇守西北。七年前西边乌厥进犯,庭州军民死守庭州城不失。 城是守住了,代价也极为惨重。 不说军中,就是庭州城内的百姓,也是十不存一。云铮的父亲就是在那个时候战死的…… 仅仅一年之后,云铮的母亲也因丈夫之死郁郁而终。 云家人丁不算兴旺,但也不少。 大房一共一子二女,皆是大夫人所出。二房二子二女,除去长子,都是妾室所出。 三房,就只有云铮和他弟弟云锐,两人一母同胞。 崔琳琅同众人见礼,云家人心思各异,但有一点儿大家都想到一块儿去了。 「长得娇弱了些,去了庭州也不知受不受得住……」
第4章 玉门关 出了京城,崔琳琅不可避免的情绪低落下来。 出城前,她还与家人见了一面,连去年年底已经嫁与韩二郎的崔琳玥也特意赶来送她。 只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崔琳琅在出了城门后便让自己狠心撇过了头,再多看几眼,多看一眼,不舍便多一分。 云锐知道远嫁必定难过,从前家里头的姐姐出嫁,一家人也是要难过好些日子,更别说嫂嫂这是从京城嫁到千里之外。 只是云锐年纪小,不懂该如何安慰,兼之叔嫂之间讲话多有不便,因此也只能寻个空,干巴巴说两句“嫂子别难过”之类的话了。 于是待出发五日之后,崔琳琅心情缓过些许,才发现他们这赶路速度似乎有些太慢了。 等到了下一处驿站时,崔琳琅便让人去寻云锐过来,说自个儿有话要与他说。 因驿站人来人往多有不便,崔琳琅和几个丫鬟一直都是在房里用饭,而云锐和护送他们去往庭州的御林军们,都是一块儿在楼下大厅里用饭的。 云锐一直想习武,奈何兄长不同意,只叫他念书。如今他看了这些御林军便觉得神气非常,恨不得日日跟着他们,也不讲那些少爷排场,吃住都跟他们一般。 “那就说好了吴统领,有机会求你教我几招!我哥那般厉害,说不准我也是习武好手呢!”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8 首页 上一页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