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趁他们都不在时,悄悄进去看一眼便是。 谢汐楼心中这么想,面上却摆出一副遗憾的神情,绕过这个话题。 四月初天气还有些寒凉,刚坐下时没什么感觉,时间久了,石凳的凉气一丝一毫沁入身体,半边身子都没了知觉。谢汐楼起身告辞,步思文似还想多聊几句,被一旁的穆元阻断了未出口的话:“谢兄有要事在身,我们就不打扰了。待谢兄事情忙完,随时来愚兄房间临碟。” 谢汐楼没听懂他的意思,重复着他的话:“临碟?” 步思文抢着解释:“穆兄是青城人,他们那里‘临碟’就是‘喝茶’。” 谢汐楼恍然大悟,笑着应允:“倒时候穆兄步兄不要嫌我烦才是。” 几人寒暄几句,谢汐楼离开厢房院落去往后院寻赵宝月的婢女碧桃。 白鹿寺建在半山腰上,前后五进院落,地势一进比一进高。谢汐楼拾阶而上,踏过历经岁月洗礼坑坑洼洼的青石板,鼻端萦绕百年佛香,耳边飘入僧人们诵读的佛经,心情莫名平和。 后院正殿是存放经书的地方,左右偏殿供奉着佛像,供香客诵经念佛,赵宝月的婢女碧桃目前正被关押在这里。 说是关押,白鹿寺并未限制她的活动。赵家将她留在寺中为赵宝月祈福,她便将自己囚禁在佛祖前的方寸天地间,等待自幼陪伴的小姐归来。 院落虽则地势最高,实则隐在前方高耸宝殿之后,极为静谧,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谢汐楼跨过大门,见东侧房门敞开着,门后桌几旁跪坐着一素衣姑娘,十四五岁的年纪,正伏案誊抄经书。她靠近瞧了一眼,不少字有错笔,横竖撇捺不成章法,但书写工整,誊抄之人的用心可见一斑。 碧桃早已察觉她的靠近,将最后一字收尾搁笔后,抬起头盯着谢汐楼:“施主可是为我家小姐而来?” 谢汐楼从一旁拉来个蒲团,盘膝而坐,笑眯眯纠正:“是为了你家老爷的百两黄金而来。” 如此直白的话让碧桃脸上闪过一丝讶异,很快恢复正常:“是了,大多数人都是为钱而来,除了老爷,又有谁真的关心小姐的死活。” 若没有利益趋势,谁会千里迢迢赶到灵州找一个非亲非故的人? 佛前线香燃到尽头,碧桃起身取了新的点燃,拜了三拜,口中念念有词。 香烟袅袅升起,惊扰一室静谧,谢汐楼沉默片刻开口询问:“劳烦姑娘将赵姑娘失踪前后的事,重新讲给我听。 第2章 佛前欢2婢女 碧桃的思绪回到了小姐失踪的前一天。 “那日,小姐要来寺中礼佛,只带了奴婢一人。我们午膳前到寺中,稍作歇息后,小姐去听师傅们讲经,奴婢佛缘浅,留在院中等待。日暮时分,课业结束,小姐说有些累,要回去歇息。回到房间后,奴婢不知不觉间睡了过去,第二天晨钟响起时,奴婢才发觉,小姐不见了,急忙通知其他人。” “你发现赵姑娘失踪时,屋内可有什么异常?” 碧桃没有停顿,麻木回答:“没有,房间整齐,门窗完好。” “床铺呢?你醒来时,床铺可有睡过人的痕迹?” 这似乎是个从未被注意的问题,碧桃沉默片刻,谨慎开口:“有的,床铺有些凌乱,像是有人睡过。” 谢汐楼心中有了几分猜测:“来寺里前,我曾拜访过赵员外,他一口咬定赵姑娘是在夜间睡梦中被人掳走。但刚刚听碧桃姑娘所言,你并未亲眼看到赵姑娘被他人掳走,这一切只是你的推测,可对?” “是。” 谢汐楼严肃了神色,紧盯着碧桃,不放过她的每一个表情动作:“那一晚,你可听到了什么声响?” 碧桃垂着眼睛:“不曾。” 谢汐楼挑眉:“我虽未去你们住的那间厢房,但想来院中厢房相差无几。寺中厢房简陋,每一间都不大。按照赵员外所说,你和赵姑娘住在同一间房,这样小的一个房间,无论是有人闯进屋内挟持了赵姑娘,还是她自己走出去,你都不该丝毫未察觉才是。” 碧桃紧捏着裙角,眼神闪烁:“许是奴婢那晚睡得沉,未曾发觉。” 桌几旁的地上放着茶壶和茶杯,触手上有丝丝余温。谢汐楼倒了点在地面,手指沾着茶水,划了个方形,又在方形角落写了个“床”。她问对面的碧桃:“若这是那间厢房,床榻的位置在这一侧,你睡的软榻在哪里?” 碧桃指着“床边”不远的位置:“置在床边窗前,大约在这儿。” 谢汐楼盯着那位置,若有所思:“那日傍晚从讲经堂离开后,你们可用了膳食?” “不曾。” 谢汐楼笑了起来:“赵姑娘在离你三步的远的位置被挟持,你却丝毫未察觉,我原本还想着是晚间用的膳食被人下了药的缘故,看来是我猜错了。” 天色愈发暗沉,面对面的距离,碧桃竟然看不清对面人的神色。蓦地有亮光闪过,打在那人的脸上,阴森惨白,竟像是地狱恶鬼,吓得碧桃心中突突跳个不停。 “……或许是茶水有问题,是奴婢的疏忽。” 碧桃顺着谢汐楼的话随意给出答案,似是在说谎。谢汐楼觉得,她一定在隐瞒什么,或许就是赵宝月失踪的真相。 屋外突有雷声炸裂,惊醒山林中生灵。片刻后豆大雨滴噼里啪啦落地,雨水顺着屋檐滑下,连绵不绝,似琉璃珠门帘,落地时绽开一地琉璃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混合着佛前檀香,让人不自觉放松了心中的戒备与警惕。 谢汐楼望着窗外的雨,转了话题:“还有一个疑问,我听寺中僧人说,往年来白鹿寺礼佛时,你们家小姐惯是当日往返,近一年开始在寺中借宿。这是为何?” 碧桃垂着头,衣摆被攥出抹不平的褶皱:“我只是个奴婢,小姐说要住一晚 再走,我只能遵从,哪里敢问原因?” 一室雨声中,谢汐楼脑海中闪过月琴柳琴的影子。 月琴和柳琴是她曾经的婢女,自她幼时起便陪伴在她的身边。她与她们是主与仆的关系,也是最好的朋友。若她是失踪的赵宝月,她们定不会如碧桃这般,一问三不知。 谢汐楼望着碧桃:“你希望你家小姐被找到吗?” 碧桃一怔:“公子这是何意?奴婢伺候小姐多年,自是希望她好的。” 谢汐楼整理了下衣摆,施施然站起,垂眸盯着她:“若你真的为赵姑娘好,希望她能平安归来,希望她能被找到,就该将你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 “奴婢知道的都告诉您了,再多——” 谢汐楼打断她的话:“劫持人无非为财为色为报仇为灭口。若是求财,事发近两月,赵员外还未收到绑匪递来的要赎金的信儿,这不合理。若是为色,那厢房舒适又隐蔽,何必冒着别发现的风险离开另寻他处?至于报仇,我打听过,赵宝月脾气虽娇蛮了些,但平日里鲜少出府,未与他人结什么死仇。思来想去,只剩下最后两种可能。” 碧桃不自觉接话:“什么?” “赵姑娘是自己离开的,或者赵姑娘的失踪和你有关。” “和我无关!就算给我天大的胆子,我也不敢对小姐不利啊!若被老爷知道了,我哪里还有活路?” 碧桃疯狂辩解,脸上的慌张不似作伪。 “你否认了后者却未否认前者,看来赵宝月是自己走出那间厢房的。” 碧桃张了张嘴,半晌叹了口气,声音一瞬间变得涩然起来:“我只是个奴婢,我若不知道,尚还能苟且着活;若知道,就只有一死了。” 谢汐楼了然。 赵宝月骄纵蛮横,做起事来我行我素,别说是身边的婢女,就算是她的父亲,有时都无法劝阻。她若打定主意要做什么离谱的事,作为贴身婢女的碧桃不可能丝毫没有察觉,最可能的就是受赵宝月威胁,不能向外人透露。 如今东窗事发,这秘密若是在此时说出来,恐糟赵员外迁怒记恨,说不定就丢了性命,更别提万一赵宝月哪日归家,还有秋后算账的风险。若不说,将这秘密烂在肚子里,又有谁能责怪于她? 碧桃低垂着头,不住颤抖,像是在等待脖颈处悬挂的那把刀落下。 谢汐楼叹了口气,不过是个想活命的可怜人罢了。 她不愿意难为她,温声开口:“若这事与你无关,今日就当我们从未见过。若这事与你有关,我定会将你送进大牢。” 说完,她将帷帽带好,转身准备离开。正要走进雨中时,身后突然传来碧桃的话音,那声音很轻很浅,她若再向前一步便会被雨声掩盖。 “听闻这寺中有一僧人名叫守空,很是俊俏,但奴婢在这房间里住了两月,一直没有机缘碰到,或许公子有这个机缘。” 这话凭空抛出,没有前提也没有后续,谢汐楼却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沉默片刻,不再停留,转身走入滂沱雨中。 …… 自两年前那场大火后,谢汐楼体质变得特殊起来,不能长时间晒太阳,出门时习惯带上一顶帷帽,用以遮挡阳光,未成想今日没遮到太阳,倒是遮住了雨。 从山顶一路向下,寺内空无一人,僧人们早已回到屋内躲雨,浩荡天地间仿佛只剩谢汐楼一人。 雨雾模糊了远处景色,她紧贴墙壁而行,即使有帷帽,到东跨院时依旧浑身湿透,嘴唇发青,瑟瑟发抖。 将沉重又遮挡视线的帷帽取下,一抬头,楼梯口一群人撞入她的眼帘。 这群人人数有三,衣着华贵,乍一看就像是高门大户的公子少爷们结伴外出游玩,只不过目的地有些特殊,竟是座没落寺庙。再看几眼,其中一人面如冠玉,眼如星辰,轮廓凌厉,身姿颀长,像是精美的冰雕,让人无法移开目光却又不敢靠近。 好巧不巧,谢汐楼认识这人,琰王陆回,先帝胞弟,执掌大理寺,擅断疑难案件。 这人虽样样好,但煞气重眼光高,早已笄冠,却一直未立正妃。以前曾有人家位高权重,想要将女儿强嫁于他,未成想说出口的话还没完全落下,陆回就找到由头将其抄家,家中男丁无论老少皆判斩首,女眷流放边关,为奴为娼。 自此,陆回的婚事再无人敢说一言半字。 谢汐楼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陆回,有些后悔将帷帽取下,她不自觉摸了摸鬓边碎发,想要遮掩面貌,旋即想到,她的面貌早已和以前不同,更何况现在女扮男装,即使与陆回贴面而立,他也未必能认出她。 那群人也注意到了谢汐楼,几人的目光依次扫过她,神色警惕,果如她所料,未有片刻停留。他们几人像是乔装出行,不愿引起事端,更不愿被人识破身份。 如此甚好。 谢汐楼向一旁让几步,让出门的位置,笑盈盈目送几人离去。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3 首页 上一页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