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地一下,慧娘的火气烧的更旺了。 “不是都说不要了,你又拿来干嘛!你不稀罕就扔了!我不想再看见它!” 说着,慧娘伸手一接,狠狠将那根竹竿扔到了门外。 男人似乎愣住,片刻后又慢慢开口:“不是……这根,是我新做的。” 慧娘怔住。 魏石转身,慢慢悠悠去把那根晾衣杆捡了起来。慧娘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来这个石匠不仅是个闷葫芦,好像脚上还有点问题。 走路快了就不大利索的样子,这会儿明显就能看到。 魏石将那竹竿捡回来,重新递给她,他的东西被扔了也一点儿不恼,整个人就和石头似的没什么情绪:“砚台和我说了,那个,没拿来。这个是我先前做的。” 说完,好像还怕慧娘嫌弃似的,补充了一句。 “新的,没来得及用。” 慧娘眼神忽然变得古怪,重新打量起面前的男人来。 第3章 男人挺高大强壮,倒是个心…… “为什么要给我?”慧娘问道。 她显然有些不解。 魏迟顿了一下,解释:“砚台和我说了,不能白要你的东西,这个给你。就、就当我们两家换了,况且你还给了砚台花生。” 慧娘低头仔细看了看,的确,那晾衣杆和她之前的那根并不一样,她刚才昏了头并没仔细看。 知道误会了人家,慧娘伸手接过。 “行,我收下了。” 魏石点头。 他也并没有多留的意思,转身就要走,慧娘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竹竿,忽然道:“你等下。” 魏石顿住了脚,回头。 慧娘垂下眼眸,神情有些低落:“你最近接活接的多吗?可有时间帮我加高院墙?” 魏石看了眼她的院墙,明白了。 李秋收的那事他已经听说了,也明白了慧娘想加高院墙的目的,但其实周家的院墙不算低了,真有心要翻的人,恐怕也是拦不住的。 更何况他刚刚才接了山上做石碑的活计,时间也有些紧张,所以魏石在认认真真思考。 慧娘不知道他思考问题时会想的格外多,见他和石头一样楞在原地还以为他不愿意,瞬间垮下了小脸。 不过在慧娘发作之前,她便先闻到了灶房里飘来的一股子糊味。 “哎呀我的面!” 她扭头就朝灶屋跑去。 魏石也闻见了,轻轻嗅了嗅,接着转身继续去看慧娘的院墙了。 慧娘在灶屋里心情郁闷到了极点,只觉得自己今天倒了大霉!越发委屈起来。 这面已经彻底糊了吃不得,她一股脑都倒进了泔水桶。 末了,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动静。 慧娘走了出去,看见魏石还站在门口,她奇怪问道:“你怎么还不走?” 魏石不解:“不是,要加高院墙?” “你不是不愿意帮我吗?!” 魏石沉默片刻,“没有。 我刚只是在想,时间排不排的开,还有,其实你家的院墙也不低了,再加高,光线会不好。” 慧娘恍然大悟。 “不要紧!就要加高!越高越好,高到让那群小矮子绝对翻不进来或者翻进来也摔个半死的高度最好!” 魏石又沉默了。 小矮子? 他印象里,李秋收也不算太矮。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魏石最后还是点了头:“好,但是要等后日,我明天还是要去做石碑。” 慧娘:“行!” 这活就算定下了。 “那……要付你定金吗?”慧娘问。 魏石摇头:“不用。” “好,谢谢。” 慧娘刚说完,忽然闻到一股饭香,也不知道是从谁家飘出来的。 她晌午就被气得没吃饭 ,这会儿面又煮糊了。 忽然,慧娘肚子忽然发出了咕的一声,瞬间,她的脸就红了。 魏石也愣了一下,又想到了刚才自己闻到的那股糊味……犹豫了片刻,他忽然道:“我煮了多的,你,要不要吃?” “什么?”慧娘反应了一下才明白他问的是什么。 她有些惊讶,而魏石似乎说完之后也有些后悔,转身就准备走了,慧娘忽然道:“你让砚台给我送来!” 魏石脚步一顿,回头。 两人对视一眼,木讷的男人点了点头:“好。” 慧娘松了口气,也朝他点了点头,就转身进屋了。 她径直去了灶屋,把糊掉的锅给收拾了出来。 没多会儿,砚台就登门了。 “慧姐姐,我哥让我送来的。” 慧娘低头一看,居然是一盘煎饺,还有一盘炒青笋,外加熬得一看就很香甜的红豆大米粥。 “这是你哥做的?”慧娘十分惊讶。 “对。” 砚台笑道:“你一定饿坏了吧,快吃。” 慧娘试探性拿起筷子咬了一口那个煎饺,猪肉玉米馅……她愣了一下,她记得她娘之前,就很喜欢这么做饺子馅来着…… “你哥可真厉害。”慧娘心情有点复杂。 有手艺能赚钱养家,没想到厨艺还这么好。 想到这,她忽然很好奇地问了句:“砚台,你哥为啥不给你娶个嫂子?” 砚台愣了一下,神情也有些低落。 “我哥说,没人愿意嫁他的,他是个跛脚,嗓子还受过伤。” 慧娘想起来了,魏石之前好像还经历过一场火灾,具体是怎么回事她不知道,但听说是伤的很严重,嗓子也被浓烟给灼坏了,现在说话的时候断断续续,还很嘶哑。 慧娘想了想他说话的样子,的确是这样。 所以他才不爱说话? 不过…… 慧娘道:“这些都是小毛病,你哥可是有手艺能赚钱的,肯定有姑娘想嫁他。” 砚台笑了笑,露出两颗小虎牙:“但愿吧。” 慧娘吃饭的时候砚台也没走,就坐在一边等她,慧娘想着他应该是要收碗筷,于是默默加快了速度。 古人说,食不言寝不语,不过慧娘厌烦了一个人吃饭的经历,她吃饭的时候就喜欢念念叨叨的。 “竹竿的事情是你回去告诉你哥的?” 砚台摇了摇头:“我哥自己发现的,然后问我。” “他这么细心啊?” 慧娘知道魏家的院子,挺大,因为石匠平时接的活计挺多挺杂,好比说村里有人打个石磨,死人了请他凿个石碑,石斧、石臼等等,魏石什么活计都接,整日就和这些石头打交道,慧娘完全没想到一根小小的竹竿会引起他的主意。 砚台点头:“嗯,我哥很仔细很细心,前两年我家遭过贼,我哥出门叮嘱我必要的时候不要乱动一些东西,回来的时候也会去检查。” 慧娘咋舌。 真看不出来。 男人挺高大强壮,倒是个心细的。 她和砚台聊着聊着,一盘蒸饺不知不觉就吃完了。 “谢谢了,这个你收着。” 慧娘一开始就没打算白吃人家的,所以从荷包里掏出一串铜钱,二十枚铜钱用红绳子串成一条,方便又好看。 砚台摇头:“我哥叮嘱了,不能再拿你的东西,我走了。” “诶,你回来!”慧娘不解:“为啥呀?” 砚台想了想道:“你给过我花生瓜子了呀。” “那一码归一码呀,那不是你帮我的忙嘛,你看你帮忙我给你瓜子花生,你家不要我送的竹竿又给我还了一根回来,那我们扯平了呀,这饭总不能白吃的,快收着。” 魏砚台挠了挠头,好像、好像这个道理……这个道理他哥没说。 慧娘直接给他塞到了上衣的口袋里面:“好了!回去吧,你回去给你哥带句话,就说他的厨艺很不错!” 砚台乖巧点头:“行,那我走了慧姐姐……” 砚台走后,慧娘心情好了许多,她起身去把灶屋给收拾了。 自从周阳走了之后,这屋子就她一个人住。周阳的大哥叫周武,两兄弟早早就分了家,没啥往来。杏花村那边慧娘也没有再回去过,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她的屋子恐怕早就被兄弟们占了。 所以慧娘只能在这,这就是她的家。 好在周阳走之前给她留了些银子,出嫁之前娘也偷偷给她塞过几两嫁妆,加上慧娘自己也会做些手工,闲了就拿到镇子上去卖,日子倒是也能过。 就是家里的水田她侍弄不好,从前在家里的时候也没下过地,眼看着要到春耕了,她盘算着不行就租出去算了。 吃饱了人的心情就好了,也有闲工夫琢磨这些事情。 不过,山坡上的魏家可不一样了。 魏石皱着眉头看着那二十文铜钱犯了难,砚台站在他面前和做错事似的。 “哥,慧姐姐就是这么说的……” 魏石沉默片刻,还是将这二十文钱收下了,一句也没说。 魏砚台松了口气。 “哥,你啥时候去给慧姐姐家修院墙。” “后天。” “那石料要提前定吧?!我明天可以帮你运。” 魏石动作一顿:“不用,你,回屋看书。” 魏砚台肉眼可见的失落下去,慢腾腾应了一声。 “哦……” “等忙完这阵,我去,拜见夫子。” 魏砚台猛然抬头,紧张的不行:“不是年前才去过吗?” “要去的,定期。” 魏砚台是村里为数不多去上学的孩子,毕竟束脩也不是人人能交得起的,但魏石能养活。 砚台闷闷嗯了一声,回房之前又看了眼他哥。 魏石又在院子里凿凿打打,仿佛不知疲倦,高大的身影给了砚台足够的安全感,他暗下决心,回房认真读书。 魏石一做活,便是不知白天黑夜更不晓得吃饭睡觉。 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去,月亮从乌云后面露出脸。 魏石终于直起精瘦的腰杆,抬头擦了擦额头的汗珠,他余光忽然看见了水池那边的盘碗,这才想起是砚台从杜慧娘那带回来的。 他差点忘记。 魏石准备结束今天的活计,他挽起袖子,露出精壮的小臂,站在月色里一言不发地把碗盘洗净,又将院子里的杂物收拾整洁。 勤劳的男人正在努力干活时,慧娘已经做了第二个梦了。 她梦见自家的院墙已经很高了,但是那个天杀的李秋收竟然搞来了一头骡子来,想站在骡子背上爬她家的院墙。 慧娘气得要死,直接用魏石送的竹竿把人戳了下去,那竹竿上面不知道为啥多了把石刀,很是锋利好用。 一下子李秋收就倒地不起了。 慧娘睁开了眼,这才发现是场梦,而自己的被子也被她蹬开了,不知是不是梦里“打斗”的缘故。 她道了句晦气,梦里也不得安生。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3 首页 上一页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