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你身上的脂粉味有些浓。” 他半眯着笑眼,笑容暧昧,促狭,楚云容微微一怔,他竟在这张小脸上看到了另外一张脸,那张脸算不上熟悉,但应该也不能算陌生,不过一瞬,那张脸又变得模糊,然后化为泡影消失在他脑海中,回过神来,门口空荡荡的,已无人影。 楚云容出神片刻,最终,所有的情绪不过化作了嘴边无所谓的轻笑,他抬起袖子轻嗅了下,果然闻到一股脂粉腻香,应当是在花间酒楼里沾染上的,他忽然感到有些不适,轻叹一声,他起身打算去换一身衣服。 楚怀瑜离开了书斋,元宝提着盏灯过来接他,他没有理会元宝,仰着头凝望着漆黑无月的夜空,朝气蓬勃的俊秀小脸有着不符合他年纪的惆怅。 元宝跟着抬头看了看天,不合时宜地开了口:“小郎君,是想赏月么?今夜有乌云,应该看不到月亮了。” 楚怀瑜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你不说话没人会把你当哑巴。” 前天他在书院里与人打了一架,准确的说,是他痛揍了平西侯的小公子赵子昂一顿,起因是李夫子教到家范中孟母三迁一则故事时,那赵子昂嘴欠,说他学了也是白学,因为他没娘,楚怀瑜当时就怒火就上来了,忍到夫子走后,把他拖到小树林里揍了一顿,后来这事传到了李夫子耳中,李夫子把他叫过去训斥了一顿。 他想,他爹应该是要他坦白此事,但他不想,此事和他说了又有何用,他爹总不能变个娘出来给他。 楚怀瑜自小就没有娘,他也不知晓娘长什么模样,赵子昂的话并没有让他心生难过,只是觉得愤怒。 那赵子昂就活该被打,以后他再嘴欠,他就把他打瘸。 * 华灯初上,孙铸文的寓所隐隐传出几声檀板以及婉转清音。 孙铸文用完晚膳后觉得有些心烦,便让底下人找来了两位歌姬开来陪酒助兴,正饮得酒酣耳热之际,他的随从匆忙闯入,本有些不高兴,直到他禀报道: “老爷,红掌柜已经将楚相公引入花间酒楼,还为他点了一桌酒食,请了舞姬。” 孙铸文顿时回嗔作喜。 “但是……”随从犹豫道。 “但是什么?”孙铸文催促道。 “红掌柜说楚相公对她为他安排的姑娘不感兴趣,他在花间酒楼待大概一炷香时间就离去了。” 孙铸文想了片刻,笑道:“已经足够了。”言罢让随从去备马,自己则回房里换了一身干净衣裳,便坐上马车离开了寓所。 作者有话说: 亲爹脾气太好,小兔崽子得亲娘来收拾。
第5章 孙铸文从寓所离开后,坐着马车兜兜转转来到一赫赫门庭前,下了马车来到侧门,即有人将他领了进去,一路穿廊绕户,只见亭台高阔,房屋巍峨,不多时来到一富丽堂皇的庭院,仆人将他领到一屋门前,让孙铸文在外头等候,自己则进去禀报,没一会儿即出来回道:“孙大人请进去吧。” 孙铸文整了整衣冠才步进去,见正中太师椅上,当朝右相崔尚正悠然饮着茶,只见他六十多岁的年纪,面如鸡皮,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 “铸文来了。”他不过淡淡地扫了孙铸文一眼,便收回了目光,举手投足透着世家贵族的傲态。 “阁老。”孙铸文恭恭敬敬地向崔尚行了一礼,崔尚乃是四大望族中的崔氏一脉,他们世家大族在朝野有着崇高的威望及地位,他本人在朝为官几十年,历经三朝,资历深厚,因此大家都尊称他为阁老,就连圣上亦如此称呼他。 孙铸文低着的头微微抬起,“您身体近来可好一些?” 崔尚闻言伸手抵唇轻轻咳嗽了下,又指了指一旁的座位,示意他坐下,方道:“劳你挂心,身体无碍,只是精神颇有不济,你有何事便直说吧。” 孙铸文刚坐下又站了起来,他不敢多言,直入主题:“昨日我底下的人看到楚相公独自一人进入了花间酒楼,阁老,您可知那花间酒楼是什么所在?”见崔尚凝了凝神,他笑道: “一顿饭就是一些官员一年的俸禄,且酒楼的女掌柜乃是教坊女子出身,听说现在私底下还做着皮肉生意,现在朝廷大肆惩贪追赃,整顿吏治,楚相公常将为官清廉挂在口中,如今哪位官员敢去那样的地方?但楚相公却仗着自己重权在握,堂而皇之地去了花间酒楼,不仅点了一大桌昂贵的酒菜,还找了一帮舞姬寻欢作乐。您说这样的人如何能够典领百官?届时只会上行下效,弄得上梁不正下梁歪。阁老,是否要让御史台的人建言弹劾他一本?” 听了孙铸文的话,崔尚眸中的光亮了下,但很快便敛去,一派沉稳庄重的长者姿态,“如今楚相公领了中书令一职,隆恩正盛,若非铁证如山,莫要轻举妄动。” “阁老,您放心,这事绝对铁证如山,当时不止我的下属看见,还有不少百姓,以及花间酒楼的人,这事他无从狡辩。”孙铸文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崔尚沉思片刻,点了点头,“明日你便让卢荣正写一道折子,折子写完先拿过来给老夫过目一下。” 孙铸文连忙道:“不用明日,我这就去知会他。” 崔尚满意地笑了笑,“这样也好,我也乏了,就不留你了。” 孙铸文告退离去,刚出到门口,便遇到了崔尚之子崔冀,崔冀四十岁开外的年纪,相貌身材虽然端正魁梧,却无他爹的气势,面色泛青,双目涣散,脚步虚浮,一看便知是酒色之徒。 论官阶,他是二品的参知政事,崔冀是四品工部侍郎,但孙铸文还是恭恭敬敬地向他躬身行了一礼,“崔大人。” 崔冀根本没拿正眼瞧他,淡淡嗯了声,就与他擦身而过,对崔冀而言,孙铸文不过是他爹手底下一条会咬人的狗,还是寒门出身,纵然他官阶比他高,他也丝毫不放在眼里。孙铸文看着崔冀如此目中无人,表面虽是笑嘻嘻的,但内心早已将他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 “爹,这孙铸文怎么这么晚还过来,可是有什么要事相商?”崔冀一边坐到孙铸文坐过的座位上,一边问,看到茶几上未曾动过的茶水,他嫌弃地让底下人倒掉,给他换了一壶新茶。 崔尚不理会他的询问,皱着眉头斥责道:“我让你这几日别出去鬼混,你可有把我的话记在心上?”隔着老远便闻到了他身上的酒味和脂粉味,这令崔尚气不打一处来。 崔冀有些心虚,“我没去鬼混,只是和几位好友浅酌了几杯。”说完又急忙转移话题,“对了,爹,我今日听说了一件事,就那位中书令的事,听说他今日去了花间酒楼……” 崔尚打断了他,不耐烦道:“行了,我有些乏了,你也回屋把身上的味道洗一下,熏得我头疼。” 崔冀抬起袖子闻了闻,才不高兴地说道: “爹,你不会妥协了吧?被一个寒门出身的嫩娃子骑在头上作威作福,父亲您能忍么?要不是我那不孝子死活不肯娶那永安公主,爹也不会被迫装病不上朝,又丢了相权,想起来,我就恨不得把那不孝子绑起来狠揍一顿。” “闭嘴。”崔尚闻言不禁沉了脸。 崔冀被崔尚阴沉的声音吓了一跳,连忙噤声,又往外头看了看,以防有人听到他方才的话。 说到楚云容任中书令一事,崔尚可谓满腹牢骚,却无处可泄,几个月之前,圣上有意将永安公主嫁给他的孙子崔璟,永安公主娇纵任性,张扬跋扈,且喜欢玩弄男人,一有不高兴之处便随意打骂那些面首,崔尚虽然不愿意要这个孙媳妇,但也不好抗旨,便与他说了此事,怎知他那孙子厌恶永安公主尤甚,一哭二闹三上吊宁死也不肯尚公主,他怕自己唯一的孙子有什么好歹,便让崔璟装作患病然后婉拒拒了圣上赐婚,虽然圣上心怀不满但最终没有勉强他。 因为此事,崔尚在朝中时时像是被架在火上烤,甚至有隐隐的声音传出,说崔氏一族权柄过重为圣上忌惮,崔尚为平息谣言,不得不以身体抱恙为由,暂不上朝,就在他“养病”的短短还不到半个月时间,楚云容摇身一变从平章政事成为了左丞相,紧接着直接越过他这右丞相成了典领百官,真正执掌相权的中书令。 自圣上登极以来,中书令一职一直空缺,宰臣之首便一直是他这右丞相,不想短短数日,这天就变了。崔尚虽然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毕竟拒亲意事已有损皇威,他若再就此事置喙,只怕被按上犯上的罪名。思及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崔尚不禁怀疑圣上和他这位中书令合伙摆了他一道。 自从科举取士代替九品中正制后,一堆寒门子弟如雨后春笋般疯狂的冒出头来,渐渐威胁着门阀士族的地位,这楚云容更是寒门子弟更是佼佼者,一开始所有人只道他只是一个吟风咏月,醉倒花下的文人雅士,不成想他的笔杆子藏着杀人的利器,杀人于无形,但背后若没有圣上的支持,他断不能走到今时今日这个位置。 他已经隐隐能够感觉到门阀士族已然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家族成就了他,当家族危难之际,他只能不惜代价力挽狂澜,他必须要除掉楚云容。想到此,他重重叹了口气。 崔冀见他叹气,想了想,眼中闪过抹狠辣之色,他压低声音道:“爹,我知道您一定心有不甘,要不要儿子找杀手……”他没往下说,只是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崔尚险些被他气死,差点没一茶杯砸过去,低斥道:“没长进的东西,一把年纪了脑子还像三岁孩童似的,你道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天子的眼皮底下。” 崔冀被斥得哑口无言。 崔尚顺了顺气,平复下来后才叹气道:“我已经知晓了楚云容的事情,我已有打算,你莫要插手此事。这段时间在你部里本本分分的做事,不要再把手伸到不该伸的地方,否则连我都保不了你,还有立刻停止建造你的那座私宅。”言罢见他脸上有不服之色,便严厉地补充了句: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建私宅的物料是从哪来的。” 崔冀一听此言,脸上瞬间只剩下了惶恐之色,唯唯诺诺地应了声是。 *** 花间酒楼。 红袖搭伏在湘妃榻上的鸳鸯靠枕上,把玩着从孙铸文那里得来的金子,内心有些烦躁,算算日子,时间已经过去三四天了,这几天楚云容的马车一直不曾经过此处,不知道是否是为了避开她们,走了别的路。 看来她的计划是要失败了,红袖轻叹一声,其实这未尝不是好事,她不想坏了他的前程,毕竟两人并非毫无关系。只是剩下的七百两黄金她是拿不到了,就怕手上的三百两黄金也要还回去。 红袖紧握着手上的一锭金子,目光像是看着孩子一般,一想到要还回去,心中瞬间像塞了块大石头,正难受得紧,楼下忽然响起一阵喧嚣。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7 首页 上一页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