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古装迷情
收藏  反馈 

建安幻

作者:楷湘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5-14 12:10:13
  本书名称:建安幻

  本书作者:楷湘

  本书简介:预收文《瑞麟》,王姬vs.谋士,求收藏~

  本文文案:

  【清正御史x妖孽天子】,剧情流。

  唐璎为太子妃时,陪太子忍辱数年,太子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却是削她父亲的爵,并将她族中姐妹流放边关。

  心灰意冷之下,唐璎自请被废,远走他乡,遁入灵桑寺修行。

  两年过去,她师父枉死,伸冤无门时却意外邂逅了一名白衣男子——那个亦师亦友,愿意为她遮风挡雨的姚大人。

  他替她更换户籍,赠她名姓,教她为官之道,陪她为师父沉冤昭雪...历经千辛,她最终因破获科举受贿一案享誉维扬。

  莳秋楼再遇前夫,两人已由夫妻变为了君臣。

  高坐上的君王望着眼前的女子,她眉目清炯,身上还披着一件男式狐裘,气度华然,早已不再是东宫那个柔婉端庄的贤妃。

  他攒紧拳头,呼吸渐重,忍住胸间痛意,先是封了她做御史,后又升了他舅舅的官。

  她不解。

  “你不是觉得朕可怕吗?朕便给你实权。”

  “你不是觉得在建安孤立无援吗?朕便亲自为你培植母族的势力。”

  君王的眼皮微微颤抖着,不由自主地抿紧了嘴唇,久等不到她的回答,他心头一空。

  她会拒绝的吧...他说这话不过是想留住她罢了,可她哪里还肯再为她停驻呢?

  岂料,那个朝思暮想的姑娘答应了他赐官的提议。

  他一愣,眼中浮起惑色,“为何想做官?”

  姑娘笑了笑,眸光坚毅,如孤松,亭亭立风中——

  “清吏治,肃官邪,纠劾百官,令百姓伸冤有门。”

  本文指南:

  1.1v1,文案只是管中窥豹,男主很好,女主也不憋屈

  2.女主削发为尼是真光头,还俗后头发会慢慢长出来

  3.男主有名义上的嫔妾,女主有白月光

  4.本文架空,官制整体仿明,皇帝不姓朱,没有原型

  5.剧情流!剧情流!不要被感情流一样的楔子和一章迷惑,都是必须说出来的大背景。也会写到感情,但如果只想看纯感情,那这本可能不太适合你QAQ

  内容标签:情有独钟朝堂成长正剧

  主角视角唐璎黎靖北配角姚半雪墨修永陆子旭孙少衡曹祐仇锦等

  其它:预收《瑞麟》

  一句话简介:自请被废后,我当官儿了

  立意:天下大同,物阜民安


第1章 楔子“走了,就永远别回来了。”……

  嘉宁二十年秋,恰逢多雨之际,经过一夜暴雨的催折,花园里的花早已残败不堪。

  御花园是供皇帝后妃们休憩的场所,于唐璎而言却无比陌生。

  也是,太常寺前几日才为先帝举办了国丧,她作为东宫原来的女主人,搬来此地也还没多久。

  “蹬蹬蹬——”

  随着一阵急切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个身穿鹅黄宫装的侍女朝她跑来,带起一股雪中春信的香风。

  “娘娘,伞拿来了。”

  半刻钟前,唐璎方准备出门,一碧如洗的天空忽然开始打闪,瓦釜雷鸣间似有豪雨落,月夜见状便想回屋替她取伞。

  侍女的预感是对的,只一盏茶的功夫,雨就开始下了。

  她屈身躲进月夜的绸伞下,疾步去了宣政殿。

  先帝大行还没多久,太子尚未登基,如今他仍居在东宫,议政的地方却已经转移到了宣政殿。

  “太子妃娘娘到——”喜云略带尖利的声音响起。

  唐璎摇摇头,有些讽刺地笑了笑,她想见他,如今都要着人通传了。

  也是,她的父亲仍在狱中,族中的两个姐妹一死一流放,她在这建安城中早已到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谈何与他平起平坐。

  喜云的声音方落,丹陛上的人蓦然抬起了头,妖冶的脸上是一双鹰隼般的锐眼。他的目光扫向她,凛冽之气扑面而来。

  唐璎却毫无惧意。

  她福了福身,盈盈下拜,“臣妾参见太子殿下。”

  “何事?”他的声音很冷。

  唐璎闻言有些微恼,她自请被废的请求分明已托张己传达了数回,他竟如此不上心。

  见黎靖北态度如此,她的语调也冷了下来,“臣妾想走。”

  此言一出,大殿内针落可闻,唯有殿外雷声滚滚。

  半晌,他颔首,“你的要求,孤不允。”

  她还想再说些什么,黎靖北却径自批起了奏折,再未抬眼看她。

  “殿下。”

  唐璎唤了一声,他未应。

  “殿下!”

  她放大了的声音。

  黎靖北这才从案牍中抬起头来,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满眼疲色,“孤说过了,孤不…”

  “殿下不想让臣妾走,是想处死臣妾吗?”

  唐璎打断了他,冷冽的寒眸向他射来。

  黎靖北皱眉,“唐璎,你莫无理取闹。”

  “你父亲伙同靖王几次三番想置孤于死地,孤却并未处死他,此番已是格外开恩。”

  唐璎心里有火,却不得不承认太子说的没错。

  她父亲忠渝侯本就是个两面三刀的人。起初太子势盛时,他便想了法的讨好。太子式微后,他又巴结上了靖王,还想着把她嫡亲的妹妹送到靖王府当妾。

  这样的人,如今会落得如此下场,唐璎一点都不替他惋惜。

  “至于你妹妹何清棠,孤在得知她入狱的消息后,本派了人去救她。可在孤的人赶到之前,她却先一步于狱中自尽了。”

  黎靖北合上奏折,面容中似有憾色。

  唐璎心里冷笑,他倒是惯会避重就轻。

  “那古月呢?”

  她问到了重点。

  “殿下,臣妾只问您一句,楚杨氏入京的事,是您透露给古月姐姐的吗?”

  黎靖北沉默了。

  唐璎的心凉到了极点,“怪不得臣妾生辰前几日,殿下会突然提出为臣妾大办寿宴。原来您是想借用臣妾之手,除掉臣妾的阿姊啊。”

  相伴四年,她本该明白的。黎靖北虽然长了一副玉面,却一向心狠手辣,城府深沉,不然也不会手不染血就斗死了自己的两个弟弟。

  莫说世人,便是嘉宁帝,只怕到死都未察觉到自己两个儿子的死都同他有关吧。

  只是他的青云路,凭什么要用她亲人的骨血来铺就?

  唐璎的话说完,大殿内又是一

  阵沉默。

  半晌,高位上的人淡然道:“孤三日后登基,届时封后大典也会一同举行,你先好好准备吧。”

  见他执意如此,她情急之下,不敬之言脱口而出:“这盛世繁荣还是殿下独享吧,我不想做你的牺牲品!”

  黎靖北听言阴沉了眉眼,妖冶的锐眸向下微压,白皙修长的手指似在颤抖。

  唐璎明白,这是他动怒的前兆。

  可是她不在乎。

  “如今我在建安已是孤立无援,殿下若执意不肯放我走,那就等着为我收尸吧。”

  她笑了笑,“新皇登基之初,新后却突然暴毙,于新的王朝而言似乎不是什么好气象呢。”

  黎靖北捏紧了手中的奏折,眉间阴厉之色更甚,俊逸的面容上满是霜色。就在唐璎以为他要发作时,他却突然沉静了下来。

  半晌,他淡然道:“罢了,你也伴了孤四年。既然你去意已决,孤放你离开便是。”

  唐璎方想谢恩,黎靖北又道:“孤登基在即,未免朝中动荡,等孤即位后你再走罢。”

  “走了,就永远别回来了。”

  嘉宁二十年九月初八,太子登基,改年号为广安。

  同日,东宫的女人们也一并被晋了级。太子侧妃陆容时被册封为贵妃,选侍赵德音为婕妤,孙寄琴为贵人。而本该最早被提名的太子妃唐氏却迟迟未获封赏,中宫之位悬空。

  除封赏外,黎靖北还肃清朝纲,大刀阔斧地裁撤了一大批官员。这些官员或是恭王靖王的同党,或曾涉及多起贪污受贿案。

  在这些被罢黜的人里,其中就有唐璎的父亲忠渝侯。他不仅曾是靖王的党羽,还参与了嘉宁十四年的科举受贿案。党争、贪污,他两样都占。忠渝侯在朝中本就无实职,黎靖北这回却连他的侯爵也一并削了,仅留了个最末等的男爵,并将其逐出了建安,非诏不得返京。

  是以,众人对唐氏未获封赏的原因也终于有了了解。

  转眼,深秋已过。

  红叶飘落,苍翠的草木皆褪尽了颜色,于萧索的宫墙间更显凄色。

  碧瓦朱甍下,两名小宫女躲在墙根下,也不知在说什么悄悄话。

  “姐姐是新来的吧?”年长一些的发问。

  年幼的那个点点头,“是呀,据说开年后太后要为陛下选妃,家里人便想将我送来碰碰运气。”

  说罢,她又叹了口气,“不过,据说新帝不近女色啊。我听前些年在东宫伺候过的姐妹说,陛下往年去的最多的还是孙贵人那儿,对于潜邸的其他三位,基本上都是不闻不问的。”

  年长的那个到底还有些智慧,听言忙“嘘”了一声,“这是在宫中,妹妹慎言。”

  “怕什么,”年幼的那个不以为意,“你看那太子妃,谨言慎行了那么多年,最后还不是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太子妃不是自请被废的吗?”

  “什么啊,‘自请被废’不过是陛下留给她最后的体面罢了。如今宫里可都传遍了,她是被赶出去的。你想,忠渝侯犯了那么大的事,她若入主中宫,陛下就要日日对着这张与她父亲肖似的脸,我若是陛下,当然想眼不见为净啊…”

  随着小轿渐行渐远,宫女们的讨论声逐渐消失在风里。

  唐璎笑了笑,轻轻放下轿帘,隔绝了外间的一切杂音。


第2章 第一章“是道信师父!他…他…他死了……

  广安二年冬,维扬的大雪初霁,灵桑寺已是一派银装素裹之色。寺院坐落于崇山峻岭之间,寺内古木参天,树枝被积雪覆盖,寒英在枝桠间形成了一层薄薄的银霜,掩映在老旧的青瓦白墙下,更添古朴幽然之意。

  唐璎来此已经两载有余。

  嘉宁末年,她自请被废,于广安帝登基当日,从皇城的北门悄然离开。

  她走时,无人相送,无人知晓。一晃眼,即将在这座禅意盎然的古寺度过第三个冬。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

  住持的声音空寂悠远,融入凛冽的风雪中,仿佛能聆听到千年佛音智慧的传承。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里头说的对,建安城里的日子,于她而言本身就是一场幻。

  唐璎生于建安的一家小门小户,母亲早逝,父亲是个从八品的芝麻官。嘉宁十四年,北梁来犯,父亲、伯父随大皇子一道远征北梁,屡战屡捷,最终将梁人逐出了咸南的领地。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