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啊,表哥他们……那个血,都淌成河了!” 姜丰年和李婶子脸色一怔,二人也顾不上拌嘴,赶紧跑去村长那里打听。
第28章 给糯宝下跪 未出半日,东砬子山的祸事就在十里八乡,传了个遍。 大柳村的乡亲们聚在磨盘前,听得满脸震惊。 “东砬子山造孽啊,那刘槐不知抽的啥风,突然说要挖山找银矿。”有人消息灵通,回来就大骇道。 “他们村本就是住在山上的,结果……挖了两下,山就塌了,村里的乡亲都被压在山石底下了。” “那个血啊,当时就把地染红了,等周围村子过去帮忙时,一个有气儿的都没了!” 听完这话,乡亲们顿时震惊无比。 有人声音颤抖:“这么说,东砬子山,都死光了?” 这不是正应了冯氏闺女的话了吗。 看着身后还未重新盖上的棚屋,村长的心突然咯噔一下,仿佛坠入了万丈深渊般,双腿都挺不住,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 “要是那天我答应了马老爷,那现下没了的,可就是咱村一共一百八十口人啊!”村长的脸上已经没了血色,只剩下了一堆褶子。 众人一听,腿肚子也都不停打颤。 这么说,冯氏家的闺女,当真是替祖宗传话。 帮他们躲过一劫?! 原本村里还有羡慕东砬子山,觉得他们捡了大漏,得了钱粮的。 现下想来,他们捡的哪里是漏。 明明就是临头大祸啊! 一时间,乡亲们都红了眼眶,有的惊厥满脸泪水,有的吓到屁滚尿流,都连滚带爬的,就朝冯氏家里去了。 就连李婶子也张大了嘴巴。 不会吧,真那么巧? 被冯氏的闺女给说中了! 她也顾不上被传花柳病的事儿了,只庆幸自己村子没接下这祸,双腿还打着晃,就跟着乡亲一起,跑去冯氏家里感谢去了。 在姜丰年打听到了东砬子山的事,回来告诉全家后,冯氏并不惊讶。 她就知道,闺女不会说错。 只是亲耳听到一个村的人都没了,难免还是有些感慨,她扶着门框站了会儿,这时,就看到乡亲们朝自家,冲了进来。 众人一进门,就恨不得给冯氏跪下。 “姜老三家的啊,要是没有你闺女,咱们村可就完了!” “这让我们咋谢你家才好啊!” “之前我还抱怨过你家坏了咱村的好事,现在想想,真恨不得扇死我自个儿。” 村里的汉子们这会儿都顾不上气概了,一个个红着眼眶,不停道谢。 妇人们更是早就哭出了声。 只想扑过去,好好抱一抱冯氏。 都是相处了多年的乡亲,冯氏见他们这般,也有些动容,赶紧给前面的几个扶起来。 只是想着闺女这般太过高调,难免招人疑心。 所以冯氏也没说太多,只故意道:“我闺女是个福气包,正巧能替祖宗传了话罢了,这倒也没啥,要谢就谢咱村祖先吧。” 祖宗保佑一说,既能震慑住乡亲们,又不会招来太多对闺女身份的怀疑。 毕竟孩童偶尔会开天眼,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倒也说得过去。 小糯宝一听,倒也配合娘。 她趴在二哥哥的后背上,摆出一副小大人儿的模样,板起了带着婴儿肥的嘟嘟脸。 “嗯嗯,你们平日里勤劳团结,才得先人庇佑,以后也要继续好生劳作,不可损了咱村的福报。”她还故意沉了沉小奶音。 乡亲们以为真是祖宗在传话。 一个个的连忙跪在地上,对着小糯宝就直磕头。 “砰!” “砰砰!” 乡亲们磕得脑袋直响,额头都有破皮流血的,看得李七巧直吸冷气。 村长更是泪眼滂沱:“先人啊,我老杨头在此发誓,以后定会带领村子,好好过日子,不再琢磨啥投机取巧的偏财。” 小糯宝见状,偷摸笑了下,又赶紧装模作样地点了点头。 “嗯嗯不错,可得说到做到,本宝宝费了心神,太过劳累,需要上炕休息,你们快快回吧。” 反正她都是受十方供养的,那么这些人的叩拜自然也是受得起。 只是怕自己再也装不下去,就示意众人可以起来了。 只不过,这救了全村人的性命,可是天大的恩了,即便小糯宝要他们起来,村长仍然带头跪地不起。 无奈之下,小糯宝也不好强求。 便只能在一声声砰砰的磕头声中,由姜丰虎抱回炕上歇下了。 待小糯宝进屋后,老村长抬起红红的额头,这才带着乡亲们起身。 冯氏觉得此事重大,想了想后低声对村长道:“东砬子山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不仅会惊动官府,周围的村子们也都必定会议论此事,要是让旁人知道,那迁坟之事的话,只怕咱们村也会被认作是祸端。” 村长一听,赶忙点头。 “放心吧姜老三家的,这事我知道该咋做,先前我眼皮子浅差点给咱村惹来大祸。”村长愧疚地握了握拳头。 而后满是沟壑的脸部,又露出坚定之色。 “所以这回,不管是咱村,还是糯宝,我都会死死护住,绝不再让这事给咱招来麻烦。”老村长沉声道。 冯氏听了心头一松。 便再无担忧了。 此番躲过灾祸之后,乡亲们都过得倍加感恩。 可唯独二房的日子不好过了。 虽然在村长的令下,众人对福星庇护村里,躲过一劫之事闭口不对外说。 可东砬子山的事毕竟蹊跷。 很快就有风言风语传到外村,把灭村一事和迁坟扯上了关系。 加上姜大河先前到吹牛,说是他为东砬子山报信,才接下了马家迁坟的肥差。 所以外村好多人,不知有大柳村之事,只认定是姜大河把祸引到了东砬子山。 东砬子山那日有两个村民正好不在,躲过了劫难,如今都恨透了姜大河娘俩,只当他是受了马家好处,坑了东砬子山,发誓绝不放过。 这几日,姜大河压根就不敢出村。 姜老太太更是日日躺在炕上哭。 “我的好大侄儿啊,老姑真想你啊。你说你咋连银子都没花完,人就没了呢。” 姜大河憋屈地也抱头想哭:“表哥要死也晚点死啊,他可说好了会分咱家一些银子,结果他到现在也没给,现在人还嗝屁了,那我不就白去报信儿了吗,我的银子啊!” 银子没拿到就够倒霉了,要命的,是还惹来记恨。 姜老太太顶着俩红红的肿眼泡,叹气道:“儿啊,别想啥银子了,这些日子,你还是老老实实待在村子里,先保命要紧吧。”
第29章 给糯宝的谢礼 一晃又过了两日,大柳村也恢复了平静,村民们照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而小糯宝,是祖宗认定的小福星一事,在众人心里,也算是悄悄地坐实了。 傍晚,冯氏抱着闺女到地里溜达,连着碰见好几个乡亲,都眼睛红红地望着她们。 冯氏以为大伙得了啥眼病,怕会传染,就赶紧带着闺女先回家了。 等姜丰年从山上回来后,听娘一说,他忍不住笑:“娘,乡亲们这是真把妹妹看做是祖宗了,见到自己祖宗,一想哭,那眼睛能不红吗!” 冯氏没想到还能这样。 她看着正在炕上撅腚闻脚的小闺女,一时只觉哭笑不得。 待日子久了,为了感激小糯宝,乡亲们又开始陆续往姜家送东西。 大伙都是庄稼户,嘴笨不善表达,一个个的不知当面该说啥,索性就偷摸来送。 这天一大清早,姜丰年提着松松垮垮的裤腰,正要去茅房小解。 才刚一释放,就听到院子里突然扑通一声,吓得姜丰年差点呲到裤腿上。 待他跑出来一看,就见院子中央,不知何时竟多了个提篮子。 旁边散落出半包小孩吃的饴糖,还有十几根地瓜,一看就是刚从墙外扔进来的。 姜丰年赶紧开门追出去,可人早就跑没影儿了。 无奈他只好把东西捡起,送进屋里:“不知道又是谁家送的,还怕咱不收,溜得比耗子还快。” 孙春雪早就见怪不怪了。 她打着哈欠道:“看这地瓜是红瓤的,估摸着是村东头刘婆子送的,咱村都种黄瓤地瓜,就她家的不一样。” 不过要送也多送些她吃得上的啊。 就那饴糖,一看就是孩子吃的玩意儿,孙春雪不满地摆摆手,觉得这些人就是瞎耽误工夫。 这时,李七巧往灶下添了把柴,她笑吟吟的。 “乡亲们都是好心,这是想谢谢咱糯宝,又不好意思当面说呢。昨早娘开门时,就看见有人在墙头上,放了碗炸花生米,炸完还裹足了白糖,又香又脆,孩子都爱吃,小姑子自己就吃了小半碗。” 丰苗也甩着袖子跑进屋乐。 “那可不,昨晚我起夜时,还在门口捡到两副巴掌大的小棉袜呢,也是专给咱妹妹的!” 一想到糯宝现下成了全村团宠,姜丰年他们就忍不住高兴,连吃饭都想多干两碗! 只有孙春雪没什么感觉。 啥宠不宠的,送的还不是不值钱的东西,没啥大用。 冯氏闻声也从里屋出来。 她把篮子里的饴糖拿走,又挑出几根地瓜,洗掉泥让孙春雪蒸了吃,余下的就交给姜丰年放进窖里。 “咱村的乡亲心眼都好使,糯宝也没帮错人,这些都既是大伙的心意,能吃的就吃,吃不完就好生收着。”冯氏眼角带笑,擦完手又进里屋看闺女去了。 一锅稠到能挂住勺的小米粥、几个咸鸭蛋、一盘土豆丝鸡蛋饼、昨晚吃剩的猪头肉,再加上几根蒸地瓜,便是姜家人早上的吃食了。 大人们早早用过饭,就各干各的活儿了。 姜丰年和姜丰虎都上山去,冯氏拿出新买的几块料子,和儿媳一起坐炕头缝衣裳。 等小糯宝睡醒爬出被窝时,已经是日上三竿了。 冯氏拿了块饴糖塞她小嘴里,然后就抱着她去地窖:“乖宝儿啊,你看,这些可都是乡亲们给你的谢礼呢。” 村民们虽没啥贵重东西,但是像一坛子咸鸭蛋,或是两包山楂条,这种自己家做的,倒是都拿得出来,也算是一番心意。 小糯宝咯咯笑出了牙花子。 她冒着口水吸溜饴糖,心里一甜,再往山上丢贡品时也就更大方了。 为了能让哥哥们省些力,小糯宝往山上“投喂”的本就很多,现下又故意添了不少,其他村民们自然也会捡着。 原本大柳村的山,可谓是一穷二白,除了些野菜和蘑菇外,啥野味儿都没有。 现下突然有了,大伙倒也没起疑,只当这又是祖宗庇护,心里只有敬畏和欢喜。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87 首页 上一页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