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还在兴头上,当然答应,“好,好,正好还有些时辰,老二媳妇,翠翠,庄上有干粮吗,要不咱几个去蒸点馒头,晚上一块吃吧。” 很快,妇人们这就欢欢喜喜,一起到屋里揉面,顺便拉呱。 村长和老李头搬了俩小马扎,就坐在不远处,贪恋地望着一切。 深秋时节,天儿也越发短了。 孩子们没在外面疯玩多久,霞光就黯淡下来,星星也爬上夜空。 庄上的各家各户,都响起了收农具的声响。 妇人们站在门口,只用吆喝一声“再不回来吃饭,就等着吃鞋底子炒肉!”,就有十多个孩子,从四面八方嗷嗷往家跑。 姜家这边的宅子里,晚饭也早摆上了。 刚出锅的白馒头,摆了一大盆,正往外冒着白色热气,好像要腾云驾雾似的。 小糯宝可会吃了,抓来一个最小的馒头,拿勺子给它划开两半。 热馒头中间一切,里面就更软乎了,然后再把小酥肉往里一夹,再挖一勺酸辣萝卜干、和一筷子辣酱。 满满当当,成了一个“肉夹馍”! 小糯宝小手抓着大馍,吃力地递到嘴边,再咬上一大口,瞬间满足感爆棚,别提有多香啦! 村长原本没啥胃口,可一看小胖丫吃得脸鼓溜圆,像个小松鼠似的,他也一下子馋了,赶紧有样学样,给馒头先从中间掰开。 “你那是啥刁钻吃法?”冯氏看着哭笑不得,“村长和你二哥都学上了,一会儿整桌人都得被你传染了。” 难得有了食欲,村长索性拿了坛女儿红出来,把酒整上。 冯氏转头说道,“老二,咱家今儿就来了你一个能喝的,你陪你村长叔和老李叔,一起喝上两杯吧?” 姜丰虎赶忙摆手,“按理说,长辈喝酒我本该作陪的,但是今晚还有最后一拨收粮的来,我不能沾了酒气,还得给庄上的大伙掌眼呢。” 一听这话,村长倒了一半的酒壶停下,反而露出欣慰之色。 “好,好,酒虽解愁,但酒也误事,丰虎为了大伙不想贪嘴,这说明他有担当,这样就算哪天我不在这儿,也能放心了。” 以后不在? 冯氏愣了一下,“村长您说什么呢,您不在咱庄上,难不成想去别处?” 既然话都说到这儿了,村长看了老李头一眼,叹道,“行了,咱俩也别藏着掖着,那事儿就和大家说了吧。” 村长放下筷子,挠头笑了笑,“我们俩老家伙这两天寻思,在京待了这么久,也快活够了,但是落叶总得归根啊,也是时候回咱村,把我俩剩下的日子,安安稳稳走完了。” 老李头沉默了半天,这时才吸吸鼻子,终于出声。 “是啊,出来前,本想趁着身子骨还能动弹,在你们这小住半年,但不知不觉中,都过了快一年了,就算再不舍得,我俩也该回老窝了。”老李头伤感地不敢抬头。 人老了。 终究是会想家的。 但分别却也像刀子似的,在他们的心口,划过无数道口子。 闻言,姜家人惊讶极了。 姜丰虎急忙起身,还想要挽留,“没说不让您二老回乡,但也不必太着急啊,你们要是想咱村儿人了,大不了我们派车队,回去接上几位,过来陪您二老解闷,这样好不好。” 冯氏沉默了一瞬,但很快,就摁住了姜丰虎的手。 她早就知道,两位老人离家不易,总有离别的这天。 只是没想到,离别之日会来得如此匆忙…… 不过,村长和老李头年纪也确实大了。 若是姜家为了一己私情,就强留人家,那才叫不近人情。 冯氏红了双眼,稳住了情绪后才道,“糯宝,老二,老二媳妇儿,今儿只有咱几个在,你们端起茶碗,咱一起敬咱这两位长辈一杯。” “您二老也大可放心,小柳庄和我姜府的大门,随时向您们敞开,何时想我们了,就再常来看看。”冯氏动容道。 小糯宝咽下未嚼烂的馒头,水灵灵的大眼睛,也不自觉蒙上一层水汽。 从他们刚买下小柳庄、庄上还什么都缺的时候,两位爷爷就来了。 是他们劳心出力,帮着庄上打理着一切,让小柳庄成了温馨的存在,也成了他们在京城的日子里,最能解乡愁的暖窝。 于是小胖丫双手举起茶碗,对着两位爷爷,就认真鞠个仨躬。 “村长爷爷,李爷爷,大柳村是你们的根,也是我们永远的家,你们放心,我家不会忘本的,以后就算你们不便进京,我们也会经常回去看大家的。”小糯宝抽鼻子道。 看着众人都泪眼婆娑,村长也抹了眼角,哽咽道,“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有你们这句话,爷爷的心里,真是比蜜还甜。” 于是,归程就定在七日后。 回云城的车队,村长和老李头前几日出去时,也偷摸地安排好了。 接下来相处的每一天,都是无比的珍贵。 于是小糯宝索性就让郑嬷嬷收拾几件衣裳,趁村长他们还在时,就住在庄上,大家还能热闹几天。 乡下的日子比城里清净。 每天清早,小糯宝都是听着各家养的鸡叫,爬出小被窝的。 偶尔,要是起得早了,还能看到翠翠和阿黎躲在小花亭里,偷摸拉手手呢。 小糯宝只觉可惜,要是四哥在就好了,到时候把他俩都画下来,她要拿去给爹爹一起讲八卦啊! 不过,没有硝烟的悠闲日子,终究还是有画上句号的时候。 李府那边,安静了几日,有些人显然快坐不住了。 这不,午后时分,冯氏要回府里拿点老参,想给吴大夫熬参丸用,到时候再让村长带给乡亲们。 只是马车才一拐弯,她就看到有个高瘦丫鬟,正在姜府门前纠结踱步。 等冯氏从马车下来,李府的丫鬟翠儿才反应过来,赶忙过来行了个礼。
第731章 心慌说漏嘴 “姜老夫人万福!” “奴……奴婢是李翰林府上的丫鬟,奉老爷的吩咐前来。”翠儿忙弯下了身。 冯氏一听是李府,稍稍有些疑惑。 李湖图派人来做什么。 “莫不是你家老爷,想问何时可以到府里给公主上课?之前不是派人传过话,公主最近不住府里,所以还得再过上几日呢。”冯氏站稳后便开口。 丫鬟翠儿却摇了头。 “姜老夫人,您误会了,奴婢不是为此前来的。” 说着,翠儿从袖中取出一份请帖,双手递了过去。 “两日后,就是我家老爷生辰,老爷生性不喜铺张,又不善于交际,所以只邀了些旧友、学生前来小聚,还望公主能够赏脸。” 冯氏这才恍然明白。 原来是邀约赴宴的啊。 接过请帖后,她看了眼,不由欣慰地笑了下。 “李少师要办生辰宴?那敢情好。想来前阵子,他还为了你家小姐失踪的事,日日起不来榻。” “想不到如今,不仅人恢复了康健,还难得能有心思操办寿宴,看来他是真没大碍了。” 冯氏收好请帖,随口还多说了两句。 但是不曾想,就是这几句无心之话,却让翠儿听了立马慌神,脸一下就涨红了起来! 她眼睛微微瞪大,舌头也打结了,“没、没有的事,老爷他才不是因为小姐回府了才恢复的……您可千万别误会!” “嗯?”冯氏诧异看她。 自己好像也没说啥吧…… “不、不是……奴婢的意思是……我家小姐,她还没找到呢……老爷只是、对……反正小姐还是了无音讯,老爷好起来绝对和小姐没有关系!”翠儿越说越急,说到最后,已经语无伦次极了。 见她忽然如此异常,冯氏不由愣住,然后又奇怪打量了翠儿几下。 很快,冯氏就敛起疑色,拍了拍这丫鬟的肩膀,故意笑道,“你看你,说话颠三倒四的,我怎么听不懂了?莫不是你太思念你家小姐了?” “行了,你回吧,请帖我会拿给糯宝看,去不去都会给你家回个话的。”冯氏佯装温和。 眼看冯氏脸色如常,翠儿这才大松了口气,赶紧行个礼就溜了。 冯氏余光微瞥,早就把这丫鬟的放松、窃喜、期盼,通通都尽收眼底。 等到翠儿走了后,冯氏进了家中,笑意一下子消失,命小厮把门好生关紧! 虽说,她其实并不知道,李府那边发生的事。 不过,方才翠儿的怪异,却让冯氏突然警醒。 女人的直觉,在这一刻,又起到了某种作用。 想到先前,裴家搞鸿门宴时,就是借着办六十大寿的名号。 冯氏眯了眯眼,同样的坑,她可不能让闺女踩上两次了。 虽说,她不觉得李湖图会对姜家使坏,但他突然的振作、还有翠儿的怪异,都让冯氏觉得,有些事情不得不防。 于是,她去了仓房,找完老参之后。 又顺手取了一对翡翠摆件,打算作为给李湖图的生辰礼。 这翡翠通透极了,是难得一见的高冰种,绝对能够艳压众礼。 到时候送了此物过去,糯宝就不必去了,随便找个由头,又或是称病不去,反正这李家生辰宴冯氏是不打算去。 弄完这些之后,冯氏就带着老参回了庄上,又把此事告诉了闺女。 小糯宝一听,一下子从炕上爬起。 “娘你是说,李家发了请帖来?还让我务必赏脸?!” 这么说,藏在李府的人,是终于等不及要动手了吗! 冯氏刚要点头,却“咦”了一下。 她怎么觉得,闺女似乎一点不奇怪,那眼睛睁得跟杏仁似的,怎么看着还有点儿兴奋呢? “嗯呢,不过娘已经替你想好了,咱作为学生,礼数必须周到。到时候让人送去一对翡翠摆件,你人就不必去了。” 小糯宝却赶忙摇头,“不,娘,我一定要去,他们连戏台子都已经搭好了,要是我不去,那怎么开场啊?岂不是白叫他们费心思了?” 要是此时此刻的顾平之和李清萍,能够听到这话的话,多半还要夸她一句。 你人还怪好的咧! 看着闺女如此古灵精怪,冯氏迟疑了一下,忽然察觉出什么。 她急忙坐在炕沿上,正经道,“闺女,你是不是有啥事瞒着娘啊,娘怎么觉得,你像知道点什么似的。” 事情已经到这地步了,小糯宝也知道,是时候告诉家里人了。 于是她认真坐下,盘着一双小短腿,像个小大人似的。 “娘,我接下来说的话,你肯定会很震惊,不过你也不用反应太大,放心吧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握中。” “其实,之前那个顾家老贼头子,他压根就没有死。” “而且,李清萍也活着,她已经回了李府,还把顾平之一块带回家藏起来了,眼下肯定是要针对咱们了!”小糯宝一字一句,有条有理地说道。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87 首页 上一页 47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