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 “这些已经收得足够了,再过个一两日,咱们就可以收手,静待计划的下一步就好。”菊石使臣继续道。 风间满意眯眼,“好,到时候,咱们就等着看,南纪的百姓将会受困于寒冬,就让他们这些百姓的尸体,为咱们的新王铺路吧。” …… 几个时辰过后,很快,夜幕就降下了。 客栈内,两位使臣的客房里,也熄了油灯,响起一连串的低鼾。 而就在这时,另外一边,小糯宝却带着一众五十人的黑甲军,正连夜朝着京郊赶去! 黑甲军身穿硬甲,阵阵马蹄卷着尘土,震得大地都跟着发颤。 “快,马车再快点!” “就在前面了,应该还有三四里路,一直朝前走,不要绕路!” 小糯宝坐在马车里,脆着声音,对着面前赶马车的黑甲军,正急声发话。 就在白天,她已经观想到了,京郊两个棉花仓库的位置。 倭国人想拿他们的棉? 没关系,她小糯宝再给取回来就是了! 很快,赶路的声音越来越响,离他们的目的地也越来越近。 终于,众人来到了京郊一座小城,映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荒废的工坊。 小胖丫立马跳下马车,看着眼前这工坊,是如此不惹人注意。 但是她意念中看到的,正是此处。 “好啊,这工坊也算在闹市区了,想不到,他们竟这般大胆,把棉花隐藏于市间,来人,开门!” 两个黑甲军立马上前,大门一踹开,就有几个汉子一脸警惕,穿着衾衣就出来了。 他们显然才刚被惊醒,脸上还带着困倦,“你们,你们是什么人?” 黑甲军哪会和几个小喽啰废话,二话不说上去就把人摁倒。 很快,在工坊的内部,推开一扇暗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看不尽的花白,全都是过冬的救命棉花。 黑甲军们见状,一个个激动极了,眼睛都瞪得比灯火还亮。 “找对地方了,当真是这里!” “这么多棉花,这得多少斤呀?少说有一两百万了吧!” “属于咱们百姓的东西。竟然被他们高价收购囤积在这里,这些人真是狼子野心呀。” 小糯宝眯起眼睛,心中燃起一阵热意。 很好,棉花已经找到了第一批! 想要夺她子民的生路? 那还得问她这个公主答不答应! 小胖丫这就抬起手,屏退了左右的黑甲军。 待仓房里只剩自己一人时,小糯宝立马凝聚意念,把这些棉花全都收进了贡品堆里。
第743章 小糯宝的打算 金色的灵光闪过,仅一瞬的工夫,堆满仓房的棉花便砰的“消失”。 全都进了小胖丫的囊中。 看着贡品堆里,那些白生生、厚乎乎的棉花,小糯宝的心头也像被什么塞满,一下子满是安全感。 从此以后,这些棉花就只由她来保管。 保证谁也夺不走。 小糯宝满意地跺了跺小脚,舒了口气后,这就转身离开空荡荡的仓房,顺便把门关好。 此时,几十个黑甲军正守候在外,随时等着转移棉花呢。 看到公主出来,他们急忙上前。 不想,小糯宝却是小手一挥,指了指不远的稻草,“来几个人,把那草垛倒上酒水,然后就将此处全部烧掉,要保证烧到一点不留。” 黑甲军们吃惊极了。 烧? 怎么,棉花难道不要了吗? 其中一个连忙求问,“公主,可是仓房里还有上百万斤的棉花呢,不如下属先带人把它们搬出来,然后再烧此地?” 小糯宝一听,鼓着小脸信誓旦旦,“听本公主的,既是让你们动手,就肯定有动手的原因,除了点火,其他什么都不用做。” 这话要是从别人嘴里说出,黑甲军们定然不服。 哪有放着宝贵资源不要,这般浪费的事儿? 哪怕是姜伯爷来了,他们也要分辨上几句,毕竟有些事情大意不得。 但是眼前的小公主,可是带着他们,数次从“奇迹”中走过来的小主子。 “既然公主要烧,那么肯定有这样做的理由,咱们动手吧,没什么好犹豫的。”黑甲军们对视一眼,这就立马上前,开始泼酒、点火。 小糯宝站在远处,看着前方的火光渐渐升起,然后飞快燎向了整个工坊。 周围还有几户百姓推门的声响。 然后就是一阵惊呼传来。 “天呐,那是走水了啊,快来人去报官吧。” “走水了,走水了,大伙出来帮把手吧。” 不过,这火势起的太快,就算周围有几户人家出手,工坊也仍然抵不过烧个干净的结局。 这时,郑嬷嬷走了过来,忍不住问道,“小主子,棉花定是被您收起来了吧?不过,咱又为何要烧它呢,这不多此一举吗。” 小糯宝摇了摇小脑瓜,却是有自己的打算。 “纵火是给那些倭国人看的。” “给他们看?这又是什么说法?”郑嬷嬷更不解了。 小糯宝脆声道,“嬷嬷,倭国既能在咱们的地盘上,做这么大的动作,想必周围也少不了他们的人做眼线。” “这里面上百万斤棉花,若是咱们用人力将其运走,少不了得用上两个车队,再用上一众人手,肯定惹眼极了,倭国人也不难知道。” “眼下,故意把这个地方烧了,又没人看见咱们往外运输棉花,倭国人只会觉得,咱们是连棉花一起烧了,纵使他们摸不着头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们还会认为,棉花不在咱们的手上,咱们南纪国还是缺棉的。”小糯宝继续解释。 倭国既然想拿棉大做文章。 那他们不如就见招拆招,等着倭国的下一步就好了。 郑嬷嬷在江湖打拼数十年,一听立马就懂了,“奴婢知道了,您是想要迷惑倭国人,让他们以为,咱们还缺棉用,看他们接下来要怎么做!” 远处红彤彤的火光漫天,映得小糯宝脸蛋微红,像只萌乎乎的小红灯笼。 她点了点头,没错。 之后就是以身入局了。 很快,等这个工坊烧得差不多,只剩下一点轮廓之后。 小糯宝这便带着众人,又去了十里地外的另一个窝点,同样又收获了两百万斤的棉花。 把京外这两处藏棉之地解决后,远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快要天亮了。 小糯宝打了个哈欠,困劲儿这才涌了上来。 不得不说,今夜当真是个大工程,得亏昊天大帝曾给了她神迹,不然意念这么消耗下去,她还不得累瘫了才怪。 眼下,京外这两处已经解决。 剩下的几处,就离得远了,分别在莱城和闽南。 距离若是太远,小糯宝一时也无法直接引路,于是她这就回家歇息,余下的待过两日再说。 回到姜府后,小糯宝再也忍不住倦意,上半身才刚趴到拔步床上,连小鞋子都没来得及甩掉,就脑袋一拱,钻进被子底下呼呼睡了。 冯氏赶回来时,脚下一怔。 就见闺女半拉身子还耷拉在外头,保持着猫腰撅腚的小姿势,像极了从前在村里时,养的那着急拱食槽的小猪崽呢。 “瞧瞧这是怎么睡的,小姑娘家家,还是公主呢,这也太不顾着点形象了。” 冯氏嘴上啧啧嘀咕,心里却是疼得不行,知道闺女定是累了一整宿。 小孩子的身子骨,哪能这么抗造。 冯氏叹了口气,又轻手轻脚给小糯宝脱了鞋袜,把她软嘟嘟的小身子扶正,放在了一面带绣花的枕头上。 姜家人知道妹妹累坏了,于是吃早饭时,都各自轻手轻脚的。 就连孙春雪喝个稀饭,也罕见地安静了下来,没有发出“唏哩呼噜”的声音。 吃完早饭后,姜丰年换上一身青色长袍,先去慈幼局点个卯,然后就去了小九重天管事。 那边今日已由白家包下,要为白大人的岳丈办喜宴,妹妹顾不上时,他当然得给看顾好了。 自打秋收过了,庄子上也没什么要紧事。 于是姜丰虎吃饱之后,就去水铺子盯着,好让媳妇儿能多在家歇一歇。 上午时,小厮通传了两声,垂花门一开。 萧老太太婆媳就带着几件灰鼠皮坎肩,笑盈盈地来唠嗑了。 自从萧兰衣离京后,她俩在萧府更是觉得无趣,便几乎日日都要来姜家,坐上个大半天。 有时若是买了什么新鲜物,也要来分上一分,两家人过得可是黏糊,就跟一家似的。 萧老太太才刚走到廊下,就笑着握住冯氏的手,“快看看这是什么?我府上管家得了几张好皮子,正适合过冬时穿个新鲜。” “我就寻思着,拿织金缎包个边、用莲花纹的绸布做里、中间再缝三颗绿猫眼石的子母扣,做个几条小坎肩,咱娘几个一人一件得了。”
第744章 独一份的偏爱 说着,萧老太太就把坎肩递了过去,其中最上面的很小巧,一看就是给糯宝的。 着灰鼠皮泛着斑橙之色,皮毛油亮,还密实暖和。 再有绿猫眼石加以点缀,简直就是一等一的富贵,同时又不会落了俗气。 冯氏上手一摸,就眸底一亮,想到这种毛茸茸的衣裳,小糯宝最是喜欢了。 别看萧老太太嘴上说一人一件。 但给糯宝备的那件,却还格外在袖口镶了圈珍珠、和田玉珠做的流苏,光这流苏就得花上大几十两,可是独一份的偏爱了。 冯氏忍不住笑道,“这坎肩当真精致,要是糯宝看到了,不知要喜欢成什么样呢,肯定要抱着铜镜臭美半天不可。” 萧老太太抻脖朝里看,不由问道,“怎么,难不成糯宝现在不在家,去了何处吗?” 冯氏想想闺女就心疼,引着萧老太往正堂去,“这个就说来话长了,走,这里是风口,咱还是进去再说吧。” 长廊另外一边,萧夫人打过招呼后,就拉着李七巧的手,神神秘秘进了厨房。 她手上还攥着个纸包,外面沁出一层油脂,把手指都染得油亮的。 李七巧不由好奇,“里头是什么东西呢,看把你宝贝的,还专把我拉到厨房里看。” 萧夫人红着脸颊,期待地打开纸包,“七巧,我早上在家歪打正着,琢磨出一样点心,还请你尝尝味道如何,要是好吃,你就拿到你那水铺子卖吧。” 平日在家里,萧夫人没什么嗜好,就喜欢琢磨些糕点,还有刺绣手艺。 这不,遇到了李七巧后,她俩便像是觅到知音了一样,俩人只要碰头,嘴里唠的就都是这些。 李七巧闻言,急忙拿过来一看。 纸包里油汪汪的,装着几块像是裹了鸡蛋液炸过的吃食。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87 首页 上一页 47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