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掖庭的人。”平君知道阿意的身世,心里觉得越发亲切,又问了她的年纪与喜好,两人相谈甚欢,让平君将对病已的担心放在一旁,总算吃了些东西。 平君又向她打听起宫中的情况,阿意将自己知道的合盘托出,但她知道的并非什么重要信息,也只是宫内的一些人员变动情况而已。皇宫戍卫仍由张安世负责,原本侍候先帝的秦内侍辞了职,回乡颐养天年,而长乐宫那边已有宫人在准备物件,说是上官太后会择日住过去。 而就是这些事,倒令平君心安了,她觉得病已做事稳妥,张弛有度,上官太后既同意住到长乐宫去了,想必她与霍光心里都是满意的。 用完膳,她到床榻上陪刘奭午睡。温室殿建造之时多巧用聚气之思,在这种深秋时节仍是温暖的,平君也困倦了,贴着刘奭睡了过去。 不知睡了多久,平君其实是突然醒来的,原本身前的小刘奭不见了,平君惊坐起来,一转身正好看见一身玄色朝服的病已。 病已坐在床边温和地注视着她,嘴角露出一丝浅浅的温和笑意,他似乎已经这样看了她很久。 他的脸庞似乎染上了一些家中不曾有的风霜,眉眼坚毅,显露出一丝不经意的凌厉,整个人却还是一副温润不燥的模样,好像冬日暖阳,耀眼而不夺目,带着天赐的光辉。 = 病已如今这样子平君曾在心中描绘过,是有威仪却不失本心的样子。他的外表沉稳内敛,内心却火热张扬,眼中经历世事但仍如清泉,泉眼清澈,信仰不灭。 病已伸手将平君扶坐到他身前,两人的脸又贴近了几分:“放心,奭儿在外头,宫人陪他玩。我看你睡得好,没叫醒你,你这几天没休息好吧?” 病已将两只手放在平君脸颊,轻轻揉了揉她的眼尾,怜惜道:“脸色不好,人憔悴了。” 得了病已的答案,听到他熟悉的声音,平君心里稍安。 病已说她憔悴,他又何尝不是,他瘦了,脸庞的轮廓愈发清晰凌厉,倒是多给他增了一分威仪。 可不论他是怎么样看其他人,面对平君时,总让她感觉如沐春风。 “陛下。”平君的双手覆盖住病已的手,指间传来熟悉的触感,让她眼里露出微笑,她细声问候:“辛苦了。” 只为平君这声辛苦,病已全都甘愿。 其余人会恭贺他,会崇敬他,会提防他,会暗算他,只有平君会对他说辛苦二字。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病已心头一热,将平君拥进怀里:“不辛苦,就是想你。” “陛下……”平君慌乱地看了看四周,见没有人,才反拥住病已,任由自己和他气息纠缠。 “平君,我真的好想你。”病已喃喃着说。 平君便撅着嘴抱怨:“我又何尝不想你呢?我都想你想得睡不着了。” 自相识以来,他们还没有过几天不见的时候。此次再见,当真是小别胜新婚那种心情,他们换了身份,换了住所,心底却依然是互相依恋的两个人。 病已心满意足地感受着平君的眷恋,而平君搂着他的脖子,淘气地说:“让我看看我夫君做了皇帝是不是更英俊了?” 病已眉目温和:“叫我病已吧,我在你面前永远是刘病已。” 平君便轻轻吻了他的唇:“病已。” “你累了么,休息一会?”她接着问。 病已轻声应着,顺势搂着她躺下,他又闻到了平君身上熟悉的让人安心的味道。 这张床榻便也有了让人眷恋的味道。 “平君,让你住在这里委屈你了,等上官太后收拾好,我会亲自送你去椒房殿。” 病已的话是一句承诺,平君懂他的君子之诺。 平君沉默片刻,而后道:“你立成君为后吧,无谓因为我让你和大臣离心,尤其是霍大将军,他不过是想满足自己一点私心而已,他既帮了你,你也该帮他。” 这话从平君口里说出来让病已有些吃惊,他不知道平君知道些什么,心里有多难过,但他能肯定地告诉她:“不必。我登基已告知了先祖,行事对大将军很是尊敬,他不会因为立后之事要废我。平君,我既然当了皇帝,你就一定是皇后,可别想偷懒。” “可……” “我知道你是畏惧大将军,但我有办法。虽然今时今日我还不能像孝武皇帝那样手握实权,但我也不是惠帝那样软弱可欺的少主,对大将军需心存敬畏,也需表明立场。我若护不住自己的发妻,还做什么皇帝?” 病已说得动容,平君蜷在病已的怀抱之中,知道他主意已定,遂攥紧了他的手,道:“那我会支持你,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我都和你一起。” 怀中人身躯温暖,她的发丝拂过病已的鼻尖,带着一种勾人的诱惑,仿佛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藏。 病已看着她的侧脸,她的轮廓柔美,白皙的皮肤比月光皎洁,细长的睫毛遮盖着那双明目,平添几分温婉的神色,而她转过头来,与近在咫尺的病已深情对视。 病已的心一瞬间软下来,促使他去亲吻他的妻子。 他们已经很熟悉亲吻的感觉,在鼻息与唇齿的缠绵间完全去忘我的拥有彼此。 良久,他们的嘴唇分开,鼻息间爱意萦绕,心里留下一点清甜。 病已激动道:“平君,你是我的妻子,永远是我妻子。” 平君只笑不语。 病已再次贴近她的脸,温声倾诉:“你曾说你相信我,说我与皇叔不一样,我仔细想过了,那是因为有你,你指引我做一个无愧于心的人。我于是明白,做一个好皇帝之前,我得需做一个好人。” 病已这话说得真诚,离开平君这几日他也是想通了,抱着做个好人的想法,他不会再因为霍光在侧而如芒在背,他不会事事思前想后犹豫不决,他用初心来解决面临的困境,因为人的头脑总是比那些烦心事灵活。 把做人放在做皇帝之前,就是他帝王之术的答案。 “病已……”平君搂住他与他相拥:“我还一直没对你说过,我爱你。你记着,无论前方是坦途还是独木,我都陪你一起走。” 平君美目如画,她触手可及的真实感让病已觉得周遭温暖起来,昏暗的烛光仿佛也变得璀璨,因为平君在这里,温室殿才真正成了他的新家。 他想,他们还会有更美好的未来,有更多可爱的孩子。他不负天下,亦不会负她。 …… 未有多时,病已下了一道求微时故剑的诏书。 公卿知其指,邴吉率先表态,认为皇帝重情义是社稷之福,请立许婕妤为皇后。 大臣纷纷上书请立,霍光亦不反对,平君终于被册立为皇后。 …… 看着属于自己的后印,平君心中百感交集。 一道求故剑的诏书,是病已用真心付真情的承诺,亦是他成为帝王之后亲自下的第一道诏书。 这不仅是他对糟糠之妻的承诺,亦是他在朝堂立信的承诺。那些微时曾帮助过他的人,他从不会遗忘,那些少时遍巡三辅的经历,永不会褪色。过去的生活造就了过去的刘病已,同时造就了今日的帝王。 他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在朝堂之上他仍然有自己的师友,他们懂这位帝王的心意,连霍光也无言以对。 霍光只感慨这位新帝比他以为的更有能耐。 一道诏书既完成了对妻子的承诺,亦收买了大臣之心,甚至在不动声色的祥和之下,向霍光表明了君主的意图。 他或许真能大鹏展翅,直入九万里云霄。 平君站在天地间看着朝她缓缓走来的病已,看见他脸上似乎有光,看见他身侧不仅有自己、有霍光,还有大汉的能臣干将,而他的身后是春光万里的巍巍江山。 她几乎热泪盈眶。 当年初到掖庭时那个谨慎孤单的小孩,他走过掖庭长长的巷弄,吹过终南山终年不绝的山风,跨过长安城那些诡谲的风波,终于成为了万人之上的帝王。 他不负自己,始终守着自己的本心。 病已爽朗地走向平君,把她托举起来欢呼。 他抱紧自己的妻子,为他是她的夫君而自豪。他拥有天底下最好的妻子,拥有天底下最好的孩子。 他的妻子陪他一路从掖庭走过,在那些月明星稀的夜晚听他倾诉,在那片腥风血雨中等他同行,她酿过最香醇的果酒,绣过最美丽的纹样,她与他难舍难分的缠绵,在无限贴近彼此的过程中交付真心。 自从有了她,他身边就有了许多人,有了万家烟火气息,有了依靠,有了归宿。 “平君,这大汉江山,与我共赏罢。”他说。 他们在朝臣的恭贺声中,在迁居的上官萦阳和远行的刘贺的祝福声中走向并肩而立的高位。 他们从掖庭来到宣室殿,站在宫廷的最高处睥睨众生。 他们用爱意将皇宫的肃穆渲染,让沧池的水波荡漾,花园的腊梅盛放。 正月初一,他们与群臣一同举行朝会,以帝后的身份为天下祈福。 最美好的故事在于青梅竹马,相濡以沫,而无论何时回首,总有那人在你身后陪伴。是见过世事纷扰,人心叵测,但无论何时瞻仰,总有那人在你前方引路。 (正文完) 【作者有话说】 汉书载:广汉重令为介,遂与曾孙,一岁生元帝。数月,曾孙立为帝,平君为婕妤。是时,霍将军有小女,与皇太后有亲。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婕妤为皇后。 故剑情深的典故由此而来,刘病已下了一道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上最浪漫的诏书,他和许平君的感情正史盖章,荡气回肠。 这个故事我知道很久了,也终于在今年动笔写下。我在想,许平君这个史书上其实记载寥寥的皇后到底是什么性格,比起完全天真的小白兔,无辜被卷入朝廷斗争的可怜形象,我更希望她有一个能自主把握的积极的人生,所以便有了故事里这个暗藏锋芒的灰姑娘。 她和刘病已一样,都是从底层登上高位的人。她本是罪臣之女,最后能母仪天下,故事到这里结束,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而历史上最终的结局,番外里会讲完。 下一本决定写得爽一点,《给天策府当牛马的那些事儿》求各位点个收藏,以下是文案: 男女主双穿,穿回唐朝初年,正是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身为现代人,坚韧不拔是基本,在现代是光鲜亮丽的职场社畜,在古代自然当仁不让。况且知道大唐朝廷鹿死谁手,这种天挂加身,舍我其谁? 男女主在现代属于母胎单身,相亲认识,当晚吃了饭还没来得及看电影就穿越~他们到了唐朝可叫一个左右逢源,桃花不断,所以两人确认关系前会有自己的感情纠葛,但其实~两人一直是更有默契的那对~平步青云,两个都是面包爱情都收获。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5 首页 上一页 5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