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嬷嬷说还好……纹纹你这些日子怎么样?” “大夫说好多了,可以趁天气好,出去走走。” “可别!别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大意!你哥哥马上要进场,墨伊又出了这种事,家里家外的乱套了。你可得小心,一切,都等生下来再说。” “嗯。” …… 皇上来了太后宫里,也把皇后和贵妃都叫了来。 首先提到齐王府出的事,太后叹口气:“皇后跟哀家说时,哀家都不敢相信。在京城,亲王府,还有这种事发生?皇上,这幕后操纵之人,抓到后抄家灭族,绝不能轻饶。” 皇后也问:“皇上,有了新消息吗?” 小董贵妃却不说话,这件事,她知道,还不赞成来着…… 闲得没事,折腾墨伊干嘛?那丫头挺聪明,总有新奇的想法,还送了本宫好多东西,是这些王妃里最出色,最跟自己有话说的。 有气冲李倞撒去,为难一个孕妇干嘛?! 为了这个事,她又同那人隔空生了场气。最近,他越来不听我的了! 这会儿听太后说话难听,沉着脸不说话。 闲聊了一会儿,皇上又开了口,“今天叫你们过来,是想说一下,李辰的婚事。” 小董贵妃,抬了妙目看皇上,她早就知道皇上要说这个。 皇后却一幅很意外的样子,“小十五?哎哟,总以为他还小呢!原来也到了该相看的时候了。皇上,您看上哪家姑娘了?”她笑着问。 “是母后跟前的钱向清。” “是向清姑娘呀!哎哟,不错不错,皇上好眼力。恭喜太后娘娘,恭喜董妹妹了……”皇后表现得情真意切。 小董贵妃看着皇后,挤出一个假笑,转过脸,又沉下脸。 别看太后平日爱装,脸皮也厚。但她也有软肋:钱向清就是。 看着小董贵妃的表现,显然是看不起,不愿意! 太后心里恨得厉害,笑容差点挂不住了。 皇后心中暗笑,冲着皇上点头:“以前总在母后跟前看到小十五和向清,就是两个小孩子嘛。却不想,转眼间,都到定亲的年龄了。青梅竹马的情谊最是牢靠了。哎呀,这是太后娘娘提议的吧?皇上您不知道,前些日子,太后娘娘可是促成不少对姻缘呢!都是特别好的亲事……” 太后因为这些事,拉拢了不少人。 太后感叹:“皇上仁慈,孝顺,知道哀家心里最惦记向清。所以给了她一个好着落……”她还扯出帕子擦擦眼皮。 皇后心中冷哼:“小董妹妹,自己还是个小姑娘呢,却快有儿媳了。” 小董贵妃并不喜欢这门亲事。 虽然永安屡次劝她,跟她摆明其中好处。也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将来实在不喜欢,都可以再有法子的。 但她就是不乐意。 “皇上,母后。按说向清是妾身看着长大的,妾身心里也感觉挺亲近。”小董贵妃淡淡的说:“但真是拿她当女儿,当妹妹的……这跟当儿媳,那可是不一样的。 皇上亲自提了,太后娘娘也乐意,这是给妾身和辰儿的体面。只是……皇上……”她撒着娇,“妾身本不是什么好性子。说话做事,也少顾忌别人。太后娘娘拿向清是当眼珠子疼的,到时……可别挑理。” 皇上摇头笑:“当了婆母,就不能再同现在这般了。” 太后笑咪咪的说:“向清那丫头,打小就仁义,做事无不周全,也不会招惹你的!给向清找个好夫婿,是哀家的最后心愿。说到性子嘛,人生天地,就算是皇上,也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性子来呀!” 小董贵妃又挤了个假笑,“那就都听太后娘娘的。” 皇上看小董贵妃不高兴,起身带着她走了,准备私下赏点好物件,哄哄。 屋里,只剩太后和皇后二人了。 平日里,她们俩并没有过多的联系,以免有麻烦。 目的实现后:太后装她的傻,皇后管她的宫务。 太后不干涉皇后的事情。皇后给太后全方位的优待。 各取所需,并没有冲突。 现在,不同了。 “娘娘,小十五年龄还小,学业未完,也还没开始有领事做,您……会不会太急了些?”皇后含着深意问。 太后点头:“是有些早。不过,你也知道,向清她什么都没有……她只有哀家,但哀家,大半个截身子快都入土了的老太婆,无权无势,娘家无人依靠。又有什么可给她的呢? 小十五性子温和,又长得好。小董,人也简单,虽然面儿上显得矫情了些,但并不难相处。定下来,哀家就踏实了。没领事做,也有好处,不碍别人的眼。希望在太子的提携照和顾下,做一对富贵闲人。” 老太婆并不接话,皇后便也没多说。 第二天,婚就赐了下来,并没引起太大的轰动。 反倒是齐王府,墨伊跟赵嬷嬷说:“最终还真是这样了……能看出来皇上是想提携小十五,可是为什么不给他找个更为厚实的人家?” “未必真心想提携,是摆出种姿态吧。”赵嬷嬷不以为意。 “那太子说不定,就快出来了。” “是有可能的。” “不过……总感觉:皇上有些急躁,给太子禁足几天,能起什么作用?等放出来,又面临着很有指向性的亲事。太子会怎么想?皇后又会怎么操作?也不能太拿那娘俩不当回事吧?” 赵嬷嬷点头。 “不会是为下一步废太子做准备吧?立刻就废,会引起朝局动荡。先敲敲警钟,然后再……”墨伊突然问。 “也有可能。” “若是这样,去年的大比武,皇上就是受制王爷的!不知道皇后一下棋会怎么走?王爷怎么还没消息啊,已经快到关键时刻了。” “没消息,也未必不是好消息!”赵嬷嬷还是很淡然。 太子递上一篇措词恳切的类似悔过书之类的东西,皇上小惩大戒的,把太子放了出来,继续做事。 等散了朝,皇后把太子叫了过去。 母子俩相对无言的坐了一会儿,“蜀南有消息了吗?” “还没有。但那个人已经到了,后天要进考场了。随身的行李,包括他身上,都查了,那东西不在!” 皇后阴着脸,小声的问:“你手里,还有大的错处,没被抓出来的吗?” 太子犹豫了。 “跟我还要瞒着?” “不瞒,只是……您的意思是?” “会不会,皇上手里已经有了一些东西,但他分批的放出来。 先是小惩大戒,若再有事……就废了你!” “啊?”太子惊了,“他真是这样打算?怎么着,想扶小十五?” “呵,他闭眼之前,谁也不信。抬小十五,也只是因为他现在还站不起来。而你和李倞不同。两个人都在时,是种制衡。现在李倞出了事,你就显得太出挑了。他最近的病,拖拖拉拉的一直没好,人弱的时候,就格外的敏感多疑。” 皇后证据平缓,就跟拉家常一样。 “那咱们怎么办?”太子轻声问。 382皇上的药 这天,皇后把玉安公主宣进了宫。 “你这是怎么的了?” 看到女儿的脸有些虚肿。 “小病了些日子。您叫女儿来有什么事?”玉安公主 皇后无奈的说:“哥哥出了事,你都不说来问一句。嫂嫂生了儿子,听说你也没去!怎么就处成这样了?谁得罪你了?” 玉安公主心虚,不敢再顶嘴。“女儿也帮不上什么忙,拖着病体来也是捣乱。嫂嫂生了儿子,女儿过礼了。只是身子不好,没去看而已。哥哥不是没事了吗?” “没事了?你明白发生了什么吗就没事了?哼,还有那老太婆……” “听说了!这个老巫婆……她怎么想的?都老成这样了,若是识趣,到那时,哥哥也不一定非要为难她。钱向清,跟个孤女差不多,好好的找个人家儿不行么?非作妖!看看能有她们什么好?!” 皇后终于能倾诉一下了,“老太婆那态度,就是她孤家寡人一个,半截身子入土,没什么可怕的了!” “切,吹牛吧!人越老,越惜命。您看前些年的父皇,一副生死看淡的模样。可现在呢?天下顶尖的大夫,围着他一个人转。世间最珍稀的药材,都先供着他。屡次要活不下去了,又缓过来!不就是怕死吗?母后,您还记得二十四味丸吗?” 皇后目光闪闪,不说话。 “一丸做出来都费劲,这么多年了,他可是当饭一样全年吃!事到如今,咱们就别前怕狼后怕虎的了。 父皇的身子,世人皆知。他死了,有您,有哥哥,谁敢对死因存疑?想法子动手吧!?” 公主嘴里的:二十四味丸。是用二十四味非常稀有的、昂贵的药材制成的。写这个方子的人,已经故去了。 这个药,有补气、荣血、保肝、护肾、明目、清思等奇效。确实,皇上全年都要吃,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丸。 但是,如果他中途生病了,需要吃汤药的时候。这个药,就会停一段时间。等吃完药,病好了,再停3天,才可以继续服用二十四味丸,以防药性相克。 这里的药材,有几味极其难得。不是你要用时,就一定能有的。所以,一做量就不小。做成后,存放在皇家西山的库里,低温避光保存。 每月去取一趟,十丸一盒,拿三盒回来,药上面都有编号的。 实话说,皇上病体怏怏,却能走到今天,这药的功效不容小觑。 “依女儿看,不如干脆就下手把事儿办了……万一李倞没死回来了,什么也来不及了!” 她又嗔怪的看着皇后,“依女儿说,早就该动手。” 皇后冷哼:“你说得容易!那是谁?随随便便就能动手?不做好万全准备,只要一点点纰漏,咱们娘儿仨,就手拉手的赴黄泉!” “那……您准备好了吗?” 皇后垂眼,淡淡而笑。 这天凌晨,皇宫一片寂静。 这间厢房,是专门给皇上煮药的,屋里弥漫着一股子药味。 微弱的小豆灯亮着,值守的小太监,在小床上睡着了,轻轻的打着鼾。 一个黑衣人,轻的轻脚的贴门听听,然后用工具开了门。巡视一圈儿,太监没有反应。 他靠近了放药的柜子。 手里拿着根东西,凑近了锁眼,探进去,灵巧的转了半天。 锁开了,他顿了一下,回头看了看,太监一动不动,鼾声依旧。 这才打开门,仔细打量着,里面,全是皇上日常会服用的药,帮助睡眠的,帮助消化的…… 角落里,放着两个小锦盒。 上面一盒已经开封。 他拿过来,虽然开封,但上面还有锁。这可不像门锁似的好看,太小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01 首页 上一页 27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