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道:“想看看三郎。” 他心中一动,问:“宁宁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她揉揉眼睛,把自己埋进被窝里,睡意浓浓,“困。” 他略微有些失望,替她掖好被褥,道:“那宁宁再睡会儿。”言罢在她馨香的鬓发上印下一吻,这才离去。 待他走后,原本困倦的女子眼底流露出笑意,自床上起来。 待盥洗后,从床底摸出他珍藏多年的箱子,坐上厌翟车去了坤宁宫。 皇后也早已经起来,见她带了一个箱子来,有些不解,“这些便是给三郎准备的生辰礼物?” 桃夭颔首,叫采薇把搁在桌上的箱子打开。 皇后本以为是什么稀罕物件,谁知待瞧清楚里头的东西,怔了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赵姑姑凑上前看了一眼,眼神里也流露出惊讶,“这不是小时候殿下做的纸鸢吗?小姐当时刚跟陛下吵架,心情很是不好,见殿下在同一群小黄门玩纸鸢,一气之下,就撕了,都十几年了,殿下竟还留着!” 桃夭道:“阿娘就送这个给他吧。” 眼眶泛红的皇后哽咽,“阿宁的意思,是叫我把这个修补好?” 桃夭摇摇头,拿帕子拭去眼角的泪,道:“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咱们照着这个做一个新的给他。三郎那个人很好哄的,阿娘只需要同他说两句好听的话,他便什么气都消了。” 皇后颔首,“都听阿宁的。” * 谢珩今日很不高兴。 一整个朝会情绪都很低落。 好容易待下了朝会,谢珩正欲走,见裴季泽同许凤洲过来,于是又停下脚步,一脸矜持,“两位爱卿可还有事要议?”说这话时,目光在二人的袖中略过,十分矜持等着。 定是来同他说一句生辰快乐,然后再送上一份生辰礼物。 往年也是这样。 不拘着送什么,毕竟他什么也不缺。 谁知他二人只是过来同他汇报关于江南漕运之事,说完以后便要告辞。 谢珩微微蹙眉,“没别的要说了?” 裴季泽同许凤洲对视一眼,一脸茫然摇头。 许凤洲道:“殿下可还有事吩咐?若是没别的事,微臣约了许侍从去西街茶楼用早饭。” 谢珩摇头,“去吧。”言罢便上了金辂车。 回去光天殿后,桃夭已经叫膳所的人摆饭。 用饭时,谢珩打量着坐在对面,眉眼愈发温柔的女子,问:“今日可是什么节日?” 她闻言,一脸茫然摇头,“没什么特别的节日。” 谢珩“嗯”了一声,接着用饭,又听她道:“我想起来了!” 他立刻放下手中玉箸,轻咳一声,“想起什么来了?” 坐在对面的小女子道:“裴将军不是上了奏疏说想帮不日即将回长安的一些将领解决个人终身大事,我正打算同三郎商量商量,要不要在曲江池办一场相亲宴?” 谢珩沉默了好一会儿,“此事宁宁可与阿娘商量着办。” 她“嗯”了一声,见他已经用好饭,也搁下手中的玉箸,“我用好了,三郎先慢用,我这就去同阿娘商量。”言罢便领着采薇同白芍一块出了殿。 谢珩十分失望地去明德殿处理政务。 齐云刚好有事求见,见他眉头紧缩坐在那儿,问:“殿下这是怎么了?” 他搁下手中的朱笔,问:“你说她是不是把孤的生辰给忘了?”若不然怎么提都不提一句? 齐云惊讶,“怎么,今日是殿下生辰?微臣倒把这样重要的事情给忘了,真是该死!”言罢,不顾谢珩投来的眼神,又道:“那殿下为何不直接问一问太子妃?” 谢珩紧抿着唇没有作声。 自己去问还有什么意思,自然是被她放在心里记着才好。 兴许她也不是故意要忘,总归从前也没在一处过过生辰。就连从小玩到大的都能忘,更何况是她呢。 可她连要帮别人办相亲宴的事儿都知晓! 谢珩越想越心烦,瞥了一眼更漏,见快要晌午,把笔搁在笔架上,叫小黄门把批阅好的奏疏分发下去,这才回去。 回去以后,宫人告诉他太子妃仍在坤宁宫,还没回来。 谢珩又立刻赶往坤宁宫,到了以后宫苑里竟然一个人也没有,皱眉,“母亲去哪儿了?” 宫人忙道:“皇后殿下临时有些事情要处理,说若是殿下来了,就请殿下稍坐一下。” 谢珩眉头蹙得更紧。他打量着冷冷清清的宫殿,心里说不出的失落。 妻子与自己认识的时间尚短,不记得自己的生辰也就算了,伴读们都是男子,心粗些也是有的。可就连自己的母亲竟然也忘了! 还有妹妹,往年这个时候,再怎样贪玩,总要同自己道一声“生辰快乐”。 谢珩十分黯然地在殿中呆坐片刻,赵姑姑这时进来,上前行了一礼,道:“皇后同太子妃此刻正在长宁宫,请太子殿下过去一趟。” 长宁宫是平日里游园的去处,去那儿作什么。 谢珩还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又赶往长宁宫。 今日是晴天,碧空如洗。 谢珩乘坐金辂车还未到长宁宫门口,便被长宁宫上空飞着的各色纸鸢给吸引住,尤其是其中一只硕大的鹰隼形状的纸鸢在一众小巧的蝴蝶与蜻蜓等纸鸢里格外夺目。 坐在金辂车上的男人微眯着眼眸盯着那只像是要冲入云霄的鹰隼,神色有些触动。 这时金辂车在宫苑门口停下。 他才进去,便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住。 只见宫苑内有许许多多的手持线轴,正在院内放风筝。 他在里头瞧见了自己的妻子,母亲,妹妹,以及曾陪着他一起长大的伴读们。 他们瞧见他来了,冲他挥挥手。 他的妻子把手里的线轴递给身旁的婢女,小跑着过来,上前挽住他的胳膊,眯着眼睫笑,“三郎怎才来?” 谢珩哑声道:“有事耽搁了,怎想到在这儿放风筝?” 她幽幽叹了口气,“长安的男儿今日要过生辰,不得哄他高兴高兴,免得他同人家讲,说我不关心他。” 有些不好意思的谢珩瞪了一眼不远处的齐云。 齐云摸摸鼻子,仰头望向天空。 桃夭拉着谢珩走到皇后身边。 正在放风筝的皇后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道:“有时候实在想不通,三郎怎么会做出这样丑的东西来。那样丑,还当宝贝藏在床底许多年。” 不待谢珩说话,皇后把手里连着鹰隼的线轴递给谢珩,看着眼前早已长大成人的儿子,微微红了眼眶,“阿娘当时不是有心要撕三郎的纸鸢,现在赔一个给三郎,三郎莫要生阿娘的气。” “有些话可能现在说太迟,可阿娘还是想要告诉三郎,在阿娘心里,三郎是这个世上最好的孩子。” 头一次将自己心里的情感宣之于口的皇后想要抱抱自己的儿子,却仍是觉得别扭,伸手轻轻拍拍他结实的背,笑,“我的儿子以后要长命百岁。” 谢珩喉结发紧,喉结滚动,“现在这个也很好,比我自己做得好,我很喜欢,谢谢阿娘。” 九岁时失去的东西,好似现在又回来了。 他很高兴。 他现在拥有这世上最好的东西,再也不是一个人。 在长宁宫放完纸鸢,桃夭请所用人去东宫赴宴。 快到傍晚,宴席才散罢,众人依次离去。 原本热热闹闹的东宫只剩下桃夭同谢珩。 桃夭依偎在谢珩怀里,问:“今日的时辰三郎高兴吗?” “高兴,”他亲吻着她像是匀了胭脂一样的面颊,“从未有一次生辰向今日这般高兴,谢谢宁宁。” “那,”她抚摸着他的面颊,眉眼嗔笑,“三郎想不想更高兴?” 他心里一动,低下头吻她的唇。 她偏过身子,伏在榻上笑,“三郎怎满脑子都是这些?” “又敢取笑你夫君!” 谢珩瞧着笑得鬓发微乱,面颊潮红的女子,心神愈发荡漾,撒娇,“好些天了,想要。” 她涂了丹蔻的指尖点住他的胸膛,柔柔道:“今儿我身子不适,还要三郎多担待。” 他闻言作罢,将她抱坐在怀里,担心,“可是哪里不舒服?”近日她总是犯困,人也瞧着不大精神。 她“嗯”了一声,瞥了一眼更漏,“今日是三郎的生辰,我想请三郎去听戏,三郎可赏光?” 又去听戏…… 谢珩眼底闪过一抹黯淡,不过不想她不高兴,在她唇上印下一吻,“好。”言罢便叫人准备马车。 上了马车,桃夭坐在他怀里,“叫他们行慢些。” 谢珩见她今日好似格外娇气,十分喜欢她这副模样,吩咐赶车的人莫要颠簸。 原本半个多时辰的路程行了将近一个时辰。 不过一路上两人说着话,倒也不觉得行程漫长。 二人平日里都是晚上来,今日来得有些早,戏还没开场。 待到了厢房后,伺候的小童赶紧摆好点心水果等吃食。 待门关上,桃夭便没了骨头似的躺在谢珩怀里,与他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 约聊了半刻钟,戏台上的戏开场了。 谢珩已经陪着她不晓得听了多少出《西厢记》,心思并不在戏上,想起她这几日都格外懒怠,轻轻蹭蹭她细腻柔软的面颊:“是要来月事了吗?” 她睨了他一眼,“好好听戏。” 谢珩只好作罢,望向戏台,却见戏台上演的是并不是《西厢记》,愣了好一会儿。 依偎在他怀里的女子捉着他宽厚温暖的手掌搁在自己脸颊上亲昵地蹭了蹭,道:“听说这出新排的戏最近在长安卖得最好,就是不晓得三郎喜不喜欢。” 谢珩矜持颔首,“喜欢。” 她不再只听《西厢记》 她故意长舒一口气,“三郎喜欢就好。” 他眼底浮现出一抹笑意,伸手将她揽进怀里,与她十指紧扣,认真听戏。 戏将罢场时,她突然问:“三郎可想好我们的宝宝叫什么名字?” 不待他说话,她捉着他的手放在自己尚且平坦的小腹上,认真道:“虽然还小,可毕竟是第一个孩子,咱们头一回做父母没什么经验,所以好些事情要早做准备。还有,若是真生了儿子,不许你打他。” 男人怔愣住,随即紧紧抱着她,却又怕把她勒坏了,赶紧松了手,把脸埋进她温暖的颈窝里。 她轻轻拍着他的背,眼眶微微红了,柔声哄道:“三郎今年都二十三了,怎这样爱哭?” 过了好一会儿,他从她颈窝抬起微红的面颊,哽咽,“我还没想好。” 古籍翻了一大堆,挑来挑去挑花了眼,总是不满意。 她同他的孩儿,名字一定要很好很好的。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73 首页 上一页 1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