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什么样的人? 难道就云清澜一个人吗? 不,不是的,一定是会有大量的人涌现的。他们为自己的信仰而战,为自己的忠诚而战,他们矢志不渝,前赴后继,撞南墙而不毁,历百难而不折,他们有坚不可摧的意志,有剖肝沥胆的决心,而这,就是关山。 关山难越,每当说起这四个字时,心中都会不由得升起一种悲伤的感觉,可关山为什么难越,既然关山难越,那绕路不就好了?但事实上是,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绕路。 季鸿儒不愿意绕路,赵麟禄不愿意绕路,赵骞关也不愿意绕路。他们走在自己的道上,关山难越,又甘之如饴,所以他们不是关山难越,而是关山不越,他们知道自己的山是什么,也知道自己要守护什么,他们从不迷茫。 但云清澜却是迷茫的,或者说,她需要一点点想明白。因为云清澜,她是要掀了这座山,因为她心里的关山,正被压在这重重关山的下面。 她所牵挂的,恰恰是那些心中没有关山的人,又或者说,郑老伯这些人心里的关山,就是好好活着。 好好活着,很朴素的一个愿望。 而值得庆幸的是,云清澜最后也帮他们实现了这个愿望。 私以为算是一个好结局。 其实从结局来说,私以为,书里的每一个人,都算得上是求仁得仁,忠君者为君死,守旗者旗盖身,求爱者得爱人。 而想好好活着的人,就好好活着。 用文里的一句话,苦难是有尽头的,而希望,生生不息。 这句话是我写文时指引我的明灯,也是激励我在生活中向前的底气,也把这句话,送给屏幕前的大家。 因为真的很感谢大家。 写文半年有余,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过程中经历了很多三次元的痛苦的时刻,包括生病,入职各种各种,在这些琐碎痛苦难捱的时刻里,关山是我精神上的慰藉,而陪伴着我一直写到今天的大家,就更弥足珍贵。 大家的点击、评论,任何一点蛛丝马迹,我都没有放过,甚至经常反复观看,后面几章大家的评论我没有回复,是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安危因哥哥死了而悲伤的大家,哥哥的结局在写这本文的第一个字时就已经想好了,尽管真的写到这一幕的时候很痛苦,但这确实就是哥哥的结局,就让我们番外再见哥哥吧。 而看着大家留下的话,甚至看着后台慢慢增长的点击数据,其实这是一种很难确切形容的幸福感,因为这些变化和存在让我知道,那被网络连接的另一端,有人正跟我一起期待着那个未知的世界。 你们的存在是写文之余让我感到最开心的事。 接下来向大家交代一下接下来的写作计划,正文完结之后会着手番外和修正前文相关的事,修正主要是一些捉虫,再看看之前情节和内容有不顺的地方就再顺一顺,番外的话目前是计划了三个番外,就是文中秦云、云奚、霍常三对cp的,但更新时间不太确定,可能会先休息一下,最近工作很忙,身体也不太好,追更的小伙伴应该都能感觉到我更的有点吃力。 但所幸顺利的写完了。 没有辜负大家,也没有辜负关山。 后面的话会在整理好内容后开接档文《朔望楼》和《山河笔》,这两本目前还没确定好先写哪一本,大概也会看对剧情的准备情况,另外开文时间也不是很确定,但应该会几个月之后··· 然后就是,期待大家的长评,看大家对文的人物和剧情的讨论,是我整个漫长的写作过程中,除了角色外最让我感到幸福的事。 (ps:之所以想要长评,是因为长评在pc端有一个独立的栏,而且长评会有一种十分正式的期待感哈哈,这里也专门去了解了一下晋江长评的规则,应该是要加标题还是什么,然后字数可能700+?尽管了解了一下但我依旧不是很确定···) (但也只是说说!大家想留就留,不留也没关系,随意哈哈!) 最后想说,其实我一直是一个有写日记习惯的人,但这半年突然就很奇妙的没写,但后来又一想,我不是一直在写吗?和云秦一起,活在关山里。 所以这就是我2022年9月到2023年3月间一直在做的事,一直在过的生活,书里尽管清澜受了很多痛苦和折磨,但她仍旧拥有一个可以大胆落泪的角落,不论是娘亲的虚影还是秦朝楚的怀抱,她仍旧还能拥有一个可以失声痛哭的地方,并在痛哭之后继续坚定地向前。 而这也是我想要祝福大家的。 祝福我和我亲爱的读者们。 这一生,不祝坚强,但祝勇敢。 鞠躬。
第141章 川铃响(一) ◎这姑娘是提着刀来的◎ 大胤新成, 百废待兴。 虽说与达腊签订了友好条约,可毕竟新朝不稳,两国百姓交融到一处, 其间更难免纠纷不断,再加上灾年未去,各处都需要人手, 是以这扩军□□自也是极其紧要的。 故而上面征兵的文书一下来,霍丞川是一连数日都忙的脚不沾地。 他白天在各处征兵选将, 到了晚上还要点灯熬油地同兵部派来的人一道核对新入伍的将士军籍,这日夜都睡不上个囫囵觉, 霍丞川那张俊美邪肆的面容是硬被生熬出了两个青黑的眼圈,叫人看着不觉俊美, 只觉阴郁。 这日霍丞川又同兵部的人一道熬了个通宵。 兵部那人退出营帐,揉着酸痛的腰肩同霍丞川拱手作别, 霍丞川只当其是赶着去上朝,送出大帐时就跟着随口问了句“大人辛苦”, 却不料眼前人闻言摸着脑袋拘谨一笑, 竟说自己今日告假了。 偷得浮生半日闲, 眼看着兵部那人回家休息,可怜早早将官假挥霍一空的霍丞川是足站在原地愣了半晌, 才回过神来开始慢吞吞地拖着步子往校场方向挪,可还没来得及挪出去几步, 背后就突然响起一道焦急的呼唤声。 “霍将军!霍将军!出出出···” 眼前这人来的急, 一路马不停蹄地自远处跑来在霍丞川面前站定, 结果却两手撑着膝盖气喘吁吁, 愣是喘了半天都没吐出下半句。 “点将台出事了?” 来人面生, 霍丞川顶着两个乌青的眼圈看了一阵, 紧接着才后知后觉地想起这是兵部派下来,在点将台主管为将士登记造册的文笔小吏。 大灾之年,百姓日子不好过,朝廷既主动征兵,那自是谁都想跟着来吃上一口官粮,是以这些时日前来应征入伍的百姓几乎挤破营门,细算下来大概能从点将台一直排到殷都城外。 “出,出事了。”来人鹦鹉学舌似地应了霍丞川一句。 “不是还有张将军在?”霍丞川眉头微皱。 先前霍丞川和张平良带着四六营的将士归入大胤,为示尊重,秦雄保留了龙虎军的已有编制,可仅凭这二营的规模还不足以成军,是以此次征兵,秦雄就索性将名额都给到了霍张二人这边。 只不过这些时日张平良被秦雄派出城去追剿刺杀赤金察、潜逃在外的罪民秦朝楚,留霍丞川一人在军中操办征兵事宜,霍丞川被累的够呛,实在顶不住,这才又跟秦雄奏请将装模作样地在外寻人的张平良给召了回来。 却见来人上前几步,压低了声音凑在霍丞川耳边道:“霍将军,那姑娘看着像是个刺儿头。” 这武将不比文官,其在军中的话语权多大通常都取决于拳头多硬,想当年牛长生能顺利当上三营主将,无他,靠的就是一身硬骨和那对沙包大的拳头,而如今这四六营虽不比三营生猛,但实力至上强者为尊却依旧是军中铁律。 而军中人大多都知道张平良是投笔从戎,尽管其在灭武一战中立下汗马功劳,可真要论起功夫技法,张平良甚至还不如其手下的千人牙将。 是以别看平日里将士们对张平良也算得上是毕恭毕敬,可在众多将士心中,真要遇上什么棘手的事,那还得是武艺高强的霍丞川出面才行。 却见这个面色阴郁、熬了个通宵后显然没什么精神的霍小将军不欲理会地半转过身:“今日是张将军营下征兵,若是连他自己都摆不平,那招进营来,日后也依旧要生出乱子···” 霍丞川声音恹恹,可话说了一半却又突然顿住—— 等等,姑娘? 心中突然没由来的漏跳一拍,不知想到什么,霍丞川忽又重转回身,那本就阴郁的面色此时看着竟更阴沉几分,可幽深如潭的眼眸却又分明地生出点点与之格格不入的欣喜和期待:“过去看看。” 霍丞川随着这文笔小吏来到点将台前时,常铃儿正对着张平良上下其手。 “小郎君,奴家看你也生的白净斯文,怎会跟这么群莽夫混在一处?” 常铃儿媚眼如丝,扯着张平良腰间被束得乌黑齐整的襟带,那葱白如玉的指尖轻轻一勾,襟带就随之松垮几分:“莫不是他们欺小郎君文雅,所以将小郎君掳来这营中取乐?” “这,这——” 点将台前常铃儿正旁若无人地同张平良缱绻缠绵,见此情形,那一路急匆匆地引着霍丞川前来的文笔小吏是当即就被震撼在了原地。 他呆愣良久,才终于在常铃儿如丝媚语中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冲霍丞川道:“霍将军,这、这姑娘带了不少人,方才小人见其来势汹汹,是当真觉得他们是来找茬的!” 小吏高叫着为自己辩白,可站在一侧的霍丞川却不一言不发,其幽深双眸落在不远处的常铃儿和张平良身上,周身气息就猛然阴沉下来。 而这边正忙着向张平良暗送秋波,浑然不知点将台旁已多出两人的常铃儿眼中就跟着露出几分叫人瞧不出破绽的心疼:“奴家对小郎君一见钟情,若他们当真如此欺辱,那可要真要心疼死奴家了。” 常铃儿一边说着,一边就又抬手指向身后那一众身着兽皮麻衣的莽汉:“只可怜奴家也是柔弱不能自理,若不是有几个哥哥护着,怕是早就被人欺负了去——若是小郎君不嫌弃,日后奴家跟了小郎君,奴家的哥哥就也是小郎君的哥哥,小郎君同奴家呆在一处,定不会叫这群人欺负了小郎君。” 这上百的莽汉乌泱泱地挤在点将台下,你说这是几个哥哥? 站在霍丞川身侧的小吏听得分明就心中腹诽,可额角却不由得沁出一层细密薄汗——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站在身侧的霍小将军周身是愈发的冷了。 “霍将军,这姑娘是提着刀来的。” 那小吏觑着霍丞川愈见阴沉的面色,就又伸长脖子在常铃儿及其身后一众莽汉身上来回巡视一圈,可不见那两把银月弯刀,小吏心中叫苦不迭,声音就也跟着变得越来越弱:“将军,真的有刀。” 而这边的张平良秀才出身,尽管已入军营,可骨子里却仍旧保留了文士的儒雅内敛,被常铃儿几番言语戏弄挑逗,他面上就不自然地生出窘迫,略微后退几步避过常铃儿欺上来的身子,才道:“在下听闻姑娘和姑娘的这些···兄长,是从青城山上来的,此番姑娘前来殷都,可是为了从军?”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7 首页 上一页 1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