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静看得出父皇很喜欢她的女儿,如今她有女儿傍身,就有了底气,在父皇面前也敢开玩笑了:“儿臣就说,怎么一晃眼的时间,怀书就不见了,原来是知道外祖父来了,迫不及待出去迎接呢。” 林祯更是得意不已:“这娃像我,我小时候也这样,娘亲说每次爹爹打完仗回来,人才到府门口,我就隔着门喊爹爹了,弄得一家人都稀里糊涂的,以为我在乱喊。” 沈定宠溺地看着她眉飞色舞描述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又看看不明就里的林怀书,心里突然闪过一丝的遗憾。 如果他和林祯也有一个女儿的话,会不会和林怀书一样长得像林祯,性子也像林祯?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和林祯不会有属于他们的孩子,他也不愿意违背林祯的意愿,让林祯冒着生命危险为他生儿育女。算了,就这样吧,只要林祯能好好地陪在他身边,比什么都强。
第413章 413.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沈定看着户部提交的季度国库收支报表, 突然来了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如今国家百业待兴,边界也时常动乱,正是需要钱的时候, 其他的开销, 则能省就省吧。” 户部尚书闻言有些纳闷,如今国库充盈,就算只出不进,再用个几十年都不是问题, 也不用太省吧?皇帝这话怎么说得好像国库快没钱了一样? 但是皇帝说的话也没什么毛病, 户部尚书也不好反驳, 只能恭维道:“陛下如此节俭,实乃我朝大幸。” 接着又听皇帝说道:“朕看后宫的开支就占了不少,如果能将后宫的开支省下来, 可以做很多事。” 户部尚书这下更加不解了,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要后宫节省开支吗?后宫的主子们会同意吗?他疑惑地问道:“陛下此话怎讲?” 沈定放下奏折,说道:“如今后宫有宫妃宫女千余人, 每日开销就是个惊人的数字, 一月月一年年累及下来,就是很大一笔开销, 朕觉得实在没有必要, 所以朕想缩减后宫人数,遣散一部分人。” 户部尚书大惊失色,直言道:“陛下您要遣散后宫?” 沈定见他已经猜出自己的言外之意, 也不否认, 干脆点头道:“没错,朕正有此意。” 此话一出, 在场的其他大臣也是十分惊讶,十分不赞成道:“陛下何须如此,如今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段时间内国库并没有大数额的支出,没必要如此节约啊。” “是啊陛下,您如此正值春秋鼎盛之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宫妃们生育子嗣,为皇室开枝散叶,怎么能遣散后宫呢?” 沈定见他们都反对自己的提议,无奈地叹气道:“朕也不想的,只是后宫人实在太多,而朕精力有限,很多女子熬到老都没有见过朕一面,白白在宫里浪费人生,也浪费资源。所以朕想着与其让她们在深宫中蹉跎,不如放她们归家另择良婿,生儿育女,一来可以减轻后宫的负担,二来,也可以让外面适龄却娶不到媳妇的男子可以婚配,生儿育女,为国家增加人口。” 有大臣挺皇帝这么一说,觉得有些道理,但也伴随着不少问题。 “可是,这些女子都曾经是陛下您的女人,就这样让她们出宫另外婚配,会不会影响不好?天子的女人,这么能随便嫁给外面的男人呢?” “是啊陛下,若是她们之中怀有您的龙种却不自知,就这样让她们出宫,岂不会让皇嗣流落民间?” 沈定听了这话后觉得有些可笑,他都多久没宠幸过后宫的女人了,又怎么会有人怀上他的孩子呢?但这话他也不能随便跟大臣们说,要是大臣们知道他这段时间就独宠林祯,指不定又要苦口婆心地劝说他雨露均沾了。 他为了让大臣们放心,就道;“这样吧,凡进宫不超过五年,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下,品阶在嫔位以下,没有侍寝过且没有子嗣的宫妃,都给予一定的安置费,遣送回家,另行婚嫁,这样如何?” 大臣们见皇帝这是铁了心要遣散后宫,其原因就算皇帝不说,他们也能猜得出个大概,估计跟皇后脱不了干系。自古以来,帝后一夫一妻实在罕见,但也不是没有,也有皇帝做出为皇后或是为某个宠妃遣散后宫的事情,只是他们没想到如今的皇帝也会做出这样的事,他们一直以为皇帝只专注他的宏图霸业,从来不将情爱放在心上呢。 只是一夫一妻的帝后,风险实在太大,万一皇后生不出儿子,万一嫡子早夭,那皇权不就旁落,朝廷也会动荡,甚至还有可能改朝换代。 而且如今的皇后还没有生育的能力,若是哪天太子出了意外,太子之位空悬,又要选哪位皇子为储君呢?到时候会不会发生夺嫡事件,朝臣们又该如何站位? 他们不信皇帝就没考虑过这些,那为什么皇帝还会有想和皇后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样天真的想法呢?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沈定还真没想过这么长远的事情,他已经被林祯蒙蔽住了双眼,眼里心里只剩下林祯。一但动起了遣散后宫和林祯一生一世一双人得到念头,这个想法就疯草般在他的脑子里蔓延,做梦都想马上执行。 在他看来,如今太子年轻而健康,又娶了太子妃,之前塞去东宫的那些侍女也都册了名分,相信再过不久,就会有皇孙陆陆续续出生,还怕嫡系断了香火不成?而且他如今正值壮年,还能在皇位上坐几十年,就算太子中途出了什么意外,他也还有足够的时间培养皇孙长大,继承他的皇位,这些问题在他看来完全不是问题。 再不济,不是还有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吗?他们虽然不是嫡子,资质也不如太子,但也不是无能之辈,好好培养也能胜任太子之位。特别是五皇子沈瑜,有林祯和孙贵妃共同抚养,聪明伶俐,年纪又是最小的,到时候直接过继到林祯膝下,不就是嫡子了吗? 他看底下的大臣们议论纷纷,就直接道:“爱卿们都不用多说了,朕意已决,就按朕说的办。” 有大臣出列劝说道:“陛下三思啊,后宫充盈与否事关我朝能否千秋万代,不可儿戏,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沈定见还有人出来阻挠他,就眯起了双眼,盯着那个大臣质问道:“哦?那爱卿的意思的是,皇后的安危就可以弃之不顾了吗?” 这个大臣被沈定这个问题问得一愣,不知两者有何关系,但看到皇帝并不是很高兴的样子,他不禁冷汗连连,急忙道:“微臣没有这个意思,还请陛下明鉴!” 沈定哼了一声:“朕看你就是有这个意思,明知道皇后在后宫屡屡被害,还企图劝阻朕不要遣散后宫,其心可诛。” 这个大臣被皇帝这话吓得赶紧跪下求饶:“陛下恕罪,微臣实在不是这个意思,也不知陛下遣散后宫是为了皇后殿下着想,还请陛下饶命啊!” 沈定冷声道:“后宫嫔妃太多,有野心者不在少数,致使争宠事件层出不穷,皇后身为皇后,更是众人眼热的对象。今日一个淑妃造谣,明日一个才人下毒,后日又会是哪个嫔妃要谋害皇后?皇后为朕为这江山社稷为后宫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朕怎么忍心让她横死?那样朕岂不是要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大臣们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觉得皇帝的担忧也确实有道理。皇后自从册立以来,就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迫害,好像后宫倾轧的矛头都指着她。皇后的品行他们自然是清楚一二的,断然不是那种媚惑皇帝善妒争宠迫害后妃的人,而她被其他嫔妃针对,原因只能出在皇帝身上,如果不是皇帝偏爱独宠皇后,其他嫔妃也许不会频频陷害皇后。 道理他们都懂,只是谁又敢指出皇帝的不对呢?看皇帝这个样子,估计也不允许有人说他的不是,大臣们也懒得以身试险,左右皇帝也不缺子嗣,也不是要将后宫的所有嫔妃都遣出宫,就由着他去吧。 于是他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附和道:“陛下英明。” 沈定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对户部尚书说道:“那到时候,这些出宫回宫的女子的户籍问题就交给户部来处理了。” 户部尚书光是想到那个场面,那个工作量,就两眼一黑,可看到皇帝信赖倚重的目光,又不忍心让皇帝失望,只好硬着头皮应了下来:“臣遵旨。” 沈定满意极了,又对他们说道:“此外,朕还有一事要和你们商量,朕想册康静公主为长公主,驸马林禛为永平侯,康静公主所出的郡主为公主,不知爱卿们意下如何?” 此话一出,大臣们又是一惊,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皇帝今天是怎么了,接二连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是被什么东西迷了心窍吗? 当下就有大臣出列否决道:“陛下!这于礼不合!康静公主虽然贵为公主,但终极已经嫁人,是外人,她的女儿又怎么能封为公主呢?” “是啊陛下!历来只有宗室女才能册封公主,公主的后代并不属于宗室,这师出无名,定会令人不服啊!” 沈定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他实在喜欢林怀书,他和林祯注定不能有属于他们的孩子了,所以他就想将林怀书当成他和林祯的女儿来养,想给林怀书一个公主的封号,将来林怀书进宫也方便一些。 只是这私心实在太重,他也不能像刚才说遣散后宫那样有底气,所以就用商量的口吻试图说服这些反对他的大臣。 “康静公主乃朕的长女,母为德妃,德妃进宫已有二十年,又为朕抚育了一双女儿,实在劳苦功高,朕也是念着德妃的功劳,所以想加封康静公主为长公主。而且康静长公主下嫁镇国公府,皇后娘家,婆家势力不小,她若只是公主身份,难免会被看轻。何况她还为朕诞下第一个外孙女,对朕来说意义重大,朕想加封她和她的女儿,也是人之常情,在场的爱卿家中也有爱女,应该能够理解朕的心情。” 怕大臣们还反对,沈定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补充道:“加上皇后因为朕的原因不能有孕,朕实在愧对皇后,却不知该如何弥补皇后,就算加赏皇后娘家,镇南大将军已位至国公,再往上只能封异姓王,相信爱卿们更加不同意。所以朕只能封赏皇后的家人,皇后的侄女封为公主并不会对宗室和朝廷有任何影响,爱卿们认为呢?”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18 首页 上一页 4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