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一天,南大夫还要去准备两人的晚饭,这让念雪觉得很不好意思:“南大夫,要不你也教我做饭吧?这样以后你忙活了一天,就不用再做饭了,让我来做......” “正因为看了一天伤患,才想做饭,换个思绪,缓缓。” “这样啊,那我来生火,洗菜,择菜......” 忙碌了一天后,吃完晚饭,两人坐在亭台赏月,喝着南大夫中午煮好后放凉的紫苏饮,吃着山药紫薯糕,偷得浮生半“夜”闲...... 药草 病理部分来自B站纪录片:《中医故事》 《本草中国》
第42章 日子忙碌又清欢,很快就过了一个月。 这日,南洵给念雪月钱,念雪一看,五两银子,惊呼道:“南大夫,太多了!最多给我两两银子。我也只配拿两两。” “拿着吧,这个月辛苦了。” “不不不,我......”念雪还准备拒绝,南大夫淡淡地看向她,道:“要继续留在这里的话,就收下。”念雪也只好收下了。 见她收下,想起旧时寺院发月钱,她就喜欢出去浪荡,接着说:“明后两人休沐,你想去哪里玩儿吗?” “休沐啊,我想去半闲山,上次只爬到半山腰,还没有进山上的寺庙看看呢,听说半山寺也很灵啊......” “好,我和你一起去。” “好~” 第二天卯时,师父叫她起床,吃过南瓜粥和南瓜饼,师父还收拾好两个人的水囊,包好了一些茶点和水果、外袍,两人便同骑一匹马出发了。 两个人是打算上山看日出的,到的时候天才蒙蒙亮,依稀闪着星子,半闲山也开垦了一条行人上山的山路,南洵让念雪先爬,掂量着念雪的体力、状态,两人不时停下来,喝茶、吃茶点缓缓,走走停停,因为来得早,爬到山顶时,东方才开始泛白。 两人寻了一处观景点,坐下来,不久灰蓝的天空,开始翻涌起橘黄色的云彩,须臾间又变换成红霞,太阳就着红霞温吞着似乎从远处的群山深处爬出来,至高至明,美轮美奂。 赏着日出,也赏着师父的侧脸,初生轻柔的阳光下,美得惊心动魄:细长而显得多情的一双桃花眼,盈着长睫,高挺的鼻子,粉润的薄唇,她忽而忆起荒唐的情事里,她曾尝过这两片唇的味道,分明是两片薄薄的唇,勾起时却香香软软。 痴痴看着,竟不知仅仅是两片泛着水光,如清晨时滚着露珠的花瓣似得柔润的唇,也可如此引人入胜。 一久手又情不自禁在身侧捻搓,痴花人亦想伸手摘花。 这个念头刚起,就被魇了,三年前初尝这双唇,不知深浅,而后就是各自离寺。 她至今依然不解:师父三年前的主动献身,是否就是预演别离; 而三年后的重逢,也只作不识; 可等她诀别的时,却又忽而落泪。 她这三年,也时常忆起师父,她只认作师徒情深,当她想起师父时,羞愧、内疚和报恩,三种思绪此起彼伏。 可南大夫坚持他不是她的师父,但也留下她了。 不是师徒情意,那么是出于亲情?抑或是爱情? 后者比酒来得荒唐,前者似比师徒情意长久。 她不解,也不问。 不敢问,不禁问,不堪问...... 两人心照不宣地只字不提,粉饰太平。 可是会有徒弟想尝师父的唇舌的滋味的吗? 妄念初生,念雪立马颤着使劲晃了晃头。 她对师父唇舌的悸动不过是出于对美的向往:俗人看见人世间美的万事万物,想摸一摸,尝一尝,甚至占为己有,不过人之常情。 见怪不怪,见怪不怪。 南洵回过头只见在疯狂摇头的念雪,柔声问:“怎么了?” “没,有飞虫。” 南洵听他说完,从衣袖里拿出一个草药香囊,放在她手心,轻声道:“这个草药包,本该昨天晚上就拿给你来着,忘了,驱蚊虫,还可以安神。” “谢谢南洵哥。” 之前南洵和他提过,别叫他南大夫了。 念雪:“那叫什么?南郎中?” 南洵淡淡地说:“就叫南洵吧。” 一洵是入道时改的道名,本作南洵。 念雪心道:直呼其名,那可不行。眼神流转,福至心灵:“那我就叫你南洵哥哥吧?” 南洵有一瞬晃然,而后淡淡道:“随你。” 只是此后,还是叫他南大夫,他也就由她了,这还是她第一次,主动叫他南洵哥。 南洵耳朵不禁泛起浅浅的粉色,神色不大自然地转头继续看日出,心头涟漪无数。 直至太阳高悬天上,两人才开始下山,至半山腰的半闲寺。 清晨时分,寺院清幽,僧人们除扫着庭院,不时有祈福上香、还愿的人往来。 念雪见大榕树下聚着不少香徒,大家提笔在红纸上虔诚地写下心愿,而后往榕树上一抛,流苏和心愿一起挂在枝头。 念雪见了也想许愿,抬头笑语盈盈地对南洵说:“南洵哥,我们也写呀?” “你去吧,我在这等你。” 他站在念雪身后不远处,见小人儿郑重地写下心愿,围着榕树转了几圈,好似在寻一个“地利”,而后抬头奋力往上抛,落在高处。 小人儿看着自己的心愿落在暂时无人及的高处,满意的拍拍手。 往南洵哥走去。 只见一僧人向南洵哥走去,边走边说:“一询大师,好久不见。”似是故人。 南洵见来人也只是淡淡地说:“我不是什么大师,方丈认错人了。” 说完朝念雪走去。 方丈也有那么一瞬恍惚,修剑道的道人,几人不识一洵,况且这么一个名修,还生得俊秀,眉目如画;两人曾在一场清谈会交谈过,不论样貌、才气,都让人过目不忘。 原来南洵哥不止不认她,连同剑道、江湖故人都抛却身后。 这么一想念雪有些释怀,又不完全释怀。 师父为何不再修道而做起郎中了呢? 是因为她吗?只听说过误人子弟,还没有听说过子弟误师的。如果师父是因为她而毁了修行,那她真的罪大恶极!这辈子给师父做牛做马,都难以回报。 两人开始下山,念雪满腹思绪,只听一妇人轻唤:“南大夫......” 念雪抬头看,是一端庄大方的少妇带着一个小姑娘一起上山:“南大夫,好巧啊,你也来爬山啊......” 南洵点点头,道:“很久没有来了,来看看日出。” 少妇道:“半闲寺的日出日落都很美,只是我家姑娘也起不来,我们也就只能这个点上山了......”边说还边看向一旁的念雪,落在身上的友善的打量的目光。 念雪也向妇人嫣然一笑。 闲谈几句,两人就继续下山,一路上遇到不少到医馆看过病的人,都向南大夫热情打招呼,和不约而同般地落在念雪身上的友善的打量。 两人下山后还早,一起去市集买菜回家烧饭。 一个卖菜的婆婆对南洵说:“南大夫,这还是我第一回 见你和别人一道来市集买菜呢。”说着打趣笑着看向念雪。 念雪也笑着看向卖菜的婆婆,忽略语气里打趣,认真夸道:“婆婆,你的菜种的真好,这菜叶子都好新鲜啊!” “小姑娘嘴真甜,这小黄瓜送你了,回去拌着糖吃,清甜又爽口......” “谢谢婆婆,但还是要付钱的......”正从身上掏出小钱袋子,南洵已经递过钱了。 “哎呀,都说送小姑娘吃的,下次还一起来婆婆家啊......” 婆婆坚持不收,两人也只好作罢,谢过菜婆婆。 买过肉,路过水果铺子,南洵低头问念雪:“吃些什么水果?” 眼下正是青梅、樱桃时节,不论是青梅煮酒,还是一口一个甜脆的红樱桃,都深得念雪心。 南洵也了然,抬手装了一大袋子已经洗净的红樱桃递给念雪,自己手上也挽了一袋子青梅。 从水果铺子出来,恰逢卖花人提着花篮,歌叫于市。 念雪跟了上去,小小的竹篮里宛然一个小春天:牡丹、芍药、木香、蔷薇、海棠、白玉兰......姹紫嫣红。 念雪最终给自己买了芍药,给师父买了白玉兰。 两人一手蔬果,一手鲜花,一起回家......
第43章 第二日医馆忙碌,念雪见一个约莫四五十的妇人,在庭院等着,不时进医馆张望。 不似来看病的,倒似寻人。 傍晚时分,医馆里才算消停下来,念雪刚寻思着庭院的妇人是否还在,妇人就自己进门,边进门边笑着对南洵说:“南大夫,这算是忙完了吧,一整天都没带消停的啊......” 南洵好像也认得她,淡淡地说:“嗯,今天应该忙得差不多了。” “那就好,我这次来,也是受人之托,王家的小女儿,王蕰舒,你可还记得?去年春天头痛,她头疼得厉害,遍寻名医名方无果,来过你吃了几副药,便好了......” “春伤于风,来看头痛的人太多,没什么印象了。” “王姑娘还前来送过好几次东西酬谢你来着,你都没有印象了?” “救死扶伤,自是我应该做的,我没有因此收过病人的东西。” “好好好,如果你不记得了,我这也有一张字画,王姑娘自是小家碧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了,才貌双全啊。”说着自顾自展开肖像画。 念雪没忍住张望,字画里赫然一灵动水灵的美人。 见南洵没有看那字画一眼,妇人继续说道:“我今日就是受王家之托,前来提亲。” 南洵这才抬头对妇人说:“谢谢王家高看,我还没有成家的打算,还是劳烦你再为王姑娘寻乘龙快婿吧。” 妇人还想继续说些什么,南洵忽尔出声唤念雪:“收拾一下今天新到的几位药,吃完饭一起炮制。” 见状,妇人也就不甘不愿地告辞了。 念雪看不懂,但是大受震撼。 这么一个小家碧玉美人,而且还是当地四大大户人家王家的小女儿,才貌、家世都没得说,师父都冷淡拒绝了。 想来师父自己如果还在江湖,也是“师出名门正派”,也是风华绝代、名动天下的剑修,要怎么样的妙人才配得上师父呢? “你在想什么?饿了么?今晚想吃些什么?”见念雪愣愣地望着空地发呆,南洵转身看向她问。 “不怎么饿呢,南大夫做什么我吃什么,今晚做什么好吃的呢?我帮你打打下手,洗菜,择菜......”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医馆,来到后院的厨房。 很快便到了清明,这日小雨纷纷,没什么病患,医馆内,南大夫正在带念雪一道道地认药材,讲药效。 “这是石斛,有强阴益精,厚肠胃,平胃气之效......”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9 首页 上一页 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