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凤清似乎有要紧事,吩咐一个家仆,“送胡娘子回去。” 魏楚又拜别,牢牢记住了这位仗义的甘公子。 春雁和三娘到处找不到魏楚,看见马路上掉落的两包草药,顿时慌了,惊动了街坊邻居,大家伙正要去官府衙门报案时,一辆马车驶来。 停在豆腐坊门口,魏楚下来,三娘看见,大喜过望,“胡娘子,发生什么事了,你再不回来,我们就报官府了。” “胡娘子,急死我们了。” 街坊邻居围上来。 魏楚对大家说;“谢谢婶子大娘们关心,上次逃脱的匪徒劫持我,半路被甘公子带人救下,匪徒已经抓住送官府了。” 妇人们七嘴八舌,“甘公子可真是个大好人,胡娘子福大命大。” 这时,韩举带着衙役赶来,看见魏楚,说:“妹子你没事吧?” “我没事,大哥,甘公子路过遇见救下我。” 韩举说:“甘公子仗义疏财,每年青黄不接时,都为百姓施粥,两次助官府拿下劫匪,保一方平安。” 虚惊一场,看魏楚没事,街坊邻居纷纷散了。 韩举嘱咐道;“妹子你出门小心。” 魏楚说;“我知道了,大哥。” 韩举带人回衙门了。 秋雁又去买了药材。 傍晚,林和丁乙拉了一车黄豆回来。 北地一入秋,各家各户储存菜,以备过冬。 林生从菜市场拉了一车白菜,买了两捆大葱,秋雁把白菜和大葱码在院子里晾晒,林生收拾后院的地窖,天冷了放地窖里储存,一冬天吃。 地窖是原来住的东家挖的,砖砌的,放下梯子,上面扣上盖子,有几米深,冬季寒冷,大雪覆盖,菜窖里冬暖夏凉。 魏楚看着新鲜,她原来不知道北地冬季菜是放入地窖里储存,伯府和王府别院冬季都是吃新鲜菜,至于冬季天寒地里不产菜,她头一次听说。 后院的小菜园,一夏天种菜,够几个人平常吃,菜园都是林生侍弄。 前院明年开春魏楚计划种花草。 同三娘说了,三娘说;“还是妹子有情趣,没事侍弄花草,看着心情好。” 心里却说,白瞎了这一片地,如果种菜,几口人都吃不了,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卖。 胡娘子有些败家,三娘看不惯。 天冷了,魏楚想在屋里养两盆花草。 同三娘去集市买盆栽。 集市上,花农在地上摆着几盆金橘树,石榴树,刚长出嫩芽。 三娘子说;“以后你成亲了,这石榴和金橘放在屋里,旺子嗣。” 五六盆金桔和石榴,魏楚指着说;“这几盆我都要了。” 三娘子说;“买一盆放屋里,买这么多作甚?” “一盆万一养不活,我多买几盆,总能有一盆养活的。” 三娘子又在心里说了句,败家婆家。 几盆花魏楚全包了,花农给送家去。 今日是赶集日,镇上大集,附近十里八乡的都赶来买自产的菜,还有山货,蘑菇、野菜、野果、山鸡、野兔。 魏楚想买蘑菇和野菜,被三娘子拉住,“附近的山上遍地都是,那天我带你去采蘑菇野菜。” 有一个像富户人家管事的男人在和菜贩议价,车上放了两盆花,刚买的,魏楚见过他。 这人是甘公子家下管事的,主动打招呼,“大伯,你也来买花。” 赵管事认出魏楚,“这不是胡娘子吗?我家公子说让老奴买两盆花,老奴不懂花花草草的,随便买了两盆。” 寒暄两句,赵管事买别的去了。 几场秋雨过后,山上的野菜肥美,大姑娘小媳妇成帮结伙上山挖野菜,采蘑菇。 三娘子叫上魏楚,魏楚不指望有什么收获,跟大家上山玩。 榆关镇周边群山环绕,出了镇子往北山去,镇上的姑娘媳妇经常上山采摘山货,脚力好,秋雁和三娘等魏楚。 三个人落在后面,边说话边往山上爬。 三娘子走一段山路,便停下等魏楚和秋雁,站在半山腰,指着山下说;“快看,军队。” 魏楚扶着腰,回身朝下望。 山脚下路过的军队,绵延不绝,三娘子说:“听说这是梁王的军队,开拔到北边,北边是梁王的大本营。” 魏楚搭着手,站在山坡上朝下看,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心想,狡兔三窟,北方是梁王的地盘,暗中经营多年。 梁王是先皇最小的弟弟,新皇的叔父,在朝中权势熏天,现在中原四分五裂,各地纷纷起兵。 梁王的兵马远离战火中心,退回北地,按兵不动,保存实力。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山上雨后树林中冒出的蘑菇肥厚,魏楚跟三娘学着辨别有毒和无毒的蘑菇,认识山野菜。 晚饭秋雁用山上割的水芹菜包了芹菜猪肉馅的水饺,又凉拌一盘荠菜,撒上芝麻油,小葱拌豆腐,鲜蘑菇炖了一盆鸡,山上采的小根蒜,后园摘了把小葱,打了一碗鸡蛋酱,蘸酱菜,还有一大碗猪头肉。 魏楚吃完,坐在窗下看书,窗台上几盆金橘和石榴,院子里栽种了一棵杏树。 韩举和林生丁乙还有一个衙役廖五,四个人在院子里喝酒。 谈论着叛军围攻京城,京城攻陷。 叛军攻入皇宫,刚登基不久的小皇帝在摘星楼自焚了。 这日,豆腐坊来了两个从京城过来的商人,谈论起京城的局势。 魏楚仔细听,各地军队前往京师勤王为名,争夺皇位,天下大乱,周边异族凸起,趁势在边镇劫掠,边关狼烟四起。 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唯北地百姓安居乐业,安享太平。 榆关镇是北方的军事重镇,历朝历代派重兵把守,关隘驻扎重兵,是朝廷梁王的兵马,在举国分崩离析梁王的兵马没有受战火殃及。 魏楚觉得她当初决定来北地看来是对了,兵荒马乱,榆关镇繁华,天南海北的客商,往北去过边境,与北夷做生意,都要经过此地。 忽听一个商人说;“京城被叛军围困之时,梁王李业正好在江南扬州,赶回京城救驾时,京城已被叛军攻陷,退守北地。” 魏楚手里拿着木勺,啪嗒失手掉落地上。
第12章 ◎既然你不想做本王的女人,送你去犒劳将士们◎ 买的几盆金桔石榴,放在窗台上。 魏楚精心侍弄,竟然都活了,便想甘公子的救命之恩,没什么报答的。甘家巨富,不稀罕黄白之物。 挑了两盆长得品相好的,亲自送到甘府。 雇了两乘小轿,榆关镇一提甘府,没有不知道的, 魏楚和秋雁捧着两盆花站在甘府门前。 听说是来送花的,门上的小厮说;“我家公子不收礼物。” 魏楚待要说明,里面走出来一个人,正是那日集市上遇见的赵管事,看见二人,问;“胡娘子,怎么是你?” 魏楚瞅一眼怀里抱着的花盆,说:“这是哪日在集市上买的树苗,这两颗长得不错,想送给你家公子,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祝你家公子和夫人子孙满堂。” 赵管事笑着说;“我家公子还没成亲,哪来的夫人,这两盆花我替公子收下了 ,谢谢胡娘子。” 命小厮把两盆金桔和石榴抱进去,甘凤清在书房里看书,问;“哪来的两盆树。” 赵管事说:“公子救了胡娘子,胡娘子答谢公子,送来两盆花。” 甘凤清放下书,看盆栽结了小金桔和小石榴。 赵管事说:“胡娘子说金桔和石榴寓意子孙满堂。” 甘凤清手托着一个小石榴,半晌问;“你可说我还没娶亲?” “老奴说了,公子。” “这两盆栽放书房里吧。” 卖完了豆腐,上了门板,魏楚和秋雁做针线活,天冷后,每人一件厚棉衣。 算上韩举,五个人的棉衣,魏楚裁剪,秋雁缝制棉衣。 三娘拿着活计过来,给一双儿女和男人做棉衣。 对魏楚说:“过几日我去集市上买过年的嚼过,你家人口多,不去买年货。” “嫂子去集市叫上我。” 魏楚低头裁衣服,脖子酸了,抬头看见院门外进来两个人,正和林生在院子里说话,秋雁从窗户朝外望,说:“和林生说话的是什么人?” 林生朝上房走来,进门说:“掌柜的,有个军爷找你。” 魏楚从炕上下来,一个年轻的男子走进来,身板笔直,一看就是个军人,魏楚不认识,男人抱拳行礼,“娘子,我们是镇外的驻军,要买你们豆腐坊的豆腐,你们豆腐坊明日做的豆腐先送军营。” 魏楚听军队要买她的豆腐很高兴,军队需要量大,说;“你们要多少?” “你豆腐坊产多少我们全包了,明日送两板豆腐到军营,我们觉得好吃,付给订钱,和掌柜的签个契约,以后你们每日送豆腐,送多少要多少。” 说得没什么漏洞,军队也要吃饭。 这人走后,林生说;“听说镇外驻扎军队几万人,豆腐坊可以扩大产出。” 秋雁兴奋地说;“人手不够,多顾几个人,那个军爷不是说了吗,送多少要多少吗?” 魏楚高兴不起来,自从知道了李业来到北地,惴惴不安。 次日,林生套车,拉了两板豆腐去军营,魏楚跟着。 魏楚和林生来到军营,望着一望无际的帐篷,连一片,十分震撼,梁王李业的军队实力如此强大。 这里是梁王的大本营,东西南北都有梁王驻军。 魏楚跟卫兵说明情况,不大一会,军营里走出一个将领,正是昨日去豆腐坊订豆腐的男子。 命令手下,“把豆腐送到伙房。” 然后,对魏楚客气地说:“你们随我来。” 魏楚跟在他身后,心下不安,想反悔又不敢,林生在身后紧紧跟着。 来到一座营帐前,魏楚观察这座营帐与周围营帐不同,这座营帐宏大壮观,心想这是中军主帅的营帐。 卖个豆腐要见军中主帅,魏楚打怵,又不敢掉头回去。 男人看她脚步犹豫,说;“你的豆腐我们愿意出双倍的价钱买。” 诱惑太大了,魏楚给自己壮了壮胆子。 营帐外的士兵拦住林生,“不许进去。” 将领对魏楚解释说:“没有传召,不得随便入内,夫人一个人进去。” 魏楚惶恐不安,没注意这男人最后的称呼,夫人。 回头对林生说;“你在这里等我。” 要个豆腐钱,这么大阵仗,难道军队的粮饷银钱全都掌握在主帅手里,主帅未免有点太小气了。 厚毡门帘掀开,魏楚走进去,惊讶于里面别有洞天,金碧辉煌,宽敞阔达。 她跟着将领朝内里走,两排士兵分立,目不斜视,威武雄壮。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0 首页 上一页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