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直到所有人都写完,夏莳锦也未从中找出那个会心虚的。 孟氏假模假样地拿着那一摞刚写好的纸和手中纸条作字迹对比,期间暗暗觑向夏莳锦,夏莳锦朝母亲摇摇头,孟氏便知不在这些人中。于是将纸放到一边,也让下人们暂都退下。 既然不是下人,那么便有可能是主子,孟氏目光移到崔小娘和夏鸾容那边:“你们也过来写写吧。” 崔小娘双眼霍然瞪大,却是越过孟氏看向夏罡:“侯爷和夫人莫不是怀疑我和容儿胳膊肘向外拐?” 夏罡短叹一声,道:“刚刚那些也都是府里的老人,大多从洛阳一路跟来汴京,在我看来哪个都是忠心耿耿!可既然发生了这样的事,便需平等对待,要写就一个不落地都来写。” 这下崔小娘更觉受到了侮辱,居然拿她同那些下人比?再说就算是府里下人,也不是人人都写了的!“那慧嬷嬷为何不写?” 听到崔小娘攀咬慧嬷嬷,孟氏不满地解释:“慧嬷嬷染了风寒仍在卧床,再说她也压根儿不识字!” 侯府的下人没有目不识丁的,慧嬷嬷是个例外,可她是孟氏的乳母,在府里有着半个主子一般的超然地位,待夏莳锦更是比亲祖母还要疼惜。 崔小娘还欲再说点什么,对面的夏徜蓦然走到案前,对崔氏说了句:“母亲,儿子先来吧。”便利落地挥毫落纸。 转眼夏徜就将清劲秀美的一行字交了上去,人又回到椅中。 夏徜起了主子里的头,崔小娘倒是不再挑理了,正打算也起身过去,身侧倏忽响起的碎裂声却打断了她,紧跟着便是一声凄厉惊呼—— 众人的目光齐齐投去,内心皆是一颤!
第22章 布局 椅脚旁, 斗彩的仰钟杯已被摔成了几瓣,裂口锋锐。而玫瑰椅上的夏鸾容此刻面色惨白至极,额角沁出大颗大颗的汗珠儿, 嘴里不断发出痛楚,手抖得如在筛糠! 她左手紧紧握着右腕, 用大力钳制来压制那火辣的痛感, 整个右手背上鲜红一片, 怵目惊心!茶水沿着她的指尖嘀嗒落下, 迤逦成行, 犹在冒着丝丝热气儿。 “来人!快来人啊!赶紧去请府医来!”崔小娘歇斯底里地朝着门外疾呼。 侯夫人孟氏眉头微皱,心说这么大个人了,怎地端杯茶也能烫伤成这样?但这些话仅可在心下腹诽, 说出来便显得不尽人情了。孟氏不动声色地同女儿交换了个眼神儿。 夏莳锦心中又何尝没有猜测?早不摔晚不摔, 正巧卡在这节骨眼上,让人想不起疑都不成。不过她也不急在一时,没必要在这时显得咄咄逼人, 毕竟那手不是断了,只是烫伤, 该验证的迟早还得验证。 府医很快就背着药箱赶来,先给夏鸾容涂了几层厚厚的药膏,而后拿干净的棉布将那只手层层包裹,好似桑蚕造茧一般。 药膏清凉, 中和了几许热辣, 夏鸾容总算不再痛吟了,众人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瞧着她那只蹄膀一样的手, 孟氏自也不再提写字一事,只道:“快回屋养着去吧, 这几日我会让厨房多炖些补品送过去。” 夏鸾容忍着痛,艰难开口:“容儿谢过母亲……” 孟氏颔了颔首。崔小娘也对侯爷和夫人行了告退礼,而后扶着女儿离开正堂。 屋里一时没了外人,孟氏也不再拘着颜面:“依我看四丫头这分明是心虚了,想用苦肉计躲过这一关去。” 夏罡握着茶碗的手在案上猛地一镇,碗盖发出喀嚓几声刺耳的响。他虽免不得心疼一下夏鸾容,可方才那出戏演得属实太假,到底是气恼大过了疼惜。 再说嫡庶有别,他再疼爱夏鸾容,也始终绕不过他的宝贝囡囡去。 是以看向夏莳锦时,他这个做父亲的目光里杂糅着些许愧疚,立誓一般安抚道:“囡囡放心,那个内贼不管是谁,这府里往后定是容不下他了。就算躲得了初一,也躲不过十五,爹定会还你一个公道!” 家本就是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地方,若是有人生了外心,联和外人中伤自己的家人,搅得家宅不宁,他必是纵容不得的。 夏莳锦对着父亲展露出个笑颜。其实今日她并不算毫无收获,刚刚夏鸾容的举动无异于不打自招了,于她而言事情倒是变明朗了许多,接下来只需在夏鸾容身上求证一些事情便可。 其实这些年她对夏鸾容这个庶妹虽不算亲近,但也不至于厌烦,不过那些事若真是夏鸾容做的,她倒也不觉意外。说来也怪,她姐妹二人间明明从未有过冲突,甚至夏鸾容不曾顶撞过她一句,可她就是莫名觉得夏鸾容有两幅面孔,让她心中生出防备。 这厢崔小娘和月桂正一左一右地搀着夏鸾容往琵琶院去,行至廊上,崔小娘回头瞧了瞧,见附近并无人,便压低声量迫不及待地问:“容儿,他们要找的那人莫不是你?” 不然她委实想不通女儿怎会被一杯茶水伤至这般。 夏鸾容横了月桂一眼,那丫鬟便应景识趣地退后几步,夏鸾容这才满脸疑惑地反问崔小娘:“难道不是阿娘?” “容儿……你在说什么?”崔小娘不由驻了足,怔然地望着女儿,不解她为何如此说。 “上回我亲眼看见阿娘写信,信中便提及了三姐姐并未去洛阳,而是去杞县嫁人之事。刚刚在前堂阿娘又百般抗拒写那几个字,难道不是怕泄了底?” 崔小娘略一回想,便想起是怎么一回事了,无奈解释:“那只是寄与你舅舅的家书,不过随口提起,与此事根本无关。”正说着,她脑中轰然一炸,脸色随即刷白:“容儿你刚刚弄伤自己,难道就是为了这个?” 夏鸾容委屈地瘪了瘪嘴,点头的瞬间金豆子直往下掉:“我还当她们要找的人是阿娘……这下岂不是白伤了……” “坏了,这下坏了!你这一闹反而弄巧成拙,不是咱们也变成咱们了。”崔小娘急得原地打转。方才她是只顾着女儿,根本未想旁的,如今冷静下来稍一琢磨,刚才那不就是妥妥的不打自招。 “那怎么办?阿娘要不咱们还是回去吧,咱们也写!” 崔小娘垂眼瞥了眼女儿的手:“这还如何写得,便是写了也不能作数。” “那、那至少也要将态度摆出来,手总有好的一日,总能自证清白!” 崔小娘觉得这话有道理,于是又和月桂一左一右扶着夏鸾容回了正堂,原是想向侯爷解释,可侯爷已然不在堂内,仅孟氏母女在吃茶说话。 见崔小娘去而复返,孟氏疑惑:“还有什么事?” 崔小娘心知这个“内贼”的罪名意味着什么,不仅会被侯爷问责,弄不好还要牵连进太子那桩行刺案里,连卫国公府都保不住乐安县主,她一个侯府的偏房又岂能落好下场? 于是也不矜着,直言道:“夫人,刚刚容儿烫伤了手,贫妾只顾心焦,却是在离开后才想起若我们娘俩就这么走了,岂不是会落下旁人的猜疑?故而贫妾折返,还是想先把那几个字写完自证清白。” 说完便主动上前,提笔就写,转眼将写好的纸双手呈到孟氏手里。 孟氏转头看了眼女儿,并将纸转给她看,意思是让她来拿主意。 夏莳锦随意瞥了眼崔小娘的字迹,便又将目光落回到崔小娘和夏鸾容身上。良久,笑了笑:“姨娘的字我已看过,当是没什么问题,可是四妹妹的手都伤成这样了,即便强行写也是写不出平日的水准来,倒不如先回去将养。” “三姐姐,这里有!”夏鸾容等的便是她这句话,一边说着,一边从月桂手里接过一沓宣纸,摆在孟氏和夏莳锦中间的高案上,“这都是我平日习字时的笔迹,长久积累,最是做不得假,虽没杞县,但洛阳和姐姐的名讳都曾拿来练习,若有问题足够看出端倪来了。” 这是刚刚决定回来时,夏鸾容让月桂跑回琵琶院取的。 夏莳锦并不急于去证实,目光在夏鸾容的脸上停留了一会儿,才漫不经心拿起那些纸张。水葱似的细脂随意翻动了下,果见其中有不少“洛阳”和自己的名讳。 洛阳二字存在于不少诗词歌赋中,夏鸾容在誊写时带到一点也不稀奇,可自己的名讳也赫然夹在这些纸张里,就显得有些诡异。她倒不知这位平时说话不多的四妹妹,日常是如此惦记自己的。 夏莳锦将纸张放下,笑吟吟看着夏鸾容:“行了,我留着慢慢看,四妹妹还是快些回去养着吧,莫再四下走动。” 没当场从夏莳锦口中得来清白,夏鸾容总是有些不安,临走时又回头丢下句:“待容儿伤好一些,便来当着母亲和三姐姐的面当场写一张。” 孟氏和夏莳锦只慈和地笑笑,劝她暂时不要多想这些,快些回去休息。 待人走了,孟氏忧心忡忡地侧过头来对女儿道:“这回母亲倒瞧着不似她们了。” 夏莳锦也暗暗叹了口气,茫然若失:“我也瞧着不像了,看来这条刚刚明朗些的线,又断了。” 在花厅用完了午饭,夏莳锦便在前院的秋千架上坐着,有一下没一下的轻晃。 薰风微拂,送来酸中带甜的杏子果香,她目光没有焦距地落在前方,瞧着好似在发呆,可心思却活络着呢,正在从一团缭乱中拨丝抽茧。 她记得父亲说过,官员在审案时不能夹杂任何的私人情感,因为一切被情感左右的判断,都是不明智不客观的。于是她也尝试屏去情感这一项,将自己抽身至局外,分析当下的局面。 今日举凡当场写过字的人,她都基本断定不是那个内贼。因为一个人即便再擅长伪装,也不会淡定地将可视为证据的东西亲笔写下来交出去,这不啻于自掘坟墓。 那么不管她愿不愿意相信,以种种理由没在当场写字的,才是眼下最值得怀疑的。 伤了手的夏鸾容,卧病并自称不识字的慧嬷嬷。 是谁呢? 若是出于个人情感,夏莳锦更希望那个人不是慧嬷嬷,慧嬷嬷十数年来对自己的疼爱作不得假,母亲更是因着外祖母的早逝,一直视慧嬷嬷这个乳母如亲娘。 慧嬷嬷虽在名义上是侯府的下人,可在情感上却远不是一个不亲不近的庶妹可以比的。 夏莳锦正细细思忖间,倏忽有个蹒跚身影闯入视野,展眼看去,原来是阿兄院里的小厮玉和。 玉和身后的背篓里和怀里都塞满了卷轴,一会儿这个掉,一会儿那个掉,竟让个猿臂蜂腰的年轻男儿有些左支右绌。 “这是要做什么?”夏莳锦停了秋千,纳罕问道。 玉和甫一朝她行礼,便又掉了两卷,其中一卷还滚到了夏莳锦的脚边。她俯身拾起,展开看了看,一双桃花眸子霎时清光灼灼:“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 她怎不记得府中还有这等收藏,再说如此潦草地对待,属实是对惊世之作的大不敬!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2 首页 上一页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