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了她的话,将周家的兵马上交兵部,为此父母还对我怪罪,姐姐更是觉得三公主在算计我。 可我知道,她不会算计我,她在帮我。 没多久,果然出事了,六王爷逼宫,皇上驾崩,襁褓中的中宫嫡子登上皇位,这一次,明仪公主再一次站了出来。 她身怀六甲,早已经不是数年前哭着向大驸马解释的小姑娘。 但这一次的对手不仅仅是夏侯家,还有大王爷。 两只猛虎,都把目标放在了盛京。 我不知道明仪公主具体是怎么安排的,我只知道,我收到了属于我的命令,护驾,赶去行宫。 让出盛京,明仪公主用自己做诱饵,等两只猛虎扑来。 我忙安排人去接三公主与父母,我想尽力护住他们,可结果,因为姐姐的一番无理取闹,三公主没来,她留在了盛京,陪着马上就要生产的明仪公主。
第1784章 番外:周玉清自述(十四) 大敌当前,我心中对她万般挂念,却必须守在行宫,力保太后与新帝安危。 那些日子,我只觉得昏天暗地,上一次的宫变,我参与其中,这一次,我依然参与其中。 我亲身体会过大魏皇权的衰落,也亲身经历了大魏皇权的复兴。 弘治帝耗尽心血筑基一生,铁血手段断了权臣干政外戚擅权之事,文宣帝重用寒门打压世家,即便软弱庸怂,却不是毫无建树。 而这一次,襁褓新帝,无人知道他能否继承先代遗志。 但我与其他人一样,下意识的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明仪公主身上。 我们信她无所不能,信她值得效忠,信她可以力挽狂澜。 这一次动乱,我与其他人一样,竭尽全力。 这一次,明仪公主再度稳住大局。 大王爷被杀,明仪公主放过了大王妃霍氏与她的孩子,夏侯雍虚晃一枪去了临河,与盛京呈对峙之态。 我知道,朝廷现在没能力一举吞并夏侯雍,当务之急,是稳住内政。 我在盛京安顿好父母后,急忙去了鹿京。 三公主与明仪公主去了鹿京,那是乱军不敢侵入之地,她在那里安全。 我把她接了回来,耐心的与她解释了自己安排不周,放低姿态给她道歉,她嘴硬的让我赔罪,我听话的赔罪了。 她受宠若惊,却不知道,我生怕她误会我。 我们俩的感情稍稍回暖,三公主让我提前上交兵权的好处也来了。 世家清算,握着私军不放的人家,大多出了事。 我感激她,悄悄给她买了珠花戴,她嫌丑,不戴,还把我的私房钱都拿走了,留下两文钱,说是大男人不能身无分文。 母亲与姐姐来来回回的捣乱,我不在家,却也知道三公主乐在其中的和她们对着干。 她本来就不是个好脾气,先前就一直在纵容我母亲和姐姐,现在晓得我会更偏向她,竟然不纵容了。 姐姐给我写了好多信,全都是告状,说三公主怎么怎么欺负她们。 我一封一封看过去,心里欢呼雀跃。 她很少给我写信,不管我写多少回去,她都不会回,只有姐姐告状的时候,我才知道她近来做了什么。 我知道,姐姐苦兮兮诉说的委屈,十有八九都是咎由自取。 我在漠北等了很久很久,她终于来了家书,却只有一句话,说姐姐太蠢,让我多吃蔬菜少吃盐,保护好脑子。 看来这次,她气得不轻。 我似乎能想象她跳脚炸毛的样子,她和我吵架的时候就那样,个头不及我,觉得气势不够,会爬上桌子高高的站着,以为俯视我,我就会怕她。 我是笑着回信的,耐心的哄她,天知道我一个说一不二的糙老爷们儿,写个家书能像哄孩子一样絮絮叨叨,生怕哄得不好,她下次生气就不找我告状了。 但她确实没找我告状了,说我回信写的太恶心,跟个缺爱老男人一样。 我忍。 这次分离时间挺长,长到我想她的时候,都只能把荷包翻出来拿着看。 这是她给我缝的,针脚歪歪扭扭,连个花样都没有,她不会绣。
第1785章 番外:周玉清自述(十五) 等啊等啊,我终于等到了她的家书,消息却是我爹病重,让我赶紧回去。 我知道,若非万不得已,她绝对不会这样说。 我立刻动身,相信她会替我打点好一切,一路飞奔,我还是迟了。 我没见到我爹最后一面,母亲与姐姐除了哭什么都干不了,她料理了我爹的后事,请旨加封,每一样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大魏更改了律法,父母亡故,要守孝三年,我依礼办事。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我爹的死心怀愧疚,觉得他身体不好,是因为我不能为他分担的缘故。 一向与我不睦的三公主却没在这个时候与我有过任何争执,她虽然也不和我多说话,但是也不会动辄与我吵架,反倒是母亲与姐姐,开始不停的闹妖。 父亲一走,母亲孤苦无依,我是入赘,按理来说她不该与我们同住,但是姐姐避之不及的模样,让我知道我必须照顾母亲。 我封了伯爵,也有自己的府邸,先前父亲尚在,就曾提出带着母亲与我同住,但是要我和三公主分府而居,我自然不会答应,将府邸归还,依旧住在公主府。 如今,母亲无依靠,自然也只能住进公主府,无需我开口,三公主就自己提出让母亲住进公主府。 她对母亲并没有恶意,对姐姐也是,旁人不主动寻她麻烦,她是不会主动去寻别人麻烦的。 我感激她,母亲也顺利住进了公主府。 但是没有清净太久,明仪公主就在金陵出事了,我出发去往齐国,与六驸马汇合。 不得不说,人不可貌相这句话说得真没错。 我原以为六驸马是个天真无辜的小年轻,和他走了一遭我才发现此人诡计多端还特皮,完全就是个小王八犊子。 但不得不说,这一趟外差走下来,就跟玩儿似的让人心情愉悦,我和他也分外投机,随随便便都能胡扯起来。 可悲的是,我向他请教婆媳矛盾这个话题时,他完全不懂。 他说,他娘从来不会多管闲事,他祖母也不会,所以家里没起过争执。 嗯我母亲我姐姐还有三公主,都喜欢多管闲事,每次都是多管闲事闹起来的。 我在外面溜达的开开心心,可家里又闹起来了,三公主染了天花,我姐姐竟然在这个时候跑到公主府来闹妖,撺掇着我母亲让我也别搭理三公主,让她自生自灭。 我的天啊! 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评价我姐姐了,糊涂太久把脑子吃了吗? 三公主发飙了,我只能不许姐姐再来教唆母亲。 我生怕她变得和我姐姐一样,被逼得歇斯底里不讲道理。 我也担心她的身子。 她身子不舒坦,就越发像个孩子,吃药嫌苦,我强灌她就哭,一直和我闹脾气。 我耐心的陪着她,也不怕惹上天花,但是也会故意气她,在她面前夸齐国姑娘长得好看。 她酸死了,一边哭一边和我吵,却也老老实实的喝药了。 甚是有趣。 后来,有人送来了治病的药,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让人试过的确有用后,立刻用在她身上,还将人引荐给了三王爷。
第1786章 番外:周玉清自述(十六) 那时三王妃正怀着孩子,三王爷与我一样,对发妻的安危担忧不已。 三公主渐渐好转,我的心也跟着放下,因着我的照顾与陪伴,她对我的态度好转多了。 只要母亲和姐姐不掺和,我们俩的小日子还是挺和睦的。 我甚至想过,我练剑,她抚琴,像戏折子上写的那样,多好。 可她说,她只会吹唢呐,我就打消这个念头了。 我发誓,我要是有了女儿,一定要学琴棋书画。 我们的感情越来越好,我再一次起意亲近,她没有拒绝我,这一次,心甘情愿。 房事上,我对自己深为敬佩,成婚多年,对着一个美人儿都能做到忍着不动,毅力可见一斑。 但我也知道,我要是随随便便动了,她能打死我。 我也不敢。 只是,我母亲生怕我们俩感情太好,吃饭这样的小事都要把灵善排斥出去。 我与她正是浓情蜜意的时候,我自然不可能糊涂的任由母亲这样做,为此特意带着她过去,结果好巧不巧就撞上了母亲与姐姐说三公主的坏话,还想着给她立规矩。 我这个亲儿子亲弟弟听着,都大为光火。 我知道,姐姐已经没救了,她过得不好,就生怕三公主过得比她好,所以极尽挑事之能来教唆母亲,母亲还特别听她的话,觉得我偏心三公主,是被三公主蛊惑了。 这是脑子进了几斤水才能想出来的理由? 于是,我命人收拾东西,将母亲送回周府。 要想内宅和睦耳根清净,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们离得远远的,少有来往,我宁可自己多跑几步,也不想过左右为难的日子。 送走母亲,公主府终于清静多了,我也越发喜欢与三公主待在一起。 她虽然喜欢八卦别人家的是非,却都是说说笑笑聊着打发时间,从不提母亲与姐姐半个字,但是我每次去看母亲,她都拉着我哭,和姐姐一起,将各种有的没的都说给我听,目的只有一个,让我远离三公主。 我真是搞不懂她们在想什么,我们夫妻和睦不好吗? 守孝的日子,我被三个女人的明争暗斗围住了,我也看透了母亲与姐姐,我虽不曾与她们断绝关系,但我内心,已经很偏向三公主了。 后来,朝中出了很多事,竟然有人说五王爷与太后有染,逼得五王爷去了金陵,把鹿京老太君都惊动了,赶来盛京为太后做主。 然后就是九王爷与和静郡主被人发现有情,和静郡主栽了大跟头,历来聪明的她,深受其害,紧接着就是九王爷的身世被人揭发,淳贵太妃自裁,朝中又是一批清算。 我和三公主待在家里,不停的吃瓜吃瓜吃瓜,都麻木了。 虽然有时候她也会去管一管,但更多时候,她都不会过多去插手。 她常跟我说,明仪公主的日子瞧着都累,她才不要过那样的日子。 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诚心诚意的和她商量,我们俩生个孩子吧。 虽然我自己都不知道这两个话题有什么关联,但只要她转转眼睛嘴角一翘,我就晓得自己该去关门了。
第1787章 番外:周玉清自述(十七) 我们俩的日子和明仪公主两口子的日子比起来清闲太多,我不用像六驸马那样,奔波各处,她也不用像明仪公主那样操心劳力整日筹谋。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36 首页 上一页 532 下一页 尾页
|